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琴弦自动缠绕排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2742发布日期:2019-06-21 23:3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琴弦自动缠绕排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乐器制造设备,尤其是小提琴琴弦缠绕排线机。



背景技术:

传统琴弦缠绕排线机主要用于乐器制造行业,第一代排线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机101,皮带102,同步轮103,传动杆104,转动轴105,线钩106,弹簧线勾107,可移动传动箱108,其中可移动传动箱中安装有同步带,保持转速和另一端一致。可移动传动箱通过连接板109安装在丝杆112上,摇动手柄111,通过伞齿110使可移动传动箱108左右移动。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用带有珠头的钢丝线芯100,带有珠头的一端勾在弹簧线钩107的上,另一头通过旋转线勾使钢丝拧在线勾106上;(2)摇动手柄111,通过丝杆112,使可移动传动箱108移动并带动线勾106,拉紧钢丝线100;(3)开动电机,旋转动力经同步轮加速后,传递到传动杆,传动杆带动线钩旋转,此时,钢丝两端的转速一致;(4)踏板控制电机的旋转带动缠绕丝沿钢丝线缠绕,缠绕丝人工把持,当缠绕到钢丝线尾端时,使电机停止,用手拉断缠绕丝,完成琴弦制作。手动提琴缠绕机生产出的琴弦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效率低,2)两条缠绕丝并排缠绕时,人工较难控制其紧密性,易产生废品,3)由于有传动杆,需要较多的轴承,高速运行时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琴弦自动缠绕排线机,适用于小提琴琴弦的自动缠绕排线,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能实现两条缠绕线并排缠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琴弦自动缠绕排线机,包括机架、排线机构、用于驱动排线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钢丝弹性拉力机构、用于驱动钢丝弹性拉力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钢丝夹紧机构和用于驱动钢丝夹紧机构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立板、后立板和设在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的导杆,所述排线机构与所述导杆滑动配合;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活动板、垂直固定在活动板正面的安装板、设在活动板上端的线轮组件、设在安装板上的自动断线组件和设在安装板上的压线组件;所述活动板的背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杆滑动配合;所述线轮组件包括线轮架、设在线轮架上的线轮轴、安装在线轮轴上且用于缠绕线皮放线的线轮、与线轮轴连接的磁力阻力器和用于制动线轮轴的制动气缸,所述制动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制动胶块;所述自动断线组件包括穿过安装板的转轴、设在转轴一端的摆轮、用于驱动摆轮转动的断线气缸、设在转轴另一端的断线偏心轮和设在断线偏心轮两侧的断线固定杆,断线偏心轮与断线固定杆之间设有供钢丝通过的间隙;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压线气缸和设在压线气缸伸缩杆上的压线杆,所述压线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槽。本发明原理:首先将钢丝带珠头的一端固定在钢丝弹性拉力机构上,钢丝的另一端固定在钢丝夹紧机构上,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即可实现钢丝的旋转;钢丝旋转的同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排线机构水平移动,即可实现缠绕线皮缠绕在钢丝表面,绕线时,可以两个线轮同时放线,实现两条缠绕线皮同时缠绕在钢丝上。由于排线机构集成了线轮,排线机构行走的同时带着线轮一起行走,当自动断线组件断线后,马上对线轮进行制动,可以防止断线后缠绕线皮回弹;利用磁力阻力器控制线轮的阻力,使缠绕力度和缠绕密度稳定,避免人工缠绕靠手感控制的不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断线偏心轮的上方设有导线组件,所述导线组件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包括固定板、设在固定板一侧的第一立板和设在固定板另一侧的第二立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一立板上设有穿孔,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设有压板,设有压杆穿过穿孔伸入u形座内且与压板连接,所述压板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压杆设在u形座外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立板的内侧设有固定毛毡块,所述压板上设有活动毛毡块,固定毛毡块与活动毛毡块夹持缠绕线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前立板的第一同步带轮、用于驱动第一同步带轮的第一电机、设在后立板的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与活动板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钢丝弹性拉力机构包括固定在前立板上的主轴座和枢接在主轴座上的主轴,所述主轴为中空结构,主轴内形成容置腔体,所述主轴的第一端设有拉杆插入容置腔体内,拉杆与主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主轴的第二端设有六角滑动杆插入容置腔体内,六角滑动杆与主轴滑动配合,主轴的第二端外套有定位套,定位套与主轴通过螺丝连接,定位套的上设有供六角滑动杆伸出的六角孔,伸出定位套外的六角滑动杆与线芯珠头挂钩连接,所述拉杆与六角滑动杆之间设有弹簧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拉杆的端部设有第一弹簧钩,所述六角滑动杆的端部设有第二弹簧钩,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挂在第一弹簧钩和第二弹簧钩上。

作为改进,所述钢丝夹紧机构包括转轴、套在转轴一端的夹头套、与夹头套连接的锥形套、活动轴和若干夹片,所述夹头套包括柱形部和锥形部,柱形部内设有腔体,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活动轴从锥形部的一端插入,活动轴的端部与转轴的端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动轴的周面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夹片的内侧通过限位槽插入活动轴,所述锥形部对应限位槽处设有行程槽,夹片的外侧设在行程槽内,所述活动轴内设有供钢丝穿过的过线孔,所述夹片的内侧面设有防滑齿,夹片的外侧面为斜面,且斜度与锥形套内壁斜度一致。

