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电声击打式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24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用电声击打式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对弦乐器的改进。
弦乐器通常可分为拉奏式、弹奏式和击打式三类,其中击打式弦乐器可以扬琴作为典型。扬琴通常由琴弦、琴码、琴竹和琴体等主要部件构成,旧式扬琴只有两排码条,琴体共鸣箱很小,没有设置滚球(或滚轴)和变音槽等附件,因而它的音域窄,音量小,不能转调,调弦困难,只能参加小型乐队用于简单的伴奏或合奏。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扬琴革新者们纷纷着手对旧式扬琴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他们主要是抓住扬琴转调问题进行研究,先后提出直接转调扬琴和变音转调扬琴两种方案。直接转调扬琴方案较难实施,至今未见成效,而变音转调扬琴由于采用了多排并列琴码,分层滚轴板和变音槽等改革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其中以四排码变音扬琴(401扬琴)最为适用。但是这种改良扬琴其低音区余音较长,音响容易混浊;极高音区声音又过于尖锐、紧张,余音太短。为了进一步克服上述缺点,目前也有人在扬琴上安装了制音器,但因其结构复杂、制音功能少,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也有人在死板扬琴上安装一套电声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扬琴的音色,但存在有力度感觉不佳、不能保持扬琴本来的音色、不通电没有声音、乐器功能单一等不足之处,至今未能普及。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扬琴的基础上,经过较大的改革提供出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击打式电声弦乐器。
首先,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扬琴部分中设置了机械式分控的制音器,它包括高音制音器和低音制音器两部分。高音制音器设置在扬琴一排码的两侧,低音制音器位于琴面左侧的山口附近。高音制音器系由一连杆并列连接两根以上的制音条组成,低音制音器通常可用一根制音条构成。各制音条上根据弦的高度不同分别安装有厚度不同的起声阻尼作用的软质材料。上述两制音器的连杆分别通过安在琴面上不同部位的支杆以拉线连接到踏板上,演奏时,演奏者用脚踩踏板即可达到制音效果。通过上述分控的制音器,不仅能起到随意控制琴弦高、低音的止音作用,同时还可以用来产生顿音效果。
其次,本实用新型在琴面下部安置有一组滑吟弦线。演奏者可用该组滑吟弦线奏出揉弦、滑音、颤音、琶音等声响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在滑吟弦线下面安置一个可移动的转调变音滑棒(演奏者也可根据需要将滑棒持在手中)和小制音器,利用滑棒可在滑吟弦线上奏出有如拉奏式弦乐器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效果和多种击打乐器的节奏;而小制音器的结构同低音制音器相类似,其作用主要是避免滑吟弦线发生共鸣混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击打式弦乐器,在滑吟弦线上另安有一变音器,它由拉弦钩通过拉线同踏板相连接而成,当把多根滑吟弦线按一个完整的小和弦排列成如6=e,
;用变音器的拉弦钩拉紧和弦的三音,使“1”变为“#1”,则小和弦即变为大和弦,
。这种滑吟弦线可以任意转调,同时可以单独演奏也可和原扬琴音位交替,混合同时演奏。
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击打式弦乐器配上特殊设计的电声装置,则其音响更佳,单用它即可表现出多种乐器和自然界的音响。本实用新型所特殊设计的电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拾音器的铁心或线圈与琴弦(或滑吟弦)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调整的。由于拾音器的铁心或线圈可以同琴弦(或滑吟弦)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通电演奏时,可通过调整铁心或线圈同琴弦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各弦线音量的大小,从而保证本弦乐器上所有的音位其音量协调统一。
在通电演奏时,演奏者可一手持滑棒拉奏在滑吟弦上变化音高,另一手用琴竹击打琴弦,两手相互配合,这样不仅能奏出优美柔和的旋律,还可使高、中、低音同时在一个和弦上发出浑厚有力的电子乐器的音响效果。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个别琴弦上(或下)安有起声阻尼作用的软材料,通电演奏时,当琴竹敲击琴弦时,还可以发出多种鼓乐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用电声击打式弦乐器,其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图1是弦乐器的俯视图,图2是弦乐器的主视图。因为这一实施例系用四排码变音扬琴为基础改装而成的,故该扬琴上原有琴弦和其它不具新特征的部分在图上均未画出。
图中(3)、(5)、(6)、(7)是分别为扬琴的四排码条。(2)和(4)是高音制音器的两根制音条,它通过连杆(29)用拉线固定在踏板(19)上,低音制音器(26)通过支杆(25)用拉线固定在踏板(30)上。滑吟弦线(15)固定在弦钩(9)和弦轴(16)上,该组弦线的下面安装有左侧小山口(10)滑棒(28)小制音器(12)、小琴码(13)。(27)为变音器的拉弦钩,它通过拉线连在踏板(18)上,而小制音器则通过拉线连在踏板(20)上。
