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92525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壁挂电视或大型监视器等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板(以下简称“显示板”),是以大画面、纤薄、重量轻为特点的观看性能优良的显示器件。
作为显示板的代表的交流表面放电型显示板,在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之间,形成有多个放电室。前面板,包括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组,且在前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多组,并且这些显示电极组由电介质层和保护层所覆盖。背面板,在后玻璃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覆盖这些数据电极形成电介质层,再在电介质层上与数据电极相平行地形成多个障壁。在电介质层的表面和障壁的侧面上形成有荧光体层。在使显示电极组和数据电极互相立体交叉的状态下,前面板和背面板相对设置并密封,并在内部的放电室里封入放电气体。这样构成的显示板,在各放电室内由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并由该紫外线激发RGB各色的荧光体来进行彩色显示。
作为显示板的驱动方法,一般的方法为所谓子场驱动法,即1个场期间分割为多个子场后,通过发光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的方法。在此,各个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
在初始化期间,在所有的放电室一齐进行初始化放电,清除此前的各放电室所对应的残余壁电荷,同时,形成接下来的写入动作所需要的壁电荷。此外,具有产生用于减少放电滞后以使写入放电稳定发生的预备放电剂(priming)(用于放电的预备放电剂=激发粒子)的作用。在写入期间,给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电压的同时,给数据电极施加与应显示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写入脉冲电压,在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之间有选择的引发写入放电,以有选择地形成壁电荷。在接下来的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施加指定次数的维持脉冲电压,有选择地使通过写入放电来形成壁电荷的放电室放电并发光。
这样,为了正确的显示图像,在写入期间可靠地实施有选择的写入放电是很重要的。但是,因为电路结构上的限制而使写入脉冲电压无法使用高电压,数据电极上形成的荧光体层导致放电难以进行等等,在写入放电阶段,使放电滞后增大的原因很多。所以,用于使写入放电稳定发生的预备放电剂非常重要。
但是,由放电产生的预备放电剂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减少。所以,在所述显示板的驱动方法中,对于从初始化放电起经过长时间后的写入放电而言,初始化放电产生的预备放电剂会不够。结果导致放电滞后变大,写入动作变的不稳定,而产生图像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或者,为了稳定的进行写入动作而写入时间设定得较长,结果会导致用于写入期间的时间变的太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日本特开平9-245627号公报中,提出了设置预备放电电极来产生预备放电,并使放电滞后减小的显示板和其驱动方法。
但是在上述的显示板中,毗邻的放电室容易产生互相干涉。特别是在写入期间,可能会受到与毗邻放电室的写入放电同时发生的预备放电的影响,而产生误写入或者写入缺陷。因此,产生写入动作的驱动电压余量变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显示板驱动方法是,是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该等离子显示板具备由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所构成多个显示电极组;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显示电极组的间隙中的每隔一个间隙里,并与上述显示电极组相平行的多个预备放电电极;以及,设置在隔着放电空间与第一基板相对配置的第二基板上,且在与显示电极组相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数据电极,显示电极组与数据电极相互面对而构成主放电室,预备放电电极与数据电极相互面对而构成预备放电室,其特征在于,一个电视场,由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的多个子场所构成,写入期间,包括对第奇数个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奇数行写入期间、以及对第偶数个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偶数行写入期间,在奇数行写入期间,对第奇数个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电压,并且,在施加扫描脉冲电压之前,对与被施加扫描脉冲电压的扫描电极相毗邻的预备放电电极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以使预备放电电极和数据电极间产生预备放电,在偶数行写入期间,对第偶数个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电压,并且,在施加扫描脉冲电压之前,对与被施加扫描脉冲电压的扫描电极相毗邻的预备放电电极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以使预备放电电极和数据电极间产生预备放电。


图1是展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板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板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显示板的电极配置排列图。
图4是使用图1所示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构成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5是图1所示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图。