作为改进,所述活动轴的一端设有供钢丝进入的锥形口,所述锥形口与过线孔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活动座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一端设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导杆上设有滑板和定板,滑板与导杆滑动配合,所述定板与导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滑板上,所述定板上设有夹线气缸,夹线气缸的伸缩杆与滑板连接;所述导杆上还设有与活动轴配合的挡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排线机构、钢丝弹性拉力机构和钢丝夹紧机构相互配合实现琴弦自动缠绕排线,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磁力阻力器控制线轮的阻力,使缠绕力度和缠绕密度稳定,避免人工缠绕靠手感控制的不稳定性;

3、由于排线机构集成了线轮放线和自动断线功能,排线机构行走的同时带着线轮一起行走,当自动断线组件断线后,马上对线轮进行制动,可以防止断线后缠绕线皮回弹;

4、设备生产噪音小,改善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排线机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排线机构驱动图。

图3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4为线轮组件示意图。

图5为排线机构右侧示意图。

图6为排线机构左侧示意图。

图7为导线组件示意图。

图8为钢丝弹性拉力机构示意图。

图9为夹紧状态的钢丝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松开状态的钢丝夹紧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提琴弦自动缠绕排线机,包括机架、排线机构1、用于驱动排线机构1的第一驱动机构2、钢丝弹性拉力机构3、用于驱动钢丝弹性拉力机构3的第二驱动机构4、钢丝夹紧机构5和用于驱动钢丝夹紧机构5的第三驱动机构6。本发明原理:首先将钢丝7带珠头的一端固定在钢丝弹性拉力机构3上,钢丝7的另一端固定在钢丝夹紧机构5上,第二驱动机构4和第三驱动机构6同时驱动,即可实现钢丝的旋转;钢丝7旋转的同时,第一驱动机构2驱动排线机构1水平移动,即可实现缠绕线皮缠绕在钢丝表面,绕线时,可以两个线轮同时放线,实现两条缠绕线皮同时缠绕在钢丝上。

如图3所示,所述机架包括前立板8、后立板9和设在前立板8与后立板9之间的导杆23,一共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导杆23,导杆23的两端分别与前立板8和后立板9垂直固定。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4设在前立板8上,第三驱动机构6设在后立板9上,排线机构1设在导杆23上。

如图3至6所示,所述排线机构1包括活动板19、垂直固定在活动板19正面的安装板16、设在活动板19上端的线轮组件、设在安装板16上的自动断线组件17和设在安装板16上的压线组件18。所述活动板19的背面设有滑块24,滑块24上设有直线轴承,所述滑块24与导杆23滑动配合,活动板19可以沿着导杆23左右水平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设在前立板8的第一同步带轮、用于驱动第一同步带轮的第一电机21、设在后立板9的第二同步带轮和同步带22,所述同步带22与活动板19连接,同步带22与导杆23平行;第一电机21通过驱动同步带22,带动活动板19,进而驱动整个排线机构1移动;通过调节第一电机21的转速来调节排线机构1的滑动速度,即排线速度。

如图4所示,所述线轮组件包括线轮架15、设在线轮架15上的线轮轴111、安装在线轮轴111上且用于缠绕线皮放线的线轮11、与线轮轴111连接的磁力阻力器13和用于制动线轮轴111的制动气缸14。线轮架15上可以设置多个线轮11,本实施例一共设有三个线轮11,每个线轮对应一个线轮轴111,两个线轮11同时放线时可实现链条缠绕线皮同时缠绕。磁力阻力器13的轴和线轮轴111用螺丝连接并紧固,使线轮轴111和阻力器轴一起转动,由于磁力阻力器13的作用,线轮11旋转是有一个恒定的阻力,这个阻力就是制作琴弦时缠绕丝的拉力,可调整阻力大小来调整缠绕丝的拉力,利用磁力阻力器13控制线轮11的阻力,使缠绕力度和缠绕密度稳定,避免人工缠绕靠手感控制的不稳定性。制动气缸14设在在线轮轴111的下方,制动气缸14竖直朝上,所述制动气缸14的伸缩杆上设有制动胶块,制作琴弦时线轮是旋转状态,当缠绕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线轮会继续旋转,这是制动气缸14动作,顶住线轮轴111,使线轮停止旋转。

