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古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8296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回声古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筝,具体涉及一种回声古筝,属于乐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结构主要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0003]传统古筝在制作上主要取材于梧桐木,并用“刳桐为体”和“匣式拼合”两种方式制成。音箱是长条形,面板横断面为弧形,底板平直,也可有弧度(称为双弧筝),在底板上开设两个音孔(古称“越”)。筝分筝首、筝身、筝尾三部分。以前后弦梁为分界,右端前梁为筝首,左端后梁为筝尾。两梁之间为筝身(古称“隐间”),面板为封闭式,梁架结构较为密实,底板发音孔较小,这样的筝箱结构造成了声音在筝箱内穿透力不强,声音较为低沉,古声古韵的声音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声古筝,增强古筝声音的穿透力,使古筝的音色更加清澈、委婉,更加适合现代表演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回声古筝,包括筝箱、前岳山、后岳山、雁柱、弦线和弦钉,筝箱由面板、前侧板、后侧板、底板、筝头和筝尾组成,前岳山、后岳山和雁柱均设在面板上,弦线通过弦钉固定在前岳山和后岳山之间,筝箱内设有支撑面板的梁架,底板上开有若干发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发音孔,筝箱内部嵌入具有密集圆孔的蜂窝板,底板上开有四个椭圆形发音孔,蜂窝板上同样开有与底板上发音孔形状相同的四个发音孔,蜂窝板上的发音孔与底板上的发音孔交错布置。
[0006]筝箱内的梁架具有三个且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梁架上设有交叉布置的开孔。
[0007]所述古筝的面板、底板和蜂窝板均为弧形板,底板和蜂窝板的弧形半径相同,面板的弧形半径大于底板的弧形半径。
[0008]面板的下侧黏贴有两个音梁,所述音梁位于雁柱两端的正下方,且音梁为脊型。
[0009]所述前岳山两侧镶嵌有骨片,前岳山上端固定有压条;筝尾处镶嵌有骨片。
[0010]面板上的圆形发音孔直径约为60mm,蜂窝板上的圆形孔直径约为10mm。
[0011]所述面板为1mm厚的桐木板,蜂窝板为5mm厚的桐木板。
[0012]古筝的开孔位置对古筝发声有较大影响,根据谐振力分析,琴弦在弹拨时会有一个固定的频率,古筝的雁柱为传导系统,把琴弦的振动传递到古筝的共振系统即筝箱,当在古筝的顶面开孔时,有利于中低音的发出,侧板开孔有利于高音的发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蜂窝板,蜂窝板将筝箱分为上下两部分,实际上有两个共鸣区域,声音传递至筝箱内在蜂窝板的上方区域产生共振,声音穿过蜂窝板上的发音孔传递至蜂窝板下方区域再次产生共振,两个共鸣区域产生的声音交相呼应,再由底板处的较大的发音孔传出,使得音色更加圆润和悠长;蜂窝板上的发音孔与底板上的发音孔大小相同,位置相互交错,当声源由蜂窝板传递至底板时,由于两者之间的发音孔交错排列,会减少共鸣音中刺耳的高音,使音色更具古韵;将封闭形梁架变为开孔形梁架,进一步促进声音的共振与发出;所述面板、蜂窝板和底板均为弧形,可以延长声音在音箱内的交替混响时间,回声效果明显;音梁黏贴在面板的背部,并位于雁柱的下方,音源由面板上的雁柱传至筝箱时,脊型的音梁可以避免演奏时中空音的产生,是声音更具古色;筝箱厚度增加至10mm,增大了声音的传输空间,增强了声音的穿透力,且桐木材质较轻具有足够的弹性,因而极易产生音箱整体共鸣,使发声效率大大提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透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透视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A向剖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蜂窝板示意图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梁架结构图;
[0020]图8为音梁的主视图;
[0021]图9为图8的俯视图。
[0022]图中:1、如岳山;2、后岳山;3、雁柱;4、弦线;5、弦钉;6、面板;6.1、发音孔;7、如侧板;8、后侧板;9、底板;9.1、椭圆形发音孔;9.2、矩形发音孔;10、筝头;11、筝尾;12、梁架;13、蜂窝板;13.1、发音孔;14、骨片;15、压条;16、音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回声古筝,包括筝箱、前岳山1、后岳山2、雁柱3、弦线4和弦钉5,筝箱由面板6、前侧板7、后侧板8、底板9、筝头10和筝尾11组成,前岳山1、后岳山2和雁柱3均设在面板6上,弦线4通过弦钉5固定在前岳山I和后岳山2之间,筝箱内设有支撑面板的梁架12,底板9上开有若干发音孔,所述面板6上开有两个圆形发音孔6.1,筝箱内部嵌入具有密集圆孔的蜂窝板13,底板9上开有四个椭圆形发音孔9.1,蜂窝板13上同样开有与底板9上发音孔形状相同的四个发音孔13.1,蜂窝板13上的发音孔与底板9上的发音孔交错布置。古筝的开孔位置对古筝发声有较大影响,根据谐振力分析,琴弦在弹拨时会有一个固定的频率,古筝的雁柱为传导系统,把琴弦的振动传递到古筝的共振系统即筝箱,当在古筝的顶面开孔时,有利于中低音的发出,侧板开孔有利于高音的发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蜂窝板,蜂窝板将筝箱分为上下两部分,实际上有两个共鸣区域,声音传递至筝箱内在蜂窝板的上方区域产生共振,声音穿过蜂窝板上的发音孔传递至蜂窝板下方区域再次产生共振,两个共鸣区域产生的声音交相呼应,再由底板处的较大的发音孔传出,使得音色更加圆润和悠长;蜂窝板上的发音孔与底板上的发音孔大小相同,位置相互交错,当声源由蜂窝板传递至底板时,由于两者之间的发音孔交错排列,会减少共鸣音中刺耳的高音,使音色更具古韵;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上改变了常规较小的音孔而换用较大的椭圆音孔,是声音穿透力更强。
