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3955发布日期:2022-09-17 09:3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发声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发声钵。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金属(例如铜、锌、锡等)制成金属钵或者使用玻璃(例如石英玻璃)制成水晶钵,在用不同材料的敲棍进行敲击或沿边缘摩擦时,使得钵的侧壁产生高频振动,从而在钵体震动时发出的独特声音。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作为一种发声器使用时,钵本身的发声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钵能够发出不同种类的声音,从而丰富钵本身的发声功能,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发声钵。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发声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发声钵,包括用于发出第一种声音的钵体和用于发出第二种声音的发声件,以及用于将发声件安装在钵体上的连接杆,且钵体和发声件不发生接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以敲击发声件,使得发生件产生与钵体不同的声音,丰富了钵本身的发声功能。
8.可选的,将所述发声件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一标记点,将发声件下表面的中心点定义为起始点,在以起始点为端点,在起始点到第一标记点引出一条射线,射线与发声件下表面边缘形成的最远交点定义为第二标记点,所述端点到第一标记点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标记点到第二标记点的距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发声件的连接点在上述范围内时,更有利于发声件进行持续性震动,从而提高了第二种声音的音质。
10.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杆径不大于所述发声件长度的1/5。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连接杆对发声件震动的负面影响。
12.可选的,所述钵体的材质为泛音材质制成的壳状物;所述发声件为泛音材质制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有利于发声钵产生两种绵延不绝的泛音。
14.可选的,所述钵体为上方开口的壳状物,所述发声件位于所述钵体内腔中的开口位置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在敲击发声件时更加顺手和方便。
16.可选的,所述发声件与所述连接杆均位于所述钵体的内腔中,且所述发声件的上表面不高于钵体的上表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对发声钵进行整体包装时更加方便。
18.可选的,所述发声件为片状结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状的发声件更有利于发生件在受到敲击后持续发出声
音。
20.可选的,所述发声件为螺旋状结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件能发出区别于片状结构的独特声音。
22.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发声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在发声钵的部件出现损坏时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同时便于使用者对发声钵进行分装运输,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发声件受到损坏的情况。
24.可选的,所述发声件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孔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减少发声件受力损伤的柔性件。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发声件与连接螺栓和连接杆直接接触时产生的损伤。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连接杆在钵体上安装发声件,使得发声钵能够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丰富了发声钵的发声能力;
28.2.通过将连接杆与发声件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发声件进行更换,同时便于使用者对发声钵进行分装邮寄;
29.3.通过在连接孔的位置处设置柔性件,减少了发声件受到的损伤。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发声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发声钵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发声钵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发声钵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发声钵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3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中发声钵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3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6中发声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钵体;2、发声件;21、连接孔;22、连接螺栓;23、柔性件;231、第一弹性垫;232、第二弹性垫;233、弹性套筒;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发声钵。参照图1,发声钵包括用于发出第一种声音的钵体1和用于发出第二种声音的发声件2,以及将发声件2安装在钵体1上的连接杆3,钵体1和发声件2分别安装在连接杆3的两端位置处,且钵体1和发声件2不发生接触。
