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灯及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296673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显示灯及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显示灯、尤其涉及一种导光体底面有光散射功能以便光束向外均匀出射的导光体式平面显示灯,还涉及可散射光束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
室内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多用平面显示灯(显示面积在数十平方厘米之下)来显示其动作状态和操作指示。其中一例,就是安装着用着色塑料板作灯罩的小型白炽灯或发光二极管等光源的显示灯。它在显示表面上的文字和记号时由于其光源正上方表面的辉度比周围的高,故其显示面内辉度的不均匀性大,所显示文字、记号的辨认性差。而且,这种显示灯基本上是用点灯、关灯两种切换状态来表示其区别的。有一种在半透明塑料板下设有多色光源的平面显示灯,与单色平面显示灯相比,发光色的辉度不均匀状态是变化的,因而其辨认性更差。
为了降低辉度不均匀性,众所周知可以采用平面状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器上使用的背部透光法。也就是说,它把平板状导光体作为平面光源,在周围配置着萤光灯等线状光源或多个发光二极管等点状光源。这种光源,由于从平板状导光体表面射出的光其强度大体上是均匀的,因而在导光体底面一般要设一个反射率可分配的反射层。
现有的安装着上述小型白炽灯和发光二极管等光源的显示灯由于其发光面内辉度不均匀性大,其显示内容的辨认性差,显示质量也低。
而且,对于设有多色光源的平面显示灯而言,由于其需要多色切换,也不可能得到较好的显示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平板状导光体作平面状光源且可使发光面辉度不均匀性下降的平面显示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光源驱动方便且耗电量小的平面显示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两个点光源的平面显示灯。
本发明的目的进一步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只有一个点光源也能降低发光面辉度不均匀性的平面显示灯。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形成印刷在平板状导光体底面的光散射体图形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1是在长方形平板导光板的相对两侧面的中央位置各配置一个点光源。为了降低该导光体表面出射光的辉度不均匀性,在导光体底面上其反射光强度要形成二维光散射体图形。
装在同一外壳内的点光源可以用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多个相邻接安装的红、绿、蓝等三原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在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邻接安装时,不仅可以点灯或关灯,还可用电气控制的方法切换其显示色彩。这时,由于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是邻接配置的,在发出各色光时其辉度的不均匀性实质上是不变化的,但可根据具发光的颜色来显示并识别具多种状态。
本发明的重要之点在于点光源的出射光是射向平板状导光体的,使得导光体发光面内的亮度即发光辉度看起来是均匀的,在导光体发光面内侧形或光散射体图形。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图形形状进行调整,就可使导光体整个发光面上的辉度也均匀分布,以实现视觉上亮度均匀的平面显示功能。
为了实现这种最适宜的图形,导光体底面上的光散射体的点阵图形的形成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案2的形成光散射体点阵图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形状和材料上都和平面显示灯所用的导光体相同的评价用导光体的整个底面上形成一样的光散射体;b)装配平面显示灯;c)测定平面显示灯发光面各坐标上的辉度分布;d)以辉度分布的最低值作基准,对各坐标的测定辉度进行反比例运算以变换成归一值;e)通过上述变换而得的归一值计算出各坐标的光散射体的点的面积;f)在与上述评价用导光体不同的另一个导光体的底面上形成经上述计算而得到的光散射体的点阵图形。
