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转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94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转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接收机和显示装置等利用彩色显像管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偏转线圈,尤其涉及对YV会聚失调和光栅畸变进行补偿的结构。
自会聚方式的偏转线圈,一般的结构是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漏斗状隔离骨架(separator)上安装线圈,其内侧安装上下一对马鞍形水平偏转线圈;其外侧安装左右一对马鞍形垂直偏转线圈,其会聚特性良好。
该偏转线圈的会聚特性和偏转失真特性主要取决于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以下总称为偏转线圈)的电线的位置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所以,对使用的偏转线圈的形状和电线分布进行精密地设定和形成,能获得所需的特性。
然而,批量生产时由于各个偏转线圈的特性偏差以及装配该线圈时的位置偏移,会产生会聚失调和超过标准的偏转失真。
首先,说明该会聚失调。
图8(a)、图8(b)表示当垂直偏转磁场处于左右不平衡状态时,发生的画面上的会聚失调图形。
图8(a)表示当R(红色)电子束接受的磁场比B(蓝色)电子束接受的磁场弱时产生的会聚失调图形。
图8(b)表示当B电子束接受的磁场比R电子束接受的磁场弱时产生的会聚失调图形。
在这两个图中R、B表示分别用R束和B束扫描的画面上的亮线。这些会聚失调一般称为YV会聚失调。
以下利用图9,详细说明偏转失真。
图9(a)、图9(b)表示当垂直偏转磁场的分布以CRT的管轴线为中心而在旋转方向上偏移时产生的画面上的光栅纵线倾倒畸变。
图9(a)表示垂直偏转磁场从大径侧看以管轴线为中心在反时针旋转方向上偏移时产生的偏转畸变图形。
图9(b)表示垂直偏转磁场从大径侧看以管轴线为中心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偏移时产生的偏转畸变图形。
两个图中的斜线表示由R、G、B各电子束扫描的在画面上的亮线。这些倾斜畸变一般称为光栅畸变。
为了补偿这些特性缺陷,以过去的偏转线圈为例,具有以下构成。用

图10加以说明。
也就是说,在夹持小径凸缘40上的颈部41的上下位置上,分别安装与垂直偏转线圈相连接的一对补偿线圈113a、113b,该线圈预先分别绕制在“U”字形铁心101a、101b上;在小径凸缘40的颈部侧面上的该铁心101a、101b的前端部附近安装磁性片30a、30b。
该磁性片30a、30b被U字形铁心101a、101b产生的磁场按所需的量和方向磁化,改变电子束的轨道。这样,在左右的某一边安装该磁性片能补偿YV会聚失调;并且,在左右两侧安装该磁性片能补偿光栅畸变。
但是,在偏转线圈的生产中,偏转线圈在出厂前安装到调整用CRT上,利用上述补偿用磁性片进行调整,然后出厂。并且,已出厂的偏转线圈在收货处安装到批量生产的CRT上,一起用于显示装置。
但是,通常,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批量生产的CRT和调整用CRT之间,在特性上有所不同。例如,由于CRT内部的电子枪位置的偏差使电子束的轨道偏离水平方向时,和垂直偏转磁场左右不平衡时一样,产生图8(a)、图8(b)所示的YV会聚失调。
因此,必须进行补偿操作,在该偏转线圈上安装新的调整用磁性片,使偏转线圈的特性适合于最终安装的批量生产的CRT特性。
但是,在偏转线圈出厂时的补偿操作中,如果如图10的例子所示已安装了磁性片,那么,就出现了不能再安装新的磁性片的问题。
并且,如果在已安装的磁性片上再重叠安装新的磁性片,那么,因为先安装的磁性片离U字形铁心脚部的距离近,所以,被该铁心产生的磁场进行磁化,发挥必要的补偿效果,但后来安装的磁性片因离U字形铁心脚部的距离远,并且被先安装的近的磁性片产生的磁性遮挡,所以几乎不能进行磁化,因此产生了达不到补偿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偏转线圈方案,即该偏转线圈具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YV会聚失调调整用线圈和补偿电路,能利用上述补偿用磁性片调整以外的方法来调整YV会聚失调。
