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横笛的头部件和横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7578发布日期:2022-08-27 01:0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用于横笛的头部件和横笛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横笛的头部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头部件的横笛。


背景技术:

2.通常,横笛如下这样地构建,即,它整体上被构建为直线地纵向延伸的构件。为了吹奏横笛,该横笛在大致水平的取向上保持。在此,横笛的头部件位于吹奏者的嘴唇的高度上,从而该吹奏者能够横向对布置在头部件的区域中的吹孔吹气。管体从那里沿水平方向在通常情况下向笛手的右侧延伸。相应地,笛手必须将两只手臂向右侧延伸,以便能够吹奏横笛。
3.除了直线的头部件外,使用弯曲的头部件也是已知的,该头部件弯曲了180
°
。由此实现了横笛沿纵向方向缩短,这尤其对于儿童来说更方便吹奏横笛。在演奏时,对具有这种头部件的横笛的保持与对普通横笛的保持相应。也就是说,该横笛也被在大致水平的取向上保持。
4.由文献de 42 42 413 c1已知一种横笛,该横笛具有弯折的头部件。具体来说,头部件由多个直的部分构建而成,这些部分分别彼此成角度地连接。在此,最外面的两个部分夹成115
°
至120
°
的角度。在组装状态下因此得到了弯折的形状。为了吹奏横笛,将具有吹孔的区段沿水平方向保持。横笛的管体在笛手右侧的该区段的延长部中斜向下朝右延伸。相应地,笛手必须将两只手臂伸向右侧,以便能够演奏横笛。
5.由文献us 2019/0180724 a1已知有类似的解决方案。
6.由文献ch-ps 1452已知有一种横笛,它能够基本上沿竖直方向在身体前面居中地被保持。为此,头部件由三个区段构建而成:与横笛的管体连接并弯曲90
°
的第一弧形区段、与第一弧形区段连接并弯曲180
°
的第二弧形区段、以及设置有吹孔并且布置在第二区段的延长部中的直地成形的第三区段。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任务是,如下这样地改进横笛,即,使该横笛能够以放松的身体姿势进行演奏和/或在产生的声场方面得到优化。
8.根据本发明的任务由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横笛的头部件来解决。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2特征的横笛来解决。
9.本发明基于以下认识: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必须接受以下后果:一侧取向的身体姿势、复杂的手部姿势和/或有限的音质。具体来说,右侧取向的姿势一方面可能导致姿势弊端,并且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有限的空气量,这是因为呼吸器官受到约束。此外,由于横笛的向右取向,使得所产生的声场也向右定向。在由文献ch-ps 1452已知的横笛的情况下,该横笛虽然能够基本上竖直定向被居中保持在身体前面。然而为此需要具有较大曲率的复杂成形的头部件,这不仅在制造方面成本高,而且由于较大曲率而限制了音质。
附加地,双手被迫处于不利的抬高定位中,从而使手腕必须以锐角向下弯折来保持笛子的重量。
10.也有个别声音,在其中(前提是如今的阀键机构)只操纵一个阀键器,并且这可能是在尾端处。在实施由文献ch-ps 1452已知的解决方案中这将导致,横笛来回滑动,这是因为横笛只能贴靠在下唇上,而不能被牙齿保持住。根据本发明,用于横笛的头部件因此以如下方式成形,使得笛手能够占据直的姿势,并且同时能够维持或甚至改善音质。
11.为此,根据本发明,横笛的头部件具有两个柱段,这两个柱段彼此间呈锐角布置。换句话说,头部件基本上呈l形,其中,两个柱段彼此间不成直角地定向,而是夹成锐角。在此,在第一柱段的区域中尤其能够设置有吹孔,而第二柱段能与横笛的管体连接。
12.如果这样的头部件与横笛的管体连接,那么管体联接在第二柱段的延长部中。为了吹奏横笛,具有吹孔的第一柱段被基本上在水平的取向上保持。由于第一柱段与第二柱段之间的锐角,使得横笛从第二柱段开始(相对于在身体中间的竖直方向)从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例如从左上向右下延伸。在此,例如左手抓住横笛的位于左侧的上区段,而右手抓住横笛的位于右侧的下区段。因此,能够实现(至少是几乎)对称的手臂姿势,并因此也能够实现整体上对称的身体姿势。同时,这样的横笛定向能够产生向两侧基本上对称的声场。这意味着,笛手自己能够用两只耳朵以相同的方式感知到声响。
13.在此,为了实现这样的平衡的定向不需要具有多个角度件或弧形件的复杂结构。相反,根据本发明,仅仅将头部件的两个柱段相互以锐角布置,就能够实现这一点。在此,也不需要强烈的弧度或者甚至不需要有棱角的过渡,这些都将损害音质。
14.两个柱段之间的角度优选如下这样地选择,使得笛手能够占据尽可能对称的姿势。这尤其取决于横笛的柱段的长度,但也取决于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所应用于横笛的其他部分的尺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两个柱段之间的角度为50
°
至80
°
范围内的且优选是为70
°
至75
°
范围内的数值。更具体地说,该数值能够为72
°
。通过这样的头部件的设计,使得对于常见的横笛来说,能够达到至少近似平衡的姿态。
15.为了构成在第一柱段与第二柱段之间的角度,这些柱段例如能够通过角度件彼此连接。然而优选地,这些柱段通过弧形的过渡弧段彼此连接,以此能够实现从第一柱段到第二柱段的无棱角和无棱边的过渡。这对能产生的空气柱进而是音质产生尤其积极的影响。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过渡弧段的曲率半径至少为2cm。因此能够实现从第一柱段到第二柱段的平稳过渡,进而能够实现尽可能无干扰的空气柱。同时,因此不超过横笛的常见的总长度。
