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623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的配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
背景技术
泛光照明指某处场景或者某个物体的照明,通常用泛光灯来实现,目的是大量增 加其相于周围环境的照度。泛光灯是专为泛光照明而设计的投光灯,通常可以被指向任何 方向。最常见的泛光照明是那些公共场所、商业和工业建筑的照明。也适用于加油站、铁路、 厂矿、电站、车间等室内外场所做应急泛光照明。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泛光灯的俯视图,上述泛光灯3包括壳体表面80和 发光部90,所述发光部90由面光源95和将面光源95固定于所述壳体表面80上的压条85 组成。由于面光源95通电后发出的光线为散射光线,所述散射光线不光由面光源的正 前方射出,也会朝面光源的四周发散射出,射向面光源周围壳体表面80的光线将不被利 用,不光会影响泛光灯的照度和光的利用率,并且射出光线形成的光斑不均勻,而且带毛 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需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泛光灯的照度,增加光的利 用率,并且使射出光线形成的光斑更均勻的反光灯。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包 括灯具壳体表面和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由方形面光源和压条组成,所述方形面光源由多线 状阵列排列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压条用于将面光源固定于所述灯具壳体表面 上,在所述灯具壳体表面上面光源的周边还设有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包括两个反光板和两 个侧边反射镜,所述两个反光板和两个侧边反射镜围绕所述发光部设置,形成回字型结构, 所述两个反光板夹在所述两个侧边反射镜之间,且所述侧边反射镜包括两个水平镜面和一 个倾斜镜面,所述倾斜镜面和水平镜面之间平滑连接,所述侧边反射镜且呈半回字形的悬 臂状结构。实施本发明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使用 面光源的泛光灯不光能够提高泛光灯的照度,增加光的利用率,而且使得射出的光线形成 的光斑达到更均勻的状态。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泛光灯的俯视图。图2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前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4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第一实施例的侧边反射镜的俯视图。图5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的第一实施例在工作时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6中B部放大图。图7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光曲线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照度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前的分解示 意图和组装后的俯视图,上述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10包括灯具壳体表面20和发光部30以 及反射器60,在灯具壳体表面20上设置有固定位24,用于放置面光源35,发光部30由面光 源35和压条350构成,面光源由多个发光二极管(LED)310点光源呈多线状阵列排列于基 板330上的,压条350用于将面光源35固定于灯具壳体表面20上。固定位24也可以为凹 陷槽,用于嵌入面光源3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灯具壳体表面20也可为平板状结构。反射器60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反光板(40a、40b)和两个形状相同的侧边反射镜 (50a、50b),两个反光板(40a、40b)和两个侧边反射镜(50a、50b)围绕面光源35固定于灯 具壳体表面20上,两个反光板(40a、40b)相对设置,且夹在两个侧边反射镜(50a、50b)之 间,与两个侧边反射镜(50a、50b)构成回字形结构。在两个反光板40a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41a、43a),在反光板40b上开设有两个 安装孔(41b、43b),两个反光板(40a、40b)利用紧固件70 (图3中可视)穿过安装孔(41a、 43a、41b、43b)固定在灯具壳体表面20上。结合图4所示,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第一实施例的侧边反射镜50a的俯视图,侧 边反射镜50a由两个水平镜面(56a、57a)和一个倾斜镜面55a组成,且呈半回字形的悬臂 状结构,水平镜面(56a、57a)分别与倾斜镜面55a实现平滑连接。倾斜镜面55a相对于两 个水平镜面(56a、57a)按照折痕线C弯折倾斜设置,且该两个水平镜面(56a、57a)与两个 反光板(40a、40b)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并与反光板(40a、40b)邻接设置。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的第一实施例在工作时的A-A方向 的剖视图及图6中B部放大图,箭头示意方向为光线射出方向,倾斜镜面55a与水平镜面 56a之间形成夹角&,夹角&在168°至170°之间,即倾斜镜面55a、55b相对于壳体表面 20上扬10° 。12°。当夹角&为168°至170°之间时,上述使用面光源35的泛光灯 射出的光斑可达到最均勻的状态。且在侧边反射镜50a的水平镜面56a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51a,在水平镜面57a上 开设有一个安装孔53a,侧边反射镜50a利用紧固件70通过安装孔(51a、53a)固定在灯具 壳体表面20上。组装时,首先用压条350将面光源35固定于固定槽24内;然后将两个反光板 (40a、40b)分别固定在灯具壳体表面20上;最后将两个侧边反射镜(50a、50b)固定于灯具 壳体表面20上。所述面光源35的基板330为铝材料制成。
如图7所示,为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该第二实施例的泛光 灯10’与第一实施例的泛光灯10之间的区别之处在于,反射器60的反光板(40a、40b)和 侧边反射镜(50a、50b)为一体成型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当倾斜镜面相对于水平镜面之间的夹角在168°至170°之间 变化时,基本能保证图8和图9的配光曲线和照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方形面光源灯具 上增加镜面反射器,平均照度达到了 124,相对于不加镜面反射器的方形面光源灯具,照度 提高了 16,如下图的等照度图可见。另外,从下面的配光曲线图8可见,配光曲线边缘光滑, 并且形成轴对称,说明光强分布均勻。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使用面光源35的泛光灯10不光能够提高泛光灯10 的照度,增加光的利用率,而且使得射出的光线形成的光斑达到更均勻的状态。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 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包括灯具壳体表面和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由方形面光源和压条组成,所述方形面光源由多线状阵列排列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压条用于将面光源固定于所述灯具壳体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具壳体表面上面光源的周边还设有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包括两个反光板和两个侧边反射镜,所述两个反光板和两个侧边反射镜围绕所述发光部设置,形成回字型结构,所述两个反光板夹在所述两个侧边反射镜之间,且所述侧边反射镜包括两个水平镜面和一个倾斜镜面,所述倾斜镜面和水平镜面之间平滑连接,所述侧边反射镜且呈半回字形的悬臂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镜面相对于水平 镜面之间的夹角在168°至17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镜面和水平镜面 上均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倾斜镜面和水平镜面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于灯具壳体 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围绕所述发光 部而设置,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镜面相对于两个 水平镜面弯折倾斜设置,且此两个水平镜面与所述两个反光板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与所述 反光板邻接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水平镜面上各自 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且所述反射器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于灯具壳体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壳体 表面上开设有容纳发光部的固定槽,用于将面光源收容于其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其包括灯具壳体表面和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由方形面光源和压条组成,所述方形面光源由多线状阵列排列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压条用于将面光源固定于所述灯具壳体表面上,所述灯具壳体表面上面光源的周边还设有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包括两个反光板和两个侧边反射镜,所述两个反光板和两个侧边反射镜围绕所述发光部设置,所述两个反光板夹在所述两个侧边反射镜之间,且所述侧边反射镜包括倾斜镜面以及水平镜面,所述倾斜镜面和水平镜面之间的夹角在180°至270°之间;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使用面光源的泛光灯不光能够提高泛光灯的照度,增加光的利用率,而且使得射出的光线形成的光斑达到更均匀的状态。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1929628SQ20101020602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周明杰, 朱建平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