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投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32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投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LED投光灯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各种广告牌、招牌、黑板及建筑物夜景等照明场合,都 采用了大量的投光灯,随着大功率LED灯技术的成熟,LED灯以其节 能、环保及长寿命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LED投光灯也日益受 到人们重视。现有的LED投光灯结构中,LED灯一般规则呈线性排列 在平面上,并且采用单一光束角的透光部件,这种结构形式的LED投 光灯存在如下缺陷
1. 光利用率低。为了使光分布均匀,只能远离被照物。根据照度 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原理,拉远距离只能使被照面照度明显降低,间 接地浪费了电能;
2. 灯具安装不牢靠,光容易偏离正常射向。由于工艺等原因,现 有LED投光灯需由多个灯或灯条组成照明系统,而射向调节机构容易 失效变向,造成个别灯具偏离正常射向;
3. 光均匀度差。已有的梨形对称配光,光落差较大,造成被照面 亮度相差大,即光均匀度差,而反光罩式的不对称配光在上下两边的 光强比在1.5/1以下,达不到合理的2.5 3/1左右,只能靠拉远距离来 弥补,造成光及电能浪费;
4. 安装不方便及影响被照物外观。由于现有LED投光灯体积 宠大,既不方便安装,又不方便隐蔽,影响了被照物整体外观;
5. 容易发生玻璃破碎现象。由于防水需要采用坚硬的玻璃来透 光,而玻璃常因各种原因破碎,造成灯具功能的失效以及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均匀度好、配光合理的LED投光灯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ED投光灯具,包括条状散热件、固定于散热件中的发光组件 以及套于散热件外周的灯罩,发光组件由LED灯以及固定LED灯的铝 基板组成,在每个LED灯前端套有聚光部件,所述的散热件中开有纵 向的凹槽,各LED灯平贴于凹槽底部以及倾斜安装于凹槽两边沿。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发光组件以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为--组,每组均设置有LED灯位于凹槽底部以及凹槽的两边沿。
进一步的,在散热件凹槽两侧外周设置有纵向的槽道,槽道中安装 有与灯罩紧密接触的防水胶条,在散热件两端设置有防水胶垫以及防 水堵头,防水胶垫、灯罩以及防水胶条将安装LED灯的凹槽形成水密 封的密封腔。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在密封腔后部的散热件以及灯罩上设置有利于 空气流通加速散热件散热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聚光部件为光束角各异的透镜或反光杯,光束 角各异的对称配光混合成为一种不对称配光。
为了增加兼容性,在需要将灯具安装于T8型灯座或灯盘上时,在 散热件两端可增加与T8型灯座相匹配的灯头,灯头两电极接脚与LED 灯极脚电连接。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 光利用率高。由于光为不对称配光,灯具与被照物的距离可縮 短到0.5米以下,比现有灯具所需的1.5 3米大大减少,光利用率提高, 节省了电能;
2. 灯具结构牢固可靠,整体性好。由于没有受到工艺限制,灯具 长度可达到3 4米甚至更长,整个照明系统整体性好,减少灯具偏向 机率;
3. 光均匀度好。由于采用三种对称配光,组成一种非对称配光, 且为线性排列,既保证光均匀性好,使光强随着距离变大而增强,被照面上下两边光强比达到2.5/1以上,被照面各处亮度相差不大,光均
匀度好;
4. 安装牢固,易于隐蔽。本LED投光灯体积小,外形成细管状, 容易固定,刮台风时射向不容易改变,且细管状外形隐蔽性好,给人 一种没有灯具的照明感觉;
5. 没有玻璃破碎问题。由于采用高强度的PC作为灯罩,不存在 玻璃破碎问题,而独特的防水防尘结构也大大减少灯具的防水防尘失 效;
6. 可实现对称及不对称配光两种形式。由于有三个面排布发光部 件,当用三个面时为不对称配光,用一个面时为对称配光,这样有利 于拓宽用途,当用作广告、招牌及黑板等照明时用不对称配光,当用 于建筑物夜景照明等用途时用对称配光,增强立体感。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附图3为本实施例发光组件在散热件凹槽中分布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发光组件位于凹槽左侧边沿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发光组件位于凹槽中间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发光组件位于凹槽右侧边沿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不对称配光混合生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 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LED投光灯具是一种适合于广 告、招牌、黑板以及建筑物等照明用的投光灯,具有光利用率高、灯 具结构牢固可靠、整体性好、光均匀度好、配光灵活合理的LED投光 灯具。
该灯具包括长条状的散热件l,在散热件1外套有灯罩3,在散热件1两端部则依次设置有防水胶垫14及防水堵头15,在散热件1上
开有纵向的凹槽ll,凹槽ll中安装后发光组件2。其中,散热件l为
导热性能良好的整体铝制件,并且沿纵向设置有增加散热面积的凸肋 和槽道。
