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电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91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电灯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电灯泡。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汽车用电灯泡中,包括有比如,专利文献1,2所描述的类型。由于两者的汽车用电灯泡实质上是相同的,故以专利文献1作为代表,对其汽车用电灯泡进行描述。
图10为专利文献1的汽车用电灯泡的立体图。象该图所示的那样,该汽车用电灯泡由电灯泡110,安装该电灯泡110的基座部130构成。
电灯泡110通过使安装于灯丝12的两端的一对导线11,11之间通电,电流流过灯丝12,通过灯丝12的电阻,实现发光。该灯丝12设置于灯泡20的玻璃球21中,在该玻璃球21中,密封有惰性气体。上述导线11的中间部通过灯泡20的夹紧密封部22而固定,从夹紧密封部22,朝向下方延伸。在夹紧密封部22的中间部分,对排气管13进行密封。该排气管13为在将惰性气体密封于上述玻璃球21的内部时使用的管,在密封惰性气体后,进行熔断密封处理,将管封闭。
上述基座部130由树脂转接器140和固定用部件150构成。
树脂转接器140由电灯泡安装部141,与构成灯座的预定的灯座预定部142构成,该电灯泡安装部141安装于上述电灯泡110的夹紧密封部22上,该树脂转接器140沿上下方向形成嵌合用孔143。将电灯泡110的夹紧密封部22与该嵌合用孔143嵌合,由此,可将电灯泡110安装于树脂转接器140上。
当将电灯泡110安装于树脂转接器140上时,对于在灯座预定部142的底端的下方延伸的部分的导线11,将其在外侧折回,使该导线11的折回部分沿树脂转接器140的底部表面延伸。该导线11的折回部分构成从外部供给电流的灯座。
上述固定用部件150与树脂转接器140的灯座预定部142的周围部分嵌合,按照导线11的折回部分没有错位的方式固定。
上述电灯泡110在安装于树脂转接器140上之前,按照下述的步骤制作。
首先,将电灯泡110的导线11在夹紧密封部22的底端的下方,朝向外侧弯曲。通过将导线11弯曲,借助在后的熔断密封处理,可防止导线熔断,或变灰暗而带班点。接着,将惰性气体从排气管13,密封于电灯泡110的内部,对排气管13的开口部进行加热,将其熔化,进行熔断密封处理。最后,将弯曲的导线11弯回呈直线状。
通过将处于导线11弯回的状态的电灯泡110安装于树脂转接器140上,装配成汽车用电灯泡。
专利文献1美国第6232707号专利说明书专利文献2美国第6056417号专利说明书发明内容但是,过去的汽车用电灯泡具有下述的(i)~(iii)的问题。
(i)由于在最初将导线11弯曲后,再次呈直线状将其弯回,故导线11的弯回不充分。在该导线的弯回不充分的情况,具有在将导线11插入到树脂转接器140的较细的插入用孔141中的过程中,导线11弯曲的危险,或在最差的情况,具有无法将导线11插入到基座部140的插入用孔141中的危险。
(ii)电灯泡内部的灯丝12的位置按照以基座部130的树脂转接器140的顶端为基准面,且被规定成与该基准面间隔一定的距离。如果该灯丝的位置发生偏离,则对照射角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过去的汽车用电灯泡中,在安装电灯泡110的树脂转接器140时,以插入到树脂转接器140的插入孔143的方式将电灯泡定位,直至树脂转接器140的顶端与灯泡20的玻璃球21接触。由此,如果灯泡20的玻璃球21的加工精度差,由于基准面产生错位,故灯丝12发生错位,产生不良产品。
(iii)通过将已折回的部分的前方的导线11夹持于固定用部件150和树脂转接器140之间的方式,将电灯泡110固定于树脂转接器140上。反过来说,电灯泡110仅仅通过将导线11的一部分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树脂转接器140上,这样,没有针对纵向的错位,设置牢固的固定机构。由此,灯丝12发生错位,或电灯泡110沿纵向晃动。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电灯泡,该汽车用电灯泡可消除在将基座部安装于电灯泡上时,导线弯曲,或无法插入的不利情况,可防止电灯泡晃动的情况,可不依赖电灯泡的玻璃球的加工精度,防止灯丝的错位的情况,防止产生不良产品的情况。
作为第一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汽车用电灯泡由电灯泡和安装该电灯泡的基座部构成,其特征在于该电灯泡由灯泡,从该灯泡的基部延伸的导线,与夹紧密封部构成,该夹紧密封部形成于上述灯泡的基部,用于固定上述导线,上述基座部由树脂转接器构成,该树脂转接器由一对转接器半部形成,该对转接器半部按照从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插入的方式安装于夹紧密封部上。
作为第二技术方案,上述各转接器半部由安装上述电灯泡的电灯泡安装部和形成灯座的预定的灯座预定部形成,在上述电灯泡安装部上,形成有接纳上述夹紧密封部的密封部接纳凹部,在上述灯座预定部中,形成有接纳上述导线的导线接纳部。
作为第三技术方案,在夹紧密封部的前后面上,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肋,在上述各转接器半部的密封部接纳凹部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肋用槽,该肋用槽与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肋自由扣合。