40.发声钵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敲击或摩擦边缘的方式使钵体1发声,也可以通过敲击发声件2产生另外的声音,从而丰富了发声钵的发声效果。
41.为了能使钵体1或发声件2产生延绵不断的声音,钵体1或发声件2的材质均可选用泛音材质,所谓泛音材质为可以在受到敲击后较长时间进行高频震动并持续发出发声音的
材质,具体来说,泛音材质可以为如铜、铁或合金材质的金属,也可以为类似石英玻璃的玻璃或陶瓷。
42.参照图2,钵体1为上方开口的壳体结构,具体来说可以是圆柱状壳体结构或碗状壳体结构,连接杆3的底端竖直安装在钵体1内腔的底壁上,发声件2水平安装在连接杆3的顶端,且此时发声件2处于钵体1的开口位置处,使得使用者在敲击发声件2时更加顺手和方便。
43.连接杆3与发声件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其连接方式根据发声件2和连接杆3的材质视实际情况而定。
44.当连接杆3与发声件2选用为相同或相近的材质时,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比如连接杆3与发声件2同为金属材质时,连接杆3与发声件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一体成型;当连接杆3与发声件2同为玻璃材质时,连接杆3和发声件2通过热熔的方式一体成型。
45.一体成型的固定连接的方式会使发声钵的钵体1和发声件2之间的整体性更强,且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从而减少了使用者对钵体1与发声件2之间连接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的过程。
46.不论连接杆3与发声件2采用何种材质均可采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当连接杆3与发声件2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可拆卸连接时,使用者可以在发声钵部件出现损坏时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同时可以通过将发声件2拆离连接杆3,再对发声钵进行分装运输,从而尽可能减少了发声钵在运输过程中发声件2受到损坏的情况。
47.参照图2,在发声件2与连接杆3采用可拆卸连接时,连接杆3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发声件2上开设有连接孔21,连接孔21的孔径小于连接杆3的杆径,且连接孔21内穿设有连接螺栓22。连接螺栓22的下端伸入螺纹孔内与连接杆3螺纹连接,使得发声件2被夹持固定在连接杆3的顶端位置处。
48.钵体1和连接杆3之间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且钵体1和连接杆3之间连接方式的选用与上述连接杆3和发声件2之间连接关系的选用情况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9.参照图1和图2,为了减少发声件2在连接螺栓22在拧紧过程中受力变形甚至产生损坏的情况,发声件2的连接孔21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对发声件2进行保护缓冲的柔性件23。柔性件23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弹性垫231、第二弹性垫232和弹性套筒233,第一弹性垫231和第二弹性垫232同轴设置在弹性套筒233的上下两端。
50.当柔性件23安装在连接孔21的位置处时,弹性套筒233的外侧壁与连接孔21的孔壁相贴,第一弹性垫231和第二弹性垫232分别位于发声件2的上下两侧与发声件2贴合。
51.当连接螺栓22将发声件2与连接杆3安装在一起后,第一弹性垫231位于发声件2与连接螺栓22的螺帽之间;第二弹性垫232位于发声件2与连接杆3的上端面之间;弹性套筒233位于连接孔21内壁与连接螺栓22的螺杆外周面之间。
52.连接螺栓22在将发声件2与连接杆3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弹性垫231和第二弹性垫232能够对发声件2受到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弹性套筒233能够减少震动过程中发声件2的连接孔21内壁与连接螺栓22接触而产生的损伤。从而使柔性件23能够对发声件2与连接杆3的连接位置进行全面的缓冲保护,减少了发声件2受力后产生的损伤。
53.发声件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条形的片状结构,也可以是螺旋杆状或螺旋
片状的螺旋状结构。且发声件2的上表面不高于钵体1的上表面。
54.设置在钵体1开口内的发声件2减少了使用者在摩擦发声钵边缘时,发声件2对摩擦轨迹的阻挡,同时也使得使用者在对整个发声钵进行包装时更加方便。
55.为了尽可能减少连接杆3对发声件2的震动造成的影响,连接杆3的杆径不大于发声件2长度的1/5。
56.优选的,将发声件2下表面与连接杆3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一标记点,将发声件2下表面的中心点定义为起始点。按照上述定义,以起始点为端点,在起始点到第一标记点引出一条射线,射线与发声件2下表面边缘形成的最远交点定义为第二标记点,端点到第一标记点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标记点到第二标记点的距离。