特开平11-176358号公报若按照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则在生产偏转线圈时用磁性片来调整,并且,在向将装到显示装置上的批量生产用CRT上安装时,利用补偿电路来调整,分别利用补偿用磁性片调整法和补偿电路调整法,能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该偏转线圈必须重新装配YV会聚失调调整专用的补偿线圈和补偿电路,所以出现的问题是导致零件个数和装配工时增加,成本提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这样的偏转线圈,使为了补偿YV会聚失调和光栅畸变而进行的偏转线圈生产时的调整和向批量生产用的CRT上安装时的调整,以尽可能少的零件个数和装配工时、实现低成本化。
也就是说,权利要求1的偏转线圈,具有隔离骨架1,其形成漏斗状,在大径侧和小径侧分别具有大径凸缘1a和小径凸缘1b,在上述小径凸缘1b上且在上述大径侧的反方向上设置圆筒状的颈部1c;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其配置在上述隔离骨架1的外侧;补偿线圈2a,其与上述垂直偏转线圈相连接;以及一对U字形铁心2,其上缠绕上述补偿线圈,把上述一对铁心2安装在上述颈部1c的两侧把颈部夹持在其间并且使该铁心2的前端部呈互相对置状态,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磁性片3A,其配置在上述铁心2的上述小径凸缘1b侧;以及第2磁性片3B,其配置在上述铁心2的上述小径凸缘1b的相反侧,上述第1磁性片3A配置在多个上述前端部内的至少一个的附近,同时,上述第2磁性片3B配置在多个上述前端部内的至少一个的附近。
权利要求2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磁性片3A或上述第2磁性片3B是配置在互相对置的上述前端部各自的附近的一对磁性片,利用树脂把这一对磁性片连结成一个整体,构成调整部件13。
权利要求3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1b侧,具有第1安装部4A,该第1安装部4A具有在大体与上述小径凸缘1b相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1导向部6Aa、6Bb,能使上述第1磁性片3A与上述第1导向部6Aa、6Bb相搭接而安装,同时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1b的相反侧,具有第2安装部,该第2安装部具有在大体上与上述小径凸缘1b相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2导向部6Ba、6Bb,能使上述第2磁性片3B与上述第2导向部6Ba、6Bb相搭接而安装。
权利要求4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侧1b处,具有第1安装部4A,该第1安装部4A具有在大体与上述小径凸缘1b相平行的方向上延伸成棱状的第1导向部6Aa、6Ab,能使包括上述第1磁性片3A在内而构成的调整部件13与上述第1导向部6Aa、6Ab相搭接而安装,同时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1b的相反侧,具有第2安装部4B,该第2安装部具有在大体上与上述小径凸缘1b相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2导向部6Ba、6Bb,能使上述包括第2磁性片3B在内而构成的调整部件13与上述第2导向部6Ba、6Bb相搭接而安装。
权利要求5是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磁性片3A或上述第2磁性片3B与上述铁心2的间隔保持在2.5mm以内。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构成的颈部斜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概要平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概要平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作用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作用的图。
图8是说明YV会聚失调的图。
图9是说明光栅畸变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实施例的作用的曲线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实施例的作用的另一曲线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概要平面图。
