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22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视或显示管等中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
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情况下,在玻璃屏盘1的密封端面部11和锥体2的密封端面部21之间用熔接玻璃4来密封成一体。而且,将阴极射线管的内部进行排气,在高真空状态下使用,所以在玻壳上负载着内外气压差造成的真空应力。
因此,玻壳以能够抗这种内外气压差造成的真空应力来设计其形状和壁厚。特别是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玻璃屏盘1,通过形成厚的壁厚,特别是使面板部12的有效画面端部的壁厚加厚,可缓和分散真空应力。
但是,在现有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中,如果简单地增厚屏盘的壁厚,则玻壳的重量增加,装卸、作业性差,此外,有玻璃成本升高的倾向。
玻壳的面板部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越大,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平均曲率半径越大,即平坦性越高,重量越成倍地增加,所以上述倾向更加显着。
此外,在玻壳的内面设置的荧光体通过电子射线发光时,在阴极射线管内产生衰减X射线。因该衰减X射线通过玻壳漏泄到管外,为了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要求玻壳具有规定的X射线吸收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它包括显示图像的大致矩形的面板部、以及通过混合半径部与该面板部相连的裙部,该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具有以下结构面板部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为500mm以上,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在通过面板中心的所有放射性方向上为10000mm以上,面板部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在9mm至17mm的范围内。
在上述结构中,在面板部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为D(mm)、面板中心部的壁厚为t(mm)时,波长0.06nm的X射线吸收系数A(cm-1)最好为A≥1750t/D。
本发明特别是对于面板部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为500mm以上这样的大尺寸,并且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在通过面板中心部的所有放射方向中为10000mm以上这样的平坦性高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来说,从玻壳的机械强度和轻量化的观点来看,将面板部的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规定在9mm至17mm这样的适当范围内。
在面板部的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低于9mm的情况下,因从面板中心部向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变大(壁厚变厚),所谓的拱形结构效果少,为了维持规定的机械强度,需要从面板中心部的壁厚开始增厚,所以不能实现玻壳的轻量化。
另一方面,在面板部的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超过17mm的情况下,可获得充分的拱形结构效果,所以可以使面板中心部的壁厚薄,但为了维持规定的机械强度,需要一定程度的壁厚,所以不能实现玻壳的轻量化。
此外,在通过将面板部的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规定在适当的范围内来进行玻壳整体的轻量化的情况下,在面板中心部的壁厚薄,有X射线漏泄的危险时,通过使玻壳的X射线吸收系数为A≥1750t/D,可以满足规定的X射线吸收性能。在A<1750t/D时,存在玻壳不满足EIAJ标准(ED2118A)中规定的X射线漏泄量(36pA/kg)基准的危险。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的面板部内面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面板中心部的壁厚和玻壳重量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尺寸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的面板部内面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面板中心部的壁厚和玻壳重量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尺寸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的面板部内面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面板中心部的壁厚和玻壳重量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1所示,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1包括显示图像的大致矩形的面板部12、以及通过面板部12和混合半径部15相连的裙部16。面板部12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用D表示,面板部12的外表面的平均曲率半径用R表示,面板部12的内面的面板中心部13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用H表示。
图2表示在有效画面直径D为760mm、平均曲率半径R在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对角轴、长轴、短轴的任何一个中都为100000mm的玻璃屏盘中,为了维持规定的机械强度、即0.34MPa下5分钟的大气压强度而使落差H进行各种变化情况下的面板中心部的壁厚和玻璃屏盘重量之间的关系图。
