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76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众所周知,现有的灯泡形电子节能灯荧光灯管主要采用U型灯管,而且灯管的外壳设计的不合理,只能单用不能有效地散发灯管的热度,产品单一,光照度差,节能效果不理想,为了满足灯具市场的需求,完成本产品的创造。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即能插头连接又能螺纹连接的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灯壳的后盖上还设有散热孔,对保护电子线路的元件带来益处,荧光灯管为S形结构,光照度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包括灯壳,驱动器、电子线路、荧光灯管,灯管的电极经引线与节能驱动器电子线路相连,灯芯与透光泡壳真空密封,其特征在于反光杯的空腔内壁上设有一层发光材料,反光杯空腔的底部有二个灯管电极洞口,S型荧光灯管装在反光杯空腔的底部,灯管上的电极引线穿过插座口与电子线路相连,反光杯的空腔顶部连接一个卡圈,卡圈上装有透光的玻璃片,反光杯底部的背面设有节能电子线路线板卡槽,在电子线路板的外面设有一个漏斗形的后盖,后盖一端为开口结构,放在反光杯底部与外壳连接,后盖另一端为灯头结构,灯头顶部有二个可卸的电极插头,灯头的颈壁上有螺纹槽,可卸的电极插头和颈壁上的螺纹槽可连接螺纹灯头,电极插头一端与电源灯座相连,电极插头另一端与节能驱动器电子线路相连,在后盖灯头颈壁与开口结构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散热孔;反光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反光杯底部的中心有一微凸的半圆球形,半圆球形的左右两边设有荧光灯管插座口,外壳底部左右二端设有凹块结构;反光杯空腔内壁上设有一层发光材料,可以采用贴附反光金属纸,反光塑料纸或直接采用涂布一层反光树脂材料,如PET等固化树脂材料;卡圈采用塑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透明玻璃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有机玻璃或玻璃材料制成;后盖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可以采用透明材料,也可以是不透明的或者是后盖的开口结构为不透明;S型荧光灯管采用热阴极或冷阴极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几何形状的灯管,灯管的电极经引线驱动器相连,灯芯与透光泡壳真空密封,在该真空系统内充有氩、氖、汞等放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造型别致,结构新颖,S形的荧光灯管国内外至今未发现,而且生产的节能灯既能与插座插头连接或螺纹连接,光照度强,产品使用寿命提高20%,节能效果好、成本低、投资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产品构造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的反光杯零部件结构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的卡圈零部件结构构造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的后盖零部件结构构造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S型荧光灯管构造图。
参见
图1,1为反光灯杯,2为S形灯管,3为卡圈,4为玻璃片,5为后盖,6为电子线路板及元件,7为螺纹灯头,8为可卸电极插头,9为反光杯空腔中心位置的半圆球形凸块,10为S形灯管插座口,插座口共有两个,在半圆球块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插座口。
参见图2,a为反光杯底部构造图,b为反光杯侧视图,c为反光杯顶部构造图,21为反光杯空腔中心的球形凸块,22为装在空腔的灯管,23为反光杯外壳底部左右二端设有的凹块,便于安装方便。
参见图3,(a)为卡圈的主视图,(b)为卡圈的侧视图,31为卡圈,32为透明玻璃片。
参见图4,a为后盖部件的主视图,b为后盖部件的侧视图。41为后盖的开口结构,42为后盖的灯头结构,43为螺纹槽,44为可卸的电极插头,45为散热孔。
参见图5,这种电子线路还是易见的,由电源通过电极插头连接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通过电容C1、C2、C3等元件来耦合至三极管Q1和Q2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输出端串联电容C4并连接荧光灯管一端,电容C2,三极管Q1基极、电阻R3、电感L3抽头一端连接电感L5、电感L2至输出端到荧光灯管另一端。