本发明的方案3是一种用一个点光源时也能降低发光面辉度不均匀性的平面显示灯。在本发明所述的只用一个点光源的平面显示灯中,该长方形平板导光体四个侧面中有三个侧面是倾斜的。在这三个侧面中的中央侧面上或者在中央侧面正下方的导光体底面上配置一个点光源。在导光体上表面正下方的导光体底面上按方案2所述设计光散射体点阵图形;另一方面,在邻近由于一个点光源的出射光无法到达而形成的辉度不足区域的倾斜侧面正下方的导光体底面上也要设计光散射体图形。


图1本发明所述平面显示灯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图2用X、Y坐标标示发光面并把它分成四个区域后各区域的状态示图;图3A、图3B用高反射印剂对导光体底面作栅网印刷时平面显示灯辉度分布的实测数据表;图4图3的辉度分布的等高线表示图;图5A、5B归一分布表的示图;图6A、6B计算得到的圆形点半径表的示图;图7印刷得到的圆形点阵图形的一部分示图;图8在导光体底面印刷圆点阵图形时平面显示灯辉度分布实测数据表的示图;图9本发明所述平面显示灯另一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图10用一个点光源时辉度分布的等高体表示图;图11本发明所述导光体的斜视图;图12图11导光体的上表面及侧面视图13把发光二极管设在导光体底面时的例示图;图14把发光二极管设在导光体底面时的另一例示图;图15在导光体内部配置点光源时的例示图。
实施例1图1是作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平面显示灯的分解斜视图。
该平面显示灯10备有一个50×25×5mm的切削加工成的长方形平板状透明丙烯树脂构成的导光体12。在这个实施的中,导光体的各侧面都垂直于上表面和底面。
该导光体12,在相对置的短边侧的侧面中央位置分别设有点光源14a和14b。点光源采用日亚化学工业(株)制的绿色发光二极管,其绿色主波长为530nm,正向电流20mA时的输出功率为1.5mW。一个发光二极管(半导体芯片)的大小是0.3mm×0.3mm,内装一个芯片的发光二极管外壳上光取出窗的开口部(发光部)的大小是1mm×2mm左右。
该透明丙烯导光体12的底面是白色底板16,在四个侧面上覆盖着白色灯罩18。在白色灯罩18的上表面即发光面一侧固定着扩散板20。这种白色灯罩18及白色底板16都用白色ABS树脂制成。
在导光体12的底面13上形成了一个用帝国印剂制造(株)制的高反射印剂描绘成特定图形再经丝网印刷而成的光散射体。该光散射体的图形通常呈圆形点阵。
还有,灯罩18和底板16通常采用白色,也可用银色等其他色彩。在单色光源时可根据光波波长来选用适当的色彩。
以下将对印刷图形设计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在导光体12的整个底面13上栅网印刷上上述高反射白色印剂,再把该导光体装入白色灯罩18内,盖上白色底板16,在白色灯罩发光面一侧固定上扩散板20,设计有光散射体图形的平面显示灯就安装好了。接着,再测定当各发光二极管通上20mA电流时发光面内的辉度分布。
由于发光二极管14a、14b设在上述导光体12相对置的短边侧的侧面15a、15b的中央,又由于把发光面用垂直交线分成四个区域时各区的辉度分布是相同的,因而只要测定一个区域的辉度分布即可。图2是用坐标X、Y来标示发光面时的状态图。该坐标以发光面的一角为原点,把X轴作25等分,Y轴作50等分。用直交于发光面中心的线22、24把发光面分成四个区域。辉度分布是在画有斜线的1/4区域26内测定的。
若在区域26中测定其辉度分布,则被测定的辉度分布对其他领域也是适用的,因为它们相对于直交线22、24是左右上下对称的,由此便可求出整个发光面的辉度分布状况。
区域26的辉度分布实测数据如图3A、3B所示。图3A、3B表示的是X轴方向从原点到坐标12、Y轴方向从原点到坐标25各点(X、Y)的辉度(cd/m2)分布表。坐标(0、0)点的辉度是其最低值,靠近发光二极管的坐标域辉度升高。这种辉度不均匀性,在平面内最大/最小值之比为4.4。
根据上述辉度分布标记,可把整个发光面的辉度分布用等高线表示,请见图4。根据这种辉度分布等高线,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是呈放射状扩展的,其扩展角2θ约为60度。
其次,以图3A、图3B所示的辉度分布的最低值作基准进行归一化,从而得到图5A、图5B所示的对所测定辉度进行倒数变换后得到的归一值分布表。图3A、图3B所示辉度分布最低值是坐标(0,0)处的98.76cd/m2,以此作基准,对其他坐标的辉度作反比例运算便可实现归一化。也就是说,可根据下式算得各坐标的归一值归一值=A×98.76/测定辉度其中,A可根据比例常数算出(归一化)。所得到的数值与辉度成反比,辉度高者其值就低。另外,就图5A、图5B的归一值而言,A=1。
以下再介绍分摊地求出各坐标上光散射体图形点阵图形的方法。基于图5A、图5B的归一值而按下式算出的单位面积(mm2)上各圆点的半径,如图6A、图6B的表所示归一值=A×π×(半径)2,其中,A=1。再把各坐标点上圆点的直径值作为1mm2正方形小片内印刷点阵图形的直径来制作印刷图形的版。
接着,再用已制得的印刷图形版在导光体底面上印制出圆形点阵图形。图7就是已印刷成的一个圆形点阵图形30。其中,用32表示的黑点即圆形点,该处反射率较高。由这种圆形点的图形构成的光散射体图形其特征在于在a、b两处反射率极小。