发光组件2由LED灯21以及固定LED灯21的铝基板22组成,在 每个LED灯21前端套有聚光部件4。聚光部件4可为透镜或者反光杯, 根据需要,在不同的LED灯21上可以安装光束角不同的透镜或反光杯, 由三个平面上光束角各异的三种对称光混合成为一种不对称配光,以 满足整个灯具对不对称配光的需要。
为了使配光更加合理以及便于配光r发光组件2以三个或者三个 以上为一组,均匀排列在F1槽11中,且每组中铝基板22的外形尺寸不 一样,有分布于左侧边沿221、正中央222以及右侧边沿223,而每组 中LED灯21位置偏向凹槽11中心,使整个灯具中既有向正上方方向 照射、又有向左侧、右侧照射的LED灯21。这种结构形式下的灯具与 被照物的距离可縮短到0.5米以下,比现有灯具所需的1.5~3米大大减 少,光利用率提高,节省了电能,由于组成一种非对称配光,且为线 性排列,既保证光均匀性好,使光强随着距离变大而增强,被照面上 下两边光强比达到2.5/1以上,被照面各处亮度相差不大,光均匀度好。
当根据需要须安装于T8灯管支架或灯盘中时,增加灯头5为与现 有T8型号灯座相匹配的灯头,灯头5的两电极接脚与LED灯21电极 连接。这种结构形式便于将整个灯具作为T8型灯管安装,扩充其安装 途径及位置,同时具有T8灯管没有的指向性不对称配光。
整个灯具安装牢固,易于隐蔽。本LED投光灯体积小,外形成细 管状,容易固定,刮台风时射向不容易改变,且细管状外形隐蔽性好, 给人一种没有灯具的照明感觉。
为了增强其防水效果,在散热件1凹槽11两侧外周设置有纵向的 槽道12,槽道12中安装有与灯罩3紧密接触的防水胶条13,散热件 1两端的防水胶垫14、灯罩3以及防水胶条13将安装LED灯21的凹槽11形成水密封的密封腔。为了利于散热件1散热,在密封腔后部的 散热件凸肋部分以及灯罩3上设置有利于空气流通加速散热件散热的
通孔16。为了消除现有技术中灯罩3容易破碎的弊端,本方案中采用 的灯罩3为高强度PC材料,不存在玻璃破碎问题,而独特的防水防尘 结构也大大减少灯具的防水防尘失效。
从上面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不论从技术方案还是技术效果, 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无法得出的方案,具有突出的 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应当符合发明专利授权要求。需要进一步 说明的是,以上描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 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技术构思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LED投光灯具,包括条状散热件(1)、固定于散热件中的发光组件(2)以及套于散热件外周的灯罩(3),发光组件由LED灯(21)以及固定LED灯的铝基板(22)组成,在每个LED灯前端套有聚光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件中开有纵向的凹槽(11),各LED灯平贴于凹槽底部以及倾斜安装于凹槽两边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投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组 件以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为一组,每组均设置有LED灯位于凹槽底部 以及凹槽的两边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投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散热件凹槽 两侧外周设置有纵向的槽道(12),槽道中安装有与灯罩紧密接触 的防水胶条(13),在散热件两端设置有防水胶垫(14)以及防水 堵头(15),防水胶垫、灯罩以及防水胶条将安装LED灯的凹槽形 成水密封的密封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投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在密封腔后部 的散热件以及灯罩上设置有利于空气流通加速散热件散热的通孔(16)。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投光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光部件为光束角各异的透镜或反光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投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光束角各异的 对称配光混合成为一种不对称配光。
7.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投光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散热件两端可增加与T8型灯座相匹配的灯头(5),灯头两电极 接脚与LED灯极脚电
全文摘要
一种LED投光灯具,包括条状散热件、固定于散热件中的发光组件以及套于散热件外周的灯罩,发光组件由LED灯以及固定LED灯的铝基板组成,在每个LED灯前端套有聚光部件,所述的散热件中开有纵向的凹槽,各LED灯平贴于凹槽底部以及倾斜安装于凹槽两边沿。本发明通过对LED投光灯具结构的变革,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发光组件为一组,相互倾斜安装于散热件凹槽内,提高了光的利用率,节省了电能;另外,由于多个发光组件照射的光相互叠加补充,使光的均匀度更好。
文档编号F21V29/00GK101463988SQ20091003646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7日
发明者赖 梁 申请人:赖 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