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音电路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7771发布日期:2020-05-20 01:45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和弦音电路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和弦音电路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例如,电磁炉、微波等中通常包括和弦音电路,其中,和弦音电路用于发出声响,声响可以提示用户家用电器温度过高、工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等。

目前,和弦音电路中包括控制器、包括充放电电路和声响电路,控制器分别与充放电电路和声响电路连接,充放电电路和声响电路连接。在上述和弦音电路工作的过程中,当需要声响电路发出声响时,控制器上的第一端口向充放电电路发送高电平,使得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容充电,当不需要发出声响时,控制器上的第一端口向充放电电路发送低电平,控制器上的第二端口向声响电路发送底电平,使得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容对声响电路中的蜂鸣器放电,从而产生声音。在上述过程中,声响电路产生的声音的响度逐渐降低,进而导致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和弦音电路及家用电器,用于使发音电路中的发音器件的鸣叫声圆润动听,提高用户体验,减少控制器的端口使用个数,节约控制器的端口资源,简化和弦音电路的结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和弦音电路,包括:控制器、开关电路、充放电电路和发音电路,其中,

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所述充放电电路和所述发音电路连接;

所述充放电电路还与所述发音电路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导通,使得第一电源对所述充放电电路和所述发音电路充电;

所述开关电路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二电平时截止,使得所述充放电电路对所述发音电路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放电电路为积分电路,所述积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32和第一电容c4,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r32分别与所述发音电路、所述第一电容c4和所述第一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4还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音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31和发音器件s1,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r31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20和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发音器件s1和所述第二电阻r31并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音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0,其中,

所述第三电阻r30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阻r31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0、第四电阻r69和第五电阻r70,其中,

所述npn型三极管q10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r69和所述第五电阻r70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69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npn型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充放电电路和所述发音电路连接;

所述npn型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70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还接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路还包括:隔离电路和采样电路,其中,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隔离电路和所述采样电路连接;

所述隔离电路还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36,所述第二电容c3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r13,所述第六电阻r1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采样电路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采样电路为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28和测温器件t1,其中,

所述第七电阻r28分别与所述测温器件t1、第六电阻r13和第二电源连接;

所述测温器件t1还接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c35,其中,

所述第三电容c35与所述测温器件t1并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和弦音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及家用电器,该电路包括:控制器、开关电路、充放电电路和发音电路,其中,开关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的第一端口、充放电电路和发音电路连接;充放电电路还与发音电路连接;开关电路用于在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导通,使得第一电源对充放电电路和发音电路充电;开关电路还用于在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二电平时截止,使得充放电电路对发音电路充电。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电源对充放电电路和发音电路充电之后,充放电电路可以对发音电路充电,从而使得发音电路中的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逐渐增大,并且在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变得圆润动听,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的和弦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控制器;20—开关电路;

30—充放电电路;40—发音电路;

50—第一电源;60—隔离电路;

70—采样电路;r31—第二电阻;

s1—发音器件;r30—第三电阻;

c36—第二电容;r13—第六电阻;

t1—测温器件;c35—第三电容;

r32—第一电阻;c4—第一电容;

q10—npn型三极管;r69—第四电阻;

r70—第五电阻;r28—第七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和弦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和弦音电路包括:控制器v1、三极管q9、三极管q7、三极管q10、电阻r67、电阻r65、电阻r60、电阻r64、电阻r68、电阻r70、电阻r69、电阻r28、电容c50、电容c35、测温器件t1、蜂鸣器s1、电源u1、以及电源u2。

具体的,控制器v1、三极管q9、三极管q7、三极管q10、电阻r67、电阻r65、电阻r60、电阻r64、电阻r68、电阻r70、电阻r69、电阻r28、电容c50、电容c35、测温器件t1、蜂鸣器s、电源u1、以及电源u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现有和弦音电路中,三极管q9、三极管q7、三极管q10、电阻r67、电阻r65、电阻r60、电阻r64、电阻r68、电阻r70、电阻r69、电容c50、蜂鸣器s、以及电源u1构成声响电路101,电源u2、电阻r28、电容c35、以及测温器件t1构成温度检测电路102。其中,声响电路101用于发出声响,温度测量电路102用于检测温度。