可用在底面上印有上述圆形点阵图形的导光体12来组装平面显示灯。也就是说,在导光体12的底上固定白色底板16,罩上白色灯罩18,并在发光面上固定扩散板20。在这种平面显示灯上,接通发光二极管14a和14b,测定其辉度分布。其测定值如图8所示。在坐标(22,10)处辉度最大,为118.9cd/m2,坐标(4,12)处辉度最小,为60cd/cm2,用最大/最小比表示的辉度不均匀性是1.98倍,由此可见,可把辉度不均匀性抑制在2倍以下。
为了获得更为均匀的辉度分布,可对上述图形设计方法再作一次辉度补正,用相同的方法测定其辉度分布并求出其归一值的分布,对其后次辉度分布再作一次归一化以进行二次补正,这也是有效的。这样一直反复补正几次便可在导光体表面得到既均匀又高的目视辉度。
以上是把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点光源安装的单色光源为例进行说明,但当在一个发光二极管外壳内装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时,无论其中哪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由于导光体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几何位置关系大致是确定的,因而来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从导光体发光面出射时也同样需要配光。也就是说要使整个发光面上辉度均匀分布。例如可把红、绿、蓝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在同一个发光二极管外壳内,同时使它们相互间的中心距约为1mm左右,以作光源使用。这样就能切换红、绿、蓝各色并接通相应的发光二极管,也能同时接通二种或三种色彩的发光二极管以构成混色发光。点光源间的距离若按上述尺寸设置,则即使用同一个点阵图形但各发光点间辉度不均匀性的变化几乎无法辨认。上述多个芯片也可用相同的色彩。这时就可用切换出的不同辉度等级来显示。
在以上实施例中长方形平板状导光体的长边是50mm,但只要在20~200mm内就可使用。但是其辉度是由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强度决定的,因而若其光强度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但由于其尺寸变大所以显示的辉度就要下降。而且,对于点阵图形而言,每当导光板的尺寸有变化时就需要重新设计。
在以上实施例中,光散射体是用圆形点构成,但也可以不是圆的。不如把小片取作和它相同的正方形图形,但要对辉度和面积比进行调整(取辉度最小部分作为全部小片的印刷面,再根据除以它的比值分配到各小片)。另外,光散射体图形的形状也可以是菱形等多种变形的。
作为光散射体的形成方法的有丝网印刷法,也可用平版印刷法、印剂喷射法等把有机、无机的各类光扩散材料(以白色涂料为主)涂布在导光体底面以形成光散射体图形。
上述涂布高反射体的方法可以用使导光体底面粗糙化以反射光线的方法来替代。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可使表面变得粗糙,例如可用喷砂法来形成很多微小的凹凸部,或者先对注射成型模具作直接散射处理,再在成型时转印成形,也可用SC加工(仿形控制)来制作线状浅沟。基本上是利用表面不平的粗糙面所带来的光扩散反射效果。
实施例2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平面显示灯的实施例2。这种显示灯22的结构示于图9中,在扩散板20上粘了一块冲有文字或记号34且用金属或塑料板构成的遮光板36。也可在相反地,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板上印刷或粘上不透明的文字或记号。由此就可得到可显示文字或记号的平面显示灯。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中,设置了两个点光源即在导光体相对的两条短边的侧面中部各设有一个发光二极管。但是,如仅用一个点光源就能得到均匀性好的平面显示灯,则会具有成本低、制造简单、耗电量下降等诸多优点。
在实施例1中,如取走发光二极管14b,其对应于图3的发光面辉度分布图便如图10所示。用等高线划分的区域可如图所示,用38-1、38-2、38-3、38-4、38-5、38-6表示。由于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14侧的发光面角落里,发光二极管来的光不能充分普照,使得区域38-6的辉度不足。这是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分布在中央法线方向强而周边(对法线呈96度方向)越来越弱的原因,从而使得光不能直接照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导光体角上。由于光不能照到,辉度最低的区域38-6和辉度最强的区域38-1之间的辉度比可以差到7倍。