作为第四技术方案,在上述各转接器半部中的密封部接纳凹部的内壁面上,形成锯齿刀结构的保持部,其沿横向延伸的脊部与沟部,在上下方向交替形成。
作为第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灯座预定部的底端,形成有导线固定用槽,该导线固定用槽扣合接纳于上述导线接纳部中的导线在灯座预定部的底端返回的部分,在上述灯座预定部的外壁上,在上述导线固定用槽的顶部,形成扣合上述导线的前端部的前端部固定用槽。
作为第六技术方案,其设置有下述的固定机构,在将上述一对转接器半部安装于上述夹紧密封部上的状态,该固定机构将其固定。
作为第七技术方案,上述固定机构为环状的固定用部件,该固定用部件形成有嵌合用孔,该嵌合用孔与处于接合状态的一对转接器半部的周围部分嵌合。
作为第八技术方案,上述固定机构由扣合突起和扣合部件形成,该扣合突起设置于上述的其中一个转接器半部上,该扣合部件设置于上述另一转接器半部上,可与上述扣合突起自由扣合。
按照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可按照从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插入的方式将一对转接器半部安装于夹紧密封部,故即使在电灯泡的导线的弯回不充分的情况下,在接纳导线时,仍没有导线挂住的危险。由此,可消除导线弯曲,或不能够插入的不利情况,其结果是,可不依赖导线的形状,防止不良产品的发生。
按照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当按照从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插入的方式将一对转接器半部安装于夹紧密封部时,可从导线接纳部的开口,插入导线。由此,即使在电灯泡的导线的弯回不充分的情况下,在接纳导线时,仍没有导线挂住的危险。
按照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转接器半部的肋用槽与夹紧密封部的肋扣合,故可防止转接器半部沿纵向发生错位的情况。其结果是,可防止电灯泡晃动的情况。此外,由于转接器半部不沿纵向错位,故即使在电灯泡的灯泡的加工精度差的情况下,如果夹紧密封部中的肋的形成位置正确,则仍可使灯丝与转接器半部的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可防止超过规格的不良产品的发生。
按照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保持部的锯齿刃结构中的脊部由树脂形成,是柔软的,故当将夹紧密封部插入到密封部接纳凹部中时,通过该夹紧密封部,切削保持部的脊部。由此,即使在夹紧密封部中的夹紧密封的加工精度产生误差,夹紧密封部的厚度多少增加的情况下,仍可将该夹紧密封部插入到密封部接纳凹部中。此外,由于夹紧密封部通过前后一对保持部以夹持方式支承,故可防止夹紧密封部沿横向晃动的情况。
按照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可将在灯座预定部的底端弯曲的导线与导线固定槽扣合,故可通过导线固定槽,防止导线在灯座预定部的底端部沿横向滑动。此外,由于可通过前端部固定用槽,扣合导线的前端,故可防止导线从相对规定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
按照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可通过固定用部件,将电灯泡的导线夹持于转接器半部的灯座预定部之间,故可确实将导线固定。
按照第7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将固定用部件的嵌合用孔嵌合于处于接合状态的一对转接器半部的周围部分,故可在接合状态,确实地将该对转接器半部固定。
按照第8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如果将一对转接器半部接合,由于扣合部与扣合突起扣合,故可在接合状态,简单地将该对转接器半部固定。


图1为本实施例的汽车用电灯泡1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汽车用电灯泡1的简要立体图;图3(A)为电灯泡10的侧视图,图3(B)为电灯泡10的主视图;图4为转接器半部40A的六面图,图4(a)为左侧视图,图4(b)为主视图,图4(c)为右侧视图,图4(d)为后视图,图4(e)为俯视图,图4(f)为仰视图;图5(A)为固定用部件60的俯视图,图5(B)为固定用部件60的主视图;图6为在电灯泡10上安装转接器半部40A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为在电灯泡10上安装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图8为导线11在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的底端折回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图9为其它实施例的基座部30的俯视图;图10为专利文献1的汽车用电灯泡的简要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施形态的汽车用电灯泡1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汽车用电灯泡1的简要立体图。象图1~图2所示的那样,汽车用电灯泡1由电灯泡10,与安装该电灯泡10的基座部30构成。
首先,对电灯泡10进行描述。
在图3中,图3(A)为电灯泡10的侧视图,图3(B)为电灯泡10的主视图。象该图所示的那样,在电灯泡10中,如果在安装于灯丝12的两端的一对导线11,11之间,实现通电,则电流流过灯丝12,通过该灯丝12的电阻,实现发光。