图14是表示过去的偏转线圈一例的概要的斜视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概要斜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颈部概要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颈部概要斜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概要平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概要平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作用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作用的图。
图8是说明YV会聚失调的图。
图9是说明光栅畸变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作用的曲线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作用的另一曲线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概要的平面图。
首先,利用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整体构成。
在图1中,偏转线圈例如把一对半圆环状隔离骨架1组合起来,形成大体上的漏斗状,其一边是大径侧,另一边是小径侧,两边分别具有凸缘1a、1b。
在隔离骨架1的内侧安装马鞍形水平偏转线圈(未图示),外侧安装马鞍形垂直偏转线圈(未图示)。
在垂直偏转线圈的外侧,安装由铁氧体形成的铁心(未图示)。
而且,隔离骨架1通常是用变性聚苯醚(变性PPE)、聚丙烯(PP)等热塑性树脂制成。
在小径侧的凸缘1b的中央部分利用与凸缘1b一体化成形而制成由多个舌片构成的大致为圆筒形的颈部1c,并使其突出在未图示的CRT管轴方向上。该图简化而省略了舌片,用圆筒表示颈部1c。
该偏转线圈是大体上由以上方法构成的所谓马鞍形、马鞍形(SS)型偏转线圈,但并非限于该SS型,而且也可以是马鞍形、环形(ST)型偏转线圈。
并且,隔离骨架1也可以不是一对半圆环,而是形成一个整体,另外,小径侧凸缘1b和颈1c也可以分开单独构成。
这样,偏转线圈的详细结构并非仅限于图1。
以下利用图2,详细说明凸缘部1b附近的详细情况。
在小径侧凸缘1b的颈部侧面附近,配置一对补偿线圈用U字形铁心2,并使其在偏转线圈上下方向上互相对置,夹持颈部1c。
该铁心2形成U字形,其构成部分是基体部2b以及从其两端向与基体部2b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脚部2c1、2c2,在该基体部2b上缠绕补偿线圈2a。
在该图的前侧的脚部2c1的前端附近,在铁心2和凸缘1b之间配置第1磁性片3A;另一方面,在与该磁性片3A相对的夹持铁心2的位置上,配置第2磁性片3B。
这些磁性片3A、3B是将厚度0.5mm的硅钢片冲裁而形成的。
以下利用图3来说明设置该磁性片3A、3B的结构示例。
在该图中,在小径侧凸缘1b的颈部侧的面上的脚部2c1、2c2的前端附近,设置了4个用于安装磁性片3A的第1安装部4A(在图的后侧也和前侧一样,设置了安装部4A,未图示)。
另外,在相同的面上设置了向颈部侧方向突出的、一对略呈矩形的拱门状安装架5,其位于颈部1c的两侧,在上下方向上对置,覆盖了铁心的脚部2c1、2c2的前端部。
并且,在该安装架5上与第1安装部4A在管轴线上相对应的部分上,设置了4个安装第2磁性片3B的第2安装部4B(在图的后侧也与前侧一样设置了安装部4B,未图示)。
在这些安装部4A、4B上安装磁性片3A、3B。该图表示在第1、第2安装部4A、4B的图的前侧2处分别安装了第1、第2磁性片3A、3B的状态。
该第1、第2安装部4A、4B具有棱状的第1导向部6Aa、6Ab、和第2导向部6Ba、6Bb,用于和第1、第2磁性片3A、3B相搭接,沿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偏转线的水平方向)上对其导向。
该第1、第2导向部6Aa、6Ab、6Ba、6Bb,被设置成其间隔与各磁性片宽度相同,在与凸缘1b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第1、第2磁性片3A、3B配置在该安装部4A、4B的最佳位置上,调整结束后,利用粘合剂粘接等任意方法固定到安装部4A、4B上。
以下详细说明用磁性片进行的调整。
在生产偏转线圈时的调整(以简称为第1调整)中,为了补偿YV会聚失调或光栅畸变,把第1磁性片3A安装到第1安装部4A的必要位置上。
该安装是指在第1安装部4A上使第1磁性片3A沿第1导向部6Aa、6Ab滑动,在能达到最佳补偿效果的位置上用任意方法加以固定的操作。
现依次详细说明在该第1调整中进行的(1)YV会聚失调、(2)光栅畸变的补偿。
