新型录音间隔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850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新型录音间隔音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音消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录音间隔音装置。



背景技术:

噪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最主要的噪音为交通噪音,以汽车为例,汽车的噪音在80至100分贝之间,在一百米外,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噪音的降低量为10分贝左右,特别是在道路主干道两侧的居民,交通噪音对其生活和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作为专门的录制音乐等声音的录制间,且对于声音的隔离要求也十分重要,既要保证自己的录制效果,又要避免给隔壁带来音响,同时也防止隔板的声音传导音响本录制间的正常录音。

现有技术中录制间的消音板主要是通过隔音棉进行隔音,不能做到真正的消音,隔音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隔离音响,且能够广泛适用于录音间的隔音装置,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紧密,具有隔音板和吸音板组成的新型录音间隔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录音间隔音装置,包括底座,包括隔音板,隔音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底座上表面设有T型轨道,第二吸音板的底部设有与T型滑道滑动配合的T型滑扣,隔音板包括基层、吸音纤维层以及穿孔板,吸音纤维层介于基层和穿孔板之间,基层在朝向吸音纤维层一侧的表面涂有阻尼涂料层,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吸音槽、吸音通孔和吸音盲孔。

所述T型滑道内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内设有润滑液。

所述第二吸音板的一表面设有荧光板,所述第一吸音板通过支撑杆与底座连接。

所述第一吸音板底部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连接隔音板顶部,所述第二吸音板顶部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连接连接隔音板底部。

所述吸音纤维层有两层吸音系数高的陶瓷纤维毯构成,在所述的两层陶瓷纤维毯构成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

所述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至少四条平行布置的吸音槽,且两个表面上的吸音槽相互错开布置,在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均布的多个吸音通孔和多个吸音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吸音板和隔音板紧密连接,隔音板上设置的陶瓷纤维毯结构,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吸音板上设置的吸音槽、吸音盲孔及吸音通孔,提高隔音效果,且不容易变形,荧光板的设置,便于录制者提高注意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隔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第一吸音板2,隔音板3,第二吸音板4,荧光板5,支撑杆6,基层7,阻尼涂料8,吸音纤维层9,穿孔板10,吸音槽11,吸音通孔12,吸音盲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录音间隔音装置,包括底座1,还包括隔音板3,隔音板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吸音板2和第二吸音板4,底座1上表面设有T型轨道,第二吸音板4的底部设有与T型滑道滑动配合的T型滑扣,T型滑道内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内设有润滑液,便于第二吸音板4与底座1滑动时轻便,省时省力;第二吸音板4的一表面设有荧光板5,便于录制者提高注意力,所述第一吸音板2通过支撑杆6与底座1连接,防止第一吸音板2、第二吸音板4及隔音板3的晃动;第一吸音板2底部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连接隔音板3顶部,所述第二吸音板4顶部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连接隔音板3底部;隔音板3包括基层7、吸音纤维层9以及穿孔板10,吸音纤维层9介于基层7和穿孔板10之间,基层7在朝向吸音纤维层9一侧的表面涂有阻尼涂料层8,吸音纤维层9有两层吸音系数高的陶瓷纤维毯构成,在所述的两层陶瓷纤维毯构成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层,空气间隙层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第一吸音板2和第二吸音板4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吸音槽11、吸音通孔12和吸音盲孔13,第一吸音板2和第二吸音板4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至少四条平行布置的吸音槽11,且两个表面上的吸音槽11相互错开布置,在第一吸音板2和第二吸音板4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均布的多个吸音通孔12和多个吸音盲孔1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破坏声波的传输路径,以延长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长度,从而消耗声波的能量,以及使声波间发生相互的交叉破坏,进一步消耗声波的能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未改变其性能或用途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的任何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