另外,在图中,在灯丝12的两端,安装有一对导线11,11的组的数量为2个,但是既可为1组,也可为3组以上。
上述灯丝12设置于灯泡20的玻璃球21中,在玻璃球21中,密封有惰性气体。在该灯泡20中,对呈半球状封闭的玻璃管的开端部进行密封,已密封的部分称为“夹紧密封部22”。该夹紧密封部22形成于灯泡20的基端部。
上述导线11的中间部通过夹紧密封部22而固定,该中间部的前方的部分从夹紧密封部22,朝向下方延伸。从夹紧密封部22的底端突出的突起为经过熔断密封处理后的排气管13的底端。
在上述夹紧密封部22的前后面上,分别形成有肋23。形成该肋23的目的在于防止后述的转接器半部40沿纵向发生错位的情况。肋23为细长的形状的杆状突起,按照沿夹紧密封部2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最好,一对肋23,23按照相同的高度形成。
此外,肋23的宽度是任意的,如果按照沿夹紧密封部22的宽度方向细长地形成,则既可较短,也可较长。
还有,肋23也可在对玻璃管进行密封处理时,与夹紧密封部22一起形成,还可在形成夹紧密封部22后,形成肋23。
下面对基座部30进行描述。
象图1所示的那样,在该基座部30上,安装有上述电灯泡10,其由树脂转接器40和固定用部件60构成。
另外,固定用部件60为任意的组成部件,也可没有该部件60。
首先,对树脂转接器40进行描述。
象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树脂转接器40由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构成。由于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实质上相同,故对作为代表的转接器半部40A进行描述。
图4为转接器半部40A的六面图,图4(a)为左侧面图,图4(b)为主视图,图4(c)为右侧视图,图4(d)为后视图,图4(e)为俯视图,图4(f)为仰视图。象该图所示的那样,转接器半部40A由绝缘性树脂制作,其由电灯泡安装部41和灯座预定部42构成。
电灯泡安装部41为用于安装上述电灯泡10的夹紧密封部22的部分。在该电灯泡安装部41的内侧,以比上述夹紧密封部22的厚度稍大的宽度,形成密封部接纳凹部43。
灯座预定部42为预定的部分,构成从外部供给电流的灯座。在灯座预定部42的内侧,形成有其宽度大于导线11的直径的导线接纳部44。
图6为在电灯泡10的夹紧密封部22上,安装有转接器半部40A的状态的侧视图。象该图所示的那样,当将该转接器半部40A安装于夹紧密封部22上时,可在电灯泡安装部41的密封部接纳凹部43中,接纳夹紧密封部22,在灯座预定部42的导线接纳部44中,接纳导线11。于是,按照从宽度方向的左右的任何侧部插入的方式将转接器半部40A安装于上述电灯泡10的夹紧密封部22上。
同样,可在夹紧密封部22的剩余的半面上,安装转接器半部40B。
象上述那样,当按照从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插入的方式将转接器半部40A,40B安装于夹紧密封部22上时,可从导线接纳部44的开口,插入导线11。由此,即使在电灯泡10的导线的弯回不充分的情况下,在接纳导线时,没有导线11挂住的危险。由此,可消除导线11弯曲,或不能够插入的不利情况。其结果是,可不依赖导线11的形状,防止不良产品的发生。
在上述密封接纳凹部43中,在面对的内壁面上,分别形成有肋用槽45,该肋用槽45可与上述肋23自由扣合,沿宽度方向延伸。
当将转接器半部40A安装于夹紧密封部22上时,在沿横向滑动的同时,将电灯泡10的夹紧密封部22中的肋23插入到该转接器半部40A的肋用槽45中,由此,可将转接器半部40A安装于电灯泡10的夹紧密封部22的左右任何的半面上。
同样,可在夹紧密封部22的剩余的半面上,安装转接器半部40B。
由于上述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的肋用槽45与夹紧密封部22的肋23扣合,故可防止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沿纵向错位的情况。其结果是,可防止电灯泡10晃动的情况。
此外,由于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不沿纵向错位,故即使在电灯泡10中的灯泡20的加工精度差的情况下,如果夹紧密封部22中的肋23的形成位置正确,仍可使灯丝12与树脂转接器40的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可防止产生超过规格的不良产品的情况。
还有,在各转接器半部40A,40B的密封部接纳凹部43中时,在前后面对的内壁面上,分别形成有保持部53。各保持部53为锯齿刃结构,其沿横向延伸的脊部与沟部,在上下方向交替地形成。
由于保持部53的锯齿刃结构中的脊部由树脂形成,是柔软的,故当将夹紧密封部22插入到密封部接纳凹部43中时,通过该夹紧密封部22,切削保持部53的凸部22。由此,即使在夹紧密封部22中的夹紧密封的加工精度产生误差,夹紧密封部22的厚度多少增加的情况下,仍可将该夹紧密封部22插入到密封部接纳凹部43中。
此外,由于夹紧密封部22通过前后一对保持部53,53以夹持方式支承,故可防止夹紧密封部22沿横向晃动的情况。
象图4所示的那样,在转接器半部40A的灯座预定部42的底端,形成有导线固定槽46。
