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27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汽车灯,具体来说,涉及一具有外观设计质量并通过改变灯腔室的形式进一步改进的汽车灯,更具体来说,涉及一汽车灯,它能在点亮的状态和不点亮的状态(即,当灯打开时和当灯关闭时)之间改变其外观,由此,达到一新颖和高质量外观和设计。本发明的汽车灯可有利地用于一汽车(例如,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已经要求汽车灯在点亮时和不点亮时(即,当灯打开时和当灯关闭时)均能显示一改进的灯腔室的外观,并显示作为照明装置的原始功能。在外观的诸多改进中,最大问题之一是灯颜色的改进,即,从外面观察时,灯所显示的色彩。例如,如果一转向信号灯(方向指示灯)具有黄色的灯罩(也称之为外罩或透镜灯罩),以便在照明下发射黄色光(实际上,是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的琥珀色,但为了方便起见,称之为黄色),不仅在点亮的情形下而且在不点亮的情形下,它被看见和认出是黄色,根据车辆的类型或颜色,这可能削弱统一和和谐的感觉。在使用多个灯组合在一起的车后组合灯的情形中,灯颜色的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当一红的停车和尾灯(制动灯、尾灯),一黄的方向指示灯,以及一无色的倒车灯(逆行灯)共存时,在灯的颜色上如何达到统一和和谐的感觉总是成为一问题。
尽管已作了种种努力来改进灯的颜色上达到统一和和谐的感觉,但是还未获得完全满意的结果或实际的成功。例如,已经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其中,使用一无色的灯罩,而且附连一黄色或红色帽盖,来覆盖一灯腔室内的光源。该方法目的在于,在不点亮灯的情形下获得均匀无色的外观,而在车后组合灯内具有发射不同颜色光的部分。然而,在不点亮灯的情形下,通过灯罩可认出帽盖的颜色。
一汽车灯公开在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申请No.5-6510中,其中,为了在不点亮灯的情形下遮盖色彩的帽盖的颜色,一具有选择的光透射性(半透明镜)薄片设置在色彩的帽盖和灯罩之间。然而,该方法具有一系列的缺点,在点亮灯的情形下,光的透射性也下降。该方法具有的其它缺点是,为了附连半透明镜,制造过程变得复杂,导致成本的提高。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No.5-290606揭示一车后组合灯,其中,红、黄和白的光发射表面设置在一体的灯体上,其中,一红的内透镜设置在红的光发射表面上,一黄的内透镜设置在黄的光发射表面上,以及一黄绿的内透镜设置在白的光发射表面上,而单一红色的一外透镜灯罩覆盖各光发射表面,以获得一透镜表面的一体的感觉。然而,采用该方法,在未点亮的情形下,只能在红色上获得统一的外观,此外,外透镜灯罩只是暗淡色,于是,不理想的是,设置在内部的内透镜可被看见和认出。因此,该方法在统一感觉上并不令人满意。此外,采用该方法,为了配置内透镜,制造过程显得复杂,又可导致成本的增加。
此外,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No.10-228812揭示一用于车辆的照明固定装置,其包括一外壳,一灯泡,覆盖灯泡的透明的颜色帽盖,一覆盖帽盖的带有棱镜表面的内透镜,以及一安装在外壳开口内的外透镜灯罩,其中,台阶形部分还形成在内透镜的一部分的前和后表面上。然而,采用该方法,由于灯腔室的复杂的结构和内透镜的特殊的加工,制造过程变得复杂,导致成本的增加。此外,因为内透镜具有一复杂的弧形表面,且棱镜图形粗糙,在未点亮的情形下,一定程度上可认出帽盖的颜色,因此,该方法也具有统一性不够感觉的缺点。
另一方法用来改进灯腔室外观的是这样一方法,其中,灯罩设置有一形成为一透镜的表面部分,其与一不形成为透镜的表面部分互相交替,这样,在灯腔室深度内的外壳的内壁通过不形成为透镜的表面部分而可见,而形成为透镜的表面部分主要地被认识为其本身的表面,因此,可强调灯腔室深度的感觉。然而,在此方法中,灯罩由注塑模制来形成,因此,透镜图形粗糙(间距大到几个毫米)致使间距刺眼令人不悦。
还有,为了提高安装在车体角上的车后转向信号灯的可见度,通常在灯罩表面上安装有一棱柱的透镜。这只能提高功能但不能改进外观。此外,由树脂注塑模制而成的棱柱的透镜具有粗糙的透镜图形,其间距刺眼而看上去不舒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本技术领域内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可以是提供这样一汽车灯,除了在点亮的情形下提供作为灯的满意的功能之外,它在不点亮的情形下可达到与车体或其它部分或窗体的颜色和谐的和均匀的外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汽车灯,它结构简单,可以低的成本容易地制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汽车灯,它在点亮时可完全地显示作为灯的功能,在灯关闭时,它可达到最高的外观设计质量,并将重点放在深度的感觉上,使其能被人看到一均匀的高质量的外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汽车灯,一方面只要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改进现存的灯,另一方面可容易地实现许多外观的变化(如果需要的话),即可完成一汽车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汽车灯设置有一灯腔室,其内部含有至少一个光源,并具有一光发射开口。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具有附连到其上的一灯罩,它包括一透明的灯罩体,灯罩体的构造和尺寸至少能覆盖灯的光发射表面,一偏振膜贴敷在灯罩体的内表面上。偏振膜在其表面上具有细微纹理的结构。偏振膜可以是一棱镜结构的膜,使细微纹理结构是棱镜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汽车灯,它包括一灯腔室,灯腔室带有布置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光源并具有一光发射开口。一透明的灯罩安装在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上,灯罩的形状和尺寸适于至少覆盖灯的光发射表面,灯罩的内表面包括一有选择的偏振膜层,它以一预定的图形形成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前者具有一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而后者不具有如此的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偏振膜层可以是一棱镜结构层,而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可包括棱镜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中,选择的偏振层可以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各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形成在灯罩的内表面上。