图中10-显示板;21-前面基板;22-扫描电极;22a,23a-透明电极;22b,23b-金属总线;23-维持电极;24-电介质层;25-保护层;28-光吸收层;29-预备放电电极;31-背面基板;32-数据电极;33-电介质层;34-障壁;34a-纵向障壁;34b-横向障壁;35-荧光体层;40-主放电室;41,41b-间隙部分;41a-预备放电室;100-显示装置;101-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2-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03-定时控制电路;104-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05-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06-预备放电电极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图1为展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板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2为上述显示板的截面图。作为第一基板的玻璃制前面基板21与作为第2基板的背面基板31隔着放电空间相对配置,在放电空间里封入通过放电而放射紫外线的氖与氙的混合气体。
在前面基板21上,设置有多个由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构成的显示电极组并且这些显示电极组互相平行。此时,例如,与按照扫描电极22-维持电极23的顺序构成的显示电极组毗邻的显示电极组,按照维持电极23-扫描电极22的顺序构成。而且,在毗邻的显示电极组之间的间隙部分中,扫描电极22彼此相对的间隙部分里,设置有与显示电极组相平行的预备放电电极(priming electrode)29。所以,从前面基板21-侧来看,在前面基板21上,电极是以这样的顺序排列的维持电极23-扫描电极22-预备放电电极29-扫描电极22-维持电极23-维持电极23-扫描电极22-预备放电电极29-扫描电极22-维持电极23-...。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分别由透明电极22a、23a和分别形成在该透明电极22a,23a上的金属总线22b、23b所构成。在扫描电极22-扫描电极22之间、以及维持电极23-维持电极23之间的前面基板21上,设有由黑色材料构成的光吸收层28。另外,预备放电电极29,是在扫描电极22-扫描电极22之间的前面基板21上设有的光吸收层28上,使用金属总线构成的。而且,设有覆盖了这些扫描电极22、维持电极23、预备放电电极29以及光吸收层28的电介质层24和保护层25。
在背面基板31上,在与扫描电极22交叉的方向上,互相平行地形成有多个数据电极32,并形成有覆盖数据电极32的电介质层33。电介质层33的上面,形成有分隔主放电室40用的障壁34。
障壁34由在与数据电极32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纵向障壁34a和横向障壁34b所组成。而且,纵向障壁34a和横向障壁34b在形成主放电室40的同时,横向障壁34b在主放电室40之间形成间隙部分41。因此,障壁34沿着由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所构成的一组显示电极组,形成了联结多个主放电室40的主放电室行,在毗邻的主放电室行之间产生间隙部分41。预备放电电极29形成在间隙部分41的当中,位于前面基板21上相毗邻的2个扫描电极22的间隙部分,这个间隙部分作为预备放电室(priming discharge cell)41a来起作用。换言之,间隙部分41中的每隔一个间隙部分41,成为有预备放电电极29的预备放电室41a。另外,间隙部分41b,是相毗邻的2个维持电极23的间隙部分。
另外,这些障壁34的顶部平坦,以便于与前面基板21相抵着接触。这样是为了防止毗邻的主放电室40互相干扰。特别是在写入期间,防止主放电室40因为与毗邻的主放电室40的写入放电而同时发生的预备放电的影响而产生误写入等的误动作。更进一步的目的是,防止与预备放电室41a毗邻的主放电室40的壁电荷伴随着预备放电而减少,产生主放电室40的写入缺陷等的误动作。
在对应被障壁34划分的主放电室40的电介质层33的表面和障壁34的侧面,设置有荧光体层35。此外,在图1中虽然间隙部分41一侧没有设置荧光体层35,但也可以在间隙部分41一侧设置荧光体层35。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设置有覆盖数据电极32的电介质层33,但不设置这个电介质层33也是可以的。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板的电极配置排列图。列方向排列设置有m列的数据电极D1-Dm(图1的数据电极32)。行方向排列设置有n行的扫描电极SC1-SCn(图1的扫描电极22)、n行的维持电极SU1~SUn(图1的维持电极23)、n/2行的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图1的预备放电电极29),并按照维持电极SU1-扫描电极SC1-预备放电电极PR1-扫描电极SC2-维持电极SU2-维持电极SU3-扫描电极SC3-预备放电电极PR3-扫描电极SC4-维持电极SU4-...的顺序排列。于是,在放电空间内,形成有m×n个包含有一组扫描电极SCi、维持电极SUi(i=1~n)和一个数据电极Dj(j=1~m)的主放电室Ci,j(图1的主放电室40)。另外,在放电空间内,形成有n/2个包含有预备放电电极PRp(p是奇数)和数据电极D1~Dm的预备放电室PSp(图1的预备放电室41a)。另外在后面详细叙述,在写入期间,在这个预备放电室PSp发生的预备放电是,提供给与预备放电室PSp相毗邻的主放电室Cp,1~Cp,m、Cp+1,1~Cp+1,m的。
图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构成示例的方框图。显示装置100,具有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1、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02、定时控制电路103、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04、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05以及预备放电电极驱动电路106。图像信号及同步信号,被输入至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1。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1,依据图像信号及同步信号,控制是否点亮各子场的子场信号输出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02。
此外,同步信号还被输入到定时控制电路103。定时控制电路103根据同步信号,分别向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0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04、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05以及预备放电电极驱动电路106输出定时控制信号。
