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琴的琴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1473发布日期:2020-08-05 01:1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琴的琴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特别涉及一种扬琴的琴体。



背景技术:

扬琴是兼有广泛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击弦乐器。在传入中国的四百年历史长河中,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土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规律和风格特点,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体系中不可分割和缺少的一部分。纵观扬琴发展脉络,无论在乐器制作、音乐创作、理论研究、演奏、教学及对外交流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目前的扬琴包括琴体、多排琴码、多个弦钉、多个弦轴和多根琴弦,琴体包括共鸣箱,共鸣箱由面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组成;各排琴码安装在面板上,各个弦钉安装在共鸣箱左端,各个弦轴安装在共鸣箱右端,各琴弦两端分别对应的弦轴和弦钉连接,琴码用于支撑琴弦。上述共鸣箱(除面板外)是由一块完整的木板从中间挖制而成的,木板的木纹方向为左右方向。当把各琴弦依次缠绕在对应的弦轴上和弦钉上的时候,各琴弦会产生巨大的拉力,每根琴弦的巨大拉力都会作用在共鸣箱的左右两端,由于共鸣箱的左右两端木纹为左右走向,共鸣箱的左右两端无法长时间承受各琴弦产生的巨大拉力,易导致弦轴和弦钉松动,甚至造成共鸣箱产生裂痕,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扬琴的琴体,这种扬琴琴体的整体抗挤压变形能力高,有利于弦轴和弦钉的固定,有利于延长扬琴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扬琴的琴体,包括共鸣箱,共鸣箱包括面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由一块完整的木板制成,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木纹方向均为左右方向;所述琴体还包括左琴头和右琴头,左琴头与共鸣箱的左端固定连接,左琴头的右侧面与左侧板的左侧面贴合,右琴头与共鸣箱的右端固定连接,右琴头的左侧面与右侧板的右侧面贴合;左琴头的木纹自左侧板前端至左侧板后端延伸,右琴头的木纹自右侧板前端至右侧板后端延伸。

上述前后的定义:扬琴演奏者演奏时,琴体靠近演奏者的一侧为前,琴体远离演奏者的一侧为后。

通常,扬琴还包括多排琴码、多个弦钉、多个弦轴和多根琴弦,其中琴码安装在面板的上表面上,弦钉安装在左琴头上,弦轴安装在右琴头上,各琴弦两端分别对应的弦轴和弦钉连接,琴码用于支撑琴弦。共鸣箱的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由一块完整的木板制成,使得共鸣箱具有较高的抗挤压变形能力;左琴头和右琴头能够分担共鸣箱所受的挤压力,增强琴体的整体抗挤压变形能力;而且,左琴头和右琴头的木纹方向大致垂直于琴弦,左琴头和右琴头作为弦钉和弦轴的安装基础,将琴弦缠绕在弦轴和弦钉上之后,弦轴和弦钉能够更好地承受琴弦产生的拉力,有效避免弦轴和弦钉松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琴体整体抗挤压变形能力高,有利于延长扬琴的使用寿命。

通常,上述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由一块完整的木板从中间挖制而成,将该木板的中间部分挖空后形成共鸣箱的内腔,剩下的部分构成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通常,共鸣箱的形状呈等腰梯形,其中前侧板、后侧板分别构成等腰梯形的上底、下底,左侧板、右侧板构成等腰梯形的两个腰。