例如,灯罩的内表面可以形成有一选择的偏振层,其可通过局部地附连在内表面上,或沿内表面布置一偏振膜,该偏振膜具有对应于具有一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的结构部分的纹理的结构表面。作为形成一选择的偏振层的另一方法,准备一偏振膜,它具有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组成的图形,前者具有一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而后者不具有如此的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并附连在灯罩上,或沿灯罩的内表面布置。作为形成一选择的偏振层的另一变化的方法,灯罩的内表面直接加工成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的图形形成在灯罩上,或转移到灯罩的内表面。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的构造实例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灯的灯罩附近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3是一截面图,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汽车灯用于车后组合灯的应用。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的构造实例的截面图。
图5是一截面图,以放大的形式示出图4中所示的灯的灯罩的附近。
图6是示出图4所示灯的改型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图4所示灯的另一改型的截面图。
图8A、8B和8C是示出选择的偏振层的示范的图形的各个示意的视图。
图9是一截面图,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汽车灯用于车后组合灯的应用。
图10是示出示于图9中的车后组合灯的灯罩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从示于图9中的车后组合灯的结构部分发射的光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从示于图9中的车后组合灯的非结构部分发射的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汽车灯包括一灯体,它使用一设置在灯罩上位于汽车灯的光发射表面的偏振膜或层。在本发明的灯中,通过使用一显现由表面的细微纹理结构得出的特殊的光学特征的偏振膜,颜色可在点亮情形下的发射的光和未点亮情形下的外观之间变化,这样,可实现一新颖和高质量的外观和设计。
本发明的汽车灯可使用在各种车辆中,用于照明或信号的用途。合适的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包括游乐车、小客车、越野汽车等),大客车,卡车等。一诸如小客车的汽车是最合适的,因为外观设计质量可以得到改进。此外,本发明的汽车灯可具有其它的形式。具体来说,灯不必构造成一单一的灯腔室,但可具有多个灯腔室(组合灯)。在某些情形中,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可使用一平面的光发射元件作为光源,与灯罩集成为一薄型的灯结构,代替带有具有一光源的灯腔室的结构。
本发明的汽车灯将描述在灯腔室内具有一光源的结构。灯腔室具有至少一个光源布置在其内。灯可包括至少两个灯腔室,各具有一设置在其中的合适亮度的光源。在某些情形中,可在一个灯腔室内设置两个或多个光源。灯腔室的内壁可具有诸如一凹面镜的结构,用来校正从光源发出的光,或可包括一与内壁分离的凹面镜,或类似的光反射装置作为一反射器。
在本发明的汽车灯中,如果它呈一组合灯的形式,则各自的灯腔室较佳地彼此毗连地设置并彼此相连。具体来说,灯腔室(但不限于下面所列的种类)可包括一红色停止灯兼作尾灯,一琥珀色转向信号灯,一无色的倒车灯等。如果需要的话,一雾灯、一边隙灯或诸如此类的灯也可包括在汽车灯内。
在具有至少两个组合的灯的组合灯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的情形中,灯腔室在形状和尺寸上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在汽车灯中,灯腔室的组合可以任意的方式变化。然而,为了特别地提高可见度和设计质量,并同时实现与车体一体性的感觉,灯腔室较佳地基本上成直线地垂直或水平布置,或集合成一体。然而,如果需要的话,汽车灯可修改成具有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两个或多个灯腔室以非线性的紧凑的形式布置。
举例来说,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可以任意的型式和组合来形成,其由,构造至少两个停止灯兼作尾灯,转向信号灯和倒车灯。一般来说,停止灯兼作尾灯,转向信号灯和倒车灯可以垂直地或水平地以此顺序或不同顺序布置。再者,作为一改型,相当长的停止灯兼作尾灯布置成一排,而同样总长度的转向信号灯和倒车灯布置在相邻的排中。
在本发明的汽车灯中,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用一灯罩覆盖。灯罩通常包括一透明的灯罩体和一贴敷在灯罩体的一内表面上的偏振膜。灯罩体并不特别地限制,只要其结构和尺寸能覆盖灯腔室的至少光发射表面,但它通常呈矩形、正方形或圆形,且在某些情形中,可具有诸如L形的修改的型式。
灯罩体根据需要对各灯腔室可具有不同的颜色,即,根据从中发射的光的颜色。例如,要求发射红光的停止和尾灯的灯罩则是红色的,而要求发射琥珀色光的转向信号灯的灯罩则是琥珀色的。或者,代替对灯罩的着色,可使用无色的灯罩带有颜色的灯,或在无色的灯罩周围带有一颜色的帽盖。通过采用这样的变化的方法,可获得的外观不同于着色的灯罩的外观。不用说,无色的倒车灯的灯罩不需着色。
无色的或着色的灯罩体可有利地通过任何光透射的树脂模制而成。合适的模制方法包括普通的模制方法,例如,注塑模制,真空模制等。可采用的但不限制于此的树脂原材料包括苯乙烯树脂、硬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尤其是,可有利地首选丙烯酸树脂,因为它的强度和透射性极佳,并且着色加工可有利地进行。
在制造一着色灯罩体的过程中,合适的着色剂量可与上述的树脂原材料混合。合适的着色剂包括但不局限于二萘嵌苯颜料、偶氮颜料、诸如氧化铁之类的颜料,或诸如苯醌酞菁染料之类的染料、偶氮染料、双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苯并芘染料(均由Color Index公司出品)。诸如偶氮染料和双偶氮染料的染料可特别有利地首选,因为它们在树脂中具有极佳的可分散性,并还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耐气候性。
