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76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泛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本身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构成的晶片以及各种合成方案不断提高,发光效能不断提升。现有技术中LED泛光灯,其包括前盖、LED板、外壳、散热装置、灯体、后盖、风扇;所述灯体安装在LED板上,所述LED板、散热装置、风扇均安装在外壳内。然而,由于现有灯体安装在LED板上时,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LED板的半径、灯体的光线发散角均没有明确规定,以致现有的LED灯光的亮度不够,且混色也不好。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泛光灯,这种LED泛光灯光其混色好,且光的亮度大大提高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LED泛光灯,其包括前盖、LED板、外壳、散热装置、灯体、后盖、风扇;所述灯体安装在LED板上,所述LED板、散热装置、风扇均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前盖安装在外壳的前端,后盖安装在外壳的后端;所述风扇包括外框及设置在外框内的风叶,其特征在于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1.5mm至22.5mm,LED板的半径为255mm至260ram,灯体的光线呈102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这种LED泛光灯光的混色比传统LED灯好,光的亮度比传统LED灯增加。作为改进,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1.5mm,LED板的半径为255mm,灯体的光线呈IO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作为改进,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2mm,LED板的半径为258mm,灯体的光线呈15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作为改进,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2.5mm,LED板的半径为260mm,灯体的光线呈2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LED泛光灯,由于在灯体安装到LED板上时,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LED板的半径、灯体的光线发散角均经过明确规定,使得这种LED泛光灯光的混色比传统LED灯好,光的亮度比传统LED灯增加,CRI显色指数、色稳定性、LM保持率都有提高,达到了更佳的灯光效果。图1为本发明LED泛光灯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发明LED泛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LED泛光灯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至3所示,本发明LED泛光灯,其包括前盖1、LED板2、外壳3、散热装置4、灯体5、后盖6、风扇7;所述灯体5安装在LED板2上,所述LED板2、散热装置4、风扇7均安装在外壳3内,所述前盖1安装在外壳3的前端,后盖6安装在外壳3的后端。所述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A为21.5腿,LED板2的半径R为255mm,灯体光线呈1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这种LED泛光灯光的混色比传统LED灯好,光的亮度比传统LED灯增加。所述散热装置4设置在LED板2上相对灯体5的另一侧,可为灯体5散热,其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一散热块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六个第一散热块40,呈六边形设置,相邻第一散热块40呈平行四边形设置,且相邻第一散热块40之间设置有间隙,有利于热量的流通,提高了散热效果。所述第一散热块40设有相互平行的多个第一沟槽400,所述第一沟槽400与相邻第一散热块垂直,所述的热量可由第一沟槽400进入,碰到相邻第一散热块再向上经风扇7排出。所述散热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散热块40中间部分的第二散热块41,可增加散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块41设置有与第一沟槽400相连通的多个第二沟槽410,热量由第一沟槽400进入,再汇入第二沟槽410集中,由风扇7抽出,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这种LED泛光灯内的热量流通顺畅,可以很快排出去,散热效果好,提高了LED灯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A为22mm,LED板2的半径R为258mm,灯体的光线呈15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同样,这种LED泛光灯光的混色比传统LED灯好,光的亮度比传统LED灯增加.。实施例三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A为22.5mm,LED板2的半径R为260mm,灯体的光线呈2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同样,这种LED泛光灯光的混色比传统LED灯好,光的亮度比传统LED灯增加。具体实验为取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A为21.5mm,LED板2的半径R为255咖,灯体光线呈1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的LED泛光灯做为样品一;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A为22腿,LED板2的半径R为258腿,灯体的光线呈15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的LED泛光灯做为样品二;取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A为22.5mrn,LED板2的半径R为260mm,灯体的光线呈2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的LED泛光灯做为样品三;取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A为20mm,LED板2的半径R为250腿,灯体的光线呈8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的LED泛光灯做为样品四;在室内分别进行混光实验。将样品一、样品二、样品三、样品四分别进行混光实验,下面是混光效果的CRI显色指数、色稳定性、LM保持率、效率和亮度的对比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在综合对比混光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果样品一和样品二、样比样品四混出来的颜色均匀、丰富、CRI显色指数好,混出来的白光亮度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LED泛光灯,由于在灯体安装到LED板上时,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LED板的半径、灯体的光线发散角均经过明确规定,使得这种LED泛光灯光的混色比传统LED灯好,光的亮度比传统LED灯增加,CRI显色指数、色稳定性和LM保持率都有提高,达到了更佳的灯光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LED泛光灯,其包括前盖、LED板、外壳、散热装置、灯体、后盖、风扇;所述灯体安装在LED板上,所述LED板、散热装置、风扇均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前盖安装在外壳的前端,后盖安装在外壳的后端;所述风扇包括外框及设置在外框内的风叶,其特征在于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1.5mm至22.5mm,LED板的半径为255mm至260mm,灯体的光线呈10~2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泛光灯,其特征在于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1.5mm,LED板的半径为255mm,灯体的光线呈1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泛光灯,其特征在于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2mm,LED板的半径为258mm,灯体的光线呈15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泛光灯,其特征在于相邻灯体之间的中心距为22.5mm,LED板的半径为260mm,灯体的光线呈2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全文摘要一种LED泛光灯,其包括前盖、LED板、外壳、散热装置、灯体、后盖、风扇;其特征在于相邻灯体5之间的中心距为21.5mm至22.5mm,LED板2的半径为255mm至260mm,灯体5的光线呈10~20度发散角从灯头向外出光;这种LED泛光灯光的混色比传统LED灯好,光的亮度比传统LED灯增加。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1260995SQ20081002730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发明者陈家强申请人: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