17.第一柱段、过渡弧段和/或第二柱段能够有选择地一件式构造或构造为单独的构件。在被构造为单独的构件时,它们尤其能够以能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至少是第一柱段和过渡弧段被构造为单独的构件。例如,因此能够使用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已经存在的直的头部件,并且(为了构造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与过渡弧段和构造在其上或布置在其上的第二柱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在直的头部件与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之间的简单转换。此外能够有利的是,能够将头部件拆解成单个部件,例如以便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储存它们,或者为了清洁目的。
18.具体来说,第一和/或第二柱段为了与过渡弧段以能拆卸方式连接而具有连接区段,连接区段能够插入到过渡弧段的端部侧的容纳区段中以用于与过渡弧段连接,并且力
锁合地保持在其中。当容纳区段和连接区段分别具有朝向彼此圆环形的横截面时,能够实现在第一柱段相对过渡弧段的取向和/或过渡弧段相对第二柱段取向方面的自由度。具体来说,第一和/或第二柱段于是能够以任意的定向在圆环形状的圆周方向上装配在过渡弧段上。因此,笛手能够灵活地调整适合他的定向。
19.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柱段和第二柱段以及过渡弧段在共同的平面内延伸。这意味着,横笛和根据本发明的吹嘴件基本上在一个平面内延伸。替选地,头部件能够如下这样地构造,即,使得第一柱段、第二柱段和过渡弧段不在一个平面内,而是两个柱段在两个空间方向上相互成角度布置,例如由us 2019/0180724 a1已知这一点。
20.如上所述,在第一柱段的区域中尤其构造成具有吹孔。为此,优选在第一柱段上布置有构成吹孔的吹嘴孔板。然而,替选地,具有吹孔的吹嘴孔板也能够由单独的构件构造,该构件与第一柱段连接,例如插接到该第一柱段上或插入到该第一柱段中。
21.同样如上所述,第二柱段如下这样地构造,即,该第二柱段能够与横笛的管体连接。具体来说,在第二柱段上设置有连接区段。尤其地,该连接区段尤其能够如下这样地构造,即,连接区段能插入到管体中,并且力锁合地与该管体连接。
22.当连接区段呈圆环形构造时,则能够实现的是,头部件以任意定向在圆环形的圆周方向上与管体连接起来。因此,笛手能够灵活地调整适合他的定向。
23.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能够由具有足够强度的任意材料制成。优选地,材料是那些常用于横笛的材料,如木材、金属(包括贵金属)、合金或碳。多种材质也能够组合起来。仅举一些示例地,头部件能够由金、银、钛、黄铜、铝或石榴石制成。
24.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的横笛来解决。
25.为了使横笛即使在基本上竖直线或相对于竖直线略微倾斜的定向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保持,优选在横笛的管体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支撑元件在此符合趋势地横向于纵向方向地从管体上伸出并尤其被如下这样地构造,即,能够用右手大拇指来支撑横笛。具体来说,能够在不同的高度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元件,从而在演奏时能够用双手稳固保持横笛。
26.为了尽可能灵活,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能够沿着管体和/或在管体的圆周方向上以能调节和/或能拆卸的方式布置。例如,当不想让横笛使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而是使用具有由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直的头部件时,则能够移除支撑元件。当再次更换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时,支撑元件能够被再次安装在管体上的期望的定位处。
27.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横笛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相应适用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的解释。
28.从权利要求书、描述和附图中得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描述中提到的特征的和多个特征的组合的优点仅是示例性的,并可能具有替选的或累积性的效果,而这些优点不一定非要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实现。在权利要求书和描述中提到的特征在其数量方面应被理解为正好存在该数量或存在比提到的数量更大的数量,而不要求明确使用术语“至少”。因此,例如当提到支撑元件时,则这一情况应理解为,存在正好是一个支撑元件、两个支撑元件或更多个支撑元件。这些特征能够由其他特征来补充,或也能够是由各自成果所包含的唯一特征。权利要求中所包含的附图标记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的限制。它们只是起到了使权利要求书更容易理解的目的。
