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584发布日期:2019-08-16 21:4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琴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琴筝。



背景技术:

琴筝,也可以称为琴筝结合式筝,是常见的一种乐器,目前常用的琴筝为型号S163-21,长度为163cm,21弦,合页连接分离式合口,筝头宽30cm,筝尾宽27cm。

该琴筝,合口盖与合口连接以分离式合页连接的方式,琴筝弹奏时,整个筝体高频振动,在长时间的高频振动下合页连接的地方,会松动发出金属碰撞杂音,影响琴筝弹奏音色,尤其舞台演奏收音效果差。筝脚平直无线条,与筝架合贴性差,易摇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琴筝,以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琴筝,包括筝头、筝身和筝尾,所述筝头和筝尾分别与所述筝身连接,所述筝头的合口上设置有合口盖,所述合口盖与所述合口通过磁铁吸合连接;所述筝头的底部固定有筝脚,所述筝脚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位于所述第二支脚远离筝身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脚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第一支脚向所述凹槽内卷曲。

可选的,所述合口盖与所述合口连接的位置镶嵌有第一磁铁,所以合口与所述合口盖连接的位置镶嵌有与所述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二磁铁。

可选的,第二支脚底端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架底端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筝头的宽度、筝尾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之比位于:18:9:80和20:17:80之间。

可选的,所述筝头的宽度、筝尾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之比为38:33:163。

可选的,所述筝头的宽度、筝尾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分别为38厘米、33厘米、163厘米。

本申请提供的琴筝,通过将合口盖与合口以磁铁吸合的连接方式连接,消除了现有的琴筝弹奏时产生的振动使得连接处松动而产生的杂音,防止琴筝的音色受影响,舞台演奏收音效果好;通过将筝脚设置成两个支脚和凹槽结构,增加了筝脚与筝架的接触面积,与筝架贴合性好,不易摇晃,尤其是将第二支脚底端的高度设置成小于第一支架底端的高度时,可以将凹槽放置在筝架的一个边上,使得第二筝脚位于筝架上表面,第一筝脚位于筝架侧表面,这样,筝脚两处与筝架接触,稳定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琴筝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琴筝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了防止结构被遮挡,去掉了合口盖和弦;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琴筝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合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合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括筝头1、筝身2、筝尾3、合口4、第二磁铁41、合口盖5、第一磁铁51、第一支脚61、第二支脚62、凹槽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琴筝,参见图1-图5,包括筝头1、筝身2和筝尾3,所述筝头和筝尾分别与所述筝身连接,所述筝头的合口4上设置有合口盖5,所述合口盖与所述合口通过磁铁吸合连接;所述筝头的底部固定有筝脚,所述筝脚包括第一支脚61和第二支脚62,所述第一支脚位于所述第二支脚远离筝身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脚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之间形成凹槽63,所述第一支脚向所述凹槽内卷曲,一般的,筝脚可通过整木挖制成形。

本申请提供的琴筝,通过将合口盖与合口以磁铁吸合的连接方式连接,消除了现有的琴筝弹奏时产生的振动使得连接处松动而产生的杂音,防止琴筝的音色受影响,舞台演奏收音效果好;通过将筝脚设置成两个支脚和凹槽结构,增加了筝脚与筝架的接触面积,与筝架贴合性好,不易摇晃,尤其是将第二支脚底端的高度设置成小于第一支架底端的高度时,可以将凹槽放置在筝架的一个边上,使得第二筝脚位于筝架上表面,第一筝脚位于筝架侧表面,这样,筝脚两处与筝架接触,稳定性大大提高。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磁铁吸合连接方式,参见图4和图5,所述合口盖与所述合口连接的位置镶嵌有第一磁铁51,所以合口与所述合口盖连接的位置镶嵌有与所述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二磁铁41。作为一种变形,第一磁铁或者第二磁铁使用铁、钴、镍等磁性材料制作的块体替代。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筝头的宽度、筝尾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之比位于:18:9:80和20:17:80之间,也就是筝头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比值位于18/80-20/80之间,筝尾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比值位于9/80-17/80之间。优选的,所述筝头的宽度、筝尾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之比为38:33:163,优选的,所述筝头的宽度、筝尾的宽度与所述琴筝的长度分别为38厘米、33厘米、163厘米。本申请中,申请人将筝头和筝尾的宽度和整体的长度坐了调整,相当于增加了琴筝的宽度与长度的比值,使得琴筝的共鸣效果更好,尤其是在不改变琴筝长度的情况下,增加了琴筝的宽度,也就是加大了筝体腹腔,共鸣下过更好,同时,也增加了筝脚与筝架的在宽度方向的接触面积,稳定性更好,此时,在满足琴筝在筝架上的稳定性的情况下,上述筝脚结构还可以用于调节台下观众的收音效果,具体的,放置时通过使第一筝脚或第二筝脚与筝架上表面接触,配合筝尾底部与筝架上表面接触,达到调节筝在支架上的水平程度(或倾斜程度),以调节台下观众的收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等词语只是用于名称的区分,不是对技术术语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