参见图6,61为S形荧光灯管,62为电极插头,63为引线,64为驱动器。首先,设计一支热阴极或冷阴极S形荧光灯管,灯管也可以是其它几何形状,灯管的电极经引线与驱动器相连,灯芯与透光泡壳真空密封,灯管上有至少一个通孔,使灯管和泡壳构成一个真空系统,在该真空系统内充有氩、氖、汞等放电材料,这种生产灯管的技术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清楚的。
参见图2、图3和图4,将反光杯、卡圈、透明塑料片按上述图形结构要求开具模具,利用注塑成型,采用PVC或其它塑料材料,如壳外外观需色彩可真空喷涂或按指定位置喷涂颜料。在反光杯空腔内贴附一层反光膜如镭射膜,将S形荧光灯管两端装上插座,插座被固定连接在空腔中心位置左右二端的插座口,灯管上的电极线通过插座口与电子线路与电容C4、电感L2一端相连,反光杯顶部上装有卡圈,卡圈内设有透明玻璃片,电子线路板固定在反光杯底部的背面,电子线路板中的桥式整流电路两端连接后盖上的电极可卸插头,见图5后盖一端的开口结构与反光杯底部外壳连接,后盖灯头顶部的电极插头可螺旋连接,电极插头卸下后可套上各种螺纹灯头,如GV10、E26、E27、E14、E10、E9等型号螺纹灯头,也可以将电极插头尺寸做得适合于插头插座连接即可,直接套上各种螺纹灯头,完成如
图1所示的产品创造,这种生产技术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容易实施的。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包括灯壳、驱动器、电子线路、荧光灯管,灯管的电极经引线与驱动器相连,灯芯与透光泡壳真空密封,其特征在于反光杯的空腔内壁上设有一层发光材料,反光杯空腔的底部有二个灯管电极洞口,S型荧光灯管装在反光杯空腔的底部,灯管上的电极引线穿过插座口与电子线路相连,反光杯的空腔顶部连接一个卡圈,卡圈上装有透光的玻璃片,反光杯底部的背面设有节能电子线路线板卡槽,在电子线路板的外面设有一个漏斗形的后盖,后盖一端为开口结构,放在反光杯底部与外壳连接,后盖另一端为灯头结构,灯头顶部有二个可卸的电极插头,灯头的颈壁上有螺纹槽,可卸的电极插头和颈壁上的螺纹槽可连接螺纹灯头,电极插头一端与电源灯座相连,电极插头另一端与节能驱动器电子线路相连,在后盖灯头颈壁与开口结构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散热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反光杯底部的中心有一微凸的半圆球形,半圆球形的左右两边设有荧光灯管插座口,外壳底部左右二端设有凹块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杯空腔内壁上设有一层发光材料,可以采用贴附反光金属纸,反光塑料纸或直接采用涂布一层反光树脂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卡圈采用塑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透明玻璃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有机玻璃或玻璃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后盖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可以采用透明材料,也可以是不透明的或者是后盖的开口结构为不透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其特征在于S型荧光灯管采用热阴极或冷阴极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几何形状的灯管,灯管的电极经引线驱动器相连,灯芯与透光泡壳真空密封,在该真空系统内充有氩、氖、汞放电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两用灯泡形电子节能灯。包括灯壳,驱动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光杯的空腔顶部连接一个卡圈,反光杯底部的背面设有节能电子线路线板卡槽,在电子线路板的外面设有一个漏斗形的后盖,后盖一端为开口结构,放在反光杯底部与外壳连接,后盖另一端为灯头结构,灯头顶部有二个可卸的电极插头,灯头的颈壁上有螺纹槽,可卸的电极插头和颈壁上的螺纹槽可连接螺纹灯头,电极插头一端与电源灯座相连,电极插头另一端与节能驱动器电子线路相连,在后盖灯头颈壁与开口结构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散热孔。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造型别致,结构新颖,S形的荧光灯管国内外至今未发现,而且光照度强,产品使用寿命提高20%,节能效果好、成本低、投资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文档编号H01J61/12GK2932049SQ20052004749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
发明者沈继 申请人:上海冉生电子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