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至少两个打击乐器的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72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至少两个打击乐器的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至少两个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和铙钹的踏板装置。
这种踏板装置不是专用于、但尤其广泛应用于打击乐器大鼓的双踏板领域。
人们已经了解一些大鼓双踏板系统,实际上,这种附件是现代打击乐器演奏者所必不可少的。
这种双踏板系统的主要缺陷是,演奏者的脚必须在控制例如称为“查尔斯顿”的铙钹的踏板和控制大鼓的踏板之间进行移动。
这样,由于演奏者的脚必须进行频繁移动,因此,一方面,演奏者会增加疲劳,另一方面,音乐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在实际需要上比以知的装置性能更好的装置,尤其是这种装置可以使演奏者更为省力。另外,这种装置可以使演奏者在演奏双大鼓和/或其它称为“查尔斯顿”的铙钹式乐器时明快流畅、演奏自如并且控制迅速。
一种称为“查尔斯顿”的铙钹是一种活动铙钹,由一个踏板进行竖直控制,以击打一个第二铙钹,第二铙钹本身与所述踏板相连。
为此,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用于至少两个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和铙钹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踏板装置包括一个支承用基座,该基座支承至少两个活动件,这些活动件分别击打每个所述乐器,其特征还在于,这种踏板装置只有一个踏板,用于控制所述活动件,所述踏板包括一个第一端部和一个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使演奏者的脚跟支承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端部以双向转动的方式围绕一条水平轴线和一条竖直轴线加以安装,所述第二端部配有一些构件,这些构件适于同布置成使演奏者交替控制所述活动件的构件相配合。
在最佳实施例中,还要使用下述配置中的一种和/或另一种配置
-适于进行相互配合的构件包括一个用平滑刚性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端头,该端头在踏板第二端部的延伸段上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进行凸起;-圆柱形端头由一个可拆卸套筒形成,该套筒围绕其轴线进行转动;-布置成交替控制活动件的构件对于每个活动件来说,包括一个适于使所述活动件在同乐器相隔一定距离的静止位置和同乐器接触或击打乐器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使活动件自动复原到静止位置的构件;-每个系统包括一些使端头在竖直平面上进行导向的导向件,这些导向件包括一个与活动件相连的拨叉,每个拨叉相对于一个竖直平面与另一个拨叉相对称,每个拨叉在一侧配有一个槽用于接纳位于两个拨叉之间的端头,而在另一侧配有至少一个导槽用于通过一个导轨对所述拨叉进行导向,所述导轨布置成使所述活动件在竖直平面上在同乐器相隔一定距离的所述静止位置和同乐器接触或击打乐器的所述位置之间进行导向;-这些导轨呈弧形,具有一个曲率半径,其轴线与踏板的水平轴线相重合;-两个系统彼此由一个隔离附件加以分隔,所述隔离附件的上部呈圆弧形,当拨叉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圆弧形上部略高于所述拨叉的槽的下唇部,所述上部布置成当演奏者的脚轻轻松开踏板,支承在与所述踏板的第一端部相接触的脚跟上,使所述踏板转动时,可以使端头通过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的侧向转动,进行滑移而从一个槽转换到另一个槽中;-附件在一个支承件上滑动地安装在两个位置之间,一个位置是使两个乐器交替作用,另一个位置是使装置锁定在控制所述乐器中单个乐器的位置;-两个系统彼此直接邻接,当拨叉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拨叉的槽的下唇部相对配置,布置成当演奏者的脚轻轻松开踏板,支承在与所述踏板的第一端部相接触的脚跟上,使所述踏板转动时,可以使端头通过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的侧向转动,进行滑移而从一个槽转换到另一个槽中;-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转动的角度为3°至15°;-系统之一布置成通过控制使一个活动铙钹相对于一个固定铙钹进行移动的一个杆,来控制相对于所述固定铙钹的所述活动铙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过控制一个踏板使用至少两个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和铙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活动件进行控制的唯一一个踏板的位移,通过所述踏板围绕一条竖直轴线在控制一个第一活动件的第一位置和控制一个第二活动件的第二位置之间侧向转动一个确定的角度,根据所演奏的乐曲,分别和连续控制至少两个分别击打每个所述乐器的活动件。