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02,按照子场信号以及定时控制信号,给显示板10的数据电极32(图3的数据电极D1~Dm)施加指定的驱动波形电压。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04按照定时控制信号给显示板10的扫描电极22(图3的扫描电极SC1~SCn)施加指定的驱动波形电压。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05,按照定时控制信号给显示板10的维持电极23(图3的维持电极SU1~SUn)施加指定的驱动波形电压。预备放电电极驱动电路106,按照定时控制信号给显示板10的预备放电电极29(图3的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施加指定的驱动波形电压。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0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04、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05以及预备放电电极驱动电路106中,分别由电源电路(没有图示)提供所需要的电力。
接着,对驱动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和其定时与显示板的动作一起进行说明。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个场期间,由多个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的子场所构成。写入期间,包括对第奇数个扫描电极(以下简称奇数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奇数行写入期间、以及对第偶数个扫描电极(以下简称“偶数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偶数行写入期间。奇数扫描电极和偶数扫描电极的写入动作,在时间上分开进行。至于预备放电室,在奇数行写入期间以及偶数行写入期间之前,分别进行初始化动作。另外,假定在最初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对所有的室即全室进行初始化动作,第二子场及以后是进行有选择性的初始化动作,并据此来说明。在此,全室初始化动作,用与图像显示有关的所有主放电室产生初始化放电,选择性初始化动作,对在之前的子场的维持期间里进行了维持放电的主放电室,有选择的产生初始化放电。为了方便说明,全室初始化期间分为两个部分,称为前半部和后半部。
在第一子场的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数据电极D1~Dm/维持电极SU1~SUn各自保持为0(V)。然后,给扫描电极SC1~SCn施加从电压Vi1起缓慢向电压Vi2上升的倾斜波形电压。在此,电压Vi2的电压值,超过对维持电极SU1~SUn以及数据电极D1~Dm开始放电的电压值。另外,向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也施加与扫描电极SC1~SCn相同的倾斜波形电压。于是,在主放电室Ci,j的内部,扫描电极SC1~SCn与维持电极SU1~SUn之间、扫描电极SC1~SCn与数据电极D1~Dm之间,分别发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另外,在预备放电室内部,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与数据电极D1~Dm之间,分别发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于是,负的壁电压积蓄到扫描电极SC1~SCn上和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上,与此同时,正的壁电压积蓄到数据电极D1~Dm上和维持电极SU1~SUn上。在此,电极上的壁电压,是指由积蓄在覆盖电极的电介质层或荧光体层上的壁电荷所产生的电压。
在初始化期间的后半部,维持电极SU1~SUn保持为正电压Ve,向扫描电极SC1~SCn施加从电压Vi3缓慢的向电压Vi4下降的倾斜波形电压。在此,电压Vi3的电压值,低于对维持电极SU1~SUn以及数据电极D1~Dm开始放电的电压值。而且,电压Vi4的电压值,超过对维持电极SU1~SUn以及数据电极D1~Dm开始放电的电压值。另外,向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也施加与扫描电极SC1~SCn相同的倾斜波形电压。于是,扫描电极SC1~SCn与维持电极SU1~SUn之间、扫描电极SC1~SCn与数据电极D1~Dm之间、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与数据电极D1~Dm之间,分别发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这样一来,扫描电极SC1~SCn上的负壁电压以及维持电极SU1~SUn上的正壁电压被减弱,数据电极D1~Dm上的正壁电压被调整为适于写入动作的电压值。与此同时,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上的壁电压,也被调整为适于预备放电动作的电压值。由此结束对与图像显示有关的所有放电室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全室初始化动作。
在奇数行写入期间,使扫描电极SC1~SCn以及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暂时保持电压Vc。这是为了在施加后述的写入脉冲电压Vd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放电。然后,给第一行的预备放电电极PR1施加负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priming pulse voltage)Vp。此时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为振幅较大的脉冲,无论在数据电极D1~Dm上是否施加有写入脉冲电压,在预备放电电极PR1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都会发生预备放电。于是,给第一行的主放电室C1,1~C1,m的内部供给预备放电剂。通过此放电,在预备放电电极PR1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