对于这种用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平面显示灯而言,可以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圆形点阵图形形成方法,在导光体底面印刷点阵图形。这时即使把辉度不足区域38-6的导光体底面栅网涂敷成为白色状态,而且辉度最强区域38-1每1mm2中点的面积为0.09mm2(面积比为11),对于光通量不足的区域38-6而言,由于辉度最强的区域38-1的辉度也仍为其两倍以上,难于获得均匀的发光面。
为此,本发明人对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平面显示灯具降低辉度不均匀的方法进行了考察。首先,对导光体内光的状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入射到印在导光体底面光散射体图形上的光束通过光散射体图形时在导光体内被散射了。另一方面,入射到不存在光散射体图形的位置上的光束根据斯涅尔定律,或者在导光体表面全反射,或者出射到导光体外的空间中去。也就是说,设导光体表面的法线和导光体内部光线的夹角为φ,导光体的折射率为n,从斯涅尔定律可知,当n·Sinφ>1时,光束在导光体表面上全反射。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光束就会在导光体内多次反射,不会向导光体外出射。在平面显示灯情况下,由于除了导光体的发光面以外,其余各面都被白色灯罩覆盖,出射到导光体外的光,有一部分被白色灯罩反射,再折回到导光体内。
如上所述,在带灯罩的导光体内光线的运动是复杂的,但是经光散射体散射后的出射光可加以利用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因而选择好光散射体所处的位置,就能使发光面的辉度分布趋向均匀一致。
因而,发明人设想可在长方形导光体的侧面设置光散射体。希望通过在靠近辉度不足的区域38-6的导光体侧面上设置光散射体,以有效地利用从侧面向外部出射的光束。实际上如果把栅网作敷的印刷图形设置在该相应的部分,便可使辉度不足区域的辉度有显著的增加。
在导光体底面和侧面两个方向都进行印刷是一项复杂的制作工艺。因此,用只在导光体底面形成印刷图形的方法来代替在导光体侧面形成光散射体的方法。
以下,把这个方法作为实施例3加以说明。图11和图12表示的是与本实施例有关的导光体40。图11是本实施例中导光体40的斜视图。图12是本实施例中导光体40的上表面和侧面视图。
图11所示的导光体40是平板状的,有上表面42,与上表面相对的底面44以及侧面50、52、54和56。除侧面56以外,其余三个侧面50、52、54都是倾斜的。也就是说,从上表面42向底面44是呈扩散状倾斜的。本实施例中的倾角是45度。
倾斜侧面50的中央部分从上表面到底面是贯通的,有一个其大小要足以安放一个发光二极管14的凹部58。优选地,凹部58的形状为,发光二极管14在凹部58中可设置为使它在出射光时,以最短距离直射的光与相对的侧面56基本垂直。
如上所述,当发光二极管为1个时,在发光侧上有一个辉度不足区域38-6(参阅图12)。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设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图11中的导光体40的整个底面上栅网印刷一层高反射白印剂,再用该导光体去组装带有光散射体图形的平面显示灯,设计圆形点阵图形。这样设计的圆形图形60是印在导光体上表面正下方的底面上的。而且在邻近辉度不足区域38-6的倾斜侧面50、52、54的正下方的底面上分别印有栅网作敷的图形62。由于这种印刷图形62,辉度不足区域38-6的亮度不同于区域38-5且比它还高,因而就具有采用一个发光二极管但辉度却均匀的平面显示灯的功能。
作为上述导光体的变形例可加以考虑以下内容。在图11的导光体40中,例如若在不倾斜的侧面56上,印刷上栅网作敷的图形也会有同样的效果。而且,作为代替在导光体侧面上的印刷,用表面粗糙的模型形成散射体图形,再在成形时转印也是可以的。
还有,只有导光体上安装发光二极管的侧面是倾斜的,或者没有安装发光二极管的相对侧面也呈倾斜状,这两者同样也是可以的。还有,导光体的倾斜侧面还可以做成并非从上表面到底面整个过渡侧面都是倾斜的,而只有上半部分是倾斜的。
实施例4现结合图13对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图11和图12中所述实施例的变形,它把发光二极管14设在导光体40的倾斜侧面50正下方的导光体底面上。从发光二极管14发出的光束从导光体底面经倾斜侧面50或灯罩(图中未示)反射和散射后导入导光体40的内侧。
为了提高反射和散射的效率,如图14所示,在发光二极管正上方的倾斜面50上设一个洼坑状的凹部70,它有一个可反射并散射光束的曲面。由于该凹部70呈非球面状,因而可使平面显示灯发光面的辉度分布更均匀些。
实施例5现结合图15对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图11实施例的变形,设置一个嵌合在邻近倾斜侧面的导光体40内的穴,并设置一个穹面状树脂密封型发光二极管72。树脂密封型发光二极管72发出的光束经侧面50的倾斜侧面或灯罩(图中未示)反射并散射后再导入导光体40内部。