所述确定的角度也最好为3°至15°。
在另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的侧向转动是这样进行的,即演奏者的脚轻轻松开踏板,支承在与所述踏板的第一端部相接触的脚跟上,使所述踏板转动,从一个位置滑移到另一个位置。
参照附图和两个非限制性实施例,本发明将得到更好的理解。
附图如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个装置的立体图,该装置配有一些在一个大鼓和一个固定铙钹上进行击打的活动件;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后视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装置的后视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拨叉的局部正视图;图6是图1至4所示装置的踏板沿VI-VI线的俯视剖视图。
图1示出一个用于大鼓3和铙钹4的踏板2装置1,该踏板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活动件6和一个第二活动件8,第一活动件6包括一个杆臂7,该杆臂7布置成在静止位置和活动件6与大鼓3的接触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移动,第二活动件8包括一个与固定铙钹4相对的活动铙钹9,还包括一个控制杆10,该控制杆10与铙钹9相连,该铙钹9布置成在分开的静止位置和踏板处于下部位置时同固定铙钹4接触的位置之间进行竖直移动。
更准确地说,如图2、3和4所示,本发明装置1仅仅具有一个支承鞋底的板状控制踏板2,该踏板2配有一个防滑表面2’,例如由公知防滑条构成的防滑表面。
踏板包括一个第一端部11,该端部11沿着踏板在上部静止位置和下部进行击打的位置之间在竖直平面上转动(箭头14)的一条水平轴线13,与一个呈矩形或基本呈矩形的铺在地面上的构件12相连接。
铺在地面上的构件本身安装成围绕一条竖直轴线15进行摩擦转动,与一个使装置1支承在地面上的支承板17的一个端部16相连。支承板17的另一个端部18刚性固定在支承基座5的底座19上。
踏板包括一个第二端部20,该端部20配有一些构件21,这些构件21适于同布置成使演奏者通过脚(未示出)交替控制活动件6或8的构件22相配合。
适于进行相互配合的构件21包括一个圆柱形端头23,该端头23用平滑的刚性材料、例如特氟隆塑料制成,在踏板第二端部20的延伸段上相对于该端部20进行凸起。
这里,圆柱形端头由一个围绕其轴转动的可拆卸套筒形成,其轴由一个螺母24加以保持。
螺母24可以使套筒或多或少地紧固在与踏板端部相连的支承螺钉上,使套筒或多或少灵活地围绕其轴进行转动。
卸下螺母24时,可以取下套筒,用一个未使用的新的特氟隆套筒加以取代。
支承基座5例如由一个用不锈钢模制的门式框架25构成,适于同布置成控制活动件的构件22相配合的构件21位于支柱26之间。
门式框架25的中部27支承活动件6和8,并对它们进行导向。
布置成交替控制所述活动件的构件22各包括一个系统28、29(参见图3),该系统布置成使活动件在同乐器相隔一定距离的静止位置和同乐器相接触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更准确地说,如果是铙钹,那么,系统28位于门式框架一侧一个支柱26的附近。
所述系统包括杆10的一个导向柱30,该导向柱30以本身公知的方式包括一个具有弹簧32的内部装置31(见图1),弹簧32自动地使活动的上铙钹向上移动,除非通过踏板的位移使之下降以击打与导向柱30相连的固定铙钹4。
应当注意,在一个踏板式铙钹中,为了准确演奏乐曲,活动铙钹必须高速和高准确度地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活动铙钹必须具有很快的反应速度。
就所述机械装置而言,反应很灵敏,只要轻轻踩动踏板即可,脚一松,踏板迅速返回到铙钹分开的初始位置。
如果操纵杆要承受弹簧的恒定上升力,则使用一个调整好强度的弹簧,以便只要轻轻踩动踏板即可获得所述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就是如此。
系统28包括一些对端头21进行接纳和导向并且使之横向锁紧在竖直平面上的构件33,这些构件33具有一个拨叉34,该拨叉34通过一个铰接件36的位移与杆10的端部35相连。
当其端部为圆弧的踏板进行控制时,所述铰接件可以相对于杆10恢复轻微的轴向移动。
实际上,所述杆相对于门式框架的梁27在横向上被加以牢固保持,梁27支承杆的轴向导向柱30。
拨叉34在位于端头21一侧的一个侧边上包括一个接纳端头的槽37,该槽37配有一个侧向竖直开口38以及一个通过所述槽的下唇部40的位移对端头进行接纳和侧向保持的颈部39,所述槽朝向门式框架的中央。
颈部的深度和圆弧形状以及下唇部的凸起布置成,一旦松开踏板并使踏板进行轻微的横向移动,端头就很容易通过侧向转动从中移动出来。
