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电磁振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0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型电磁振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叫装置,特别属于电磁振响器,俗称电喇叭。
市场上的电喇叭,都是用于汽车、摩托车,这种电喇叭体积大,笨重,采用电瓶电源,功耗大,价昂贵,应用范围狭窄。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在日用工业品中应用的微型电喇叭,使它作为报警器,人力车喇叭,家用电铃,高级玩具的发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电磁振响器,使它具有较高的电声转换效率和广宽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盖、铁芯,砺磁线圈,带触头的金属膜片,带触头的弹簧片,壳体、支架,按钮,电源和LC电路。其特征是盖的端边将壳体的上部弯边包在里面,并通过冲挤压使盖和壳体成封闭连接。带触头的金属膜片位于盖的下方,它和壳体,电容的一个引线之间通过冲挤压固紧在一起。位于壳体底部上方有支架,支架和壳体,带触头的弹簧片之间通过铆钉相连接。支架和铁芯,砺磁线圈之间通过冲挤压相固紧。
LC电路中的电容的容量为3-5MF/25V,砺磁线圈的线径为φ0、35~0、45毫米,圈数为230-240圈,此线圈在1、5VDC电源时,通过2、5A电流一分钟仍能保持输出功率3、7瓦达最大电声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冲挤压固紧和铆钉连接,外壳成封闭结构,防震防水,轻巧,声音清脆宏亮,应用范围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LC电路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
图1和2,盖1,惯性板2起敲打振动作用。铁芯3和线圈4构成一个砺磁磁场,本实施例线圈4的线径为0、35~0、45毫米,圈数为230~240圈。带触头金属膜片5和带触头弹簧片6用来发声。壳体7和盖1,金属膜片5电容8的一个引线之间,以及支架13和铁芯3,线圈4之间采用冲挤压固紧。支架13和壳体7,带触头弹簧片6之间以及惯性板2和带触头弹簧片6之间采用铆钉10连接。绝缘套9,绝缘垫片11。调节螺钉12,用来调节铁芯和惯性板之间的间隙,以调节起振点及音量。按钮14,电源15,本实施例采用电压为1、5V电池。
当按下按钮14时,按通LC电路,产生砺磁场,铁芯3吸引弹簧片6向下,两触头脱离接触,磁场消失,其触头弹簧片6籍自身反弹力复位,带动惯性板2以一定速度敲打带触头膜片5,使之发声。由于两触头再次接触,而按钮依然按着,电路继续接通,发声反复进行,直至按钮14停止按下,发声停止。
本实施例外径仅40毫米,高度约15厘米。电容C的容量为3-5MF/25V,一套砺磁磁场在1、5V电池电压作用下产生3、7瓦输出功率,能连续工作一分钟,不丧失其高效率的电声转换率。响声约100分贝。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电磁振响器,由盖1,铁芯3,砺磁线圈4,带触头的金属膜片5,带触头的弹簧片6,壳体7,支架13,按钮14,电源15和LC电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a.盖1的端边将壳体7的上部弯边包在里面,并统过冲挤压使盖1和壳体7成封闭连接,b.带触头的金属膜片5位于盖1的下方,它和壳体7,电容8的一个引线之间统过冲挤压固紧在一起,c.位于壳体7底部上方有支架13,支架13和壳体7,带触头的弹簧片5之间通过铆钉10相连接,d.支架13和铁芯3,砺磁线圈4之间通过冲挤压相固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振响器,其特征是LC电路中的电容C的容量为3-5UF/25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振响器,其特征是砺磁线圈4的线直径为0、35~0、45毫米,圈数为230~240圈,此线圈在1、5VDC电源时通过2、5A电流一分钟仍能保持输出功率3、7瓦达到最大电声转换效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电磁振响器,俗称微型电喇叭。其特点是外壳成封闭结构,盖,壳体,支架,弹簧片,电子元件之间采用冲挤压固紧和铆钉连接。一套励磁线圈在1.5V电池电压作用下产生3.7瓦输出功率,能连续工作一分钟,电声转换效率高,轻巧,外径仅40毫米,重量35克左右,其声音响度达100分贝。它能广泛应用于日用工业品中作为报警器,人力车喇叭,家用电铃,高级玩具的发声装置。
文档编号G10K9/00GK2143805SQ9221594
公开日1993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日
发明者朱乃福 申请人:朱乃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