57.连接杆3与发声件2的连接点在上述范围内时,更有利于发声件2进行持续性震动,从而提高了第二种声音的音质。
58.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钵体1的形状、大小、壁厚、材质均能改变钵体1发出的声音;同时,发声件2的形状、厚度、材质、发声件2与连接杆3的连接位置等任一因素发生改变时,发声件2发出的声音均会出现变化,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对发声钵的结构进行设计调整,以获得不同声音的发声钵,下面以不同设计下的多种代表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59.实施例1:
60.参照图1和图2,钵体1、连接杆3选用金属材质,发声件2选用玻璃材质,钵体1为上方开口的碗状结构,发声件2为圆形片状结构,连接杆3竖直固定在发声件2与钵体1之间,且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钵体1和发声片2可拆卸连接。
61.连接杆3的底端螺栓连接在钵体1内腔底壁上,连接螺栓22穿过发声件2上的连接孔21与连接杆3的顶端螺纹连接,其中连接孔21开设在发声件2的中心位置处。
62.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发声钵时,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棍棒敲击发声件2,使发声件2发出与钵体1不同的声音。
63.当发声钵的部件出现损坏时,使用者可以将损坏的部件拆下并用新的部件进行替换;当使用者需要对发声钵进行邮寄时,可以将发声件2和连接杆3拆下,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分装邮寄,从而减少邮寄过程中发声件2出现的损伤。
64.实施例2:
65.参照图3,钵体1、连接杆3选用金属材质,发声件2选用玻璃材质,钵体1为上方开口的碗状结构,发声件2为矩形片状结构,连接杆3竖直固定在发声件2与钵体1之间,且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钵体1和发声片2可拆卸连接。
66.连接杆3的底端螺栓连接在钵体1内腔底壁上,连接螺栓22穿过发声件2上的连接孔21与连接杆3的顶端螺纹连接,连接孔21开设在发声件2长度方向的1/4位置处。
67.本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发声钵时,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棍棒敲击发声件2,使发声件2发出与钵体1不同的声音。
68.当发声钵的部件出现损坏时,使用者可以将损坏的部件拆下并用新的部件进行替换;当使用者需要对发声钵进行邮寄时,可以将发声件2拆下,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分装邮寄,从而减少邮寄过程中发声件2出现的损伤。
69.实施例3:
70.参照图4,钵体1、连接杆3选用金属材质,发声件2选用玻璃材质,钵体1为上方开口
的碗状结构,发声件2为锣形片状结构,连接杆3竖直固定在发声件2与钵体1之间。
71.连接杆3的底端焊接在钵体1内腔底壁上,连接孔21位于发声件2中央的凹陷位置处。连接螺栓22穿过发声件2上的连接孔21与连接杆3的顶端螺纹连接。
72.本技术实施例3中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发声钵时,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棍棒敲击发声件2,使发声件2发出与钵体1不同的声音。
73.当发声钵的部件出现损坏时,使用者可以将损坏的部件拆下并用新的部件进行替换;当使用者需要对发声钵进行邮寄时,可以将发声件2拆下,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分装邮寄,从而减少邮寄过程中发声件2出现的损伤。
74.实施例4:
75.参照图5,钵体1、连接杆3与发声件2的材质均选用金属材质,钵体1为上方开口的碗状结构,发声件2为圆形片状结构,连接杆3竖直固定在发声件2与钵体1之间。
76.连接杆3的底端焊接固定在钵体1内腔底壁的中心位置处,连接杆3的顶端焊接在发声件2下表面的中央位置处。
77.本技术实施例4中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发声钵时,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棍棒敲击发声件2,使发声件2发出与钵体1不同的声音。
78.实施例5:
79.参照图6,钵体1、连接杆3与发声件2的材质均选用玻璃材质,钵体1为上方开口的圆柱状壳体结构,发声件2为圆形片状结构,连接杆3竖直固定在发声件2与钵体1之间。
80.连接杆3的底端热熔固定在钵体1内腔底壁的中心位置处,连接杆3的顶端热熔连接在发声件2下表面的中央位置处。
81.本技术实施例5中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发声钵时,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棍棒敲击发声件2,使发声件2发出与钵体1不同的声音。
82.实施例6:
83.参照图7,钵体1、连接杆3与发声件2的材质均选用金属材质,钵体1为上方开口的碗状壳体结构。发声件2可以为螺旋片状结构,也可以是螺旋杆状结构,本实施例中选用螺旋片状结构,且发声件2的固定端位于发声件2的中心位置处,连接杆3竖直固接在发声件2的固定端与钵体1底壁之间。
84.本技术实施例6中一种新型发声钵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使用发声钵时,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棍棒敲击发声件2,使发声件2发出与钵体1不同的声音。
8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