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向口哨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0886发布日期:2020-07-29 02:40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定向口哨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向口哨的锁具。



背景技术:

口哨,指一种用金属、竹木或塑料制成的能吹响的一种小型器物。其形制甚多,用途亦不一,多在集合人员、操练、体育运动或救援时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申请号cn201310303098.3,申请日20130715,申请公布号cn104287321a,申请公布日20150121,公开了一种“带口哨的锁具”,其包括扣具、口哨,扣具具有圆柱状承载体,圆柱状承载体边缘具有至少一个旋转空间,圆柱状承载体的轴向端部设置有口哨承载面,口哨包括:哨体,其吹嘴部包括延伸部以及设于延伸部前端、后端的凸出台阶;设于哨体的夹持机构,其具有一个槽壁走向呈抛物线状的内槽体,该夹持机构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圆柱状承载体的长度;所述哨体设置夹持机构的侧面具有与口哨承载面配合的前端平面和后端平面。扣具的圆柱状承载体配合口哨的内槽体结构,能够实现口哨的快速插接,且内槽体的槽壁具有形变能力,夹持紧度能够保持口哨可靠地安装于扣具的同时,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迅速沿着圆柱状承载体的径向方向取出口哨,不局限于一个方向。

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520556139.4,申请日20150727,授权公告号cn204812283u,授权公告日20151202,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帽上的带口哨的扣件”,包括扣体、口哨体及连接组件,其中,上述口哨体为长条状矩形体结构,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形成口哨结构;扣体设置在口哨体的一侧,并与口哨体一体化成型设计,形成整体的扣件结构;上述连接组件设置在口哨体的另一侧部,连接组件可拆卸地插设在安全帽的扣座内,以便将安全帽固定在人体头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具备口哨功能。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均公开了口哨与锁具的结合,使其能够应用于紧急救援环境,但是对于口哨的设计依然延续传统设计,即口哨的发生口设置在侧面或顶部,发生口距离使用者的耳朵较近,对使用者耳鼓膜损害较大,给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发生口设置在侧面或顶部导致口哨产生的声音传播不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向口哨的锁具,结构简单,出声口远离使用者耳朵,对使用者耳鼓膜损害小,声音传播远,与锁具一体设计携带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向口哨,包括口哨本体,所述口哨本体上设置哨口和出声口,所述口哨本体内设置连接哨口和出声口的腔体;其特点是所述哨口和出声口分别设于口哨本体的两侧;所述腔体内设置与口哨本体连接的隔栏,所述口哨本体靠近出声口的一侧设置倾斜的转向面,所述转向面与靠近出声口的隔栏之间设置转向气道;所述隔栏将腔体分为共鸣腔和入气道;所述入气道的一端连接哨口,另一端通过转向气道与共鸣腔连接;所述口哨本体靠近出声口的一侧还设置尖锐凸体,所述尖锐凸体包括朝向共鸣腔的壁面和朝向出声口的壁面,两壁面相交,所述尖锐凸体在转向气道斜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哨口由外向内呈开口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状,开口最小端与入气道一侧连接,开口最大端可以增加气体进入量,开口逐渐缩小可以增大气体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入气道包括与转向气道的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开口向转向气道方向逐渐变小,促进气体的流速加快。

进一步地,所述共鸣腔内设有变声体,变声体的作用是调节哨声的频率,使哨声在悦耳的频率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变声体的一端呈锤型,变声体的另一端设转轴与口哨本体转动连接,变声体在气流推动并在转轴的约束下在共鸣腔内绕转轴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变声体的呈锤型的一端靠近转向气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口哨的发生原理为:使用者的嘴靠近哨口,向哨口吹气,气体由哨口进入入气道,经过过渡区进入转向气道,经转向面转向后在尖锐凸体两壁面的作用下一部分向出声口运动,另一部分由尖锐凸体朝向共鸣腔的壁面导向进行共鸣腔内,在共鸣腔内转向折返,最终转向折返的气体在尖锐凸体和转向气道之间与转向气道出来的气体进行碰撞摩擦产生哨声,哨声由出声口向外传播。

一种具有定向口哨的锁具,包括公扣、母扣和定向口哨,所述母扣上设置有与公扣配合的腔体,所述公扣可插入到所述母扣的腔体中,其特点是所述定向口哨设置在公扣或母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声音朝使用者的前方发出,具有定向音功能,传播距离更远,发声口离使用者耳朵较远,克服现有带核口哨声音传播不远,且给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缺陷,对使用者耳鼓膜损害较小;与锁具的结合,使其结构小巧,随锁具携带,节省空间,适合户外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之a-a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哨口2-入气道2a-过渡区3-隔栏4-转向气道4a-转向面5-出声口6-尖锐凸体6a-尖锐凸体朝向共鸣腔的壁面6b-尖锐凸体朝向出声口的壁面7-共鸣腔8-变声体9-转轴10-公扣11-母扣12-口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具有定向口哨的锁具,包括公扣10、母扣11和定向口哨,母扣11上设置有与公扣12配合的腔体,公扣10可插入到所述母扣11的腔体中,其特点是定向口哨设置在公扣10内。

如图3所示,一种定向口哨,包括口哨本体12,口哨本体12上设置哨口1和出声口5,口哨本体12内设置连接哨口1和出声口5的腔体;其特点是哨口1和出声口5分别设于口哨本体12的两侧;腔体内设置与口哨本体12连接的隔栏3,口哨本体12靠近出声口5的一侧设置倾斜的转向面4a,转向面4a与靠近出声口5的隔栏3之间设置转向气道4;隔栏3将腔体分为共鸣腔7和入气道2;入气道2的一端连接哨口1,另一端通过转向气道4与共鸣腔7连接;口哨本体12靠近出声口5的一侧还设置尖锐凸体6,尖锐凸体6包括朝向共鸣腔的壁面6a和朝向出声口的壁面6b,两壁面相交,所述尖锐凸体6在转向气道4斜上方。

哨口1由外向内呈开口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状,开口最小端与入气道2一侧连接,开口最大端可以增加气体进入量,开口逐渐缩小可以增大气体流速。

入气道2包括与转向气道4的过渡区2a,过渡区2a开口向转向气道4方向逐渐变小,促进气体的流速加快。

共鸣腔7内设有变声体8,变声体8的作用是调节哨声的频率,使哨声在悦耳的频率范围内。

变声体8的一端呈锤型,变声体的另一端设转轴9与口哨本体12转动连接,变声体8在气流推动并在转轴9的约束下在共鸣腔7内绕转轴运动。

变声体8的呈锤型的一端靠近转向气道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口哨的发生原理为:使用者的嘴靠近哨口1,向哨口1吹气,气体由哨口1进入入气道2,经过过渡区2a进入转向气道4,经转向面4a转向后在尖锐凸体6两壁面的作用下一部分向出声口5运动,另一部分由尖锐凸体朝向共鸣腔的壁面6a导向进行共鸣腔7内,在共鸣腔7内转向折返,最终转向折返的气体在尖锐凸体6和转向气道4之间与转向气道4出来的气体进行碰撞摩擦产生哨声,哨声由出声口向外传播。变声体8在进入共鸣腔7的气流的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而调整哨声的频率,使哨声在悦耳的频率范围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知定向口哨的结构相对于公扣和母扣是可以相对独立的,因此,定向口哨可以如实施例1设置在公扣内,也可以设置在母扣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