在制造灯罩体的过程中,除了着色剂之外,还可混合通常用于塑料模制领域内的其它的添加剂。例如,合适的添加剂包括UV吸收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等。UV吸收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制于苯并三唑、苯甲酮、联苯丙烯酸酯和胺的UV吸收剂。
灯罩体可在其内表面上(在灯侧上)赋予纹理的图形。例如,该纹理图形可形成在金属模具上,并在模制阶段中,可从金属模具转移到模制的灯罩上。
在本发明的灯罩中,一偏振膜设置在灯罩体的内表面上。偏振膜可以是一单一的膜或薄片,只要可获得要求的效果。如果必要的话,偏振膜可辅助地包括附加层。
偏振膜较佳地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可用来形成偏振膜的透明材料有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丙烯酸薄膜、聚亚安酯薄膜、聚烯烃薄膜、偏二氟乙烯等。在混合树脂原材料和着色剂之后,例如,根据要求可使用诸如压延机模制等的典型的模制方法,可将偏振膜制成要求的厚度。偏振膜的厚度根据在灯罩内使用的场所可有很大的变化,但它通常约在5至500μm的范围内,且较佳地约在20至100μm内。如果偏振膜的厚度小于5μm,则它不再可能以薄膜的形式获得。相反,如果偏振膜的厚度大于500μm,则厚度的增加可对本发明的操作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偏振膜较佳地传送P偏振光和反射S偏振光,但具有如下的光学特征在其多次反射而去除偏振之后,反射的光线透射通过偏振膜。这样一光学特征较佳地通过偏振膜表面的纹理结构而获得,其选自直线的三角形或半圆柱形棱镜,三棱锥形或矩形角锥形棱镜,或它们的组合。
显示上述光学特征的偏振膜通常在平板型液晶显示器用作为背光的光学元件,并以棱镜薄片或透镜膜的形式在市场上出售。特别合适的偏振膜是亮度增加膜。例如,亮度增加膜可以“BEF”系列和“RBEF”系列等的商标名VikuitiTM从3M公司购得。这种系列的偏振膜具有量测为几十μm的线性图形的棱镜。这样一偏振膜较佳地设置有面向光源的棱镜表面。考虑获得均匀性的感觉,与棱镜表面相对的表面进行低光泽处理也是有效的。
偏振膜可设置为一沿灯罩体的薄片,或可通过粘结层粘贴到灯罩体上。所使用的粘结层可使用通常用于粘结带或压敏粘结带领域内的普通的粘结剂而形成。例如,合适的粘结剂包括丙烯酸粘结剂、聚亚安酯粘结剂、聚酯粘结剂。尤其是,由于其耐气候性,可较佳地首选丙烯酸粘结剂。粘结剂层的厚度可大范围变化,但通常约在10至500μm的范围内,且较佳地约在20至100μm内。如果粘结剂层的厚度小于10μm,则它不能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相反,如果粘结剂层的厚度大于500μm,则偏振膜的总厚度变得不理想的大。当偏振膜实际地贴敷在灯罩上时,显然削弱它与灯罩的协调。
在本发明的汽车灯中,可在光源和灯罩之间的灯腔室内设置一任选的光学元件。合适的光学元件,例如,可以是过滤器元件或一内透镜。例如,通过插入一颜色的过滤器元件或内透镜,从过滤器可获得特殊的外观和效果。光学元件可以是一塑料膜或薄片或板,或一玻璃板。
现将参照显示本发明实例的诸附图在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到,本发明绝不局限于下面所述的诸实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汽车灯的实例的截面图。所示汽车灯20包括一发射红光的停止和尾灯的灯腔室21。灯腔室21具有一装配在插座(未示出)内的具有预定亮度的光源(灯泡)22,灯泡表面涂敷有红漆,以显示停止和尾灯的红色。灯腔室21在前面敞开以形成一光发射开口25。在灯腔室21内,围绕光源22的底壁赋予一凹面镜结构21a,以便校正从光源22发出的光线,并从光发射开口25将光线发射出腔室(见箭头L)。灯腔室21的光发射开口25用琥珀色的灯罩10覆盖。在灯罩10的内表面上,敷贴一偏振膜11,使纹理结构面向光源。偏振膜11是一在其表面上具有细微纹理结构的薄膜(这里,采用一棱镜薄片,由3M公司出品的BEF系列)。
图2是示出在图1的汽车灯20中的灯罩10和偏振膜11附近的放大的视图。如上所述,偏振膜11是由3M公司出品的BEF系列的棱镜薄片,因此,包括一由聚酯薄膜制成的基底1和一形成在其上的偏振层2(线性的丙烯酸棱镜薄片)。采用的丙烯酸棱镜2的厚度约为200μm,顶角α为90°,棱镜的间距p为50μm。偏振膜11通过粘结剂层12贴敷到灯罩10上。
下面将大致地描述用作本发明中的偏振膜的棱镜薄片。薄片的厚度通常约在50至300μm的范围内,较佳地约在100至250μm的范围内,更为较佳地约在150至200μm的范围内。棱镜的间距p通常不大于1mm,较佳地约为10至500μm,且更为较佳地约为24至250μm。棱镜的顶角α通常不大于130°,较佳地约在50至120°的范围内,更为较佳地约在70至100°的范围内。作为棱镜结构,诸棱镜可以规则地布置,或它们可随机地布置,同样地,间距可以是不均匀的。棱镜的顶角可以是倒圆的(可具有有限的曲率半径)。
在所示的汽车灯中,如用于液晶显示器屏的背光中的处理成细微棱镜的膜(棱镜片),设置在光源和灯罩之间,灯罩的颜色使光通过灯罩射出灯腔室时从光源发射的光获得一预定的功能性的颜色,采纳灯罩的颜色与不同于灯罩颜色的光源的颜色相组合,这样,功能性颜色和灯罩颜色可彼此制成不同的颜色。此外,由于棱镜片用于本发明,所以,使用中,在不点亮的情形下防止光源的颜色被认出的效果非常好,以致在不点亮情形下仅有灯罩的颜色可见,从而在照亮/不照亮情形之间的颜色差别非常显著。
图3是一截面图,示出应用于车后组合灯的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的实例。如图3所示的车后组合灯2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两个灯腔室组合在一起,即,用于红色停止和尾灯的灯腔室21R和用于琥珀色转向信号灯的灯腔室21A。各个灯腔室通过一隔壁23彼此分离,在各灯腔室内用一预定亮度的光源(灯泡)22配装在一插座(未示出)内。灯腔室21A的光源22是无色的,而灯腔室21R的光源22是红色的。灯腔室在其一个面上是敞开的,以形成一光发射开口25。再者,灯腔室赋予围绕光源22的底壁一凹面镜结构,以便校正从光源22发出的光线,并将光线通过光发射开口25发射出腔室。此外,各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25覆盖有一用于转向信号灯的琥珀色的公共的灯罩10。灯罩10安装有一饰缘24。在用于红色停止和尾灯的灯腔室21R中,一偏振膜11设置在灯罩10的内表面上,使纹理结构面向光源,位于离灯罩表面1至3mm的位置。偏振膜11是在其表面上具有细微纹理结构的薄膜(这里,采用一棱镜薄片,由3M公司出品的BEF系列)。
通过使用这样的程序来组合具有相同灯罩颜色和不同功能性颜色的汽车灯,并调整成在不点亮和点亮的情形下方向指示灯是黄色的,而制动灯在不点亮的情形下是黄色的,在点亮的情形下是红色的,那么,在未点亮的情形下可认出相同的黄颜色,并且可达到高度均匀性的外观的良好质量。
由于棱镜间距足够细微和精密,所以,在不点亮情形下和点亮情形下,棱镜的处理不会被认出,这样,可获得均质的和良好的外观。
在如图3所示的车后组合灯中,偏振膜不仅可设置在用于停止和尾灯的灯腔室内,而且可同时设置在用于转向信号的灯腔室内,在未点亮的情形下可达到较高均匀性的感觉。
图4是一截面图,示出一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的构造的实例。下面将参照该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