图7为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安装于电灯泡10中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图8为导线11在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的底端部折回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象图7和图8所示的那样,当将电灯泡10的导线11在转接器半部40A的灯座预定部42的底端部折回时,可将导线11的折回部分与导线固定槽46扣合。
由此,通过导线固定槽46,防止导线11在灯座预定部42的底端部沿横向滑动的情况。
象图4所示的那样,在灯座预定部42的外壁的内外面上,在上述导线固定槽46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前端部固定用槽47,48。
由此,象图8所示的那样,可将导线11的前端部扣合于前端部固定用槽47,48中,这样,可防止导线11的前端发生错位的情况。
通过上述导线固定槽46和前端部固定用槽47,48,可防止导线11相对规定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
象图4所示的那样,按照与导线固定用槽48邻接的方式,形成有槽49。该槽49为用于固定后述的固定用部件60的槽。
还有,在转接器半部40A的侧端面上,在密封部接纳凹部43的左右,分别形成有突起51和孔52。由此,当从夹紧密封部22的左右两侧,安装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时,通过将相互的突起51插入孔52中,可将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之间接合,可防止错位。
下面对固定用部件60进行描述。
在图5中,图5(A)为固定用部件60的俯视图,图5(B)为固定用部件60的主视图。象该图所示的那样,该固定用部件60呈环状,在绝缘树脂制的部件主体61的中间部,以上下贯通的方式形成有嵌合孔62。该嵌合孔62为将上述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插入到处于接合状态的灯座预定部42,42的周围部分的孔。
由此,通过将固定用部件60的嵌合用孔62与处于接合状态的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的灯座预定部42,42的周围部分嵌合,可确实地在接合状态固定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
在嵌合孔62中,形成有突起63,该突起63可与上述转接器半部40A的槽49嵌合。由此,当将固定用部件60安装于灯座预定部42上时,可防止左右的错位。
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基座部30的俯视图。象该图所示的那样,在构成基座部30的组成部件中,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是必需的,但是,上述固定用部件60是任意的。在基座部30仅仅由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构成的情况,可在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的各半部上,形成扣合突起71和扣合部72。
上述扣合突起71为分别形成于转接器半部40A的接合部分的内外两面上的突起。
上述扣合部72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于转接器半部40B的接合部分的内外两面上,在前端部分,具有朝向内侧的爪。
由此,如果将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接合,由于扣合部72的爪与扣合突起71扣合,故可在接合状态简单地将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固定。
另外,固定机构不仅仅是上述固定用部件60,上述扣合突起71和扣合部72的组合,可在安装于上述夹紧密封部22上的状态,将该转接器半部40A,40B固定。
本实施例的汽车用电灯泡1实现下面给出的(1)~(6)的作用效果。
(1)当能够按照从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插入的方式将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安装于夹紧密封部22上时,可从导线接纳部44的开口,插入导线11。由此,即使在电灯泡10的导线11的弯回不充分的情况下,在接纳导线时,仍没有导线挂住的危险。由此,可消除导线11弯曲,或不能够插入的不利情况,其结果是,可不依赖导线11的形状,防止不良产品的发生。
(2)由于上述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中的肋用槽44与夹紧密封部22的肋23扣合,故可防止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沿纵向错位的情况。其结果是,可防止电灯泡10晃动的情况。
(3)由于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不沿纵向错位,故即使在电灯泡10中的灯泡20的加工精度差的情况下,如果夹紧密封部22中的肋23的形成位置正确,则仍可使灯丝12与树脂转接器40的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可防止超过规格的不良产品的发生。
(4)在各转接器半部40A,40B中的密封部接纳凹部43中,在沿前后面对的内壁面上,分别形成有保持部53。各保持部53为锯齿刃结构,其沿横向延伸的脊部与沟部交错的形成。由于保持部53的锯齿刃结构中的脊部由树脂形成,是柔软的,故当将夹紧密封部22插入到密封部接纳凹部43中时,通过该夹紧密封部22,切削保持部53的脊部。由此,即使在夹紧密封部22中的夹紧密封的加工精度产生误差,夹紧密封部22的厚度多少增加的情况下,仍可将该夹紧密封部22插入到密封部接纳凹部43中。
