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28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一种照明灯。
技术背景目前的照明灯大都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照明亮度不强其照明时间不够长,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所以开发出一种使用方便,亮度大和光照时长的照明灯很有必要,而且根据用户的需要照明灯可以悬挂在任何方便照明的地方,方便使用,最大限度的保证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照明灯,以克服现有照明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照明亮度不强及照明时间不够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由上壳体、下壳体及LED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前部设有由LED组成的照明面板,下部设有控制LED的线路板,底部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接线柱,下壳体外表面底部设有与接线柱连接的插座,上壳体内上部设有与下壳体内的LED对应带灯孔的反光罩,该反光罩与上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上壳体中部设有开关装置,上部容纳反光罩的部位呈下凹状,由螺钉通过下壳体上相应螺孔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组成下部为手柄状上部呈下凹状的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LED为32支,分3行排列在照明面板上,中间为10支,两侧各为11支,反光罩上的灯孔与各个LED相对应。
所述照明灯下壳体顶部设有吊钩,所述照明灯下壳体外表面中部连接一由磁铁制成的圆盘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美观大方,由于采用了磁铁支架,可以放置于铁器上,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的照明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所示的照明灯,由上壳体1、下壳体2及LED3组成,所述下壳体2内前部设有由LED3组成的照明面板4,下部设有控制LED的线路板5,底部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接线柱6,下壳体2外表面底部设有与接线柱6连接的插座7,上壳体1内上部设有与下壳体2内的LED3对应带灯孔的反光罩8,该反光罩8与上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上壳体1中部设有开关装置9,上壳体1上部容纳反光罩8的部位呈下凹状,由螺钉通过下壳体2上相应螺孔将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组成下部为手柄状上部呈下凹状的照明灯,照明灯的LED3为32支,分3行排列在照明面板4上,中间为10支,两侧各为11支,反光罩8上的灯孔与各个LED相对应,照明灯下壳体2顶部设有吊钩10,所述照明灯下壳体外表面中部连接一由磁铁制成的圆盘支架11。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灯,由上壳体、下壳体及LED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前部设有由LED组成的照明面板,下部设有控制LED的线路板,底部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接线柱,下壳体外表面底部设有与接线柱连接的插座,上壳体内上部设有与下壳体内的LED对应带灯孔的反光罩,该反光罩与上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上壳体中部设有开关装置,上部容纳反光罩的部位呈下凹状,由螺钉通过下壳体上相应螺孔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组成下部为手柄状上部呈下凹状的照明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为32支,分3行排列在照明面板上,中间为10支,两侧各为11支,反光罩上的灯孔与各个LED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下壳体顶部设有吊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下壳体外表面中部连接一由磁铁制成的圆盘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由上壳体、下壳体及LED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前部设有由LED组成的照明面板,下部设有控制LED的线路板,底部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接线柱,下壳体外表面底部设有与接线柱连接的插座,上壳体内上部设有与下壳体内的LED对应带灯孔的反光罩,该反光罩与上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上壳体中部设有开关装置,上部容纳反光罩的部位呈下凹状,由螺钉通过下壳体上相应螺孔将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组成下部为手柄状上部呈下凹状的照明灯。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美观大方,由于采用了磁铁支架,可以放置于铁器上,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F21V21/096GK2826150SQ20052012998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4日
发明者马建烽 申请人:马建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