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6970发布日期:2022-04-22 12:12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的制作方法
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


背景技术:

2.古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乐器的重要代表,古筝属于弹拨乐器,它的结构由面板、侧板、底板组成的主要共鸣箱,以及在共鸣箱面板上通过雁足使声音传导于共鸣箱,一弦一柱的雁柱上面通过拨动琴弦发出高低不同的乐音,尾岳山也称后梁,是古筝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尾岳山起着重要的承载琴弦的作用,它与琴码和前岳山共同构成了琴弦的基本振动系统。
3.但是,现在已有的尾岳山为琴弦搭越后梁而过,后梁仅仅起着承载琴弦的作用,并且琴弦以直线的形式搭越尾岳山而过,对后岳山和面板有一个比较大的压力和张力作用,特别是在古筝演奏在左手压弦的情况下,对琴弦造成的张力更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一侧一体式设置有古筝尾,且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尾岳山,所述尾岳山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琴弦,且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弦枕,所述弦枕的上表面设置有绕弦钉,所述古筝尾的上表面靠近后岳山的一侧设置有弦眼,所述古筝尾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盖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孔为椭圆形开设,三根所述面板的贯穿一个固定孔的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弦钉与弦枕的材质均为硬木,所述绕弦钉为“l”型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槽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高度为放置槽高度的一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盖板为“l”型设置,所述滑盖板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开设有与滑轨相互滑动的滑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极相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大大释放、增加和扩展了尾岳山的功能,在尾岳山基本功能不会降
低的同时,尾岳山的外部可以以雕刻、刻字、镶嵌、点螺、贝雕、螺钿或者其他装饰材料与工艺进行大量有关古筝的外部文化表达意义和功能的使用,同时增加尾岳山的美观性;
14.2、琴弦穿过后梁进行折叠穿过弦眼之后,会大大的转移和降低琴弦对于尾岳山和面板的压力,使古筝的寿命更加延长了因琴弦压力带来的因素,转移琴弦压力,通过支点让琴弦的张力变得更低,减轻了琴弦的压力,在张力转移上更为科学;
15.3、利用滑盖板通过两侧设置的滑轨进行滑动,从而可将放置槽打开,在放置槽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分隔板,从而可放置不同的物品,便于使用,该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存放用品,并且可快速拿取,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18.图3为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中滑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滑盖板;2、古筝尾;3、弦眼;4、后岳山;5、琴弦;6、面板;7、固定孔;8、放置槽;9、绕弦钉;10、弦枕;11、滑轨;12、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穿孔式古筝s弯尾岳山,包括面板6,面板6的一侧一体式设置有古筝尾2,且面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尾岳山4,本实用新型大大释放、增加和扩展了尾岳山4的功能,在后岳山4基本功能不会降低的同时,尾岳山4的外部可以雕刻、刻字、镶嵌、点螺、贝雕、螺钿或者其他装饰材料进行大量有关古筝的外部文化表达意义和功能的使用,同时增加尾岳山4的美观性。
21.在图1和图2中:后岳山4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7,固定孔7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琴弦5,且固定孔7的内部设置有弦枕10,弦枕10的上表面设置有绕弦钉9,固定孔7为椭圆形开设,三根面板6的贯穿一个固定孔7的内部,绕弦钉9与弦枕10的材质均为硬木,绕弦钉9为“l”型设置,琴弦5穿过尾岳山4进行折叠穿过弦眼3之后,会大大的转移和降低琴弦5对于尾岳山4和面板6的压力,使古筝的寿命更加延长了因琴弦5压力带来的因素,转移琴弦5压力,通过支点让琴弦5的张力变得更低,减轻了琴弦5的压力,在张力转移上更为科学。
22.在图1和图3中:古筝尾2的上表面靠近尾岳山4的一侧设置有弦眼3,古筝尾2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槽8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的高度为放置槽8高度的一半,放置槽8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盖板1,滑盖板1为“l”型设置,滑盖板1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设置有滑轨11,放置槽8的内侧开设有与滑轨11相互滑动的滑槽,滑轨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极相反,利用滑盖板1通过两侧设置的滑轨11进行滑动,从而可将放置槽8打开,在放置槽8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分隔板12,从而可放置不同的物品,便于使用,该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存放用品,并且可快速拿取,方便使用。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s”型的尾岳山4,其外侧开设有固定孔7,其表面可雕刻、刻字、镶嵌、点螺、贝雕、螺钿或者其他装饰材料进行大量有关古筝的外部文化表达意义和功能的使用,同时增加尾岳山4的美观性,并且滑盖板1与古筝尾2的表
面均可进行雕刻、刻字等操作,不影响正常使用,在固定孔7的内部设置有弦枕10,并且在弦枕10的上表面设置有绕弦钉9,弦枕10与绕弦钉9均为木质,为使声音达到良好的效果和尽量减少原后岳山4的更换使用引起声音的变化,弦枕10和绕弦钉9均由硬木制作,如红木、酸枝木等,绕弦钉9为“l”型设置,即绕弦钉9开设有适合固定琴弦5折子绕过的小凹槽,在琴弦5经过绕弦钉9中小凹槽而过的高度与原尾岳山4搭弦而过的高度相同,会大大的转移和降低琴弦5对于尾岳山4和面板6的压力,使古筝的寿命更加延长了因琴弦5压力带来的因素,转移了琴弦5压力,通过支点让琴弦5的张力变得更低,减轻了琴弦5的压力,在张力转移上更为科学,该固定孔7为椭圆形设置,并且该尾岳山4内部开设的固定孔7中会有三个琴弦5穿其而过,这样可合理的将琴弦5进行分布,便于琴弦5的使用,该设置的琴弦5会贯穿固定孔7并且会与固定孔7内部设置在绕弦钉9接触,这样利用绕弦钉9可对琴弦5起到绕弦作用,并且琴弦5在通过绕弦钉9后期另一端贯穿固定孔7并与古筝尾2上表面开设的弦眼3进行固定,从而便于琴弦5的正常使用,同时将滑盖板1通过两侧设置的滑轨11进行滑动,从而可将放置槽8打开,在放置槽8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分隔板12,从而可放置不同的物品,便于使用,在关闭时也只需将滑盖板1滑动,即可将放置槽8关闭,同时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互吸引,从而可将滑盖板1进行固定,该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存放用品,并且可快速拿取,方便使用。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