优选方案中,所述面板将所述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左琴头和右琴头覆盖。

优选方案中,所述面板的木纹方向为左右方向。

上述共鸣箱的前侧板、后侧板的外侧壁的形状均呈波浪形,给扬琴的外观增加曲线美和飘逸感,扬琴的外观线条显得更自然流畅,给人予以舒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左琴头与所述共鸣箱的左侧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左琴头上设有第一卯槽和第一榫条,共鸣箱的左侧板上设有与第一卯槽相配合的第二榫条、与第一榫条相配合的第二卯槽。通过这种设置,第一卯槽的深度与第二榫条的长度相同,第一榫条的长度与第二卯槽的深度相同,利用卯榫结构将左琴头与共鸣箱的左侧板结合,卯榫结构简单,拼接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右琴头与所述共鸣箱的右侧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右琴头上设有第三卯槽和第三榫条,共鸣箱的右侧板上设有与第三卯槽相配合的第四榫条、与第三榫条相配合的第四卯槽。通过这种设置,第三卯槽的深度与第四榫条的长度相同,第三榫条的长度与第四卯槽的深度相同,利用卯榫结构将右琴头与共鸣箱的右侧板结合,卯榫结构简单,拼接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共鸣箱的内腔设有至少一根中梁和至少一根音梁,音梁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限位槽与中梁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中梁沿左右方向设置,中梁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音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共鸣箱的前侧板、后侧板,音梁的顶部抵住面板的底面,中梁处于限位槽中,并且中梁的顶部抵住限位槽的槽底;中梁与音梁将共鸣箱的内腔分隔成多个发音腔,相邻两个发音腔之间相互连通。传统的共鸣箱也是有分隔成多个发音腔,但各个发音腔之间左右不连通,导致整个共鸣箱的失音,共鸣效果不好,本实用新型的中梁与音梁将共鸣箱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发音腔,将多个发音腔合并成整个大发音腔,几乎将共鸣箱的内腔充分利用起来,大幅改善共鸣箱的共鸣效果,提高整个共鸣箱的音色与音质。上述音梁与面板上的琴码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共鸣箱前侧板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前插槽,共鸣箱后侧板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后插槽,前插槽、后插槽与所述音梁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音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音梁插块,音梁前端的音梁插块处于前插槽中,音梁后端的音梁插块处于后插槽中。

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中梁与所述共鸣箱的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一体连接。也即是说,所述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中梁由一块完整的木板制成。通常,上述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中梁由一块完整的木板从中间挖制而成,将该木板的中间部分挖空后形成共鸣箱的内腔,剩下的部分构成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中梁。

另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中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中梁插块,所述共鸣箱的左侧板内壁、右侧板内壁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中梁插槽,中梁插槽与中梁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中梁插块处于相应的中梁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这种扬琴琴体的整体抗挤压变形能力高,有利于弦轴和弦钉的固定,有利于延长扬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共鸣箱内未安装音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扬琴的琴体,包括共鸣箱1,共鸣箱1包括面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底板16、左琴头17和右琴头18,底板16、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由一块完整的木板制成,面板11、底板16、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木纹方向均为左右方向;左琴头17与共鸣箱1的左端固定连接,左琴头17的右侧面与左侧板14的左侧面贴合,右琴头18与共鸣箱1的右端固定连接,右琴头18的左侧面与右侧板15的右侧面贴合;左琴头17的木纹自左侧板14前端至左侧板14后端延伸,右琴头18的木纹自右侧板15前端至右侧板15后端延伸;面板11将前侧板12、左侧板14、后侧板13、右侧板15、左琴头17和右琴头18覆盖。

上述前后的定义:扬琴演奏者演奏时,琴体靠近演奏者的一侧为前,琴体远离演奏者的一侧为后。

通常,扬琴还包括多排琴码、多个弦钉、多个弦轴和多根琴弦,其中琴码安装在面板11的上表面上,弦钉安装在左琴头17上,弦轴安装在右琴头18上,各琴弦两端分别对应的弦轴和弦钉连接,琴码用于支撑琴弦。共鸣箱1的底板16、前侧板12、左侧板14、后侧板13、右侧板15由一块完整的木板制成,使得共鸣箱1具有较高的抗挤压变形能力;左琴头17和右琴头18能够分担共鸣箱1所受的挤压力,增强琴体的整体抗挤压变形能力;而且,左琴头17和右琴头18的木纹方向大致垂直于琴弦,左琴头17和右琴头18作为弦钉和弦轴的安装基础,将琴弦缠绕在弦轴和弦钉上之后,弦轴和弦钉能够更好地承受琴弦产生的拉力,有效避免弦轴和弦钉松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琴体整体抗挤压变形能力高,有利于延长扬琴的使用寿命。