一所示的灯20具有一琥珀色的转向信号灯的灯腔室21。灯腔室21具有一装配在插座(未示出)内的具有预定亮度的光源(灯泡)22。灯腔室21具有一形成一光发射开口25的敞开的前表面。还有,灯腔室21的围绕光源22的底壁具有一凹面镜结构21a,以便从光源22发出的光线可积聚,并从光发射出口25将光线发射出腔室(见箭头L)。此外,灯腔室21的光发射出口25安装有一琥珀色的灯罩10。而且,一薄膜形的可选择的偏振膜11附连在灯罩10的内表面上,使细微的纹理结构面向光源。
图5以放大的形式示出图4所示的灯20的灯罩10和选择的偏振膜11的附近。如图所示,选择的偏振膜11构造成带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细微纹理结构的偏振膜被切断,并通过一粘结剂层12进行附连,由此用作为结构部分11A,而在结构部分11A之间留下的空间实际上呈非结构部分11B的形式。用来形成结构部分11A的偏振膜(如在下文中说明的)由3M公司的BEF系列的棱镜片制成,因此,包括一由聚酯薄膜制成的基底1和一形成在其上的线性的丙烯酸棱镜薄片2。此例中采用的偏振膜2的厚度约为200μm,顶角α为90°,棱镜的间距p为50μm。顺便说一下,在所示实例中,通过粘结剂层12贴敷到灯罩10上的偏振膜片,如果需要的话,也可用其它的方法进行安装。
如图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中,灯罩安装在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上。只要灯罩的形状和尺寸能覆盖至少灯腔室的光发射表面,灯罩则通常没有限制,一般来说,灯罩是矩形的、正方形的,或圆形的形状,且在某些情形中,可以是L形或诸如此类的不同的型式。
根据从中发出的光的颜色,如果要求的话,对于不同的灯腔室,灯罩可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着色。例如,要求发射红光的停止灯兼作尾灯的灯罩则是红色的,而要求发射琥珀色光的转向信号灯的灯罩则是琥珀色的。作为一变换的方法,代替对灯罩的着色,可使用颜色的灯带有无色的灯罩,或在无色的灯罩上带有一颜色的帽盖。采用这样变化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可产生不同于着色的灯罩的外观。当然,无色的倒车灯的灯罩不需着色。
无色的或着色的灯罩体可有利地通过任何光透射树脂的模制而成。合适的模制过程的实例是普通的诸如注塑模制或真空模制的模制过程。用于模制的树脂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下面所列的有苯乙烯树脂、硬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尤其是,可有利地首选丙烯酸树脂,因为它的强度和透射性极佳,并且有可有利地进行着色的可能性。
此外,在制造一着色灯罩的过程中,合适的着色剂量可与上述的树脂原材料混合。合适的着色剂包括但不局限于二萘嵌苯颜料、偶氮颜料或氧化铁颜料,或诸如苯醌酞菁染料之类的染料、偶氮染料、双偶氮染料、蒽醌染料或苯并芘染料(所有均引自Color Index公司)。在本发明实施中,诸如偶氮染料或双偶氮染料的染料可特别有利地首选,因为它们在树脂中具有极佳的可分散性,并还具有良好的显色特征和耐气候性。
在制造灯罩的过程中,除了着色剂之外,树脂材料还可混合通常用于塑料模制领域内的其它的添加剂。合适的添加剂包括UV吸收剂、光稳定剂或热稳定剂。例如,合适的UV吸收剂包括但不限制于苯并三唑基、苯甲酮基、联苯丙烯酸酯基和胺基。
灯罩的内表面(靠近光源的表面)可形成有一纹理的图形。该纹理图形可产生透镜体的的功能或回射功能。纹理图形在模制阶段中,可从预成形有特殊图形的模具转移到模制的灯罩上。
通常由如上所述的透明树脂模制而成的灯罩,在希望有较高质量的感觉或出于其它目的的情形中,也可由诸如玻璃之类的无机材料制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灯中,一选择的偏振膜层还可形成在灯罩的内表面上。该选择的偏振膜层形成为一具有部分偏振功能的膜层,即,一膜层以一预定的图形预成形为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前者具有一细微的纹理结构表面(这些部分包括在偏振内),而后者不具有如此的纹理结构。用于本说明书中的词“层”意指诸如一薄膜或薄片的形式,它除了是诸如一薄膜或薄层的形式之外,还包括(如在特殊的情形中)一包括在一材料中的相当薄的区域。
通过将具有对应于结构部分的纹理的结构表面的偏振膜贴敷到灯罩的内表面上,可有利地形成选择的偏振膜层。例如,将偏振膜切割成预定的形状和尺寸之后,这样做成的偏振膜片可沿着灯罩的内表面贴敷或布置。这种方法的一实例已在上文中参照图5予以说明。
根据另一方法,通过将具有结构部分和特殊选择的偏振膜层的非结构表面部分的偏振膜贴敷到灯罩的内表面上,可有利地形成选择的偏振膜层。如图6所示,例如,偏振膜的纹理结构从其表面部分地移去,此后,形成的膜可沿着灯罩的内表面贴敷或布置。如图所示,使用偏振膜的纹理结构部分来形成结构部分11A,而使用从中移去的带有纹理部分的部分作为非结构部分11B。也在此情形中,偏振膜可通过除粘结剂层12之外的其它方法安装在灯罩10上。
现将更为详细地描述实施本发明中有利地采用的偏振膜。只要获得要求的偏振效果,偏振膜可以形成为单一膜或片,或也可包括一基底件和形成在其上的偏振膜层。在后一情形中,基底件通常是一光滑的膜或片,其上的偏振膜层是具有一细微纹理结构的膜或片。如果需要的话,偏振膜可以具有一辅助方式的额外层。
偏振膜较佳地由一透明材料形成。用来形成偏振膜的透明材料包括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丙烯酸薄膜、聚亚安酯薄膜、聚烯烃薄膜或偏二氟乙烯。在混合树脂材料和着色剂(如果需要的话)或诸如此类的材料之后,使用诸如压延机模制工艺的普通的模制过程,可将偏振膜制成要求的厚度。偏振膜的厚度根据在灯罩内使用的部分可有很大的变化,但它通常约在5至500μm的范围内,且较佳地约在20至100μm内。如果偏振膜的厚度小于5μm,则它不再可能以薄膜的形式获得。相反,如果偏振膜的厚度大于500μm,则厚度的增加可对本发明的操作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偏振膜较佳地传送P偏振光和反射S偏振光。反射的S偏振光具有如下的光学特征在其多次反射而去除偏振光之后,反射的光线透射通过偏振膜。这样的光学特征较佳地通过选择偏振膜表面的纹理结构而获得,其选自直线的三角形棱镜,伪三角形棱镜,使直线的三角形棱镜的相邻三角形的一个或两个顶角倒圆,三角形棱镜具有的形状对应于带有部分移去的伪三角形棱镜的形状,半圆柱形棱镜,三棱锥形或矩形的角锥形棱镜,或它们的组合。尤其是,线性的棱镜显现双重的内像,因此,适宜提高立体感。在需要特殊效果的情形中,这些棱镜的顶角部分可部分地移去,或棱镜元件之间的角可被倒圆。
显示上述光学特征的偏振膜通常在平板型液晶显示器用作为背光的光学元件,并以棱镜薄片或透镜膜的形式在市场上出售。特别合适的偏振膜是亮度增加膜。亮度增加膜可以“BEF”系列或“RBEF”系列的商标名的3M公司产品在市场上购得。这些亮度增加膜通常加工形成约为几十μm的线性的棱镜。此外,偏振膜较佳地设置成其棱镜表面靠近光源。再者,通过降低与棱镜表面相对的表面的光泽,可有效地确保均匀性的感觉。
