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99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灯具,尤其是一种确保外界气流可顺利流通于 其内部的灯具。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l所示,现有灯具9包含一壳体91、 一发光元件92、 一散 热模块93及一电路板94。该壳体91的外周壁设有一进风部911及一出 风部912;该发光元件92、散热模块93及电路板94组装于该壳体91的 内部,其中该发光元件92结合该散热模块93,该电路板94则电连接该 发光元件92。借此,当该发光元件92于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时,则 可利用该散热模块93的作用,以便通过该进风部911引入外界气流,并 进一步利用该散热模块93使该外界气流通过该出风部912将热量传递至 外界空间,以达到预定的散热效果,进而可延长该灯具9的使用寿命。
然而,现有灯具9的电路板94上另设有数个电子元件95,当该电路 板94组装于该壳体91内部时,各该电子元件95位于该壳体91靠近进 风部911的一端与该电路板94之间,导致该电路板94与该壳体91之间 必须维持可供各该电子元件95容置的空间,且由于各该电子元件95皆 具有一轴向高度(h ),故造成该电路板94与该壳体91之间的距离过大, 1'吏该电5各板94的实际组装位置大致位于该壳体91 .的进X、部911与该散 热模块93之间。因此,如图2所示,当该散热模块93欲通过该进风部 911引入外界气流的过程中,该电路板94会对该壳体91内部的气流通路 形成莫大的阻碍,导致外界气流无法顺利流通于该壳体91内部,造成该 散热模块93的散热效果降低,进而减少该发光元件92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现有灯具9的缺点,也有相关业者研发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39780号《LED灯具之电路板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该新型专利 案主要是在LED灯具.内部的电路板上形成至少一透气孔,该透气孔位于 该电路板上未设有电子元件及电路的区域,且该透气孔贯穿该电路板的 二侧表面。借此,使该LED灯具导入外界气流时,该外界气流可利用该 透气孔的i殳计,而顺利流通于该LED灯具的内部,进而可确保该LED灯 具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该LED灯具的电路板改良结构虽可借助该透气孔的设计,以确保外 界气流可顺畅地流通于该LED灯具的内部;然而,也由于该电3各板必须 额外形成该透气孔,使该电路板的制作步骤过于繁瑣;另外,该透气孔 必须位于该电路板上未设有电子元件及电路的区域,故欲在该电路板上 形成该透气孔时,针对该透气孔的制作步骤也相当的困难,因此,造成 该电路板制作上的诸多不便。再者,即使于该电路板上形成该透气孔, 该电路板仍会对该LED灯具内部的气流通路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导致 该LED灯具的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以确保电路板不至于对灯真内部的气流 通路形成阻碍,为其主要的实用新型目的。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借助该技术 手段包含有
一种灯具,包含一外壳、 一电路板、 一散热模块及一发光元件。该 外壳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设有一电连接部,该第二端设 有一透光部,该外壳形成自外侧周壁贯穿至内側周壁的一进风部及一出 风部;该电路板结合于该外壳内部且电连接该电连接部,该电路板包含 有一基板及数个电子元件,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各该 电子元件设置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其中至少一表面上,且各该电子元件分别具有一轴向高度,其中具有最大轴向高度的电子元件 位于该第一表面,并以该基板的第一表面朝向该壳体的第二端,该第二
表面朝向该壳体的第一端;该散热模块设置于该外壳内部且位于该进风 部及该出风部之间;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块且电连接该电路板。借 此,可使该基板贴近该外壳的第一端,以便该基板不会过度遮挡该外壳 的进风部,进而确保该散热模块所引入的外界气流可顺利流通于该外壳 内部,以达到提升散热效果的功效。
所述各该电子元件皆结合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借此,各该电子元 件不会位于该外壳的第一端与该基板之间,令该基板可进一步贴近该外 壳的第一端,使该基板更不容易遮挡住该外壳的进风部,以达到确保外 界气流可顺利通过该进风部而流通于该外壳内部的功效。
所述各该电子元件分别结合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借此, 由于其中具有最大轴向高度的电子元件仍朝向该外壳的第二端,因此, 不至于导致该外壳与该基板之间的距离过度扩大,使得本实用新型也可 适用于其他不同形式的电路板结构,以达到提升组装裕度的功效。
所述外壳的内侧周壁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邻接该第一端,该电 路板的第二表面结合该定位部,且该定位部可为形成于该外壳的内侧周 壁的数个固定柱,另具有数个固定元件,各该固定元件贯穿该电路板以 结合该固定柱。借此,该电路板可确实固定于该外壳内部,以达到提升 结合稳固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灯具确实可改善 现有灯具的电路板容易对灯具内部的气流通路形成阻碍的缺点;以确保 该散热模块所引入的外界气流可无阻碍地通过该进风部,进而可顺利流 通于该外壳内部,用以使该散热模块可提供该发光元件更佳的散热效果, 以有效延长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产品品质。

