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古筝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379发布日期:2018-09-08 00:10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古筝架。



背景技术:

古筝是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由于古筝体积较大,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支架对古筝进行支撑,由于古筝的琴体较长,且左右两端的宽度不同,所以一幅完整的古筝架是有形状相同而大小不等的两个古筝架组成的。

目前的古筝架大致包括三种:一种是X型,一种是H型,还有一种是A字型。其中X型支架主要用于演出或讲课时的场合,此时一般是站着弹奏,但是如果坐着弹奏,弹奏者的腿要分开较大的距离,这样会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这种支架的稳定性也较差。H型支架给人以美观、舒适和高雅的感觉,但是这种支架价格较高,导致其普适性不高。常用的是A字型支架,A字型支架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对称的支撑架,其上端的横梁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两个对称的支撑架张开,通过横梁之间的限位装置使A字型支架固定在一定角度,起到支撑古筝的作用。但是这种A字型支架是由两个对称的支撑架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一般两个横梁并在一起较厚,不便携带。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两个结构相同而大小不同的A字支架放置古筝,两个A字型支架之间的距离需要根据古筝的长度确定,使用起来不方便。现有的古筝支架的高度通常是固定的,当小孩子学习弹奏古筝时,常常因为身高矮,导致双脚悬空,或刚踮到地面,这样弹奏久了,脚会很累,甚至由于没有支撑力,身体摇晃而压到琴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古筝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古筝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古筝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承托板和放置板;

所述左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下表面的两个第一支撑腿和一个第一伸缩杆,一个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均通过弹簧与一个第一活动板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活动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

所述右支架包括第二连接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下表面的两个第二支撑腿和一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通过水平放置的承托板连接,所述承托板为可伸缩板承托板,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通过水平设置的放置板连接,所述放置板为可伸缩放置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均通过弹簧与一个第二活动板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活动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托板横向排列,且多个所述承托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放置板横向排列,且多个所述放置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板前后两个侧面以及第二活动板前后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海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承托板将左支架和右支架连接起来共同构成古筝架,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古筝架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竖直抱住古筝,首先将古筝的左端卡在两个第一活动板之间,并使古筝的其余部分与承托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用者一只手扶住古筝,另一只手握住右支架,使用者倒退的期间向后拉右支架,此时承托板会伸长,当右支架与古筝的右端对齐时,使用者将古筝的右端卡设在两个第二活动板之间,这样就能快速的放置好古筝,使用方便。且其中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对古筝起到固定的作用,以防止在弹奏的过程中,古筝发生移动。

(2)在将左支架与右支架拉开一定距离时,即承托板伸长时,放置板也会伸长,放置板用于放置孩子的脚。又因为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都能够上下伸缩,这样就确保任意身高的孩子在坐在古筝架前弹奏古筝时,孩子的脚都能够放置在放置板上,确保孩子的身体稳定。

(3)当不需要使用古筝架时,使用者首先将古筝从古筝架上取下,然后将右支架推向左支架,此时承托板则缩短,放置板也会缩短,直到缩短到最短距离,使用者将古筝架倒立,用一只手拎着放置板即可,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古筝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架;2、右支架;3、第一连接板;4、第一固定板;5、第一活动板;6、第一伸缩杆;7、承托板;8、放置板;9、第二连接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活动板;12、第二伸缩杆;13、第一支撑腿;14、第二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古筝架,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和承托板7,承托板7将左支架1和右支架2连接起来共同构成古筝架。

左支架1包括第一连接板3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下表面的两个第一支撑腿13和一个第一伸缩杆6,一个第一伸缩杆6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腿13之间,第一连接板3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与第一连接板3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每个第一固定板4均通过弹簧与一个第一活动板5连接,且每个第一活动板5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板3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海绵层,第一活动板5前后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海绵层,均用于保护古筝的外表。

右支架2包括第二连接板9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9下表面的两个第二支撑腿14和一个第二伸缩杆12,第二连接板9与第一连接板3通过承托板7连接,第二伸缩杆12与第一伸缩杆6通过放置板8连接,承托板7与放置板8均水平设置,且承托板7为可伸缩板承托板,放置板8为可伸缩放置板,第二连接板9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0与第二连接板9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每个第二固定板10均通过弹簧与一个第二活动板11连接,且每个第二活动板1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9的上表面。第二连接板9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海绵层,第二活动板11前后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海绵层,均用于保护古筝的外表。

承托板7将左支架1和右支架2连接起来共同构成古筝架,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古筝架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竖直抱住古筝,首先将古筝的左端卡在两个第一活动板5之间,并使古筝的其余部分与承托板7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用者一只手扶住古筝,另一只手握住右支架2,使用者倒退的期间向后拉右支架2,此时承托板7会伸长,当右支架2与古筝的右端对齐时,使用者将古筝的右端卡设在两个第二固定板10之间,这样就能快速的放置好古筝,使用方便。且其中的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11对古筝起到固定的作用,以防止在弹奏的过程中,古筝发生移动。

在将左支架1与右支架2拉开一定距离时,即承托板7伸长时,放置板8也会伸长,放置板8用于放置孩子的脚。又因为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12都能够上下伸缩,这样就确保任意身高的孩子在坐在古筝架前弹奏古筝时,孩子的脚都能够放置在放置板8上,确保孩子的身体稳定。

当不需要使用古筝架时,使用者首先将古筝从古筝架上取下,然后将右支架2推向左支架1,此时承托板7则缩短,放置板8也会缩短,直到缩短到最短距离,使用者将古筝架倒立,用一只手拎着放置板8即可,便于携带。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承托板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承托板7横向排列,且多个承托板7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放置板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放置板8横向排列,且多个放置板8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当不需要使用此古筝架时,使用者直接将左支架1与右支架2相互靠近,此时多个承托板7和多个放置板8分别发生折叠,这样就确保古筝架便于携带。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便使用,便于携带;又适用于孩子使用,能够避免孩子的脚悬空,确保孩子的身体稳定。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