现将参照图2和3大致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来形成选择的偏振膜层的棱镜片。薄片的厚度通常约在5至500μm的范围内,较佳地约在100至250μm的范围内,更为较佳地约在150至200μm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棱镜的间距p通常为1mm或不到1mm,较佳地约为10至500μm,且更为较佳地约为24至250μm。过分大的间距p是不理想的,因为间距会变得太突出而妨碍外观的改进。此外,棱镜的顶角α通常为150°或不到,较佳地约在50至120°的范围内,更为较佳地约在70至100°的范围内。棱镜的顶角α可以过分地小而没有任何问题,而过分大的顶角α是不希望的,由于图像的迁移,它减弱立体感的提高。棱镜结构可以这样构造诸棱镜规则地布置,或随机地布置。同样地,间距可以是不均匀的。此外,棱镜的顶角可以加工成圆形的形状(可进行倒圆)。
偏振膜通常用粘结剂层附连到灯罩体上。用于该目的的粘结剂包括一用于粘结带或粘结剂背衬带领域内的普通的粘结剂,例如,压敏型、热敏型或光敏型的粘结剂。合适的粘结剂实例包括丙烯酸粘结剂、聚亚安酯粘结剂和聚酯粘结剂。考虑到耐气候性,可特别有利地首选丙烯酸粘结剂。这些粘结剂层的厚度可在一大范围内变化,但通常约在10至500μm的范围内,或较佳地约在20至100μm内。如果粘结剂层的厚度小于10μm,则它不能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另一方面,如果粘结剂层的厚度大于500μm,则偏振膜的总厚度不理想地增大。事实上,当偏振膜贴敷在灯罩上时,将会发生它与灯罩树脂不协调的感觉。如果需要的话,偏振膜可通过不使用粘结剂层的方法安装在灯罩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中,选择的偏振层可不使用偏振膜而形成。灯罩的内表面可用选择的偏振层来形成,例如,通过处理选择的偏振层的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的图形。在灯罩的模制过程中,可有利地实施该方法,通常通过在模制模具上预成形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的图形,例如,在模制的阶段中,将图形从模具转移到模制的灯罩上。代替使用模具,可用金属板压靠而形成一形状。图7示意地示出这样一实例。如同以上在参照图2和3所述的情形中,灯罩10的一个表面形成有一包括与非结构部分11B交替的结构部分11A的选择的偏振层(它在所示的情形中呈现选择的偏振区域的形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中,形成在灯罩上的选择的偏振层较佳地具有“透明度”,它定义为非结构部分和结构部分之间的面积的比值,通常在5至90%的范围内。更为较佳地透明度在10至85%的范围内,或最佳地在20至70%的范围内。
只要上述的透明度可以确保,选择的偏振层可以是非结构部分和结构部分的任意的组合,因此,可具有任意的图形。合适的图形包括但不局限于带形、圆孔形、点形、三角形孔、正方形孔、栅格孔或棋盘形。作为带形的改型,一带有分散地分布的细线的图形也是有效的。如果需要的话,任何的这些图形可以组合而形成一选择的偏振层。这些图形可以组成非结构部分或结构部分。各图形的尺寸可根据要求展开的设计效果任意地变化。
图8A、8B和8C各是显示选择的偏振层的示范的图形的平面图。图8A中的选择的偏振层11代表这样的情形带形图形是在带形结构部分11A和带形非结构部分11B之间以相同的间距p交替地形成。另一方面,示于图8B中的选择的偏振层11代表这样的情形孔形图形是在实心的结构部分11A和圆形孔的非结构部分11B之间以相同的间距p交替地形成。此外,示于图8C中的选择的偏振层11代表这样的情形方格形图形是在正方形的结构部分11A和同样大小正方形的非结构部分11B之间以相同的间距p交替地形成。
顺便说一下,所示图形可以各种技术来形成。例如,如上所述,制备的偏振膜切割,然后,这样获得的偏振膜片附连到灯罩上。或者,在从偏振膜的表面部分地移去纹理结构之后,如此承受表面处理的偏振膜附连到灯罩上。作为另一变化的做法,偏振膜可形成有诸如带形、栅格形或冲切的点形的非结构部分的开口。还有另外一变化的做法,偏振膜形成有诸槽。
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可在光源和灯罩之间的灯腔室内布置任意的光学元件。合适的光学元件的实例是一过滤器元件。例如,一颜色的过滤器元件的插入可产生特定的过滤器所特有的外观效果。过滤器元件可以是一塑料膜、片或板,或一玻璃板。
图9是一截面图,示出应用于车后组合灯的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的实例。所示的车后组合灯2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两个灯腔室组合在一起,即,红色停止兼作尾灯的灯腔室21R和琥珀色转向信号灯的灯腔室21A。这些灯腔室通过一隔壁23彼此分隔,在各灯腔室内用一预定亮度的光源22配装在内。各灯腔室具有一形成一光发射开口25的敞开前表面。再者,在各灯腔室内,围绕光源22的底壁具有一凹面镜结构,以便集聚从光源22发出的光线,并将光线从光发射开口25发射出腔室。此外,各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25安装有一公共的灯罩10。灯罩10具有对应于从灯腔室内发射的光的颜色的红(R)和琥珀(A)的色调。灯罩10通过一饰缘24安装在灯腔室21上。
一选择的偏振层11也附连在琥珀色(A)的灯罩10的内表面上,使其纹理结构面向光源。选择的偏振膜11由具有切割的细微带形纹理结构并附连到其表面上的偏振膜组成(在此情形中,它是由3M公司出品的BEF系列的棱镜薄片)。当用肉眼从外面观察灯腔室21A时,选择的偏振层11的棱镜结构如此之细,因而用眼力难于认出。然而,如图10所示,结构部分11A和非结构部分11B以带形彼此交替地排列。
使用具有以上详细所述的选择的偏振层的、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根据光线入射角的变化和观察者视角的变化,可产生各种极佳的外观。图11是一水平的截面图,示意地示出图9中所示的车后组合灯的琥珀色灯腔室21A的结构的部分。已离开光源22的光线通过偏振膜的结构部分11A的细微的结构而变化其方向角,并以与灯罩10的表面成夹角β发射。具体来说,在如表3所示的棱镜膜1用作结构部分(偏振膜)的情形中,光线发射的角度β是20°,而当使用棱镜膜4时,夹角约为30°。光发射的方向是沿着出射的光轴,光轴包含在包括轴线的平面内,在偏振膜表面内的入射光轴垂直于棱镜结构的长度。
另一方面,图12是一水平的截面图,示意地示出图11中所示的同样的琥珀色灯腔室21A的非结构的部分。如图所示,已离开光源22的光线从灯罩10的表面发射,而不变化其方向角。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的实施例的汽车灯。从以上的描述显然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的特征在于,细微地加工成如用于液晶显示器平板背光中那样的膜或类似的薄膜,沿着光滑的灯罩的内表面附连或布置,或灯罩的内表面加工成类似的形式。在具有几十μm间距的棱镜片以1cm至若干cm的间隔反复地布置在灯罩的内表面上的情形中,例如,在棱镜片存在的条件下在表面(结构部分)上可见薄片,而在棱镜片不存在的条件下从表面(非结构部分)上可见灯罩的内部。因此,可获得强调如现有技术的深度的感觉的外观。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灯,棱镜片的间距如此之小,以致棱镜显得没有形成在薄片表面上,由此,产生外观均匀的表面和高的质量。而且,随着灯的点亮,由细微棱镜精确控制光路角度的功能,在对角地观察时,提高光源的外观,尤其是,相对于没有棱镜片的表面从具有棱镜片的表面提高外观。这完全是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新颖的外观。对于布置在角部处的转向信号灯的后视能见度,也可达到该效果。传统方法的缺点在于,棱镜的间距不理想地可见。另一方面,采用本发明的汽车灯,棱镜片的存在不被认出,因此,获得高质量的新颖的外观。此外,通过将传统的灯加工成根据本发明的灯,采用附连或安装棱镜片的技术便于这种改进。再者,通过变化棱镜片的图形,或棱镜片的附连或布置的方式,可有选择地获得各种的外观。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汽车灯的实际制造,以及在未点亮情形下和点亮情形下对外观评价的结果。
