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烛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10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趣味烛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趣味烛灯。
背景技术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像停电这种事故已经很少发生,现代社会的人们也较少使用蜡烛这种照明工具。但是在某些特殊场合或地点,蜡烛仍然是其他发光装置所无法替代的。例如,人们为了烘托某种氛围,而采用蜡烛照明(如圣诞晚会、生日晚会中、情侣进餐时);或者刻意营造一种环境(例如在一些咖啡厅、酒吧等场合通常都使用蜡烛)。但目前的烛灯多是直接将蜡烛直接放置在一烛台上形成,所选择的烛台多为造型各异的饰物,难以产生动态变化,趣味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产品之不足,提供一种在使用时可产生动态效果的趣味烛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趣味烛灯包括一叶片轮、一圆筒状的罩体以及一用于放置蜡烛的底座,叶片轮位于罩体上部通口位置处,且罩体罩设于底座的外围。
叶片轮中心位置处形成一凹口,一支杆的尖端插于叶片轮的凹口中,即叶片轮悬置于该支杆的尖端,且支杆的下部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点燃蜡烛,然后将罩体罩设于底座外,最后将叶片轮放置在支杆的尖端上即可,这样蜡烛产生的热气流上升将推动叶片轮绕支杆的尖端转动,使本产品产生动态效果,增添产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3,本实用新型包括叶片轮1、罩体2以及放置蜡烛4的底座3。其中叶片轮1为一个具有多片叶片的风叶轮,其中心位置处形成有凹口11。罩体2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其上镂空有许多的细小空隙或通孔(图中未示出),并且此细小空隙或通孔形成一定的图案,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效果。底座3上固定有一支杆5,此支杆5的下部固定在底座3上,其上部形成有一尖端51,之所以设置为尖端51是为了减少叶片轮1转动时凹口11内壁与尖端51所产生的摩擦力,使叶片轮1转动可以更加畅顺,当然支杆5的顶端也可采用球状等可减少摩擦力的形状。罩体2罩设于底座3的外围,而叶轮1位于罩体2上部通口位置处,支杆5的尖端51插于叶片轮1的凹口11处,即叶片轮1悬置于该支杆5的尖端51。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点燃蜡烛4,然后将罩体2罩设于底座3外,最后将叶片轮1放置在支杆5的尖端51上即可,这样蜡烛产生的热气流上升将推动叶片轮1绕尖端51转动,而罩体2上形成的细小空隙或通孔可及时补充其内部的空气,保证蜡烛4的正常燃烧,使叶片轮1可持续旋转。
为了保证叶片轮1的顺畅旋转,叶片轮1的直径应该略小于罩体2通口的直径,以使叶片轮1在转动时不至于与罩体2的内壁产生擦碰。
见图3,为了保证叶片轮1运转的稳定,可使罩体2与底座3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本实施例就是在底座3下设置一直径较大的底盘31。该底盘31与底座3固定连接,在底盘31上开设有一与罩体2直径相同的凹槽311,罩体2的底部边缘插设于凹槽311内。这样通过凹槽311使罩体2与底座3之间的位置保持稳定,即罩体2与叶片轮1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保证叶片轮1在运转时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较目前同类的产品,其不仅可产生动态效果,并且增添了产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支杆5也可直接与罩体2固定,这样就直接使罩体2与叶片轮1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而无需再通过其他构造保持此两者之间稳定。这些结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趣味烛灯,包括一用于放置蜡烛(4)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叶片轮(1)和一圆筒状的罩体(2),其中叶片轮(1)位于罩体(2)上部通口位置处,且罩体(2)罩设于底座(3)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烛灯,其特征在于叶片轮(1)中心位置处形成一凹口(11),一支杆(5)上部的尖端(51)插于叶片轮(1)的凹口(11)中,即叶片轮(1)悬置于该支杆(5)的尖端(51),且支杆(5)的下部固定在底座(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烛灯,其特征在于罩体(2)上以镂空形成有细小空隙或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趣味烛灯。其技术方案为该趣味烛灯包括一叶片轮、一圆筒状的罩体以及一用于放置蜡烛的底座,叶片轮位于罩体上部通口位置处,且罩体罩设于底座的外围。叶片轮中心位置处形成一凹口,一支杆的尖端插于叶片轮的凹口中,即叶片轮悬置于该支杆的尖端,且支杆的下部固定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点燃蜡烛,然后将罩体罩设于底座外,最后将叶片轮放置在支杆的尖端上即可,这样蜡烛产生的热气流上升将推动叶片轮绕支杆的尖端转动,使本产品产生动态效果,增添产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文档编号F21L19/00GK2687489SQ200420043988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蔡壮鑫 申请人:蔡壮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