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助教具的确定乐谱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8057发布日期:2018-11-14 02:42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音乐辅助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指基于辅助教具的确定乐谱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音乐的音高按十二平均律确定;音的频率增加一倍,称为一个八度,每个八度按指数关系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故每个八度有十二个不同的、按指数关系均匀的音高,因人对音高的感觉与音的频率的指数关系成正比,因此按指数关系均匀的音高在人听来是线性均匀的(人的多种感觉符合韦伯-费希纳定律,物理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心理量成算术级数增长)。

每个八度对应钢琴(或电子琴)的一组琴键,每组琴键依次为:白键、黑键、白键、黑键、白键、白键、黑键、白键、黑键、白键、黑键、白键;每组琴键包括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其中,在不变调的情况下,七个白键依次对应简谱中的“1-7”,即do、re、mi、fa、sol、la、si,但是相邻音符之间的音程并不是线性的,其中“3”与“4”之间相差半音,“7”与“i(高音1)”之间也相差半音,其余相邻音符之间相差全音(1个全音相当于2个半音)。而乐谱的音高需要根据调号来确定,在调号为1=c的情况下,以上七个唱名对应每组琴键的七个白键;在其他调号下,每个唱名需按调号统一升高(或降低)若干个全音(或半音),而正是这个不同调号下的音高调整和各相邻音符的音程不均匀的特点,给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的确定带来了麻烦,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困难,这给基础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会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

五线谱确定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直观、便于理解、便于掌握、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基于辅助教具的确定乐谱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辅助教具的确定乐谱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乐谱简谱书写于辅助教具的简谱书写区内;

步骤二、将音符对应辅助教具的转换对照表转换为转换符,并将得到的转换符对应书写于转换符书写区,所述的转换对照表分为两列,第一列为音符区,从上至下依次为“音符”、“1”、“#1、b2”“2”、“#2、b3”、“3”、“4”、“#4、b5”、“5”、“#5、b6”、“6”、“#6、b7”、“7”;第二列为转换符区,从上至下依次为“转换符”、“1”、“2”、“3”、“4”、“5”、“6”、“7”、“8”、“9”、“a”、“b”、“c”;

步骤三、根据乐谱调号,转换符通过加n或者减n得到键位符,n为乐谱调号与c调之间半音音程差的数量,并将键位符书写于辅助教具的琴键符书写区内;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得到键位符,对照辅助教具的琴键键盘示意区,确定琴键键位及音高。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辅助教具包括有琴键键盘示意区、简谱书写区、转换符书写区、琴键符书写区以及转换对照表。

上述的琴键键盘示意区的每组琴键上从左至右标记有“1”、“2”、“3”、“4”、“5”、“6”、“7”、“8”、“9”、“a”、“b”、“c”。

上述的步骤三中,获取键位符时,音高升高用加法,音高降低用减法。

上述的辅助教具还包括有五线谱书画区、转换符书画区以及琴键符书画区;所述的转换符书画区内平行设置有6条水平线,每条水平线以及该水平线上方的间隔对应一个转换符,所述的琴键符书画区内平行设置有6条水平线,每条水平线以及该水平线上方的间隔对应一个琴键。

上述的步骤一中,将五线谱书写于辅助教具的五线谱书画区内,并将五线谱转换为简谱。

上述的步骤二中,将转换符对应书写于转换符书写区后,将转换符画于转换符书画区内。

上述的步骤三中,将键位符书写于琴键符书写区内后,将键位符画于琴键符书画区内。

本发明基于辅助教具的确定乐谱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的方法,通过引入转换符将原本音符之间非线性的音程关系转换为琴键键位(包换白键和黑键)之间等音程的音程关系(相邻键位之间相差1个半音),通过将乐谱转换为转换符后,再根据不同调号进行加减处理得到键位符,便可以很方便找到对应的琴键键位以及音高(琴键键位与音高一一对应);并通过辅助教具展示转换过程,更为直观,采用本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辅助教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本发明中辅助教具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辅助教具1、琴键键盘示意区11、简谱书写区12、转换符书写区13、琴键符书写区14、转换对照表15、五线谱书画区16、转换符书画区17、琴键符书画区18。

基于辅助教具的确定乐谱音符的琴键键位及音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乐谱简谱书写于辅助教具1的简谱书写区12内;