(1)YV会聚失调的补偿利用图4,详细说明YV会聚失调的补偿。
该图是从CRT的颈部侧观看偏转线圈的图。省略了安装架5等。
若在位于该图左侧的第1安装部4A(2处)安装第1磁性片3A,则第1磁性片3A,被由铁心2的脚部2c1、2c2所产生的磁场磁化的结果,产生了其方向是对图8(a)所示的YV会聚失调进行补偿的磁场。
现用图6说明该磁化的作用。
图6是从大径侧观看偏转线圈颈部附近的概要图,省略了安装架5等。在中央圆圈内的R、G、B表示各种颜色(红、绿、蓝)的电子束的位置,并且,X轴表示画面的水平方向;Y表示画面的垂直方向。
例如,当电子束向画面上侧偏转时,铁心2沿箭头7的方向磁化,产生点划线所示方向的磁场。
在此状态下,第1磁性片3A,被由铁心2所产生的磁场分别沿箭头8的方向磁化,产生虚线所示方向的环状磁场。
该环状磁场使R电子束受到箭头9的方向的力,R电子束向Y方向的偏转量大于B电子束。
并且,当电子束向画面下侧偏转时,从铁心2和磁性片3A产生的磁场反向,R电子束向-Y方向的偏转量大于B电子束。
其结果,图8(a)的YV会聚失调被补偿。
在图8(b)所示的YV会聚失调图形的情况下,把第1磁性片3A设置在图4右侧第1安装部4A(2处)上。
在此情况下,由于上述作用使B电子束Y方向的偏转量增大,能补偿图8(b)所示的YV会聚失调。
(2)光栅畸变的补偿所谓光栅畸变,如上所述是垂直偏转磁场的分布以CRT管轴线为中心在旋转方向上偏移时产生的光栅纵线倾斜畸变,图9(a)、图9(b)表示该畸变图形。
图5表示为了补偿该光栅畸变图形,把第1磁性片3A安装在第1安装部4A上的例子。
图5是从CRT颈部侧观看偏转线圈的图,省略了安装架5等。
在本例中,把第1磁性片3A的一边安装在该图左侧上部的安装部4A上,并且,把另一边安装在该图的右侧下部的第1安装部4A上。
这样,若安装第1磁性片3A,则磁性片3A被铁心2产生的磁场磁化的结果,产生了其方向是补偿图9(a)所示的光栅畸变的磁场。
下面用图7来说明该磁化的作用。
图7是从大径侧观看偏转线圈的颈部附近的概要图。省略了安装架5。中央的圆圈内的R、G、B分别表示各种颜色(红、绿、蓝)的电子束位置,并且X表示画面的水平方向;Y表示画面的垂直方向。
例如在电子束向画面上侧偏转时,铁心2在箭头10的方向上磁化,产生点划线所示的方向的磁场。
在此状态下,第1磁性片3A被由铁心2所产生的磁场分别沿箭头11方向上磁化,产生虚线所示方向的环状磁场。
该环状磁场使R、G、B电子束受到箭头12方向的力,各电子束向图的右上(+X、+Y)方向偏转。(该图中由箭头12代表,显示在G电子束上)。
并且,当电子束向画面下侧偏转时,从铁心2和磁性片3产生的磁场反向,各电子束也向图的左下(-X、-Y)方向偏转。
其结果,能补偿图9(a)的光栅畸变。
在图9(b)所示的光栅畸变图形的情况下,第1磁性片3A的配置位置左右对调。
这样,R、G、B各电子束受到图的X或-X方向的力,能补偿图9(b)所示的光栅畸变。
完成以上第1调整,安装在第1安装部4A的必要位置上的第1磁性片3A用粘接剂粘接等任意方法进行固定后,出厂。
在收货地把该偏转线圈安装在将装到显示装置上的批量生产用CRT上,为补偿该批量生产用CRT的特性偏差而进行第2调整。
在该第2调整中,把第2磁性片3B安装到第2安装部4B上。
该安装操作,如上所述,是指使第2磁性片3B沿着第2安装部4B上具有的第2导轨6Ba、6Bb进行滑动,在能得到最佳补偿效果的位置上用任意方法进行固定的操作。
安装在第2安装部4B上的第2磁性片3B对YV会聚失调和光栅畸变的补偿作用,与安装在第1安装部4A上的第1磁性片3A的补偿作用相同。
在以上说明的构成中,把第1、第2磁性片3A、3B分别安装在铁心2的脚部2c1、2c2前端附近,使其夹持铁心2,位于大径侧和颈部侧两处,这样,各磁性片对由铁心2所产生的磁场不会互相遮挡,能获得补偿效果。
并且,在第1调整时安装磁性片3A;在第2调整时安装磁性片3B,但也可以在第1调整时安装磁性片3B,在第2调整时安装磁性片3A。
利用第1调整来把第1磁性片3A安装到图5和图7说明的补偿光栅畸变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不言而喻也可以利用第2调整来获得对YV会聚失调的补偿效果。
也就是说,不使第1调整和第2调整互相影响,而是能独立地补偿。
但是,铁心2和第1磁性片3A或第2磁性片3B的管轴线方向的距离L与所得补偿效果的关系,经发明人等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能使偏转线圈获得必要而充分补偿量的距离和最佳磁性片调整量,现说明如下。说明中描述了第1磁性片3A,但第2磁性片3B也是一样。
由于第1磁性片3A被铁心2所产生的磁场磁化,所以,铁心2和第1磁性片3A之间的距离L越近,磁化越强,补偿量增大。并且,铁心2和第1磁性片3A如果配置成在管轴线方向上相重叠的状态,那么第1磁性片3A越靠近管轴线(换言之电子束),补偿量越大。
在上述第1调整中必要的画面上的补偿量,要求对YV会聚失调为0.2mm以上;对光栅畸变为0.5mm以上.