(1)和(8)即为安在琴弦区的两组可调拾音器。而(11)为安在滑吟弦线下面的可调拾音器。电声装置的其它部件在本实用新型弦乐器实施例中系安装在琴架(24)中,并通过扩大器的电位器(22)和琴上的音量电位器(14)来调解音量音色。为了更好地取得立体声效果,通常也可将音箱同琴架分开。(17)和(20)则为琴架下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用电声击打式弦乐器不仅保持了击打式弦乐器(如扬琴)的音色、特点或演奏手法,可以使其音色更加圆润、清亮、优美,使高、中、低各音区协调平均,增大了音量。而且更主要的是还可以得出拉奏式和弹奏式弦乐器的音响效果,“融三家之长处于一体”。演奏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奏出多种打击乐器如鼓、锣、木鱼等打击乐器及电子音乐的音响效果;模拟各种自然界的特殊声音如鸟叫、鸡鸣、飞机、汽车、警报声等,产生意想不到的音响效果。这种多用电声击打式弦乐器,不但独奏时别具风格,还可以参加任何一种大、中、小中西乐队(包括管弦乐队、轻音乐队)的伴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用击打式弦乐器不但结构紧凑、制作简便,它还可以用现有扬琴及弦乐器改装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琴弦、琴码、琴竹、制音器和琴体等部件组成的击打式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制音器为机械式分控结构,它由高音制音器和低音制音器两部分组成。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音制音器由一连杆(29)并列连接两条以上的制音条构成,制音条(2、4)安装在琴面的一排码(3)的两侧。制音条上根据弦的高度不同分别安装有厚度不同的起声阻尼作用的软质材料。
3.按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音制音器的制音条,通过连杆拉线同踏板(19)联在一起。
4.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低音制音器可由一根制音条(26)构成,制音条的结构与高音制音条的结构相似,它位于琴面左侧的山口附近,该制音条的支杆(25)以拉线同踏板(30)联在一起。
5.一种由琴弦、琴码、琴竹、制音器和琴体等部件组成的击打式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另有滑吟弦线(15)和滑棒(28)。滑吟弦线下面安有小制音器和变音器,滑棒既可在弦线下面,也可持在演奏者手中。
6.按权利要求
5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小制音器可由一根制音条(12)构成,其支杆通过拉线同踏板(21)联在一起。
7.按权利要求
5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变音器系由拉弦钩(17)和拉线组成,拉线栓在踏板(18)上。
8.一种由琴弦、琴码、琴竹、制音器和琴体等部件组成的击打式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制音器为机械式分控结构,它由高音制音器和低音制音器两部分组成,另安有滑吟弦线(15)和滑棒(28),滑吟弦线下面安有小制音器和变音器,滑棒既可在弦线下面,也可持在演奏者手中。
9.按权利要求
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音制音器由一连杆(29)并列连接两条以上的制音条构成,制音条(2、4)安装在琴面的一排码(3)的两侧。制音条上根据弦的高度不同分别安装有厚度不同的起声阻尼作用的软质材料。
10.按权利要求
8、9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音制音器的制音条,通过连杆拉线同踏板(19)联在一起。
11.按权利要求
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小制音器可由一根制音条(12)构成,其支杆通过拉线同踏板(21)联在一起。
12.按权利要求
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变音器系由拉弦钩(17)和拉线组成,拉线栓在踏板(18)上。
13.一种由琴弦、琴码、琴竹和琴体等部件组成的击打式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另安有由铁心或线圈同琴弦之间距离可调的拾音器组(1、8)等部件组成的电声装置。
14.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另安有由铁心或线圈同琴弦之间距离可调的拾音器组等部件组成的电声装置。
15.按权利要求
5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另安有由铁心或线圈同琴弦之间距离可调的拾音器组等部件组成的电声装置。
16.按权利要求
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另安有由铁心或线圈同琴弦之间距离可调的拾音器组等部件组成的电声装置。
17.按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个别琴弦下垫有起声阻尼作用的软质材料。
18.按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个别琴弦下垫有起声阻尼作用的软质材料。
19.按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个别琴弦下垫有起声阻尼作用的软质材料。
20.按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个别琴弦下垫有起声阻尼作用的软质材料。
专利摘要
一种由琴弦、琴码、琴竹、制音器和琴体等部件组成的多功能电声击打式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安有机械式可分控的制音器、滑吟弦线、滑棒和变音器等装置,并配有由铁心或线圈同弦线之间距离可调的拾音器等部件组成的电声装置。通过制音器和滑吟弦线,不仅能随意控制高、低音,并可发出柔弦、滑音、颤音、琶音等音响效果。而通过电声装置则在保持击打式弦乐器原有音色、演奏手法的基础上,还可表现出拉奏式、弹拨式弦乐器及电子音乐的音响效果来。
文档编号G10H3/00GK85200201SQ85200201
公开日1986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谷成忠 申请人:沈阳军区政治部歌舞剧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