此外,由于夹紧密封部22通过前后一对保持部53,53以夹持方式被支承,故可防止夹紧密封部22沿横向晃动的情况。
(5)由于可将在灯座预定部42的底端弯曲的导线11与导线固定槽46扣合,故可通过导线固定槽46,防止导线11在灯座预定部42的底端部沿横向滑动。此外,由于可通过前端部固定用槽47,48,扣合导线11的前端,故可防止导线11从相对规定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
(6)由于将固定用部件60的嵌合用孔62嵌合于处于接合状态的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的周围部分,故可在接合状态,简单地将该对转接器半部40A,40B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用电灯泡,该汽车用电灯泡由电灯泡和安装该电灯泡的基座部构成,其特征在于该电灯泡由灯泡,从该灯泡的基部延伸的导线,与夹紧密封部构成,该夹紧密封部形成于上述灯泡的基部,用于固定上述导线;上述基座部由树脂转接器构成,该树脂转接器由一对转接器半部形成,该一对转接器半部按照从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插入的方式安装于夹紧密封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灯泡,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转接器半部由安装上述电灯泡的电灯泡安装和形成灯座的预定的灯座预定部形成;在上述电灯泡安装部上,形成有接纳上述夹紧密封部的密封部接纳凹部;在上述灯座预定部中,形成有接纳上述导线的导线接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电灯泡,其特征在于在夹紧密封部的前后面上,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肋;在上述各转接器半部的密封部接纳凹部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肋用槽,该肋用槽与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肋自由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电灯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转接器半部中的密封部接纳凹部的内壁面上,形成锯齿刀结构的保持部,其沿横向延伸的脊部与沟部,在上下方向交替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电灯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灯座预定部的底端,形成有导线固定用槽,该导线固定用槽扣合接纳于上述导线接纳部中的导线在灯座预定部的底端返回的部分;在上述灯座预定部的外壁上,在上述导线固定用槽的顶部,形成扣合上述导线的前端部的前端部固定用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灯泡,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下述的固定机构,在将上述一对转接器半部安装于上述夹紧密封部上的状态,该固定机构将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电灯泡,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机构为环状的固定用部件,该固定用部件形成有嵌合用孔,该嵌合用孔与处于接合状态的一对转接器半部的周围部分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电灯泡,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机构由扣合突起和扣合部件形成,该扣合突起设置于上述的其中一个转接器半部上,该扣合部件设置于上述另一转接器半部上,可与上述扣合突起自由扣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电灯泡,该汽车用电灯泡可消除在将基座部安装于电灯泡上时,导线弯曲,或无法插入的不利情况,可防止电灯泡晃动的情况,可不依赖电灯泡的玻璃球的加工精度,防止灯丝的位置发生偏移,据此,防止不良品的产生。一种汽车用电灯泡(1),其由电灯泡(10),与安装该电灯泡(10)的基座部(30)构成,电灯泡(10)由灯泡(20),从该灯泡(20)的基部延伸的导线(11),与夹紧密封部(22)构成,该夹紧密封部(22)形成于上述灯泡(20)的基部,用于固定上述导线(11),上述基座部(30)由树脂转接器(40)构成,该树脂转接器(40)由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形成,该一对转接器半部(40A,40B)按照从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插入的方式安装于夹紧密封部(22)上。
文档编号H01J61/36GK1532451SQ20041002952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5日
发明者石原义久 申请人:尼普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