因此,在下列条件下把第1磁性片3A放在其前端与颈部1c的外壁相搭接的位置(实质上是磁性片最接近管轴线的位置)上,来改变铁心2和第1磁性片3A的间隔,即管轴线方向的距离L,测量各个距离L时的补偿量,其结果示于表1。并且,把该结果划成曲线图示于图10。<测量条件>
补偿线圈匝数55匝补偿线圈电流1.218A(峰-峰)磁性片大小长24mm,宽5mm,厚0.5mm。


从该结果中可以看出为了使上述补偿量能满足YV会聚失调和光栅畸变两个方面,距离L优选在2.5mm以下。
另一方面,把该距离L固定为0.5mm,在铁心2和第1磁性片3A在管轴线方向上相重叠的范围内,使第1磁性片3A移动离开管轴线的情况下该移动量和补偿量的关系示于表2。
设第1磁性片3A最接近管轴线的位置为0mm,把拉开的距离作为移动量,将其用负方向表示。把其结果划成曲线示于图11。
<表2>

从该结果中可以看出确保第1磁性片3A的移动量为10mm以上,即可在最大补偿量到接近零的补偿量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根据这些关系,在偏转线圈的结构中,能够把第1、第2磁性片3A、3B的第1、第2安装部4A、4B的位置和移动量的设定调到最佳状态。
尤其,把第1、第2磁性片3A、3B和铁心2的距离L设定为2.5mm以下,同时把磁性片3A、3B的能够调整的移动量设定为10mm以上,即可补偿YV会聚失调,不会过大和不足,使其成为最佳结构。
在补偿YV会聚失调的情况下,必须在偏转线圈的右侧或左侧安装上下一对第1或第2磁性片3A、3B。并且,通常,使这一对磁性片配置成对水平轴线对称(即上下对称)的状态,能达到最佳补偿。但是,该调整操作要一边确认监视器画面上的会聚失调状态,一边把一对磁性片安装到最佳位置上,所以,必须分别单独移动进行调整,效率极低。
因此,使一对第1或第2磁性片3A、3B与树脂形成一个整体,制成模制成型体部13(调整部件)。将其示于图12。
使第1和第2导向部6Aa、6Ab、6Ba、6Bb形成互相平行状态,把该调整部件即模制成型体部13安装到第1或第2安装部4A、4B上,使其与该导向部6Aa、6Ab、6Ba、6Bb相搭接,用手捏住连接部13A使其沿该图的箭头方向上滑动,这样,能使一对第1或第2磁性片3A、3B上下对称地同时平行移动(该图的箭头方向)进行调整,所以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参见图13)。
在此情况下,第1和第2导向部也可以是指仅与模制成型体部13的两个外侧13a1、13a2相搭接的导向部,或者仅与两个内侧13b1、13b2相搭接的导向部。
用于该模制成型体部13的树脂并非仅限于能与金融成形为一体的材料,也可使用例如聚丙烯(PP)或变性聚苯醚(变性PPE)。
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仅限于上述结构,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例如能进行以下变更。
第1安装部4A和第2安装部4B也可以在CRT管轴线方向上不是设置在重叠的位置上,而是设置在不重叠的位置上。
并且,任一安装部也都是以靠近铁心2进行设置为好,最好是设置在该铁心2的脚部2c1、2c2的前端附近。
第1、第2安装部4A、4B的第1、第2导向部6Aa、6Bb、6Ba、6Bb也可以形成断面互相对置的L字形,使其既能与第1、第2磁性片3A、3B和模制成型体部13相搭接,又能容易保持。
第1、第2磁性片3A、3B的材质并非仅限于硅钢片,只要能获得所需补偿量,使用其他材料,例如坡莫合金和铁氧体等也可。
并且,第1、第2磁性片3A、3B的形状并非仅限于长方形薄片,也可以制成任意形状,把图6的R、G、B排列方向配置成纵长方向,能达到高效率,所以,效果良好。
再者,第1磁性片3A和第2磁性片3B也可以不是相同形状的。
一般,大的磁性片,补偿效果大,所以也可以使第1补偿片形成得比第2补偿片大,分别用于粗补偿和细补偿。
在此情况下,当生产偏转线圈时也可以进行第1和第2两种调整,把第1磁性片用于粗补偿,把第2磁性片用于细补偿。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若采用本发明,则能获得以下效果在偏转线圈中,为补偿该YV会聚失调和光栅畸变而进行的生产偏转线圈时的调整和偏转线圈向CRT上安装时的调整,两者均仅在缠绕了补偿线圈的铁心前端部附近的小径凸缘侧和小径凸缘侧的对面侧分别安装第1磁性片和第2磁性片即可。所以能减少零件数量和装配工时,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并且,因为用树脂把一对磁性片连结成一个整体制成调整部件,能使一对磁性片同时平行地移动,所以,能获得提高YV会聚失调的补偿操作效率的效果。