实例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诸实例。应该理解到,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所述的诸实例。
实例1至15和比较实例1至3偏振膜的制造和评价制备下面表1中所述的14种偏振膜。除了膜13和14,在这些实例中制备的偏振膜均是棱镜膜,No.1至11是Sumitomo 3M Co.的产品,商标名为VikuitiTM。产品描述示于膜名称栏内,膜No.12和13具有表1中所述的结构。所有的棱镜膜具有仅在一个表面上的棱镜结构。膜No.14是由Teijin Co.制造的产品(商标名U4)。
各个偏振膜贴敷在一汽车的车后组合灯的琥珀色灯罩的内表面上。贴敷的偏振膜的两种可能的定向表示为A棱镜表面面向光源,而B棱镜表面面向灯罩。作为粘结剂,采用一丙烯酸压敏粘结剂,它是由Soken Chemical & Engineering Co.出品的产品No.1429F-2,并以约5mm宽和约40μm厚的粘结剂层,贴敷在偏振膜的连接表面的周缘上。这样,偏振膜以1至3mm的距离附连到灯罩的内表面上。一透明的红的过滤膜附连到光源一侧的灯罩上,这样,在点亮的情形下,透射通过灯罩的光的颜色变得与停止和尾灯发射的光相同。
如上所述制备的车后组合灯在下列两方面用肉眼进行评价(1)在未点亮情形下的外观,以及(2)在点亮情形下的外观。观察者离灯的距离是10m。获得的测量结果如下面的表2所示。
表1


考虑的事项在比较实例1中,没有使用偏振膜,以使设置在内部的红的过滤器的红色通过灯罩而可见,导致在未点亮情形下和点亮情形下均为相同的红色外观。
在比较实例2和3中,由于由沉积或低光泽剂(颗粒)产生的光的分散性,设置在内部的过滤器的红色难于被看见,而在未点亮情形下,不同于点亮情形下的颜色的灯罩的琥珀色可见。然而,由于在点亮情形下的光也受到光分散性的影响,所以,发射的光微弱,且仅获得深红色的外观。
在实例1至15中,具有细微棱镜结构的薄膜被用作偏振膜,这样,在未点亮的情形下,琥珀色可见,而在点亮的情形下,红光中的光发射亮度与比较实例1相同是可能的。
此外,下列诸点应予考虑。
偏振膜的棱镜可由各种树脂材料形成。例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或聚亚安酯树脂可用来获得比较的结果。
棱镜的间距可以是均匀的,或可随机地变化。棱镜的顶可以具有一角度,或可具有不明显的角,以及具有有限的曲率半径。两种类型的棱镜均是有效的。
棱镜的截面形状可以任选地修改。棱镜的三角形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而且,棱镜可以是直线的,或角锥形的。两种类型的棱镜均是有效的。
当偏振膜设置在灯罩的内表面上时,透镜结构薄膜可朝向灯罩,以及朝向光源,以获得几乎相同的效果。
表2

实例16至32和比较实例4至7制备下面表3中所述的9种偏振膜。在这些实例中制备的偏振膜均是Sumitomo3M(商标名描述在名称栏内)的棱镜膜,除非另有规定。每个棱镜膜具有仅在一个面上的棱镜结构,而另一面是光滑的。结构表面形成有线性的细微的棱镜,并具有一截面,其中,布置带有如表3所述的顶角的三角形。各棱镜膜的光滑表面层叠有一40μm厚的丙烯酸基的压敏粘结剂,此后,棱镜膜沿垂直于棱镜长度的方向切割成约100mm的长度。由此获得的棱镜膜片具有如表4所述的宽度(它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部分”)。
表3

多个棱镜膜片沿着灯的水平长度附连在一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转向信号灯的灯腔室具有的开口尺寸为12cm宽×9cm高)的琥珀色灯罩(它的两表面均为光滑的)的内表面上,使棱镜表面朝向光源。诸膜片的相邻膜片具有如表4“间距”栏中所述的间距(它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非结构部分”)。换句话说,尽可能多的棱镜膜片沿着灯罩的全部表面上的高度附连。各个灯罩具有一带形的灯的光发射表面,其中,没有膜(非结构部分)的表面部分与具有膜(结构部分)的表面部分交替。对于各个灯的光发射表面,透明度定义为非结构部分和结构部分之间的面积的比值,其描述在表4中。在第一比较实例中,棱镜膜片的宽度是9cm,并等于开口的高度,全部的灯的光发射表面覆盖有棱镜膜。具体来说,在第一比较实例中,透明度(定义为非结构部分和结构部分之间的面积的比值)是0%。另一方面,在第四比较实例中,棱镜膜片没有附连,因此,透明度是100%。
接下来,以上述方式制备的车后组合灯,根据对以下三项A、B和C所述的准则,用肉眼进行评价。
评价项A透镜部分或棱镜部分的结构本身在灯点亮和熄灭时的外观准则.O...结构图形细微以致结构本身不可见。结构内部显现得均匀。
γ...结构图形颇细微,结构本身基本上不可见。结构内部显现得大致均匀。
θ...结构图形稍为粗糙,而结构可见。结构内部显现得不均匀。
X...结构图形粗大以致结构本身清晰可见。结构内部显现得不均匀。
评价项B光发射部分在灯点亮时的总体外观。尤其是,观察通过具有透镜部分或棱镜部分的结构部分的可见亮度与通过不具有如此透镜或棱镜部分的其它部分(非结构部分)的亮度之间的对比度,以及其深度的感觉。
准则.O...通过结构部分可见的光源和通过非结构部分的可见的光源在不同的位置处显现为足够清晰的双影像,亮度和影像位置随眼睛点的运动而变化。对比度和深度感觉非常高。
γ...通过结构部分可见的光源和通过非结构部分的可见的光源在不同的位置处显现为影像,亮度和影像位置随眼睛点的运动而变化。对比度和深度感觉高。
θ...通过结构部分可见的光源和通过非结构部分的可见的光源在不同的位置处显现为双影像,亮度和影像位置随眼睛点的运动而变化。由于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之间的面积比值不平衡,然而,获得的对比度和深度感觉仅达到某种程度。
θ*...光源仅通过非结构部分为可见,仅亮度随眼睛点的运动而变化。获得的对比度和深度感觉仅达到某种程度。
X...没有对比度或深度感觉值得特别地提及。
评价项C灯的全部表面在灯熄灭时的外观。尤其是,观察具有透镜部分或棱镜部分的结构部分的表面与不具有透镜或棱镜部分的部分(非结构部分)之间的对比度,以及其深度的感觉。
准则.O...结构部分的表面不透明,但深度的感觉与非结构部分的表面的透明度形成显著的反差。
γ...结构部分的表面不透明,但深度的感觉与非结构部分的表面的透明度形成反差。
θ...结构部分的表面不透明,与非结构部分的表面的透明度形成反差。由于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之间的面积比值不平衡,然而,获得的深度感觉仅达到小的程度。