图1:现有灯具的组合剖视图。
图2:现有灯具于导入外界气流以进行散热作业的参考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组合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另一组合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灯具于导入外界气流以进行散热作业的参考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外壳10a第一壳体10b第二壳体11第一端
12第二端13电连接部14透光部15进风部
16出风部17定位部171固定柱20、 20,电i 各板
21基板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2电子元件
30散热模块31散热鳍片32散热风扇40发光元件
9灯具91壳体911进风部912出风部
92发光元件93散热模块94电路板95电子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
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灯具至少包含一外壳10、 一电路板20、 一散热模块30及一发光元件40。该电路板20、散热模块30及发光元件 40可组装于该外壳10内部,其中该电路板20电连接该发光元件40,使 该发光元件40可借助该电路板20通电而产生灯光,该散热模块30则结 合该发光元件40,以提供一散热效果,进而可延长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使 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外壳IO可为一中空壳体或以数个壳体相互对接组 合所构成,该壳体数量选定及组装方式,主要以可供如电路板20、散热 模块30及发光元件40等元件顺利组装于该外壳10内部为原则,例如 于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0由一第一壳体10a及一第二壳体10b所组成, 且该第一壳体10a及第二壳体10b可采用如卡扣、锁掣、粘合或焊接等 方式相互结合。
该外壳10具有一第一端11及一第二端12,该第一端11设有一电连 接部13,该第二端12设有一透光部14;该外壳10另形成一进风部15 及一出风部16,该进风部15及出风部16自该外壳10的外侧周壁贯穿至 内侧周壁,且该进风部15及出风部16可分别由数个进风口及数个出风 口 (未标示)所构成,各该进风口及出风口可径向环绕设置于该外壳10 上,其中该进风部15较佳邻近于该电连接部13,该出风部16较佳邻近 于该透光部14。
该外壳10的内侧周壁设有一定位部17,该定位部17的位置可邻接 该第一端11;另外,该定位部17的主要功能为提供该电路板20结合于 该壳体10内部的用途,因此,该定位部17可选用任何可供该电路板20 固定结合的结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定位部17为形成于该外 壳10的内侧周壁的数个固定柱171,以便利用数个固定元件(如螺丝或 螺栓等)贯穿该电路板20后,进而将该电路板20锁固结合于该固定柱 171上。
该电路板20可借助电源接线(未绘示)电连接该外壳10的电连接 部13,且该电路板20包含有一基板21及数个电子元件22,该基板21 具有一第一表面211及一第二表面212,各该电子元件22可为电阻、电 容、电感或运算晶片等,并将各该电子元件22设置于该基板21的第一 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2的其中至少一表面上。另外,依该电子元件22设置方式的不同,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20较佳可区分为以下的二种实施 形式
请配合参照图4所示,揭示一种将各电子元件22设置于该基板21 的一侧表面的电路板20结构。如图所示的实施例,各该电子元件22皆 结合于该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且各该电子元件22分别具有一轴向高 度(h);另外,该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朝向该外壳IO的第二端12, 该第二表面212则直接结合该外壳10的定位部17。借助前揭该电路板 20与该外壳IO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各该电子元件22皆可朝向该外壳 10的第二端12,使该基板21结合于该定位部17时,各该电子元件22 不会位于该外壳10的第一端11与该基板21之间,以便适当缩小该外壳 10的第一端11与该基板21之间的距离(D),使该基板21可更为贴近 该外壳10的第一端11,进而确保该基板21不会过度遮挡该外壳10的进 风部15。 '
请配合参照图5所示,揭示一种将各电子元件22分别设置于该基板 21的二侧表面的电路板20,结构。如图所示的实施例,各该电子元件22 分别结合于该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2,且各该电子元件 22也分别具有一轴向高度(h),其中具有最大轴向高度(h)的电子元 件22位于该第一表面211;另外,该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同样朝向该 外壳10的第二端12,该第二表面212则直接结合该外壳10的定位部17。 借助前揭该电路板20,与该外壳IO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虽然该外壳10 与该基板21之间具有数个电子元件22,但是由乎其中具有最大轴向高度 (h)的电子元件22仍朝向该外壳10的第二端12,因此,位于该外壳 10的第一端11与该基板21之间的电子元件22,将不至于导致该外壳10 的第一端11与该基板21之间的距离(D)过度扩大,而同样可使该基板 21较为贴近该外壳IO的第一端11,以确保该基板21不会过度遮挡该外壳10的进风部15。