在实施例3~5中,导光体侧面是做成倾斜的,这在导光体的制造上是有利的。导光体一般是把丙烯等透明树脂在模型中制造成型的。如把导光体侧面制成向模型侧面部分倾斜,成型后,在导光体底面侧脱模,由于在脱模过程中模型侧面和导光体侧面难于接触,在导光体侧面上就难于形成裂纹。
在实施例3~5中所示的导光体上,覆盖导光体的灯罩省略了。这种灯罩的目的在于反射导光体的出射光,和实施例1相同,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是也可用银色等其他色彩。在单色光源时,要根据光的波长来选择适当的色彩。
由于本发明的光源采用半导体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在驱动线路中无需高压电路,因而可以制成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平面显示灯。另外,由于采用一或两个小尺寸的发光二极管,从而可得到小巧轻质的、耗电低的平面显示灯。这种平面显示灯,在用二个发光二极管时,由于使用了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形形成方法所形成的光散射体构成的导光体,实现了辉度的均匀分布。还有,当采用带倾斜侧面的导光体时,由于在邻近辉度不足区域的侧面或侧面正下方的导光体底部设有光散散体图形,可实现均匀的辉度分布。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包含平板状导光体、覆盖上述导光体底面的底板、覆盖上述导光体侧面的灯罩、覆盖上述导光体上表面的扩散板、和分别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一个侧面或相对的两侧面上用于向上述导光体入射光束的点光源,在上述导光体的底面有光散射装置。
2.一种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包含长方形的具有上表面和底面以及垂直于上述上表面和底面的四个侧面的平板状导光体、覆盖上述导光体底面的底板、覆盖上述导光体侧面的灯罩、覆盖上述导光体上表面的扩散板、和分别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一个侧面或相对的两侧面上用于向上述导光体入射光束的点光源,在上述导光体的底面有光散射装置。
3.一种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包含长方形的具有上表面和底面以及四个侧面,且这四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的一部分呈从上述上表面到上述底面扩散状倾斜的平板状导光体、覆盖上述导光体底面的底板、覆盖上述导光体四个侧面的灯罩、覆盖上述导光体上表面的扩散板、和用于向上述导光体入射光束的一个点光源,在上述导光体的底面有光散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一个点光源设置在设于上述的一个倾斜侧面上的凹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一个点光源设置在上述的一个倾斜侧面正下方的上述导光体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个点光源正上方的上述倾斜侧面上,设置有具有可反射并散射光束的曲面的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一个点光源设在上述的一个倾斜侧面正下方的上述导光体内部。
8.一种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包含长方形的具有上表面和底面以及四个侧面,且这四个侧面中的三个侧面的一部分从上述上表面向上述底面呈扩散状倾斜的平板状导光体、覆盖上述导光体底面的底板、覆盖上述导光体四个侧面的灯罩、覆盖上述导光体上表面的扩散板、和一个向上述导光体入射光束的点光源,在上述导光体底面设有光散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一个点光源设置在设于上述三个倾斜侧面中的中央侧面上的凹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一个点光源设置在上述中央倾斜侧面正下方的上述导光体底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一个点光源正上方的上述倾斜侧面上,设有具有反射并散射光束的曲面的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一个点光源设置在上述中央倾斜侧面正下方的上述导光体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在与由于点光源出射的光无法射到而形成的辉度不足区域邻近的侧面上设置光散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在与由于点光源出射的光无法射到而形成的辉度不足区域邻近的倾斜侧面正下方的导光体底面上设置光散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点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板和灯罩是白色的。
