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91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灯,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
背景技术
太阳光线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 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 76至1000微米的一段 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一种具有强烈作用的反射线。远红外线在所有太 阳光中,他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 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地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 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 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下面,对有关远红外线生物动力学作更详细地说明。所有的材料都由分子组成,每 个分子都由若干原子构成。这些原子在高于绝对零度(_273°C)的温度下产生分子运动。 这时,分子运动的周期由原子的质量和排列及分子的整个形状来决定。按照振动理论,其频 率等于分子独有振动频率的电子波的辐射将产生共振,该共振使振动幅度增大并使材料的 内部温度升高。因此按照振动理论,如果远红外线辐射到各种活体(农产品和海产品)的 水分子和细胞或组织上,则它将激发共振,以便刺激活生物的新陈代谢并增强其生长。尤 其是,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两个氢原子在氧原子中心形成一个 104° 31’的角度,具有四种类型的运动,如偏转运动、平移运动、旋转运动、膨胀和收缩运 动,并且水分子具有它的自振波长范围6 11 ym。当具有相同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照射 时,水分子被共振激活,以增强它在体内的性能。例如,在水中含有所有与活的机体各种新 陈代谢有关的酶,并且水分子的激活作用结果刺激活体中的酶,以便平稳地增加体内的新 陈代谢。此外,身体组织在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处,具有一个大的超过7 u m的波长吸收,因 此,如果照射远红外线,则组织将很容易吸收长波,以便激活水分子。由于常用的辐射远红外线的物品本身易于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 15 ym范围的 光,而该波长范围的光对活体最有益,因此阻止了远红外线辐射到作为目标的区域,所以, 常用的辐射远红外线的物品对活体产生的有益作用其实是很小的。如果能选择一种照明装 置或光学仪器,该照明装置或光学仪器最适合使对活体的远红外线辐射作用最大,并被制 成一种日用物品,就能使活体接触到最有益的远红外线的照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 灯,通过在现有的灯的灯壳或灯罩表面喷涂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使现有的 灯具有了放射远红外线的功能,使人们能够接触到对人体最有益的远红外线,使现有的灯 具有了更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7]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包括灯本体,灯本体包括灯头、灯壳,灯壳的外表面覆有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所述灯本体包括灯罩,灯罩的表面覆有一层具有 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所述灯壳、所述灯罩在进行融化灼烧之前混有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所述涂层是由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溶于有机挥发性溶剂制成溶液后均 勻喷涂在灯壳或灯罩的表面上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照明用的灯(包括日光灯、白炽灯、路灯、二极管灯等) 和灯罩随处可见,传统的照明灯和灯罩除了具有照明、聚光的功能之外,就没有了其他的功 能。照明装置由于本身能够发光、发热,所以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本身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 15 μ m范围的光,而该波长范围的光对人体的健康是最有益的,所以采用照明装置作为远红 外线放射源是一个很可行的技术方案。把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包括陶瓷粉末、竹炭粉末、负离子原料)溶于有 机挥发性溶剂制成溶液,然后用喷涂机把上述溶液均勻喷涂在灯壳或灯罩的表面上,形成 的涂层就具有了辐射远红外线的功能,该涂层可以做成透明的,所以不会对灯光光线的强 弱造成任何影响。不管照明装置照明与否,照明灯和灯罩都时时刻刻向外界辐射着远红外 线;若照明装置工作向四周发射灯光时,此时由于照明装置本身发热、发光的作用,会阻止 本身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 15 μ m范围的、对人体的健康是最有益的光。根据上述原理,可见只要是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可以阻止本身吸收或反射波长 为3 15 μπι范围的、对人体的健康是最有益的光,所以在光学仪器上同样可以按上述技术 方案,在光学仪器的表面喷涂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使光学仪器具有了向外 界辐射远红外线的效果。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通过在现有的灯的灯壳或灯 罩表面喷涂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使现有的灯具有了放射远红外线的功能, 使人们能够接触到对人体最有益的远红外线,使现有的灯具有了更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 成本低,用处大,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以白炽灯为实施例参看图1和图2,图中包括灯壳1,灯头2,灯壳1为玻璃外壳,灯壳1的外表面覆有 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3。涂层3是由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溶于有机 挥发性溶剂制成溶液,然后用喷涂机把上述溶液均勻喷涂在灯壳或灯罩的表面上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包括陶瓷粉末、竹炭粉末、负离子原料。[0019]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不管照明与否,白炽灯都时时刻刻向外界辐射着远红外线;若白炽灯工作向四周发射灯光时,此时由于白炽灯本身发热、发光的作 用,会阻止本身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 15μπι范围的、对人体的健康是最有益的光。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传统的灯包括日光灯、路灯、二极管灯等,不管这些灯的灯壳 是玻璃的还是塑料的,都可以在上面涂层。灯罩和光学仪器,都有玻璃和塑料材质之分,在 工作时,它们都与光有关,所以对于灯罩和光学仪器,都可以在其表面上涂上具有远红外线 放射功能的涂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包括灯本体,灯本体包括灯头、灯壳,其特征在于,灯壳的外表面覆有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所述灯本体包括灯罩,灯罩的表面覆有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所述灯 罩在进行灼烧、融化、成型之前混有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包括灯本体,灯本体包括灯头、灯壳,灯壳的外表面覆有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所述灯本体包括灯罩,灯罩的表面覆有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通过在现有的灯的灯壳或灯罩表面喷涂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使现有的灯具有了放射远红外线的功能,使人们能够接触到对人体最有益的远红外线,使现有的灯具有了更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用处大,效果好。
文档编号F21V3/04GK201615442SQ200920208440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范少纲 申请人:范少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