[0025]如图1、图4、图7所示,筝箱内的梁架12具有三个且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梁架12上设有交叉布置的开孔。将封闭形梁架变为开孔形梁架,进一步促进声音的共振与发出。
[0026]所述古筝的面板6、底板9和蜂窝板均13为弧形板,底板9和蜂窝板13的弧形半径相同,面板6的弧形半径大于底板9的弧形半径。所述面板、蜂窝板和底板均为弧形,可以延长声音在音箱内的交替混响时间,回声效果明显。
[0027]如图1、图4、图8和图9所示,面板6的下侧黏贴有两个音梁16,所述音梁16位于雁柱3两端的正下方,且音梁16为脊型。音源由面板6上的雁柱3传至筝箱时,脊型的音梁16可以避免演奏时中空音的产生,是使声音更具古色。
[0028]如图1所示,所述前岳山I两侧镶嵌有骨片14,前岳山I上端固定有压条15 ;筝尾11处镶嵌有骨片14。在前岳山上镶嵌骨片或铜丝,可以使发出声音更加悦耳。
[0029]面板6上的圆形发音孔直径约为60mm,蜂窝板上13的圆形孔直径约为10mm。
[0030]所述面板6为1mm厚的桐木板,蜂窝板13为5mm厚的桐木板。筝箱厚度增加至10mm,增大了声音的传输空间,增强了声音的穿透力,且桐木材质较轻具有足够的弹性,因而极易产生音箱整体共鸣,使发声效率大大提高。
[0031]在演奏时,弦的振动由雁柱传递到面扳,再通过筝箱内的共鸣体而发出美妙的声音,声音在筝箱内为环绕传输后由面板发音孔和底板发音孔中传出,使得传出的声音具有回声效果。雁柱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古筝因面板封闭,筝箱内梁架较为密实,底板发音孔较小而造成的声音在筝箱内穿透力不强,声音较为低沉,古声古韵无法充分体现出来的问题。
【主权项】
1.一种回声古筝,包括筝箱、前岳山(1)、后岳山(2)、雁柱(3)、弦线(4)和弦钉(5),筝箱由面板(6)、前侧板(7)、后侧板(8)、底板(9)、筝头(10)和筝尾(11)组成,前岳山(1)、后岳山(2)和雁柱(3)均设在面板(6)上,弦线(4)通过弦钉(5)固定在前岳山⑴和后岳山(2)之间,筝箱内设有支撑面板的梁架(12),底板(9)上开有若干发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6)上开有两个圆形发音孔(6.1),筝箱内部嵌入具有密集圆孔的蜂窝板(13),底板(9)上开有四个椭圆形发音孔(9.1),蜂窝板(13)上同样开有与底板(9)上发音孔形状相同的四个发音孔(13.1),蜂窝板(13)上的发音孔与底板(9)上的发音孔交错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声古筝,其特征在于,筝箱内的梁架(12)具有三个且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梁架(12)上设有交叉布置的开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声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筝的面板(6)、底板(9)和蜂窝板均(13)为弧形板,底板(9)和蜂窝板(13)的弧形半径相同,面板¢)的弧形半径大于底板(9)的弧形半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声古筝,其特征在于,面板(6)的下侧黏贴有两个音梁(16),所述音梁(16)位于雁柱(3)两端的正下方,且音梁(16)为脊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声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岳山(I)两侧镶嵌有骨片(14),前岳山(I)上端固定有压条(15);筝尾(11)处镶嵌有骨片(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声古筝,其特征在于,面板(6)上的圆形发音孔直径约为60mm,蜂窝板上(13)的圆形孔直径约为10mm。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回声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6)为10_厚的桐木板,蜂窝板(13)为5mm厚的桐木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声古筝,包括筝箱、前岳山(1)、后岳山(2)、雁柱(3)、弦线(4)和弦钉(5),筝箱由面板(6)、前侧板(7)、后侧板(8)、底板(9)、筝头(10)和筝尾(11)组成,筝箱内设有支撑面板的梁架(12),底板上开有若干发音孔,所述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发音孔(6.1),筝箱内部嵌入具有密集圆孔的蜂窝板(13),底板上开有四个椭圆形发音孔(9.1),蜂窝板上同样开有与底板上发音孔形状相同的四个发音孔(13.1),蜂窝板上的发音孔与底板上的发音孔交错布置。本实用新型在筝箱内嵌入一层蜂窝板蜂,且蜂窝板上的椭圆发音孔与底板发音孔交错,增强了声音的穿透力。
【IPC分类】G10D1-00, G10D3-02
【公开号】CN204558002
【申请号】CN201520225293
【发明人】徐宝华
【申请人】徐宝华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