17.一种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其是在平面显示灯的导光体底面上形成光散射体点阵图形的方法,该导光体包含平板状导光体、覆盖上述导光体底面的底板、覆盖上述导光体侧面的灯罩、覆盖上述导光体上表面的扩散板、以及分别配置在上述导光体一个侧面或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向上述导光体入射光束的点光源,该光散射体圆形的形成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与上述导光体形状及材料均相同的评价用导光体整个底面上形成一样的光散射体;b)组装成上述平面显示灯;c)测定上述平面显示灯发光面各坐标上的辉度分布;d)以辉度分布的最低值作基准,对各坐标的测定辉度作反比例运算并变换成归一值;e)由上述变换而得的归一值算出各坐标的光散射体的点的面积;以及f)在与上述评价用导光体不同的导光体的底面上形成经上述计算得到的光散射体点阵图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g)用步骤f)中形成的导光体组装成上述平面显示灯;h)测定上述平面显示灯发光面各坐标上的辉度分布;i)以辉度分布的最低值作基准,对各坐标的测定辉度作反比例运算并变换成归一值;j)当由上述变换而得到的归一值计算各坐标上光散射体的点的面积时,要能反映出相对于上述步骤d)中得到的归一值的变化程度;k)再在与上述步骤f)中的不同的导光体不同的其他导光体底面上形成经上述计算得到的光散射体的点阵图形;以及l)对上述步骤k)中形成的导光体重复上述步骤g)~k)共n次,n是大于零的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式进行向归一值的变换,即,归一值=辉度最低值/各坐标的测定辉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式进行向归一值的变换,即,归一值=辉度最低值/各坐标的测定辉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散射体的点的形状满足下式归一值=A×点面积,其中A为比例常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光散射体是圆形点时,上述步骤e)和j)中点的半径由下式算出归一值=A×π×(半径)2,其中,A是比例常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何一项中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散射体的点阵图形,在邻近上述点光源处反射率是极小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体上表面正下方的底面上,用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的形成方法形成点阵图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板和灯罩是白色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体上表面正下方的底面上,用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散射体图形形成方法形成点阵图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平面显示灯,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板和灯罩都是白色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采用一个或两个点光源的平面显示灯。这种平面显示灯包含平板状导光体、覆盖该导光体底面的白色底板、覆盖导光体侧面的白色灯罩、覆盖导光体上表面的扩散板、以及分别配置在导光体一个侧面或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向导光体入射光束的点光源,在导光体底面有光散射体图形。在侧面为倾斜的情况下,在倾斜侧面或在倾斜侧面正下方设计光散射体图形。
文档编号F21V8/00GK1318140SQ00801451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1日
发明者藤野耕三, 池田诚 申请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