在现有和弦音电路中,控制器v1的端口io2可以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当不需要蜂鸣器s鸣叫时,控制器v1的端口io1向电阻r67发送高电平,三极管q9和三极管q7同时饱和即导通,pwm信号具有高电平时,三极管q10截止,此时,电源u1通过三极管q7给电容c50充电;当需要蜂鸣器s鸣叫时,控制器v1的端口io1向电阻r67发送低电平,三极管q9和三极管q7同时截止,pwm信号具有低电平时,三极管q10导通,此时,电容c50上的电能经过电阻r64、电阻r68、以及蜂鸣器s放电,从而使得蜂鸣器s鸣叫。在放电过程中,随着电容c50上的电压逐渐减小,蜂鸣器s的鸣叫声逐渐减小。导致用户体验差。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几个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包括:控制器10、开关电路20、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其中,

开关电路20分别与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连接;

充放电电路30还与发音电路40连接;

开关电路20用于在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导通,使得第一电源50对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充电;

开关电路20还用于在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二电平时截止,使得充放电电路30对发音电路40充电。

具体的,和弦音电路可以设置在家用电器上,例如,家用电器可以为电磁炉、或者压力锅等。

可选地,控制器10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源50分别与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连接,用于对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进行充电。

可选地,第一电源50为可以输出12伏特、18伏特和/或24伏特的直流电源。

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具有如下工作过程: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可以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当pwm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开关电路20导通,此时,第一电源50对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充电。当pwm信号为第二电平时,开关电路20截止,此时,充放电电路30对发音电路40充电,在充放电电路30对发音电路40充电完成之后,发音电路40对充放电电路30进行放电。

在上述过程中,在第一电源50对发音电路40充电的过程中,发音电路40中的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逐渐增大,当充放电电路30对发音电路40充电完成时,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达到最大,在发音电路40对充放电电路30进行放电的过程中,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逐渐减小。

与现有技术不同,图1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在工作过程中,蜂鸣器s鸣叫声逐渐减小,导致用户体验差。而在本申请中,和弦音电路中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逐渐增大,并且在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变得圆润动听,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包括:控制器10、开关电路20、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其中,开关电路20分别与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连接;充放电电路30还与发音电路40连接;开关电路20用于在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导通,使得第一电源50对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充电;开关电路20还用于在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第二电平时截止,使得充放电电路30对发音电路40充电。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电源50对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充电之后,充放电电路30可以对发音电路40充电,从而使得发音电路40中的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逐渐增大,并且在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发音器件s1的鸣叫声变得圆润动听,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与现有技术不同。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声响电路101与控制器10的两个端口连接,导致控制器10的端口资源浪费。而在本申请中,由开关电路20、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的声响电路仅与控制器10的一个端口连接,减少了控制器10的端口使用个数,节约了控制器10的端口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3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的,请参见图3。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在图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和弦音电路还包括:隔离电路60和采样电路70,其中,

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分别与隔离电路60和采样电路70连接;

隔离电路60还与开关电路2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电路60用于,在采样电路70工作时,防止采样电路70中的采样信号对开关电路20噪声影响。

可选地,采样电路70可以为温度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中。

在本申请中,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可以用于获取采样电路70中的采样信号,还可以用于向开关电路20发送pwm信号。

下面,以采样电路70为温度采样电路为例,对图3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工作过程多简要的说明。

例如,当需要知道设置有和弦音电路的家用电器的温度时,控制器10可以将第一端口的功能设置为采集功能,并通过第一端口获取采集温度采样电路中的温度采样信号,当需要使弦音电路发出声音时,控制器10可以将第一端口的功能设置为输出功能,并通过第一端向开关电路20发送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使发音电路40发生鸣叫声。

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还包括:隔离电路60和采样电路70,其中,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分别与隔离电路60和采样电路70连接;隔离电路60还与开关电路20连接。在上述和弦音电路中,隔离电路60使得采样电路70与开关电路20、充放电电路30、以及发音电路40相互隔离,保障采样电路70与开关电路20、充放电电路30、以及发音电路40之间的工作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与现有技术不同,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控制器10需要通过3个端口(io1、io2、ad)与声响电路101和温度测量电路102连接,控制器10的端口使用个数较过,导致控制器10的端口资源浪费。而在本申请中,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不仅可以用于获取采样电路70中的采样信号,而且还可以用于使发音电路40产生鸣叫声,降低控制器10的端口使用个数,节约了控制器10的端口资源。

在上述任意实施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电路连接关系图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的,请参见图4。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和弦音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在图3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充放电电路30为积分电路,积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32和第一电容c4,其中,

第一电阻r32分别与发音电路40、第一电容c4和第一电源50连接;