下一步,给第一行的扫描电极SC1施加负的扫描脉冲电压Va。与此同时,向数据电极D1~Dm中对应于应显示在第一行的图像信号的数据电极Dk(k是1至m的整数)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d。于是,在施加了写入脉冲电压Vd的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1的交叉部分产生放电进而发展为对应的主放电室C1,k的维持电极SU1与扫描电极SC1之间的放电。于是,在主放电室C1,k的扫描电极SC1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1上积蓄了负的壁电压。至此,结束第一行的写入动作。此时,因为主放电室C1,k的写入放电是在从预备放电电极PR1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发生的预备放电获得预备放电剂后立刻发生的,所以放电滞后很小而实现稳定的放电。
另外,在给第一行的扫描电极SC1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的同时,向预备放电电极PR3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于是,无论在数据电极D1~Dm上是否施加有写入脉冲电压,在预备放电电极PR3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都会发生预备放电。于是,给第3行的主放电室C3,1~C3,m供给预备放电剂。通过此放电,在预备放电电极PR3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
接着,给第3行的扫描电极SC3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与此同时,向数据电极D1~Dm中对应于应显示在第3行的图像信号的数据电极Dk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d。于是,在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3的交叉部分产生放电,进而发展为对应的主放电室C3,k的维持电极SU3与扫描电极SC3之间的放电。于是,在主放电室C3,k的扫描电极SC3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3上积蓄了负的壁电压。至此结束第3行的写入动作。因为此处的主放电室C3,k的写入放电,也在从预备放电电极PR3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发生的预备放电获得预备放电剂后立刻发生,所以放电滞后很小而实现稳定的放电。
另外,在给第3行的扫描电极SC3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的同时,向预备放电电极PR5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以发生预备放电。于是,给第5行的主放电室C5,1~C5,m提供预备放电剂。
以下,进行同样的写入动作,直到到达第奇数个的最后的主放电室Cn-1,k为止,写入动作结束。于是,由于各个主放电室Ci,j的写入放电,是在从毗邻的预备放电室获得预备放电剂后立刻发生的,所以放电滞后很小而实现稳定的放电。
下一步,再次初始化预备放电室。以下,这个期间称为辅助初始化期间。在辅助初始化期间,在使维持电极SU1~SUn保持电压Ve、使扫描电极SC1~SCn保持电压Vc的状态下,给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施加电压Vs。于是,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分别产生放电,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上积蓄负的壁电压,数据电极D1~Dm上积蓄正的壁电压。
接着,施加和初始化期间后半部同样的倾斜波形电压。于是,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分别再次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然后,数据电极D1~Dm上的正壁电压被调整为适于写入动作的电压值,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上的壁电压也被调整为适于预备放电动作的电压值。
在接下来的偶数行写入期间,使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暂时保持电压Vc后,给预备放电电极PR1施加负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于是无论在数据电极D1~Dm上是否施加有写入脉冲电压,在预备放电电极PR1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都会发生预备放电。于是,给第2行的主放电室C2,1~C2,m提供预备放电剂。通过此放电,在预备放电电极PR1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
接着,给第2行的扫描电极SC2施加负的扫描脉冲电压Va。与此同时,向数据电极D1~Dm中对应于应显示在第2行的图像信号的数据电极Dk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d。于是,在被施加了写入脉冲电压Vd的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2的交叉部分产生放电,进而发展为对应的主放电室C2,k的维持电极SU2与扫描电极SC2之间的放电。于是,在主放电室C2,k的扫描电极SC2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2上积蓄了负的壁电压,从而结束第2行的写入动作。此处,因为主放电室C2,k的写入放电,在从预备放电电极PR1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发生的预备放电获得预备放电剂后立刻发生,所以放电滞后很小而实现稳定的放电。
另外,在给第2行的扫描电极SC2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的同时,向预备放电电极PR3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于是,无论在数据电极D1~Dm上是否施加有写入脉冲电压,在预备放电电极PR3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都会发生预备放电。于是,给第4行的主放电室C4,1~C4,m供给预备放电剂。通过此放电,预备放电电极PR3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
接着,给第4行的扫描电极SC4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与此同时,向数据电极D1~Dm中对应于应显示在第4行的图像信号的数据电极Dk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d。于是,在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4的交叉部分产生放电,进而发展为对应的主放电室C4,k的维持电极SU4与扫描电极SC4之间的放电。于是,在主放电室C4,k的扫描电极SC4上积蓄了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4上积蓄了负的壁电压,从而结束第4行的写入动作。此处,因为主放电室C4,k的写入放电,也是从预备放电电极PR3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发生的预备放电获得预备放电剂后立刻发生的,所以放电滞后很小而实现稳定的放电。
