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72阅读:26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乐器。
篪是我国最古老的竹制、横持式边棱吹管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1978年在中国湖北省隋县出土的战国初曾候乙墓(公元前433年)葬中见到了古篪的原型。一支是第79#,全长29.3厘米,管端外径1.9厘米,管尾外径1.7厘米,内径因竹质腐烂无法测定。整个乐器用一根一端带有竹节的竹管制成。管身髹黑漆彩绘三角云纹与陶纹。管端用木堵塞,管尾利用竹节横隔堵住,是一种有底的闭口管。另一件第74#形体大致相仿,只是略长一点。吹孔在一端,有五个出音孔,尾端一孔名翘。古籍《五经要义》曰篪以竹为之,六孔,有底。《尔雅释乐》郭璞注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翘、横吹之。篪与笛的本质区别是篪有底、笛无底。后来根据古篪的原型复制的复制件,经试奏发现其主要问题是一、音律不准,音阶不全;二、调性模糊;三、尤其对应有的丰富地泛音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四、持执式独特,两手心均朝内,非常别扭,不便演奏运指。总之,从古篪的结构及材料上均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民族音乐发展对这一乐器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古篪存在上述缺点,经精心研究,而提供一种经改进的,可以适应和满足民族音乐发展对篪这一吹管乐器要求的,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并公开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为一根可以手握的管,吹孔设在一端,两端均封闭,中间设有出音孔,其特征是在其下端设有使之和闭管的第一个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两者之间构成纯五度音程关系的第一出音孔。在第一出音孔尾端,设有可调节泛音音高的接口铜环。在其吹孔和出音孔中间采用有可调节整体音高的接口铜环。吹孔前端的封闭塞,采用金属片贴面,呈半球面弧形。可分为横式和竖式。其材料可采用竹、玻璃钢、硬塑料、木或/和金属。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定管长、管径,封端口,确定音位,打孔,安装以及装修装饰等,其特征是甲、用确定第一个闭管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的音高,来确定有效管体的长度;乙、再用闭管的第一个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的音高,来确定下方纯五度音,也就是第一出音孔的准确位置,从而实现其闭管泛音和开管泛音的有效组合;至于开管后的其它音孔排列,又有其随意性,可以按不同调性的音阶需要来安排;只有把第一出音孔作为主音Do来对待,使其和闭管的第一个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两者之间构成纯五度关系,即可实现闭管和开关最大范围的有效组合;丙、再根据不同调子的要求,依次排出本调的适合演奏者手形状态,便于运指须要的音阶音孔。具体孔位音高见附图。至于外观修饰,可将管体髹黑漆,再彩绘三角云纹及陶纹,使之更具民族风格,更接近于古篪的外观形状,也要雕刻龙、凤图形,使其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具观赏性,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可采用欧美管乐器的加键办法,来补充和完善其升Fa和升Do两音。
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由于两端均采取封闭。通过多次反复实践证明1.对激发高声区的发音非常有利,故而音域宽,从闭管的基音起算,音域可宽达四个八度。不算闭管基音,其音域也可达三个八度。可以流畅使用的音域也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六度。只是从闭管基音到第一个八度音之间没有其它音。
2.半音齐全可以通过半孔演奏及叉口指法,取得所有的全音及半音。
3.具有很宽的泛音段,而且同音高不同音色的音有八对之多。同一段旋律可以用不同的音色演奏,也可用闭管和开管的不同的泛音实现统一。
4.音色有其独有的特点,尤其是其泛音的演奏。听起来既不象笛,也不象箫,和长笛,和闭管的排箫音色也不同。是一种介于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声响。
5.音量经科学检测,音量附低音Do及中音Do略小外,均达83-94(dB)满足独奏及合奏要求。见检测附表2。
6.转调方便由于增设一个半音孔,故而它兼顾了升、降两种调号的需要。它除了本调外还可以方便地演奏其上方四度调、五度调、小三度调及下方二度调。如指法熟练还可演奏其它远关系调。
7.好学易懂,便于普及排孔及指法和开管的笛子有其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凡是能吹笛子的人,经过一段训练均能演奏。
总之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效果1.音高准确,见附表1。
2.音量数据,见附表2。
3.音色稳定,由频率分析结果看,抽取的各音音色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4.具有开闭孔两种不同的音色特征(只在部分音上有这种情况)。
5.频率分析结果表明开孔音谐波成分均匀下降,5~6次谐波清晰可见,闭孔音2次谐波低于基频约30dB,而其它谐波成分与开孔音类似。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再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横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竖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G调具体制作尺寸规格实施例1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降B调具体制作尺寸规格实施例2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F调具体制作尺寸规格实施例3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以G调为例实际音高记谱示意图。
附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音准测试数据。
附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音量测试数据。
附表3为本发明倍音指法表。
附表4为本发明音阶指法表。
图中标记1、2、3、4、5、6、7、8出音孔,9吹孔,10前端封闭塞,11调节整体音高的接口铜环,12调节泛音音高的接口铜环,13尾端封闭塞,14前端,15后端,16弧形金属贴片,17闭管基音,N可流畅使用音域,M表示此八度中间不含其他音,A、bA、B、bB、C、D、bD、E、bE、#F、F、G音名。
如图可知本发明可制成不同规格的横式及竖式系列产品。可采用其他管乐器的科学配键方法,用两端均封闭的有效管体,选用金属管材,并按照本发明所设定的排孔律,很可能会生产出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长笛”。予测其性能要超过欧美长笛。
权利要求
1.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为一根可以手握的管,吹孔设在一端,两端均封闭,中间设有出音孔,其特征是在其下端设有使之和闭管的第一个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两者之间构成纯五度音程关系的第一出音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管乐器,其特征是在第一出音孔尾端设有可调节泛音音高的接口铜环。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吹管乐器,其特征是在其吹孔和出音孔中间,采用有可调节整体音高的接口铜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管乐器,其特征是吹孔前端的封闭塞采用金属片贴面呈半球面弧形。
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吹管乐器,其特征是可分为横式和竖式。
6.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定管长、管径,封端口,确定音位,打孔,安装以及装修装饰等,其特征是甲、用确定第一个闭管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的音高,来确定有效管体的长度;乙、再用闭管的第一个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的音高,来确定下方纯五度音,也就是第一出音孔的准确位置,从而实现其闭管泛音和开管音及开管泛音的有效组合;至于开管后的其它音孔排列,又有其随意性,可以按不同调性的音阶需要来安排;只有把第一出音孔作为主音Do来对待,使其和闭管的第一个泛音,也就是第三谐音,两者之间构成纯五度关系,即可实现闭管和开关最大范围的有效组合;丙、再根据不同调子的要求,依次排出本调的适合演奏者手形状态,便于运指须要的音阶音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管乐管,尤为一种边棱吹管乐器。解决古篪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使之适应和满足现代民族音乐对此种乐器的要求并公开其制作方法。新篪式边棱吹管乐器为一根可以手握的管,吹孔设在一端,两端均封闭,中间设有出音孔,其特征是在其下端设有使之和闭管的第一个泛音孔,也就是第三谐音,两者之间构成纯五度音程关系的第一出音孔。可广泛用于乐队演奏、文化交流、教学实践、娱乐场所、家庭娱乐,并具有收藏价值,特别是社会价值。
文档编号G10D7/00GK1076047SQ93102200
公开日1993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4日
发明者宁保生 申请人:宁保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湖北省电信] 2017年10月18日 09:23
    篪,古乐器,编钟演奏的一员,也是华夏独有的!支持申遗的见后点赞哦!本人现在正在努力学篪的吹奏!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