在图2中,为了容易说明,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样本用○表示,现有例的样本用△表示,而将落差非常大的比较例的样本用□表示。在多项式中,通过使各样本的值近似,在H=11.2mm时玻璃屏盘的重量为极小的25.0kg。此外,H为17mm以上时,如用□所示的比较例样本,与用△所示的现有例样本例相比,不能实现轻量化。
此外,在实施例的样本中,用波长0.06nm时的X射线吸收系数为30.8cm-1的玻璃制作面板中心部的壁厚最薄的13.1mm的玻璃屏盘并作成阴极射线管后,在加载37.5KV的管电压时,X射线漏泄量为12pA/kg,可以充分满足上述的36pA/kg的基准。从该玻璃屏盘的t和D中求A时,显然A≥1750t/D=30.2。
作为比较例,用波长0.06nm时的X射线吸收系数为28.5cm-1的玻璃制作同形状的玻璃屏盘并作成阴极射线管后,在加载37.5KV的管电压时,X射线漏泄量为244pA/kg,不能满足上述的36pA/kg的基准。
图3表示在有效画面直径D为860mm、平均曲率半径R在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对角轴、长轴、短轴的任何一个中都为100000mm的玻璃屏盘中,为了维持规定的机械强度、即0.34MPa下5分钟的大气压强度而使落差H进行各种变化情况下的面板中心部的壁厚和玻璃屏盘重量之间的关系图。
在图3中,为了容易说明,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样本用○表示,现有例的样本用△表示,而将落差非常大的比较例的样本用□表示。在多项式中,通过使各样本的值近似,在H=10.1mm时玻璃屏盘的重量为极小的35.8kg。此外,H为17mm以上时,如用□所示的比较例样本,与用△所示的现有例样本例相比,不能实现轻量化。
此外,在实施例的样本中,用波长0.06nm时的X射线吸收系数为32.1cm-1的玻璃制作面板中心部的壁厚最薄的15.3mm的玻璃屏盘并作成阴极射线管后,在加载38.0KV的管电压时,X射线漏泄量为7pA/kg,可以充分满足上述的36pA/kg的基准。从该玻璃屏盘的t和D中求A时,显然A≥1750t/D=31.1。
作为比较例,用波长0.06nm时的X射线吸收系数为28.5cm-1的玻璃制作同形状的玻璃屏盘并作成阴极射线管后,在加载37.5KV的管电压时,X射线漏泄量为1687pA/kg,不能满足上述的36pA/kg的基准。
图4表示在有效画面直径D为660mm、平均曲率半径R在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对角轴、长轴、短轴的任何一个中都为100000mm的玻璃屏盘中,为了维持规定的机械强度、即0.34MPa下5分钟的大气压强度而使落差H进行各种变化情况下的面板中心部的壁厚和玻璃屏盘重量之间的关系图。
在图4中,为了容易说明,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样本用○表示,现有例的样本用△表示,而将落差非常大的比较例的样本用□表示。在多项式中,通过使各样本的值近似,在H=11.1mm时玻璃屏盘的重量为极小的14.8kg。此外,H为17mm以上时,如用□所示的比较例样本,与用△所示的现有例样本例相比,不能实现轻量化。
此外,在实施例的样本中,用波长0.06nm时的X射线吸收系数为35.0cm-1的玻璃制作面板中心部的壁厚最薄的13.2mm的玻璃屏盘并作成阴极射线管后,在加载37.0kV的管电压时,X射线漏泄量为16pA/kg,可以充分满足上述的36pA/kg的基准。从该玻璃屏盘的t和D中求A时,显然A≥1750t/D=31.1。
作为比较例,用波长0.06nm时的X射线吸收系数为29.5cm-1的玻璃制作同形状的玻璃屏盘并作成阴极射线管后,在加载37.5KV的管电压时,X射线漏泄量为42668pA/kg,不能满足上述的36pA/kg的基准。
在图2至图4的各图中,图中插入的数字表示面板中心部的壁厚。无论哪个实施例,面板部的内面的对角轴、长轴、短轴中的平均曲率半径之比都在约(11~13)∶(12~14)∶3的范围。此外,在玻璃屏盘的内面,从面板中心部至有效画面端部的曲面通常最好以一个或两个R来形成,以便落差尽量平滑。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将面板部的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规定在9mm至17mm的适当范围内,所以可维持作为玻璃屏盘的规定机械强度,同时具有可以实现玻璃屏盘轻量化的良好效果。此外,将玻璃屏盘的X射线吸收系数根据轻量化的玻璃屏盘形状规定在适当的范围内,所以可以实现从薄壁部不发生X射线漏泄危险的安全的玻璃屏盘。
权利要求
1.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包括显示图像的大致矩形的面板部、以及通过混合半径部与该面板部相连的裙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面板部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为500mm以上,所述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在通过面板中心的所有放射性方向上为10000mm以上,所述面板部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在9mm至17mm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面板部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为D(mm)、面板中心部的壁厚为t(mm)时,波长0.06nm的X射线吸收系数A(cm-1)为A≥1750t/D。
全文摘要
阴极射线管用玻璃屏盘包括显示图像的大致矩形的面板部、以及通过混合半径部与面板部相连的裙部。面板部的对角轴方向的有效画面直径在500mm以上,面板部的外表面的平均曲率半径在通过面板中心部的所有放射状方向上为10000mm以上,面板部的内面的对角轴方向的面板中心部和有效画面端部的落差在9mm至17mm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H01J29/86GK1466166SQ0214023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日
发明者大工信隆, 槙尾肇, 三和义治, 治 申请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