另外,在给第4行的扫描电极SC4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的同时,向预备放电电极PR5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此时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也为振幅较大的脉冲,所以无论在数据电极D1~Dm上是否施加有写入脉冲电压,在预备放电电极PR5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都会发生预备放电。于是,给第5行的主放电室C5,1~C5,m提供预备放电剂。
以下,进行同样的写入动作,直到到达第偶数个的最后的主放电室Cn,k为止,结束写入动作。于是,因为各个主放电室Ci,j的写入放电,是在从毗邻的预备放电室获得预备放电剂后立刻发生的,所以放电滞后很小而实现稳定的放电。
在维持期间,扫描电极SC1~SCn、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以及维持电极SU1~SUn上施加的电压,暂时恹复到0(V),之后,向扫描电极SC1~SCn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电压Vs。此时,在已发生写入放电的主放电室Ci,j中,扫描电极SCi上和维持电极SUi上之间的电压是,在维持脉冲电压Vs的基础上,加上在写入期间积蓄在扫描电极SCi上以及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因此,这个电压超过了放电开始电压并发生维持放电。之后也一样,通过交替向扫描电极SC1~SCn和维持电极SU1~SUn施加维持脉冲电压,使已发生写入放电的主放电室Ci,j按维持脉冲的次数来持续进行维持放电。
另外,如图5所示,向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施加与扫描电极SC1~SCn一样的维持脉冲电压。因为在写入期间,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上积蓄有正的壁电压,所以虽然第一次施加维持脉冲电压时在预备放电室内产生放电,但这以后不再产生放电。
在接下来的第2子场的初始化期间,使维持电极SU1~SUn保持正电压Ve,给扫描电极SC1~SCn和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施加从电压Vi3’缓慢的向电压Vi4下降的倾斜波形电压。于是,在已经进行了维持放电的主放电室Ci,j的内部,扫描电极SC1~SCn与维持电极SU1~SUn之间、扫描电极SC1~SCn与数据电极D1~Dm之间、以及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与数据电极D1~Dm之间,分别发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这样一来,扫描电极SC1~SCn上以及维持电极SU1~SUn上的壁电压被减弱,数据电极D1~Dm上的正壁电压被调整到适于写入动作的电压值。与此同时,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上的正的壁电压,也被调整为适于预备放电动作的电压值。
此后的奇数行写入期间、辅助初始化期间、偶数行写入期间、维持期间以及后续的子场的驱动波形和显示板的动作和上述一样。
如上所述,在奇数行写入期间以及偶数行写入期间,因为主放电室的写入放电,是在从各个主放电室毗邻的预备放电室获得预备放电剂后立刻发生的,所以放电滞后很小而实现稳定的放电。另外,在奇数行写入期间、偶数行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第一次施加维持脉冲电压时,预备放电室内部都会发生与图像显示无关的放电。但是,因为预备放电室内设置有光吸收层28,所以此时产生的发光不会泄漏到显示板外。
另外,在奇数行写入期间,给扫描电极SC1施加的扫描脉冲电压Va、和给预备放电电极PR3施加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在时间上重叠。此外,给扫描电极SC3施加的扫描脉冲电压Va、和给预备放电电极PR5施加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在时间上重叠。这样,给扫描电极SCp-2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的时间、和给预备放电电极PRp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的时间上存在重叠。而且,在偶数行写入期间,给扫描电极SC2施加的扫描脉冲电压Va、和给预备放电电极PR3施加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在时间上重叠。此外,给扫描电极SC4施加的扫描脉冲电压Va、和给预备放电电极PR5施加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在时间上重叠。这样,给扫描电极SCp-1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的时间、和给预备放电电极PRp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的时间上存在重叠。因此,除第一行的预备放电外,没有必要重新设置用于预备放电的时间。在实施方式中,在奇数行写入期间,使扫描电极SCp-2和数据电极Dk之间发生写入放电,同时,在预备放电电极PRp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产生预备放电。从而,无需延长显示板的驱动时间,就能使预备放电发生。从而,由于没有缩短维持期间,所以不会降低亮度。而且,具有不会使写入动作的驱动余量(drivingmargin)变窄,并能够使写入放电稳定发生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动作说明中说明的是,第一个子场初始化期间,实施在所有的主放电室中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全室初始化动作,并在下一个子场及之后的初始化期间,实施选择初始化动作,来对实施过维持放电的主放电室有选择地进行初始化。但是,这些初始化动作,可任意组合。
此外,对于施加给各电极的驱动波形电压,最好根据显示板的特性和驱动条件来最优设定。图6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板的驱动波形电压。图6所示的驱动波形的特点是,在维持期间最初施加给预备放电电极的维持脉冲的电压Vs’设定得比此后的电压Vs大,来使预备放电室的动作稳定。更进一步的特点是,为了能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和扫描脉冲电压Va设定为相同值,而巧妙设计在初始化期间后半部施加给预备放电电极的驱动波形。