θ**...由于结构部分的表面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与非结构部分的表面的透明度仅有小的反差,且仅获得小的深度感觉。
X...没有对比度和深度感觉值得特别地提及。
就一系列评价试验的结果来说,可获得如下面表4所述的评价结果。
比较实例8尽管重复实例16至32中所述的方法,但为了比较,该实例采用具有如表4中所述的鱼眼透镜那样的纹理图形的灯罩,而代替附加地使用棱镜膜。具体来说,该实例采用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的灯罩,它设计成带有两边光滑面的部分与具有形成有类似鱼眼透镜的突出的内表面的部分互相交替。灯罩体由丙烯酸树脂注塑模制而形成的同时,形成该纹理的设计。类似于鱼眼透镜的各个突出的尺寸是4mm×6mm,而透明度(不具有透镜的光发射表面的诸部分的面积比)是7.3%。
由于评价试验类似于上述实例的评价试验,所以,可获得如下面表4所述的评价结果。
比较实例9重复上述比较实例8中所述的方法。在此实例中,如下面表4中所述,类似于鱼眼透镜的各个突出的尺寸是5mm×8mm,而透明度(不具有透镜的光发射表面的诸部分的面积比)是7.3%。
由于评价试验类似于上述实例的评价试验,所以,可获得如下面表4所述的评价结果。
比较实例10
重复实例16至32中所述的方法。在此实例中,为了比较,使用车前角上的转向信号灯的灯罩,代替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的灯罩。再者,如下面表4中所述,使用具有线性棱镜结构的灯罩,代替附加地使用棱镜膜。具体来说,在该实例中,灯罩构造成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诸棱镜,其顶角约为90°,间距约为1.5mm,它们线性地布置,这样的灯罩的内表面具有光滑的表面,它们通过沿着垂直于棱镜长度的方向以10mm的间距切割棱镜达5mm而形成。其结果,可获得灯的光发射表面的外观,其中,灯腔室的内部直接可见的光滑的表面部分以带形与具有棱镜结构的表面部分交替。采用该灯罩,透明度(在光发射表面上不具有透镜的诸面积比)是50%。
由于评价试验类似于上述实例的评价试验,所以,可获得如下面表4所述的评价结果。
实例33重复实例16至32中所述的方法。在此实例中,较为靠近结构部分的表面的表3中所述的棱镜膜1的表面,采用丝网印刷法印刷有无色的、透明的UV固化的清漆(商标名为Mitsubishi Rayon的“Diabeam FS-2260”),并用UV辐照器进行固化。丝网印刷板的形状为各为8mm×100mm的五块墨透过表面以16mm的间隔排列。该丝网板放置在一膜上,以使透过表面的长度与棱镜结构的长度成直角交叉。固化的清漆具有一大于棱镜结构高度(约为43m)的厚度,并具有一基本上光滑的表面。因此,获得一棱镜膜,其中,具有棱镜结构的8mm宽的表面与8mm宽的非结构部分的表面交替。
具有与上述相同结构的棱镜膜,采用掩盖带(一与纸质的背衬膜组合的压敏粘结剂层,聚氯乙烯或诸如此类的材料)进行制造,各切割成8mm的宽度,并以8mm的间隔附连在棱镜膜1上。带有附连在其上的掩盖带的膜的全部表面,用丝网印刷法、条形码印刷法或喷涂印刷法涂敷上述的清漆,此后,用UV辐照器进行固化,且分离掩盖带。
根据类似于上述实例的方法,由此获得的棱镜膜附连到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转向信号灯的灯腔室,具有一12cm宽×9cm高的开口)的灯罩的内表面上。附连的条件在下面的表4中描述。
由于评价试验类似于上述实例的评价试验,所以,可获得如下面表4所述的评价结果。
实例34重复实例16至32中所述的方法。在此实例中,一约1mm厚尺寸为110mm×8mm的金属板压靠在表3中所述的较为靠近结构部分的棱镜膜6的表面,该位置使膜的棱镜结构的长度成直角交叉。金属板已加热到约230至270℃,使用一夹具来施加压力。接下来,压靠在膜上的金属板冷却并分离。由于金属板的加压表面已精加工成几乎的镜面,所以,膜的棱镜表面在热压下变得平坦,并形成为一光滑的表面,且从金属板的表面转移。以约16mm的间隔执行这样的步骤后,获得一膜,其中,具有棱镜结构的8mm宽的表面与8mm宽的非结构部分的表面交替。
根据类似于上述实例采用的方法,由此获得的棱镜膜附连到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转向信号灯的灯腔室,具有一12cm宽×9cm高的开口)的灯罩的内表面上。
由于评价试验类似于上述实例的评价试验,所以,可获得如下面表4所述的评价结果。
实例35重复实例16至32中所述的方法。在此实例中,制备一具有一线性棱镜结构的灯罩,并采用下列方式,代替额外地使用用于灯罩的棱镜膜。
制备一用于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转向信号灯的灯腔室,具有一尺寸为12cm宽×9cm高的开口)的丙烯酸树脂的灯罩(两表面均为光滑的),以及一沿着灯罩的内表面弯曲成形的尺寸约为110mm×8mm约1mm厚的金属板。使用一合适的夹具,将加热到约200至250℃的金属板压靠在灯罩的内表面上。与灯罩的内表面接触的加压的金属板表面已构造成这样的结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细微的棱镜,其顶角约为90°,间距约为50m,它们沿着垂直于金属板长度的方向成线性地排列。由于施加压力,金属板的细微表面结构转移到灯罩的内表面上。以约16mm的间隔执行这样的步骤后,获得一灯罩,其中,具有棱镜结构的光发射表面的表面以带的方式与灯腔室的内部通过其而可见的表面互相交替。
由此获得的灯罩安装在小客车的车后组合灯上,并进行类似于上述实例的评价试验,可获得如下面表4所述的评价结果。
表4


以上表4中所述的评价结果表明,在比较实例4至10中获得的外观不令人满意,而在包括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灯罩的内表面上的选择的偏振层的实例16至35中,可获得具有极佳的深度感觉的外观设计质量,用肉眼不能认出纹理的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汽车灯,除了在点亮情形下有满意的灯的功能,在未点亮的情形下,也可获得与车体和其颜色、窗和零件保持和谐的和均匀的外观。因此,如果本发明的汽车灯用于车后组合灯,则在未点亮的情形下,用于停止和尾灯的灯罩是琥珀色,而当光源点亮时,灯罩可点亮为红色。本发明的汽车灯结构上相对简单,且易于低成本制造。
还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汽车灯,其中,它完全地显示其灯的功能,还可达到以前从未达到过的外观设计质量。此外,可获得表面外观均匀和高质量,当灯熄灭时,强调出深度的感觉。
