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古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003发布日期:2018-12-18 21:21阅读:1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古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国乐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古琴。



背景技术: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年历史。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近几年,随着政府和文化人士对古琴的推广,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弹奏古琴,古琴表演活动也越来越多。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这么长的尺寸导致古琴的携带不是太方便,从而限制了古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式古琴,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古琴,包括琴身和设置在所述琴身上的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分成琴额段和琴尾段,所述琴额段和所述琴尾段通过铰链进行连接。

所述琴身从中间分割成两段。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琴额段和所述琴尾段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琴尾段的背面设置有能够使雁足在其内沿所述琴尾段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滑槽以及将所述雁足固定在所述滑槽的头端的插销,所述琴额段的背面开设有在所述琴身折叠后能够容置所述雁足的足窝。

所述滑槽的侧部位于所述滑槽头部的位置具有与所述滑槽垂直的插销移动槽,所述插销位于所述插销移动槽内,能够从所述滑槽侧部插入对所述雁足进行固定。

所述插销移动槽边缘还具有定位缺口。

所述雁足在移至所述滑槽末端位置并在所述琴身折叠后恰好位于所述足窝中。

所述琴额段的背面具有边缘包围琴轸且能够将琴轸平躺放置在其中的凹腔。优选地,所述凹腔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琴身折叠后,所述琴尾段的端头恰好位于所述琴额段的两个护轸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古琴具有折叠功能,可以做到将古琴的长度变短一半,从而更方便表演者携带,有利于古琴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片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的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古琴,包括琴身100和琴弦200。在本实施例中,琴弦200有7根。

在琴身100上,位于琴额的正面设置有岳山301,位于琴额的背面设置有7个琴轸302,琴额背面的顶端位置设置两个彼此间隔的护轸303。在琴身100的背面还设置有两个雁足304。另外,琴身1还设置有龙池305和风沼306。琴弦200一端牵引在琴轸302上并由岳山301支撑,另一端经琴尾的龈托的支撑,最终缠绕固定在雁足304上,通过操作琴轸302可以将琴弦涨紧。

本实施例中,琴身100从中间位置分割成两段,一段为位于琴额侧的琴额段410和另一段位于琴尾侧的琴尾段420。琴额段410和琴尾段420通过设置在背面的两个铰链500进行连接。

琴尾段420的背面设置沿琴尾段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条滑槽421,滑槽421为T型槽,雁足304具有T型的根部,雁足304安装在滑槽421内可以沿滑槽421移动。滑槽421靠近琴尾的一端为尾端,远离琴尾的一端为头端。在滑槽421的内侧位于头端的位置还开设有插销移动槽422。插销移动槽422和滑槽421之间具有通孔,插销423放置在插销移动槽422能够从通孔插入滑槽421中,对移动至滑槽421的头端的雁足304进行固定。插销移动槽422边缘还具有定位缺口,用于进一步对插销423进行定位固定。

琴额段410的背面开设有两个足窝411。在雁足304移至滑槽421的尾端且琴身100折叠后,足窝411的位置恰好能够让雁足304容置其内。

琴额段410的背面还具有边缘包围住琴轸的凹腔412,该凹腔412为矩形凹腔,能够将7根琴轸302平躺放置在其中。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古琴,在弹奏时,将琴身100平展放置在桌子上,通过操作琴轸302能够将琴弦200绷紧。在需要折叠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松开琴轸302,放松琴弦200的张力;拨开雁足304的插销423,将雁足304在滑槽421内移至滑槽421的尾端,如图4所示;

2、理顺琴弦200,使之成为七根归于一束,不要散乱;将琴身100朝背面方向折叠,如图5所示;

3、将琴轸302横卧平躺放置在凹腔412中;将雁足304插进足窝411中并使得琴尾段420的端头最终卡入两护轸303之间,即折叠成功,如图6所示,然后放入琴包中。

如要将琴展开弹奏,则可展开平直,将雁足304移动至原位(即滑槽421的头端)并用插销423固定,拧紧琴轸302即可调弦试音、弹奏。

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古琴具有折叠功能,可以做到将古琴的长度变短一半,仅有60厘米长度,从而更方便表演者携带,有利于古琴的推广和应用。

琴额段410和琴尾段420之间的接缝不影响古琴的弹奏,如同老琴的断纹一样,声音一滑而过。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