步骤二、将音符对应辅助教具1的转换对照表15转换为转换符,并将得到的转换符对应书写于转换符书写区13,所述的转换对照表15分为两列,第一列为音符区,从上至下依次为“音符”、“1”、“#1、b2”“2”、“#2、b3”、“3”、“4”、“#4、b5”、“5”、“#5、b6”、“6”、“#6、b7”、“7”;第二列为转换符区,从上至下依次为“转换符”、“1”、“2”、“3”、“4”、“5”、“6”、“7”、“8”、“9”、“a”、“b”、“c”;

步骤三、根据乐谱调号,转换符通过加n或者减n得到键位符,n为乐谱调号与c调之间半音音程差的数量,并将键位符书写于辅助教具1的琴键符书写区14内;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得到键位符,对照辅助教具1的琴键键盘示意区11,确定琴键键位及音高。

辅助教具1包括有琴键键盘示意区11、简谱书写区12、转换符书写区13、琴键符书写区14以及转换对照表15。

琴键键盘的每组琴键由7个白键和5个黑键组成,从左至右依次对应“1-9、a、b、c”12个键位符。琴键键盘示意区11的每组琴键上从左至右标记有“1”、“2”、“3”、“4”、“5”、“6”、“7”、“8”、“9”、“a”、“b”、“c”;能够更加直观地显示每个琴键对应的键位符,便于理解,方便教学。“a”相当于“10”、“b”相当于“11”、“c”相当于“12”。

上述的辅助教具1还包括有五线谱书画区16、转换符书画区17以及琴键符书画区18;所述的转换符书画区17内平行设置有6条水平线,每条水平线以及该水平线上方的间隔对应一个转换符,所述的琴键符书画区18内平行设置有6条水平线,每条水平线以及该水平线上方的间隔对应一个琴键。例如,从下至上第一条水平线与键位符“1”相对应,从下至上第一条水平线与第二条水平线之间的间隔与键位符“2”相对应,以此类推,从下至上依次对应12个键位符(即12个琴键键位)。同理,转换符书画区17内,各个位置与转换符一一对应。

如果所得到乐谱为五线谱,可以先将五线谱书写于辅助教具1的五线谱书画区16内,并将五线谱转换为简谱;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转换确定琴键键位及音高的方法即可。

所得到的转换符,可以用类似于五线谱的画法对应画于转换符书画区17内;所得到的键位符,可以用类似于五线谱的画法对应画于琴键符书画区18内;由于琴键符书画区18的各个位置与琴键键位一一对应,也能够很方便地确定琴键键位及音高。

本发明通过引入转换符将原本音符之间非线性的音程关系转换为琴键键位之间等音程的音程关系,通过将乐谱转换为转换符后,再根据不同调号进行加减处理得到键位符,便可以很方便找到对应的琴键键位以及音高;采用本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借助辅助教具1来展示转换过程,更为直观,便于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通过调号为降a调(1=ba)下音符的琴键键位的确定来阐述本方法,降a调(1=ba)相比c调(1=c),相当于升高了8个半音(或4个全音),例如需要确定降a调(1=ba)下音符“1”的琴键键位,仅需要将音符“1”根据转换对照表15得到对应的转换符“1”,再加8(即升高了8个半音)得到键位符“9”,再对应琴键键盘示意区11,便可以很方便地确定琴键键位。又例如需要确定降a调(1=ba)下音符“5”的琴键键位,仅需要将音符“5”根据转换对照表15得到对应的转换符“8”,再加8,得到答案16,这说明键位在下一组琴键键位中,将得到答案16-12(每组琴键由12个键组成)获得键位符“4”,即降a调(1=ba)下音符“5”,其对应的琴键键位为下一组琴键中的键位“4”。当所得答案超过12时,需要将所得答案减去12或者12的倍数,以保证所得答案在“1-12”范围内。同理,当通过减法计算键位符时,所得答案小于1时(说明琴键键位位于前方),需要加上12或者12的倍数。

如果原有音符上存在高音点或者低音点,在转换过程中,转换符上相应标识上高音点或者低音点;多加一个高音点,即表示琴键键位往后移一组,多加一个低音点,即表示琴键键位往前移一组。

利用本辅助教具可以通过将简谱转换为转换符后,根据乐谱调号,通过加、减得到键位符后,确定琴键键位;或者在转换为转换符后,书写入转换符书画区17,再通过加、减得到键位符后书写入琴键符书画区18,确定琴键键位。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