如图5、6所示,所述自动断线组件17包括穿过安装板16的转轴、设在转轴一端的摆轮172、用于驱动摆轮172转动的断线气缸171、设在转轴另一端的断线偏心轮174和设在断线偏心轮174两侧的断线固定杆173。摆轮172设在安装板16的一侧,断线偏心轮174设在安装板16的另一侧,摆轮172通过转轴带动断线偏心轮174。断线气缸171固定在安装板16上,断线气缸171的伸缩杆与摆轮172的边缘铰接,通过断线气缸171的伸缩运动转变为摆轮172的旋转运动。断线偏心轮174与断线固定杆173之间设有供钢丝通过的间隙。断线气缸171上下动作时带动摆轮172转动,通过转轴带动断线偏心轮174摆动,缠绕线皮通过断线偏心轮174和断线固定杆173中的间隙,断线偏心轮174摆动时,夹紧缠绕线皮,线心旋转过程中,夹住缠绕线皮,达到扯断缠绕线皮带作用,完成自动断线操作。断线气缸171安装在断线气缸171座上,断线气缸171座用螺丝固定在断线座上,由于气缸是直线运动,摆轮172是圆周运动,所以气缸座不能锁紧,要有旋转间隙,气缸上下移动时气缸座可根据角度自由旋转。

如图6、7所示,所述断线偏心轮174的上方设有导线组件12,所述导线组件12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包括固定板、设在固定板一侧的第一立板125和设在固定板另一侧的第二立板121,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板16上,第一立板125上设有穿孔,第一立板125与第二立板121之间设有压板124,设有压杆126穿过穿孔伸入u形座内且与压板124连接,所述压板124与第一立板125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压杆126设在u形座外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27,所述第二立板121的内侧设有固定毛毡块122,所述压板124上设有活动毛毡块123,固定毛毡块122与活动毛毡块123夹持缠绕线皮。缠绕线皮经过导线组件后,使线皮准确经过断线偏心轮和断线固定杆之间的间隙中,确保能够准确断线。

如图5所示,所述压线组件18包括压线气缸181和设在压线气缸181伸缩杆上的压线杆182,所述压线杆182的下端设有限位槽。工作时,压线气缸181驱动压线杆182下移并使钢丝7进入限位槽,限位槽可以防止钢丝7脱离压线杆182的约束,始终保持压线的状态。钢丝7高速旋转时会产生跳动,利用压线杆182将钢丝压住,防止其跳动,使绕线过程更平稳。

如图3、8所示,所述钢丝弹性拉力机构3包括固定在前立板8上的主轴座31和枢接在主轴座31上的主轴32,所述主轴32为中空结构,主轴32内形成容置腔体。所述主轴32的第一端设有拉杆33插入容置腔体内,拉杆33与主轴32通过销轴连接,拉杆33与主轴32一起旋转;所述主轴32的第二端设有六角滑动杆34插入容置腔体内,六角滑动杆34与主轴32滑动配合;主轴32的第二端外套有定位套36,定位套36与主轴32通过螺丝连接,定位套36的上设有供六角滑动杆34伸出的六角孔,伸出定位套36外的六角滑动杆34与线芯珠头挂钩37连接。所述拉杆33与六角滑动杆34之间设有弹簧35连接;所述拉杆33的端部设有第一弹簧钩331,所述六角滑动杆34的端部设有第二弹簧钩341,所述弹簧35的两端分别挂在第一弹簧钩331和第二弹簧钩341上。工作时,主轴32转动时可带动六角滑动杆34一起转动,转动的同时线芯珠头挂钩37在弹簧35的作用下可来回伸缩。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通过同步带42驱动主轴32旋转。

如图9、10所示,所述钢丝夹紧机构5包括转轴55、套在转轴55一端的夹头套51、与夹头套51连接的锥形套54、活动轴52和若两片对称设置的夹片53。所述夹头套51包括柱形部511和锥形部512,柱形部511内设有腔体,所述转轴55的一端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活动轴52从锥形部512的一端插入,活动轴52的端部与转轴55的端部之间设有弹簧56;所述活动轴52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一端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活动轴52的周面设有若干限位槽522,所述夹片53的内侧通过限位槽522插入活动轴52,所述锥形部512对应限位槽处设有行程槽513,夹片53的外侧设在行程槽513内。所述活动轴52内设有供钢丝7穿过的过线孔,所述夹片53的内侧面设有防滑齿,夹片53的外侧面为斜面,且斜度与锥形套54内壁斜度一致。所述活动轴52的一端设有供钢丝进入的锥形口521,所述锥形口521与过线孔连通,锥形口521方便钢丝7进入活动轴52。所述导杆23上设有滑板62和定板63,滑板62与导杆23滑动配合,所述定板63与导杆2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5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滑板62上,所述定板63上设有夹线气缸64,夹线气缸64的伸缩杆与滑板62连接;所述导杆23上还设有与活动轴52配合的挡块65。钢丝夹紧状态下,弹簧驱动活动轴52向外移动,活动轴52带动夹片53,使夹片53的外侧面与锥形套54的内壁铁壁,迫使夹片53往内收缩,进而使两片夹片53夹持钢丝;当需要取出钢丝7时,夹线气缸64推动滑板62,滑板62带动整个钢丝夹紧机构5向左侧移动,使活动轴52的端部与挡块相抵,使活动轴52相对锥形套54向右侧移动,活动轴52压缩弹簧,活动轴52带动夹片53往右侧移动,夹片53的外侧面离开锥形套54的内壁,夹片53的夹持状态被释放,因此可以轻松的将钢丝取出。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包括第三电机61,第三电机61固定在滑板62上,第三电机61通过同步带驱动转轴55,转轴55带动夹头套5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