同样,槽的上部41也呈圆弧形状,以便在松开踏板时使端头易于移动出来并对所述端头进行侧向导向。
拨叉34在另一侧包括两个导槽42,导槽42通过一个圆柱形导轨43进行导向,该圆柱形导轨43呈弧形或臂形,其平面平行于踏板的纵向轴线14,其由两个弧形端部形成的底座与门式框架25下方板17的端部18相连。
更准确地说,导轨43例如用不锈钢制成,包括两个弧形环状支柱,每个支柱与一个弯曲的槽42进行软摩擦配合,支柱和槽具有一个曲率半径ρ,其轴线与踏板的水平轴线13相重合。
拨叉34例如用特氟隆公知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在弧形环状件上滑移而不造成不适当的摩擦。
第二系统29位于门式框架另一侧,可以控制杆臂7,该杆臂7在一侧配有一个击打大鼓的端头45,而在另一侧与转动地铰接在门式框架支柱26’上部的一个轴46相连。
杆臂通过轴46与一个凸销47相连,凸销配有一个凸出在门式框架之外并且与轴46不同轴的柱销48。
柱销48与一个圆柱形螺旋弹簧50的端部49相连,该弹簧的另一个端部51以高度可调的方式固定在支柱26’的下部,以便改变弹簧拉力。
凸销47布置成被弹簧50弹回到静止位置,如图2所示。
另外,轴46通过一条自行车链条式的展开链条52的位移被驱动进行转动,该链条的端部53与一个拨叉34’相连,链条还与一个齿轮(未示出)啮合,该齿轮与轴46进行转动连接。
系统29与系统28相对于装置的一个中央纵向竖直平面54是对称的。
系统29与上述系统28相同,因此不予详述。
在参照图1至4所特别描述的实施例中,两个系统28和29彼此由一个弧形附件55加以隔开,该弧形附件55通过其两个端部固定在板17上,并且具有一个圆弧形上部56,当拨叉处于静止位置即由于复原弹簧的作用而朝上时,圆弧形上部56略高于拨叉的槽的下唇部40、40’,例如高出1至3毫米。
所述上部布置成通过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的侧向转动而使端头越过,使端头从一个槽滑移和/或滚动到另一个槽中。
通过沿一个杆57移动螺母,上部56例如也可以进行高度调整,这样,使附件55沿杆滑移时,例如可以将装置锁定在两种可能功能中的一种功能或另一种功能上(大鼓或铙钹的作用)。
最后,为了使踏板进行侧向转动,为了在转动时使演奏者的脚横向卡在踏板上,配有一些构件60,这些构件60例如由一个端部弯曲杆构成,用作踏板端部20周围的栏杆。
因此,构件60可以侧向卡住脚尖。
这样,端头23被驱动进行转动,朝上略微升起,通过如图3所示的圆弧形上部56在两个拨叉的上唇部上进行滑移,以便通过从一个槽滑移到另一个槽使得对一个活动件的控制转换成对另一个活动件的控制。
附件55的宽度可以或多或少大一些。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附件55甚至可以取消,这样,从一个活动件转换到另一个活动件的行程更为缩短,拨叉的下唇部61、61’相对配置。
这里,两个导轨43’是单个弯曲杆,沿竖直方向取向,在上部由螺母锁紧。
现在尤其是参照图6来描述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方式。
演奏者将脚(未示出)放在踏板2上,使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在第一位置62和第二位置62’之间侧向转动一个确定角度、例如固定角度5°,根据所演奏的乐曲连续控制铙钹或大鼓。
为此,演奏者用脚尖夹在构件60中,先松脚,然后围绕其脚跟支承点使脚转动,以便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
当演奏者控制所选择的乐器时,由于槽的形状使端头充分移动出来,由于特氟隆拨叉34、34’的滑移件的颈部和侧槽适于在不锈钢弧形支柱上进行滑移,因此,演奏者踩在踏板上,可以使进行击打的活动件进行灵活而准确的移动。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
相反,本发明包括所有变型,尤其包括通过同一个踏板用一个其槽在两侧开口的中间拨叉来控制三个打击乐器的实施例,或者进行击打的活动件复原到静止位置的方式与这里所特别描述的方式不同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踏板(2)装置(1),用于至少两个打击乐器(3,4)、例如大鼓和铙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支承用基座(5),该基座支承至少两个活动件(6,8),这些活动件分别击打每个所述乐器,其特征还在于,这种踏板装置只有一个踏板(2),用于控制所述活动件,所述踏板包括一个第一端部(11)和一个第二端部(20),所述第一端部使演奏者的脚跟支承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端部以双向转动的方式围绕一条水平轴线(13)和一条竖直轴线(15)加以安装,所述第二端部配有一些构件(21),这些构件适于同布置成使演奏者交替控制所述活动件的构件(2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适于进行相互配合的构件(21)包括一个用平滑刚性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端头(23),该端头在踏板第二端部(20)的延伸段上