附图说明
29.改进本发明的另外的措施将在下文中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一起参照附图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30.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
31.图2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的横笛。
具体实施方式
32.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用于横笛的头部件1。头部件1具有第一柱段2和第二柱段3,它们通过弧形的过渡弧段4彼此连接。
33.第一柱段2被构造为基本上是直的、管状的元件。在其端部5上,第一柱段2是封闭的,而在其另一端部6,它被构造为开放的管。在位于之间的区域中,在第一柱段2上布置有具有吹孔8的吹嘴孔板7。
34.第二柱段3(与第一柱段2类似地)被构造为基本上是直的、管状的元件。在此,第二柱段3朝两端9、10开放地构造。在远离过渡弧段4的端部10上,第二柱段3具有连接区段11,连接区段能插入到图1中未示出的横笛的管体中。
35.两个柱段2和3通过过渡弧段4彼此连接。过渡弧段4在此也被构造为管状的元件,然而,其(与柱段2和3不同地)不是直地构造,而是弯曲地构造。因此实现了两个柱段2和3彼此间以角度12布置。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柱段2和3夹成的角度12约为72
°
。然而,如图1所示,其他角度也是可能的,例如在50
°
至80
°
之间。
36.过渡弧段4倒圆地构造。这意味着,避免可能会对用于产生声响的空气柱的构造产生影响的棱角和棱边。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过渡弧段4的曲率半径在几个厘米的范围内。
37.为了将第一柱段2与过渡弧段4连接起来,第一柱段2具有圆环形的横截面的连接区段13,其中,连接区段13被容纳在容纳区段14中,容纳区段由过渡弧段4构成,并且其也具有圆环形的横截面。通过将连接区段13和容纳区段14都构造成具有彼此相协调的圆环形的横截面,使得第一柱段2相对于过渡弧段4的定向能在圆周方向上自由调整。通过将第一柱段2与过渡弧段4之间的连接以能拆卸方式构造,使得第一柱段2也能够有选择地作为如由现有技术已知的传统的直的头部件使用。
38.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柱段3与过渡弧段4一件式地构造。然而替选地,这些也能够被构造为单独的构件,它们能够例如通过插塞连接部彼此连接。
39.柱段2和3以及过渡弧段4的内径和横截面如下这样地相互协调,使得在头部件1的内部中得到没有棱边或凸起的用于空气流动的通道。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径是恒定的,由此能够实现良好的音质。此外,连接区段11优选与使用头部件1的横笛相协调,以便在这里也实现尽可能没有凸起和棱边的过渡部。
40.两个柱段2和3以及过渡弧段4在一个平面15内延伸,该平面与纸平面相应。除图1中所示外,过渡弧段也有可能从纸平面转动出来,由此得到三维的头部件的造型。
41.图2中示出了具有头部件1的横笛16。头部件1与横笛16的管体17的连接部在此由第三柱段3得到,并且更准确地说通过将连接区段11容纳在管体17的相应构造的容纳区段中。管体17、尾部件19和阀键机构20可以如已知的现有技术那样构造。
42.如图2可见,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1的设计方案能够使横笛16相对于竖直的中
心轴线18实现基本上对称的姿态。
43.具体来说,第一柱段2与笛手的嘴唇在水平方向上基本上平行定向。(从笛手的角度看)过渡弧段4在此位于中心轴线18的左边。从那里,横笛16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笛手用他的左手在此在上部区段抓住横笛16,该上部区段靠近中心轴线18地位于左侧。笛手用其右手在下部区段抓住短笛16,下部区段靠近中心轴线18地位于右侧。总而言之,以此得到了平衡的姿势,在该姿势中,笛手保持两只手臂朝向中心轴线18定向,但不必或者至少不必明显地越过该中心轴线地抓握。
44.这就使笛手能够实现保持脊柱的直立和骨盆的平直。上臂略微向外弯折地均匀地位于在上身旁边,并且下臂在胸椎前直到肚脐处放松地呈略微倾斜形式保持横笛16。使得可以大大减少或者甚至消除脊柱疼痛,尤其是发生在专业音乐家和高级笛手的肩部和颈椎区域的紧张疼痛,以及特别是涉及到年轻笛手的由于右手臂受力过大而引起的疼痛。此外,通过对称的姿势能够实现最佳的自由呼吸,而不会像由现有技术所已知的横笛那样对呼吸器官产生约束。
45.附加地,由于横笛16的基本上竖直的姿态使吹笛声均匀地向前辐射到可能的音乐厅或练习室中。利用传统的扭转的保持姿势,声音振动会穿过侧向向右保持的管体根据重心地传导到房间的右侧。由此,使得左侧的声响听起来显著更轻。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件2实现的几乎竖直的取向,使得声响不仅能够直接均匀地传导到大厅中,这对听众来说更令人愉快。更确切地说,尤其是对于笛手本人来说得到了均衡的声响形成。
46.附图标记列表
47.1 头部件
48.2 柱段
49.3 柱段
50.4 过渡弧段
51.5 端部
52.6 端部
53.7 吹嘴孔板
54.8 吹孔
55.9 端部
56.10 端部
57.11 连接区段
58.12 角度
59.13 连接区段
60.14 容纳区段
61.15 平面
62.16 横笛
63.17 管体
64.18 中心轴线
65.19 尾部件
66.20 阀键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