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43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使该LED投射灯在使用时发挥较佳散热效果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的投射灯如图9所示,将铝挤型鳍片制作成罩体6,而罩体6作为反射罩使用,并在罩体6的顶端设置有高亮度的发光部61,使该投射灯可设置在所需的位置处,作为局部的加强光源。
虽然上述公知的投射灯的结构可以实现作为局部加强光源的作用,但由于其发光部61为高亮度的发光体,因此,其发光时相对的会产生高热量,若不能及时散热,则将会导致发光部61过热而损毁,所以该投射灯的散热亦显得十分重要。而以该公知的投射灯为例,其散热时通过由铝挤型鳍片制成的罩体6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散热,但是由于罩体6与发光部61之间为单纯的组件接触,其二者间并无任何传导介质,因此导致发光部61传递热量的速度较差,其热量无法迅速引导至罩体6上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散热,使大部分热量囤积在发光部61上,造成散热效果不佳的现象,使发光部61易因过热而损毁,减少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使该LED投射灯利用第一散热单元及第三散热体的设置,而在使用时发挥较佳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中空部的第一散热单元,在该中空部一端内具有反射罩及第三散热体;该发光单元贴覆在该第三散热体的任一面上,光源投射处对应于该反射罩,以及中空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能够使该LED投射灯在使用时发挥较佳的散热效果,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公知投射灯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散热单元11-第一散热体 12-第二散热体 13-第三散热体111、121、111a、121a-散热鳍片 112、122-中空部113、123-容置空间 114-穿孔14-反射罩 15-锁固组件2-发光单元21-电路板 22-发光体3-连接单元31-变压器 32-导线 33-连接端34-入口35-吊架4-外部电源5-第二散热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
如下
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及剖面状态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包括第一散热单元1、发光单元2及连接单元3,可使该LED投射灯在使用时发挥较佳的散热效果。
第一散热单元1包括具有多个散热鳍片111、121所形成的第一散热体11及第二散热体12。在第一、二散热体11、12之间设有容置第三散热体13的容置空间113、123,在容置空间113、123中设有中空部112、122;在第二散热体12的中空部122内设置有反射罩14,而第一、二散热体11、12通过锁固组件15固定连接;发光单元2包括电路板21及多个封装在电路板21上的发光体(LED)22。电路板21贴覆在第三散热体(均温板)13的任一面上,而发光体(LED)22对应于第二散热体12内所设置的反射罩14;连接单元3设置在第一散热体11的中空部112的一端,其内具有变压器31,其外具有可插接电源的连接端33;变压器31通过导线32与发光单元2的电路板21连接,在连接端33与电源插座插接后,将电源输入至变压器31变压成可提供发光单元2所需的电源。
由上述结构即可构成全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
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状态图及使用状态剖面图。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可利用连接单元3的连接端33与外部电源4连接,可输入外部电源经变压后,提供发光单元2的多个发光体22所需的电源。当多个发光体22在使用中产生热量时,该热量由第三散热体13直接吸收后,由第三散热体13快速传导到第一散热单元1的第一、二散热体11、12,再传导至各散热鳍片111、121上,以达到热量的散逸,确保发光单元2正常工作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单元3与第三散热体13之间可设置有第二散热单元5,第二散热单元5可为风扇。在第一散热体11的中空部112的壁上具有多个穿孔114以及在连接单元3末端开设有多个入口34,第二散热单元5转动时,可将外部气流由入口34导引进入后,吹向第三散热体13上,再由第一散热体11的多个穿孔114将气流导出,形成强制对流的散热方式,以提高LED投射灯的散热效率。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本实施例中,可在连接单元3外部进一步增设吊架35,可供使用者将LED投射灯吊挂于天花板,或所需使用的地方。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二散热体11、12包括多个向内、外呈放射状的鳍片111、111a、121、121a;在第三散热体13上具有多个穿孔131,除可作用为散热通风口及结构加强的功能外,还可供导线32穿过与发光单元2连接,在连接单元3与电源插座(图中未示出)连接后,可通过导线32将电源传输至发光单元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单元,其上具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内设置有第三散热体;反射罩,设置在所述中空部内;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散热体的任一面上,所述光源投射处对应于所述反射罩;以及,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中空部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包括第一、第二散热体,在所述第一、二散热体内具有容置所述第三散热体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二散热体包括多个鳍片,所述第一、二散热体通过锁固组件相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散热体包括多个向内、外呈放射状的鳍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及多个封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为LE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具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通过导线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电路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外部设有连接端及吊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中所述第三散热体为均温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体上具有多个穿孔。
9.一种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单元,其上具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内设置有第三散热体,在所述中空部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孔;反射罩,设置在所述中空部内;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散热体的任一面上,所述光源投射处对应于所述的反射罩;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中空部的一端,其外部具有与内部相通的入口;及,第二散热单元,设置在所述中空部内,且位于所述连接单元与第三散热体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单元为风扇。
专利摘要一种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包括具有中空部的第一散热单元;在该中空部的一端内具有反射罩及第三散热体,该发光单元贴覆在该第三散热体的任一面上,光源投射处对应于反射罩,以及在该中空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单元,用以输入外部电源提供发光单元所需的电源使用,而该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量将由第三散热体直接吸收,再传导至第一散热单元上进行散热,以达到LED投射灯于使用时发挥较佳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F21V29/00GK2791469SQ20052001901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7日
发明者王派酋, 王勤彰, 王勤文 申请人:奥古斯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