该散热模块30设置于该外壳IO的内部且位于该外壳IO的进风部15 及出风部16之间,该散热模块30较佳包含一散热鳍片31及一散热风扇 32。该散热鳍片31由可导热的材料所制成;该散热风扇32则结合于该 散热鳍片31的一侧端。
该发光元件40较佳选用发光二极管(LED)、灯泡或其他可通电后 产生灯光的元件。该发光元件40与该散热模块30的散热鳍片31相互结 合,且该发光元件40相对该散热风扇32而位于该散热鳍片31的另一侧 端,又,该发光元件40与该电if各板20呈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灯具于实际使用时,可借助该电连接部13连接于如墙壁、 天花板或桌上等地点的灯座(未绘示),以便利用一般供电系统使该发 光元件40通电产生灯光,并通过该透光部14将灯光投射至外界。另外, 当该发光元件40因通电产生热量时,则可利用该散热模块30的作用, 以便通过该进风部15引入外界气流,并进一步利用该散热模块30使外 界气流可通过各该出风部16将热量传递至外界空间,以达到预定的散热 效果,进而可延长该发光元件40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灯具更进一步借助该电路板20、 20,与该外壳10相互结合后,令具有最大轴向高度(h)的电子元件22 朝向该外壳10的第二端12,因此,可使该基板21更为贴近该外壳10的 第一端11,以便该基板21不会过度遮挡该外壳10的进风部15,并使外 界气流可更容易通过该进风部15而进入至该外壳10内部。借此,该散 热模块30于进行散热作业的过程中,可避免该电路板20的基板21对该 外壳10内部的气流通路形成阻碍,以确保该散热模块30所引入的外界 气流可顺利流通于该外壳10内部,故可有效提升该散热模块30的散热 效果。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灯具确实可改善现有灯具的电路板容易对灯
具内部的气流通路形成阻碍的缺点;以确保该散热模块30所引入的外界 气流可无阻碍地通过该进风部15,进而可顺利流通于该外壳10内部,用 以使该散热模块30可提供该发光元件40更佳的散热效果,以有效延长 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产品品质。
权利要求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外壳,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第一端设有一个电连接部,该第二端设有一个透光部,该外壳形成自外侧周壁贯穿至内侧周壁的一个进风部及一个出风部;一个电路板,结合于该外壳内部且电连接该电连接部,该电路板包含有一个基板及数个电子元件,该基板具有一个第一表面及一个第二表面,各该电子元件设置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其中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各该电子元件分别具有一个轴向高度,其中具有最大轴向高度的电子元件位于该第一表面,该基板的第一表面朝向该壳体的第二端,该第二表面朝向该壳体的第一端;一个散热模块,设置于该外壳内部且位于该进风部及该出风部之间;及一个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块且电连接该电路板。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各该电子元件皆结合于 该基板的第一表面。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各该电子元件分别结合 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4、 如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内侧 周壁设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邻接该第一端,该电路板的第二表面结 合该定位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定位部为形成 于该外壳的内侧周壁的数个固定柱,另具有数个固定元件,各该固定元 件贯穿该电路板与该固定柱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灯具,包含一外壳、一电路板、一散热模块及一发光元件。该外壳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分别设有一进风部及一出风部;该电路板包含有一基板及数个电子元件,各该电子元件设置于该基板的其中至少一表面上,其中具有最大轴向高度的电子元件朝向该外壳的第二端,使该基板的结合位置可更为贴近该外壳的第一端,以避免该基板过度遮挡住该外壳的进风部,确保该散热模块所引入的外界气流可无阻碍地通过该进风部,进而可顺利流通于该外壳内部,用以使该散热模块可提供该发光元件更佳的散热效果,以有效延长该灯具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1V15/02GK201382285SQ2009200098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3日
发明者方议乐, 洪银树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