具体地说虽然给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也施加和扫描电极SC1~SCn同样的倾斜波形电压,但是如图6所示,只令电压下降至到达电压Vi4之前的电压Vip处。然后,在接下来的写入期间,使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暂时保持电压Vc’。电压Vc’的值设定为,与电压Vip和写入脉冲电压Vd相加后的值基本相同。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在施加写入脉冲电压Vd时不产生不必要的放电。然后,向预备放电电极PR1施加与扫描脉冲电压Va基本相等的负的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此时,因为在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上部,残留有初始化期间形成的较大的负的壁电压,所以会发生预备放电,并向毗邻的主放电室提供预备放电剂。如此即可以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的电压和扫描脉冲电压Va的电压设定为相等的电压。因此可以电源共享而使电路构成变得简单。
在维持期间,虽然给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也施加和扫描电极SC1~SCn同样的维持脉冲电压,但是最初的维持脉冲电压Vs’设定为此维持脉冲电压Vs大的电压值。此外,在辅助初始化期间,给预备放电电极PR1~PRn-1施加的电压也被设定为电压Vs’。理由如下,在写入期间,虽然使预备放电电极PRp和数据电极D1~Dm之间产生预备放电,但此时,在数据电极D1~Dm当中,被施加写入脉冲电压Vd的数据电极、和没被施加电压的电极相混杂在一起。于是,在预备放电后,没被施加写入脉冲电压Vd的数据电极D1~Dm上的壁电压,与施加了写入脉冲电压Vd的数据电极D1~Dm上的壁电压相比,可能较小。所以,为了即使在这个壁电压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使放电的发生,最初的维持脉冲的电压值设定的较大。
如上所述,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不使写入动作的驱动电压余量变窄而使写入放电稳定发生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工业上的适用性本发明可以不使写入动作的驱动电压余量变窄而使写入放电稳定发生,因此,可作为壁挂电视和大型监视器等中使用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来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该等离子显示板具备多个显示电极组,由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所构成;多个预备放电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显示电极组的间隙中的每隔一个间隙里,并与所述显示电极组相平行;以及,多个数据电极,其设置在隔着放电空间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的第二基板上,且在与所述显示电极组相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所述显示电极组与所述数据电极相互面对而构成主放电室,所述预备放电电极与所述数据电极相互面对而构成预备放电室,其中,一个电视场,包括多个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的子场,所述写入期间,包括对第奇数个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奇数行写入期间、以及对第偶数个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偶数行写入期间,在所述奇数行写入期间,对第奇数个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电压,并且,在施加所述扫描脉冲电压之前,对与被施加所述扫描脉冲电压的扫描电极相毗邻的预备放电电极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以使所述预备放电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间产生预备放电,在所述偶数行写入期间,对第偶数个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电压,并且,在施加所述扫描脉冲电压之前,对与被施加所述扫描脉冲电压的扫描电极相毗邻的预备放电电极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以使所述预备放电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间产生预备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写入期间,给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的时间、和给预备放电电极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的时间之间存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奇数行写入期间和所述偶数行写入期间之间,设置了在所述预备放电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之间进行初始化放电的辅助初始化期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上述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组,并在显示电极组的间隙部分中的每隔一个间隙部分里设置了与上述显示电极组相平行的预备放电电极。写入期间,包括进行对第奇数个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奇数行写入期间;以及,对第偶数个扫描电极所在的主放电室进行写入动作的偶数行写入期间。在各个写入期间,对第奇数或者第偶数个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而且,在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a之前,给与被施加脉冲电压Va的扫描电极相毗邻的预备放电电极施加预备放电脉冲电压Vp,以使预备放电电极和数据电极间产生预备放电。
文档编号H01J11/14GK1906654SQ2005800014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5日
发明者橘弘之, 小杉直贵, 若林俊一, 奥村茂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