并且,因为具有第1安装部,其具有在与小径凸缘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1导向部,能使第1磁性片或将其包括在内所制成的调整部件与该导向部相搭接进行安装,同时具有第2安装部,其具有在与小径凸缘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成棱状的第2导向部,能使第2磁性片或将其包括在内所制成的调整部件与该第2导向部相搭接进行安装,所以,其效果是能减少零件数量和装配工时,能降低成本,同时很容易提高调整操作的效率。
并且,因为把磁性片和铁心的间隔设定在2.5mm以内,所以能获得把YV会聚失调和光栅畸变两者补偿到最佳状态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偏转线圈,它具有隔离骨架,其形成漏斗状,在大径侧和小径侧分别具有大径凸缘和小径凸缘,在上述小径凸缘上且在上述大径侧的反方向上设置圆筒状的颈部;一对垂直偏转线圈,其配置在上述隔离骨架的外侧;补偿线圈,其与上述垂直偏转线圈相连接;以及一对U字形铁心,其上缠绕上述补偿线圈,把上述一对铁心安装在上述颈部的两侧,把颈部夹持在其间并且使该铁心的前端部呈互相对置状态,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磁性片,其配置在上述铁心的上述小径凸缘侧;以及第2磁性片,其配置在上述铁心的上述小径凸缘的相反侧,上述第1磁性片配置在多个上述前端部内的至少一个的附近,同时,上述第2磁性片配置在多个上述前端部内的至少一个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磁性片或上述第2磁性片是配置在互相对置的上述前端部各自的附近的一对磁性片,利用树脂把这一对磁性片连结成一个整体,构成调整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侧,具有第1安装部,该第1安装部具有在大体与上述小径凸缘相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1导向部,能使上述第1磁性片与上述第1导向部相搭接而安装,同时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的相反侧,具有第2安装部,该第2安装部具有在大体上与上述小径凸缘相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2导向部,能使上述第2磁性片与上述第2导向部相搭接而安装。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侧,具有第1安装部,该第1安装部具有在大体与上述小径凸缘相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1导向部,能使包括上述第1磁性片在内而构成的调整部件与上述第1导向部相搭接而安装,同时在上述各前端部附近的上述小径凸缘的相反侧,具有第2安装部,该第2安装部具有在大体上与上述小径凸缘相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2导向部,能使上述包括第2磁性片在内而构成的调整部件与上述第2导向部相搭接而安装。
5.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偏转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磁性片或上述第2磁性片与上述铁心的间隔保持在2.5mm以内。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偏转线圈,即为了补偿YV会聚失调和光栅畸变而进行的调整,只需要较少的零件个数和装配工时、以及较低的成本。把缠绕了补偿线圈2a的一对U字形铁芯2安装在颈部1c的两侧,并使其前端部互相对置,在铁芯2的小径凸缘1b侧及其对面侧分别具有第1磁性片3A和第2磁性片3B,将其配置在前端部内的至少一个的附近。并且,配置在对置的前端部附近的一对磁性片用树脂连结成一个整体。并且,具有这样的第1、第2安装部4A、4B,即在前端部附近的小径凸缘侧及其对面侧分别具有在与小径凸缘1b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呈棱状延伸的第1、第2导向部6Aa、6Ba,能使第1、第2磁性片与第1、第2导向部相搭接安装。
文档编号H01J29/70GK1455430SQ0310147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30日
发明者野泽崇浩 申请人: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