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手提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408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手提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提灯,尤其是一种太阳能手提灯。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太阳能手提灯,都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发光装置 几部分,并且大多可以分为灯体和太阳能电池两部分,灯体包括蓄电池和发光 装置,与太阳能电池分体设置。充电时,灯体通过插头和导线与太阳能电池相 连接。当需要在旅行中或异地使用手提灯时,还需要再另外携带太阳能电池,
很不方便。中国专利CN01248843.7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便携灯,将太阳能电池 设置在灯体的顶部,从而方便旅行或异地使用。但这种太阳能便携灯的太阳能 电池板位于灯体的顶部,照明过程通常又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因此在照明过程 中难免会因为磕碰而受损。也有些产品将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灯体的外侧,虽 然方便携带但同样存在太阳能电池板易受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手提灯,这种太阳能手提 灯既方便携带太阳能电池板,又能够避免太阳能电池板易受磕碰而受损的问 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手提灯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发 光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发光装置、蓄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电 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皆安装在壳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设有把手、支架和挡板,太阳能电池板安 装在支架上,把手和支架分别插设于壳体内壁上的水平槽内,在所述水平槽插 入端处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纵向槽,挡板插设于此纵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还包括灯罩以及与灯 罩转动连接的灯罩固定装置,灯罩固定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发光装置位于灯 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灯罩固定装置包括灯头连接件、杆 件及与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杆件连接件,灯罩与灯头连接件之间转动连接, 灯头连接件与杆件转动连接,杆件的底部形状与杆件连接件上的插槽相适配, 从而可将杆件推压入杆件连接件上的插槽并形成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杆件一端的形状与杆件连接件上的插槽相适配,从而在将杆件从杆件连接件的插槽内抽出并纵向旋转90度立起来后仍
可推压入杆件连接件的插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转
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装置为发光二极管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个调压开关,所述蓄电池通过调 压开关与发光装置电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在照明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放入壳体内,壳体 对太阳能电池板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以往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壳体外部引起 的容易受碰致损的问题,同时还易于携带。设有插设于壳体内的挡板,充电时 就可以将挡板取出,随后即可将把手和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取出,以便充电。 因为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从壳体中取出来进行充电,因此可以避免充电时阳光 对太阳能手提灯的长时间照射,从而避免因此加速壳体的老化。灯罩与灯罩固 定装置转动连接,从而方便了调整照明方向。杆件的底部与杆件连接件上的插 槽相适配并可形成过盈配合,并且杆件一端的形状与杆件连接件上的插槽亦相 适配并可形成过盈配合,这样的结构可以在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用作台灯时,可
将杆件从杆件连接件的插槽内抽出并纵向旋转90度,将杆件立起来后再推压 入杆件连接件的插槽,这就抬高了灯头的位置,有利于台灯式的照明。太阳能 电池板与支架间通过转轴连接,可以通过旋转太阳能电池板来得到最佳的充电 角度。发光二极管灯的功耗比同亮度的普通白炽灯和荧光灯要小很多,因此可 以有效延长照明时间,节约能源。开关采用调压开关,可以在需要不同的亮度 时调节输出电压,以获得所需的亮度。当长时间需要较低的亮度时,相比采用 普通开关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3是挡板的俯视安装示意图4是杆件1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灯体部分和安装在灯体前端的灯头部分。灯体包 括壳体14、把手8、太阳能电池板7、蓄电池13、控制器12、支架10和挡板9。蓄电池13安装在壳体内的底部,并与控制器12相连接。在蓄电池13和控制器12的 上方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10,用来支撑太阳能电池板7。