通常,上述底板16、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由一块完整的木板从中间挖制而成,将该木板的中间部分挖空后形成共鸣箱1的内腔,剩下的部分构成底板16、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

通常,共鸣箱1的形状呈等腰梯形,其中前侧板12、后侧板13分别构成等腰梯形的上底、下底,左侧板14、右侧板15构成等腰梯形的两个腰。

上述共鸣箱1的前侧板12、后侧板13的外侧壁的形状均呈波浪形,给扬琴的外观增加曲线美和飘逸感,扬琴的外观线条显得更自然流畅,给人予以舒适感。

左琴头17与共鸣箱1的左侧板14通过卯榫结构连接,左琴头17上设有第一卯槽171和第一榫条172,共鸣箱1的左侧板14上设有与第一卯槽171相配合的第二榫条141、与第一榫条172相配合的第二卯槽142。通过这种设置,第一卯槽171的深度与第二榫条141的长度相同,第一榫条172的长度与第二卯槽142的深度相同,利用卯榫结构将左琴头17与共鸣箱1的左侧板14结合,卯榫结构简单,拼接稳固。

右琴头18与共鸣箱1的右侧板15通过卯榫结构连接,右琴头18上设有第三卯槽181和第三榫条182,共鸣箱1的右侧板15上设有与第三卯槽181相配合的第四榫条151、与第三榫条182相配合的第四卯槽152。通过这种设置,第三卯槽181的深度与第四榫条151的长度相同,第三榫条182的长度与第四卯槽152的深度相同,利用卯榫结构将右琴头18与共鸣箱1的右侧板15结合,卯榫结构简单,拼接稳固。

共鸣箱1的内腔设有三根中梁19和四根音梁20,音梁20的底部设有三个限位槽201,限位槽201与中梁19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中梁19沿左右方向设置,中梁19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4、右侧板15连接,音梁20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共鸣箱1的前侧板12、后侧板13,音梁20的顶部抵住面板11的底面,中梁19处于限位槽201中,并且中梁19的顶部抵住限位槽201的槽底;中梁19与音梁20将共鸣箱1的内腔分隔成多个发音腔101,相邻两个发音腔101之间相互连通。传统的共鸣箱也是有分隔成多个发音腔,但各个发音腔之间左右不连通,导致整个共鸣箱的失音,共鸣效果不好,本实用新型的中梁19与音梁20将共鸣箱1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发音腔101,将多个发音腔101合并成整个大发音腔,几乎将共鸣箱1的内腔充分利用起来,大幅改善共鸣箱1的共鸣效果,提高整个共鸣箱1的音色与音质。上述音梁20与面板11上的琴码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共鸣箱1前侧板12的内壁上设有四个前插槽121,共鸣箱1后侧板13的内壁上设有四个后插槽131,前插槽121、后插槽131与音梁20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音梁2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音梁插块202,音梁20前端的音梁插块202处于前插槽121中,音梁20后端的音梁插块202处于后插槽131中。

中梁19与共鸣箱1的底板16、左侧板14、右侧板15一体连接。也即是说,底板16、前侧板12、左侧板14、后侧板13、右侧板15和中梁19由一块完整的木板制成。通常,上述底板16、前侧板12、左侧板14、后侧板13、右侧板15和中梁19由一块完整的木板从中间挖制而成,将该木板的中间部分挖空后形成共鸣箱1的内腔,剩下的部分构成底板16、前侧板12、左侧板14、后侧板13、右侧板15和中梁1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扬琴的琴体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共鸣箱1的内腔设有三根中梁19,中梁1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中梁插块(图中未标示),共鸣箱1的左侧板14内壁、右侧板15内壁分别设有三个中梁插槽(图中未标示),中梁插槽与中梁19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中梁插块处于相应的中梁插槽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