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鼓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1594发布日期:2019-08-13 20:4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鼓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鼓棒领域,具体为一种触控鼓棒。



背景技术:

架子鼓、马林巴以及其他的打击类乐器的使用需要场地及设备的支持,用户不能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练习;而手机、平板电脑、pad等便携移动设备上的打击类乐器游戏由手指操控,缺乏使用鼓棒的真实的击打手感;若将触控笔作为鼓棒使用,触控笔的触控范围为笔头,击打时不易被触控屏感知有效击打点,影响练习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触控鼓棒。

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触控鼓棒,包括鼓棒,鼓棒包括棒尾和用于被触控屏感知的导电棒身,棒尾与导电棒身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导电棒身包括棒体和导电层,棒体一体成型,棒体外覆有导电层。

优选的,导电层为导电硅胶。

优选的,棒体由亚克力注塑成型。

优选的,棒尾与导电棒身通过螺纹连接,导电棒身的尾部向后延伸,形成连接部,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棒尾设有内螺纹。

优选的,棒尾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固定有LED灯和电路板,LED灯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壳体一端的内表面刻有内螺纹,另一端通过旋转开关与第一壳体相连,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自由转动,第二壳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电路板与可充电电池通过旋转开关电连接,可充电电池通过旋转开关调节LED灯的亮度以及控制其开关。

优选的,第二壳体上还开有USB充电口,可充电电池与USB充电口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产品模拟真实鼓棒,棒身导电,可与触控屏接触良好,保证击打准确、有效;

2)用户可通过两根鼓棒或多根鼓棒,单人或双人进行手机以及pad上的架子鼓、马林巴以及其他的打击类乐器的练习和游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练习;

3)采用导电硅胶作为导电层,起到导电作用和保护作用,在大力的敲打手机屏幕时依然不会让手机受到丝毫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鼓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鼓棒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1-4和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结合附图1-2,一种触控鼓棒,包括鼓棒,鼓棒包括棒尾2和用于被触控屏感知的导电棒身1,棒尾与导电棒身可拆卸式连接。

一种触控鼓棒,导电棒身包括棒体103和导电层104,棒体一体成型,棒体外覆有导电层。

一种触控鼓棒,导电层为导电硅胶,起到导电和保护作用。

一种触控鼓棒,棒体由亚克力注塑成型,适于批量生产。

一种触控鼓棒,棒尾与导电棒身通过螺纹连接,导电棒身的尾部向后延伸,形成连接部101,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棒尾设有内螺纹。棒尾与导电棒螺纹连接,便于拆装。

进一步的,连接部直径小于导电棒身的尾部,榜尾内凹,形成与连接部相匹配的安装腔,内螺纹设于安装腔内壁。

一种触控鼓棒,棒尾包括第一壳体202和第二壳体203,第一壳体内固定有LED灯201和电路板,LED灯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壳体一端的内表面刻有内螺纹,另一端通过旋转开关206与第一壳体相连,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自由转动,第二壳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204,电路板与可充电电池通过旋转开关电连接,可充电电池通过旋转开关调节LED灯的亮度以及控制其开关。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外表面平行设有用于防滑的凸条,便于拆卸/更换棒尾。

一种触控鼓棒,第二壳体上还开有USB充电口205,可充电电池与USB充电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可充电电池为10180可充电离子电池。

一种触控鼓棒,鼓棒还包括绝缘套管,导电棒身包括棒头102和第一棒身,棒头与第一棒身一体成型,第一棒身外表面刻有第一外螺纹,用于旋接绝缘套管,绝缘套管内径与第一棒身相匹配,棒头端外露于绝缘套管。练习时通过旋转卸下绝缘套管,在手机等移动设备触控屏上进行击打乐器的练习;不使用时套上绝缘套管,露出棒头做为触控笔使用,同时减少第一棒身受到的磕碰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绝缘套管近棒头端刻有第一防滑纹,便于手持操作。

进一步的,绝缘套管由橡胶、陶瓷、绝缘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 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鼓棒总长177.66mm,导电棒身总直径为14mm,棒体直径为11m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 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棒尾由绝缘材质制成,第一壳体外表面设有固定环,可将两个或多个鼓棒通过挂饰、钥匙扣等物品上串连携带,不易丢失,也可用于套接挂手用挂绳,练习时将挂绳套于双手,鼓棒不易脱手掉落受损。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 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绝缘套管两两成对,分别为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第一绝缘套管近棒尾端设有与绝缘套管匹配的弹性环带,弹性环带的三分之一粘附于第一绝缘管的棒尾,绝缘套管相应处内凹形成用于固定弹性环带的第一凹槽,使用状态下,弹性环带置于第一绝缘套管的第一凹槽上;不使用鼓棒时,将弹性环带拉出且反向固定于第二绝缘套管上的第一凹槽上,将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捆绑放置,不易丢失。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