太阳能电池板7通过 转轴23与支架10转动连接,转轴23可以设置在支架10的前部,也可以设置在支 架10的后部。在支架10相对转轴23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块18,从而使太阳能电池 板7能够稳固地水平装设在壳体内部。如图2和图1所示,在照明状态下支架10安 装在壳体壁上设置的支架槽内。安装时,支架10由灯体后部插入支架槽中,把手8 同样安装在把手槽中。支架IO、太阳能电池板7和把手8安装在壳体内后,如图3 和图1所示,挡板9从壳体上方插入壳体后端壁上纵向设置的挡板槽中,恰好封住 支架槽和把手槽这两个水平槽的插入端,从而保证支架IO、太阳能电池板7和把手 8不会从壳体14后端脱出。因为照明状态下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壳体14的内部,因此 可以避免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壳体外部容易受损的问题。充电时,先将挡板9从挡板 槽中抽出,然后就可以将把手从把手槽中取出,再将太阳能电池板7和支架10从灯 体内取出。当然太阳能电池板7和支架IO也可以留在灯体内。翻转太阳能电池板7 至垂直或近似垂直于阳光的角度后放在阳光下即可充电。因为太阳能电池板可从灯 体内取出进行充电,因此可以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灯体引起的壳体及灯头的老化。
灯头包括灯罩1、发光装置2、发光装置连接线3、开关4以及灯罩固定装置等。 灯罩固定装置包括灯头连接件5、杆件17以及杆件连接件16。发光装置固定在灯罩 1内,杆件连接件16与壳体14固定连接为一体。灯罩1通过转轴21与灯头连接件 5相连接,灯罩1可以带动发光装置2绕转轴21旋转,从而调整射出光线的角度。 灯头连接件5通过转轴22与杆件17相连接,杆件17的底部形状与杆件连接件16 上的插槽相适配,从而可将杆件17推压入杆件连接件16上的插槽并形成过盈配合。 同时杆件17 —端的形状与杆件连接件16上的插槽也相适配,从而在将杆件17从杆 件连接件16的插槽内抽出并纵向旋转90度立起来后仍可推压入杆件连接件16的插 槽内,这样杆件17就立起来成为台灯的灯杆。杆件连接件16上的插槽以及杆件17 的相应部位可为图4所示的"L"形,也可为"丄"形等其他形状。调整灯头连接 件5与杆件17连接处的转轴22可以调整灯罩1的角度。太阳能电池板7产生的电 能通过控制器输入线15输入控制器12后,经过蓄电池输入线11输入蓄电池13, 蓄电池13的输出电流通过蓄电池输出线6经开关4和发光装置连接线3输入发光装 置2。所述发光装置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灯,也可以是普通灯泡或灯管;所述开关4 为调压开关,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灯光的强弱。灯罩1的角度可以通过调整转 轴21和转轴22来进行控制,以便满足不同的需要。
权利要求1.太阳能手提灯,包括安装在壳体(14)上的发光装置(2)、太阳能电池板(7)和蓄电池(13),发光装置(14)、蓄电池(13)以及太阳能电池板(7)之间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和蓄电池(13)皆安装在壳体(14)的内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把手(8)、支架 (10)和挡板(9),太阳能电池板(7)安装在支架(10)上,把手(8)和支架(10)分别插设于壳体(14)内壁上的水平槽内,在所述水平槽插入端处的 壳体(14)内壁上设置有纵向槽,挡板(9)插设于此纵向槽内。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手提 灯还包括灯罩(1)以及与灯罩(1)转动连接的灯罩固定装置,灯罩固定装置 与壳体(14)固定连接,发光装置(2)位于灯罩(1)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固定装置包 括灯头连接件(5)、杆件(17)以及与壳体(14)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杆件连接 件(16),灯罩(1)与灯头连接件(5)之间转动连接,灯头连接件(5)与杆 件(17)转动连接,杆件(17)的底部形状与杆件连接件(16)上的插槽相适 配,从而可将杆件(17)推压入杆件连接件(16)上的插槽并形成过盈配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杆件(17) —端的形状 与杆件连接件(16)上的插槽相适配,从而在将杆件(17)从杆件连接件(16) 的插槽内抽出并纵向旋转90度立起来后仍可推压入杆件连接件(16)的插槽内。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7)与所述支架(10)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 与所述支架(10)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2)为 发光二极管灯。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手提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调压开关 (4),所述蓄电池(13)通过调压开关(4)与发光装置(2)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手提灯,包括安装在壳体(14)上的发光装置(2)、太阳能电池板(7)和蓄电池(13),发光装置(14)、蓄电池(13)以及太阳能电池板(7)之间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和蓄电池(13)皆安装在壳体(14)的内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壳体外部所导致的在使用中太阳能电池板易受磕碰而致损的问题,从而在方便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板,方便了太阳能手提灯的使用,尤其适合在旅行中等需要随身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场合使用。
文档编号F21L4/08GK201137824SQ2007200923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陈开碇, 马俊安 申请人:河南桑达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