第一电容c4还与开关电路20连接。

具体的,第一电容c4为有极性电容,例如,可以为钽电解电容器、铝电解电容等。进一步的,第一电容c4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r32与第一电源50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音电路40包括:第二电阻r31和发音器件s1,其中,

第二电阻r31分别与开关电路20和第一电源50连接;发音器件s1和第二电阻r31并联。

可选地,发音器件s1可以为蜂鸣器,也可以为其他可以鸣叫的电子器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音电路40还包括:第三电阻r30,其中,

第三电阻r30分别与第一电源50和第二电阻r31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开关电路20包括:npn型三极管q10、第四电阻r69和第五电阻r70,其中,

npn型三极管q10的基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69和第五电阻r70连接,第四电阻r69还与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连接;

npn型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分别与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连接;

npn型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与第五电阻r70连接,npn型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还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电阻r69和第五电阻r70可以用于接收第二电容c36的放电电量。

例如,在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为采集功能时,获取到的采样电路70中的采样信号为电信号,该电信号可以对第二电容c36充电,对第二电容c36电量可以通过第四电阻r69和第五电阻r70流向接地点,避免对充放电电路30和发音电路40的影响。

下面,结合图4实施例,对发音器件s1产生鸣叫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输出pwm信号,当pwm信号为第一电平时,第一电平通过第二电容c36、第四电阻r69,使得npn型三极管q10导通,使得第一电源50通过第一电阻r32给第一电容c4充电,第一电源50通过第三电阻r30、第二电阻r31对发音器件s1充电,发音器件s1开始产生鸣叫声,且鸣叫声逐渐增大。当pwm信号为第二电平时,第一电平通过第二电容c36、第四电阻r69,使得npn型三极管q10截止通,使得第一电容c4通过第一电阻r32、第三电阻r30、第二电阻r31对发音器件s1充电,此时发音器件s1产生鸣叫声最大,接着发音器件s1通过第三电阻r30、第一电阻r32、对第一电容c4充电,此时,发音器件s1产生鸣叫声逐渐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平为高电平,第二电平为低电平。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隔离电路60包括:第二电容c36,第二电容c36分别与控制器10和开关电路20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隔离电路60还包括:和第六电阻r13,第六电阻r13分别与控制器10和采样电路70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采样电路70为温度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28、第六电阻r13和测温器件t1,其中,

测温器件t1和第六电阻r13分别通过第七电阻r28与第第二电源80连接,第六电阻r13还与控制器10连接;

测温器件t1还接地。

可选地,测温器件t1可以为热电阻、或者热敏电阻。

在本申请中,测温器件t1为热敏电阻时,家用电器的温度越高,测温器件t1的阻值就越大,则第七电阻r28和测温器件t1连接点处的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值越小,当控制器10的功能为采集功能时,若控制器10检测到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值变小,可以确定出测温器件t1的阻值变大,进而可以确定出家用电器的温度升高。

进一步地,第六电阻r13用于保护控制器10,避免控制器10被烧坏。

具体的,测温器件t1为热敏电阻时,若家用电器的温度越低,测温器件t1的阻值就越小,第七电阻r28和测温器件t1连接点处的直流电信号(即采样信号)的电压值越大,若无第六电阻r13,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值为测温器件t1的端电压,则测温器件t1的端电压较大时,控制器10的第二端口处的电压值也较大,因此可能导致控制器10被烧坏;若有第六电阻r13,则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值为第六电阻r13的端电压,由于第六电阻r13的分压作用,使得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值较小,因此控制器10的第二端口处的电压值也较小,从而避免控制器10被烧坏。

需要说明的是,当控制器输出pwm信号时,pwm信号在通过第六电阻r13时可以几乎可以衰减至0,从而避免pwm信号为温度采集电路的影响。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温度采集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c35,第三电容c35与测温器件t1并联。

可选地,第二电容c36和第三电容c35可以为有极性的电解电容、也可以为无极性的电容器。

例如,第二电容c36和第三电容c35为无极性的电容器时,具体可以是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等。

例如,第二电容c36和第三电容c35为有极性的电解电容时,具体可以是钽电解电容器、铝电解电容等。

可选地,第一电阻r32、第二电阻r31、第三电阻r30、第四电阻r69、第五电阻r70、第七电阻r28、第六电阻r13可以为阻值固定电阻,可以为阻值可变电阻。

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与现有技术不同。在现有技术中(图1所示),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共有18个电子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从而导致设计成本较高。而在本申请中,本申请提供的和弦音电路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较少共有16个电子元器件,电路结构简单,使得设计成本较低。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和弦音电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