再者,根据本发明,仅通过对现存的灯添加最简单的改进,即可完成根据本发明的灯,且如果需要的话,可容易地实现许多外观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一汽车灯,设置有一灯腔室,其内部含有至少一个光源,并具有一光发射开口,其特征在于,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具有附连到其上的一灯罩,它包括一透明的灯罩体,灯罩体的构造和尺寸至少能覆盖灯的光发射表面,一偏振膜贴敷在灯罩体的内表面上。偏振膜在其表面上具有细微纹理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偏振膜透射P偏振光和反射S偏振光,在光多次反射而去除偏振之后,反射的S偏振光线透射通过偏振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偏振膜是一棱镜结构的膜,细微纹理结构是棱镜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偏振膜的纹理结构由下列棱镜构成直线的、三角形的或半圆柱形的棱镜,三棱锥形或矩形角锥形的棱镜,或它们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偏振膜是一亮度增加膜。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汽车灯还包括一介于光源和灯罩之间的过滤元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灯罩体由透射光的树脂制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灯罩体的色调和从光源通过偏振膜向外发射的光的色调不相同。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灯罩体具有一透镜的功能。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汽车灯是分离的腔室型灯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灯腔室,各腔室具有一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汽车灯用作一车后组合灯,其中,一停止和尾灯、一转向信号灯和倒车灯的至少两个灯包含在一任选的型式和组合中。
12.一带有布置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光源的汽车灯,它具有一灯腔室,灯腔室带有一光发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具有一安装在其上的透明的灯罩,灯罩的形状和尺寸适于至少覆盖所述灯的光发射表面,所述灯罩的内表面还具有一有选择的偏振膜层,它以一预定的图形形成结构部分和非结构部分,前者具有一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而后者不具有如此的纹理结构的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的偏振层的所述结构部分透射通过其的P偏振光,而反射S偏振光,在光多次反射而去除偏振之后,反射的S偏振光线透射通过所述结构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偏振层是一棱镜结构层,而细微纹理结构的表面包括棱镜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部分的所述纹理结构由下列棱镜构成直线的三角形棱镜,伪三角形棱镜,其通过倒圆棱镜的一个或两个顶角或倒圆直线的三角形棱镜的相邻三角形的一个或两个角而形成,从直线的三角形棱镜或伪三角形棱镜移去一部分而形成的棱镜,半圆柱形棱镜,三棱锥形或矩形角锥形的棱镜,或它们的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部分的所述纹理结构应如此所述棱镜的间距p不大于1mm,所述棱镜的顶角α不大于150°。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通过部分地敷贴具有对应于所述结构部分的纹理结构的偏振膜,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形成有所述选择的偏振层。
18.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通过敷贴具有所述结构部分和所述非结构部分的图形的偏振膜,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形成有所述选择的偏振层。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膜是一亮度增加膜。
20.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工所述结构部分和所述非结构部分的图形,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形成有所述选择的偏振层。
21.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的偏振层的透明度(它定义为所述结构部分和所述非结构部分之间的面积的比值)在5至90%的范围内。
22.如权利要求12至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的偏振层的所述结构部分或所述非结构部分由选自下面的图形形成带形、栅格形、圆点形,以及它们的组合。
23.如权利要求12至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介于所述光源和所述灯罩之间的过滤元件。
24.如权利要求12至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由透明树脂制成。
25.如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是着色的。
26.如权利要求12至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具有透镜的功能。
27.如权利要求12至2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汽车灯是分离的腔室型灯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灯腔室,各腔室具有一布置在其中的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汽车灯,其特征在于,汽车灯用作一车后组合灯,其中,一兼作尾灯的停止灯、一转向信号灯和倒车灯的至少两个灯以任选的型式和组合安装在其中。
全文摘要
一汽车灯(20),除了在点亮的情形下作为一灯的满意的功能之外,它在不点亮的情形下可达到与车体和其它部分、窗体、部件和其它部分的颜色和谐的和均匀的外观。一设置有灯腔室(21)的汽车灯,其内部含有至少一个光源(22),并具有一光发射开口(25),并构造成灯腔室(21)的光发射开口(25)附连到一灯罩(10)上,它包括一透明的灯罩体和一贴敷在灯罩体的内表面上的偏振膜(11),偏振膜(11)在其表面上具有细微纹理的结构。此外,汽车灯可达到最高的外观设计质量,并在灯熄灭时允许看到具有强调深度感觉的高质量的均匀表面的外观。一汽车灯(20)包括一带有布置在其中的光源(22)的灯腔室(21),并具有一光发射开口(25),其中,透明的灯罩(10)安装在灯腔室的光发射开口上,而灯罩的内表面包括一选择的偏振层(11),其以预定的图形形成有具有细微纹理结构表面的结构部分和不具有如此的纹理结构的非结构部分。
文档编号F21V9/14GK1596358SQ0282386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1日
发明者江头宪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