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葫芦丝副音管塞导轨的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9100发布日期:2018-12-21 19:48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葫芦丝副音管塞导轨的卡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葫芦丝的配件,具体是一种固定葫芦丝副音管塞导轨的卡扣。



背景技术: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因其音色圆润、委婉、柔美、动听,表现力丰富,具有丰富的民族韵味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葫芦丝是在葫芦上设有吹嘴,葫芦下部设有主音管、左右副音管,各音管上设有簧片。葫芦丝与其它的管乐相比,最具特色的就是葫芦丝能够通过副音管演奏和声。通常葫芦丝的副音管为一长一短,通常副音管一般通过副管尾部的副音管塞来控制副管的和声的开关,副音管塞堵住副管的尾部,气流不能从副音管中经过,副音管上端的簧片则不能产生震动,此副音管的和声处于关闭状态。若将副音管塞拔出,副音管孔的下部则相当于副音管的出音孔,气流可从葫芦上端进入副音管,并通过副音管上端的簧片震动,发出美妙的和声。现有的葫芦丝在两根副音管下端制有轨道,副音管塞上设有导套,导套可沿轨道滑动,移动副音管塞实现对副音管开关控制。由于副音管塞需要往复运动,导轨下方需要间隙,为此,现有的导轨下端有的采用悬臂,或在轨道下方设支撑垫,或在上两轨道下分别采用支撑垫,再用固定件将两个轨道固定在主音管上,这些结构费工费时,固定不牢固。葫芦丝的音管是采用天然竹管制成,天然竹管粗细不等,采用固定尺寸的固定卡扣难以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葫芦丝导轨下方需要间隙也需要固定的连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固定葫芦丝副音管塞导轨的卡扣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固定葫芦丝副音管塞导轨的卡扣,在葫芦丝副音管下部设有导轨,导轨上可滑动的连接副音管塞,卡扣可拆卸的连接在两导轨下末端及相邻的主音管处,所述的卡扣设有柔性固定片,柔性固定片上设有两个隔离片,两个隔离片之间为主音管固定套,两侧柔性固定片与隔离片之间为导轨固定套,柔性固定片一端设有锁紧螺栓,另端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所述的隔离片与柔性固定片固定连接。

所述的隔离片厚度b大于副音管塞上导套底部的厚度B,b=B+0.5毫米。

所述的柔性固定片厚度为0.3-0.5毫米,所述的柔性固定片为金属制成,所述的金属是不锈钢、金、银或铜。

为将两根导轨牢固的固定,副音管塞上的导套还可方便的沿导轨滑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卡扣可拆卸的连接在两导轨末端及相邻的主音管处。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是采用柔性固定片固定导轨,柔性固定片可服帖的固定在两导轨末端及相对的主音管处。为使副音管塞上的导套可方便的沿导轨滑动,本实用新型在柔性固定片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隔离片,两个隔离片之间为主音管固定套,两侧固定片与隔离片之间为副音管套,隔离片使得导轨与主音管之间保持间隙,以保证副音管塞上的导套还可方便的沿导轨滑动。由于天然竹管粗细不等,为使两导轨能稳定固定,本实用新型在柔性固定片两端设有锁紧螺栓和螺母,以调节柔性固定片的长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固定牢固,便于安装,可方便的调节,可以使演奏者准确方便地控制副音管和弦音孔的启闭,无论使用单副管发音还是使用双副管发音,均能保证演奏者快捷控制,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是一种新型的固定葫芦丝副音管塞导轨的卡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B-B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中: 1是主音管、2是副音管、3是导轨、4是副音管塞、5是导套、6是卡扣、7是隔离片、8是螺栓、9是螺母、10是导轨固定套、11是主音管固定套、12是柔性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固定葫芦丝副音管塞导轨的卡扣,在葫芦丝副管2下端设有导轨,导轨上可滑动的连接有副音管塞的导套,卡扣6可拆卸的连接在两导轨3末端及相邻的主音管1处,所述的卡扣设有由不锈钢、金、银或铜等金属制成的柔性固定片12,柔性固定片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隔离片7,两个隔离片之间为主音管固定套11,两侧柔性固定片与隔离片之间为导轨固定套10,柔性固定片一端设有锁紧螺栓8,另端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9。所述的隔离片7厚度b大于副音管塞4上导套5底部的厚度B,b=B+0.5毫米。用厚度为0.3-0.5毫米的不锈钢、金、银或铜等金属片制成柔性固定片12,在隔离片处对折柔性固定片后用铆钉固定或焊接固定,成为隔离片7,在柔性固定片两端设螺栓和螺母。安装时将主音管置于主音管固定套处,两侧导轨置于导轨固定套处,隔离片置于主音管与导轨之间,使导轨与主音管之间保持有合理的间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