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进行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端头(23)由一个可拆卸套筒形成,该套筒围绕其轴线进行转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成交替控制活动件的构件(22)对于每个活动件来说,包括一个适于使所述活动件在同乐器相隔一定距离的静止位置和同乐器接触或击打乐器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系统(28,29),所述系统包括使活动件自动复原到静止位置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系统包括一些使端头在竖直平面上进行导向的导向件(33),这些导向件包括一个与活动件相连的拨叉(34),每个拨叉相对于一个竖直平面与另一个拨叉相对称,每个拨叉在一侧配有一个槽(37)用于接纳位于两个拨叉之间的端头,而在另一侧配有至少一个导槽(42)用于在一个导轨(43)上对所述拨叉进行导向,所述导轨布置成使所述拨叉在竖直平面上在同乐器相隔一定距离的所述静止位置和同乐器接触或击打乐器的所述位置之间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43)呈弧形,具有一个曲率半径,其轴线与踏板的水平轴线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系统彼此由一个隔离附件(55)加以分隔,所述隔离附件的上部(56)呈圆弧形,当拨叉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圆弧形上部略高于所述拨叉的槽的下唇部(40,40’),所述上部布置成当演奏者的脚轻轻松开踏板,支承在与所述踏板的第一端部相接触的脚跟上,使所述踏板转动时,可以使端头通过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的侧向转动,进行滑移而从一个槽转换到另一个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附件(55)在一个支承件上滑动地安装在两个位置之间,一个位置是使两个乐器交替作用,另一个位置是使装置锁定在控制所述乐器中单个乐器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系统(28,29)彼此直接邻接,当拨叉处于静止位置时,所述拨叉的槽的下唇部(61,61’)相对配置,布置成当演奏者的脚轻轻松开踏板,支承在与所述踏板的第一端部相接触的脚跟上,使所述踏板转动时,可以使端头通过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的侧向转动,进行滑移而从一个槽转换到另一个槽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转动的角度为3°至15°。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之一(28)布置成通过控制使一个活动铙钹(9)相对于一个固定铙钹(4)进行移动的一个杆(10),来控制相对于所述固定铙钹的所述活动铙钹。
12.一种通过控制一个踏板使用至少两个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和铙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活动件进行控制的唯一一个踏板(2)的位移,通过所述踏板围绕一条竖直轴线(15)在控制一个第一活动件(6)的第一位置和控制一个第二活动件(8)的第二位置之间侧向转动一个确定的角度,根据所演奏的乐曲,分别和连续控制至少两个分别击打每个所述乐器的活动件(6,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的角度为3°至1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踏板围绕其竖直轴线的侧向转动是这样进行的,即演奏者的脚轻轻松开踏板,支承在与所述踏板的第一端部相接触的脚跟上,使所述踏板转动,从一个位置滑移到另一个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2)装置以及一种将一个踏板装置用于至少两个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和“查尔斯顿”式铙钹的方法,这种踏板装置包括一个支承用基座,该基座支承至少两个活动件,这些活动件分别击打每个乐器。这种踏板装置只有一个踏板(2),用于控制所述活动件,所述踏板包括一个第一端部(11)和一个第二端部(20),第一端部使演奏者的脚跟支承在地面上,第一端部以双向转动的方式围绕一条水平轴线(13)和一条竖直轴线(15)加以安装,第二端部配有一些构件(21),适于同布置成使演奏者交替控制活动件的构件(22)相配合。
文档编号G10D13/06GK1249052SQ98802915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8日
发明者让-弗朗索瓦·米格尔 申请人:让-弗朗索瓦·米格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