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片、漫射板、照明装置以及显示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80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片、漫射板、照明装置以及显示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色变换元件及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过去,已使用液晶显示器(LCD)作为薄的显示单元,在液晶显示器中,使用从后 面照射液晶显示面板的整个区域的背光。根据背光结构,液晶显示器一般可分为直下发 光型和边缘发光型。边缘发光型中,在光从导光板的侧面进入并在导光板内部传播之后, 光从导光板的顶面出射。而在直下发光型中,例如,多个诸如CCFL(冷阴极荧光灯)的荧 光灯配置在基板上,从而作为实现整体表面发光(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 2005-108635 号)。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变得更大、薄型化、轻型化,其寿命也延长了。并且,以通过闪 烁控制(blinking control)来改善运动图像的特性的形式,通过在基板上配置多个发光二 极管(LED)而进行表面发光的发光单元引起了关注。这样的发光单元中,主要使用下述两 种方法来提取白光。第一种方法中,配置分别发射R、G、B三色中的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这些发光二极管同时发光,从而合成三色以获得白光。第二种方法中,例如,通过含有荧光 体的树脂围绕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从而将蓝光色变换为白光。然而,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对微小面积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灌注荧光体,因此难以 平坦和均勻地形成含有荧光体的树脂。因此,近年来,作为替代第二种方法的第三种方法, 通过使用其中含有荧光体的树脂夹持于片状基材之间的材料(以下称为荧光片)来色变换 蓝光的方法引起了关注。同时,通常,荧光体对氧气和水蒸气比较脆弱,当荧光体暴露于氧气、水蒸气等时, 其特性劣化。从而,在荧光片用于背光的情况下,亮度和色度劣化。荧光体的这种劣化在高 温和高湿环境中特别严重。因此,在上述荧光片中,片状基材需要高的水蒸气阻隔性能、高 的气体阻隔性能等。因此,提出了在含有荧光体的树脂上设置由硅化合物等构成的保护层的方法(参 见日本已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6-58440号)以及用保护性的涂覆液直接涂覆含有荧光体 的树脂的表面的方法(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59-42500号)。另外,提出了通 过用两片玻璃板夹持而封装含有荧光体的树脂的方法(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 2007-23267 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使用上述的日本已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6-58440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59-42500号以及第2007-23267号的方法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荧光体,需要使用诸 如特殊保护层、玻璃板等高价材料,结果导致增加制造成本的缺点。因此,希望在使用荧光 体进行色变换的光学部件(例如荧光片)中,在使用广泛用于食物包装等的廉价材料作为 片状基材的同时,防止荧光体的劣化。 鉴于上述,在实施方式中,期望提供能够低成本地防止荧光体的劣化的色变换元 件,以及一种包括该色变换元件的显示单元。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了 一种具有层压结构的荧光片,其中,第一色变换层设置在第 一阻隔材料上,第一色变换层包括散布在第一树脂层中的第一色荧光体,第二色变换层设 置在第一色变换层上,第二色变换层包括散布在第二树脂层中的第二色荧光体,并且第二 阻隔材料设置在第二色变换层上。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单元,其包括显示面板、光源和荧光片,光源发出 的光穿过荧光片以照明显示面板,其中,荧光片具有层压结构,其包括设置在第一阻隔材 料上的第一色变换层,第一色变换层包括散布在第一树脂层中的第一色荧光体;设置在第 一色变换层上的第二色变换层,第二色变换层包括散布在第二树脂层中的第二色荧光体; 以及设置在第二色变换层上的第二阻隔材料。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和荧光片,光源发出的光穿过荧 光片,其中,荧光片具有层压结构,其包括设置在第一阻隔材料上的第一色变换层,第一色 变换层包括散布在第一树脂层中的第一色荧光体;设置在第一色变换层上的第二色变换 层,第二色变换层包括散布在第二树脂层中的第二色荧光体;以及设置在第二色变换层上 的第二阻隔材料。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漫射板,包括第一阻隔材料;第二阻隔材料;设置在第 一和第二阻隔材料之间的层压结构,其中层压结构包括第一色变换漫射板以及设置在第一 色变换漫射板上的第二色变换漫射板;设置在层压结构的顶面上以将层压结构密封至第一 阻隔材料的第一粘合层;以及设置在层压结构的底面上以将层压结构密封至第二阻隔材料 的第二粘合层,其中,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包括散布在其内的第一色荧光体,并且第二色变化 漫射板包括散布在其内的第二色荧光体。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单元,其包括显示面板、光源和漫射板,光源发出 的光穿过漫射板以照明显示面板,其中,漫射板包括第一阻隔材料;第二阻隔材料;设置在 第一和第二阻隔材料之间的层压结构,其中层压结构包括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和第二色变换 漫射板;设置在层压结构的顶面上以将层压结构密封至第一阻隔材料的第一粘合层;以及 设置在层压结构的底面上以将层压结构密封至第二阻隔材料的第二粘合层,第一色变换漫 射板包括散布在其内的第一色荧光体,并且第二色变换漫射板包括散布在其内的第二色荧 光体。根据实施方式,易于抑制荧光体的劣化。从而,即便使用广泛用于食物包装等的廉 价材料作为一对基材,也能够抑制荧光体的劣化。因此能够低成本地抑制荧光体的劣化。更多的特征和优点将描述于此,且可从以下详细的描述和附图中明显得到。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片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根据比较例的荧光片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3A至图3C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1、比较例1-1以及比较例1_2的荧光片的截面 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1、比较例1-1以及比较例1-2的色移(color shift)量 的图表。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修改例的荧光片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从图5所示的荧光片输出的光的光谱的图表。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修改例的荧光片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8A和图8B是说明荧光体类型和粘合剂之间的相容性的示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三修改例的荧光片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2-1和2-2的色移量随时间变化的示图。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应用例的显示单元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应用例的显示单元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应用例的照明装置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4A和图14B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应用例的照明装置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漫射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了根据比较例的漫射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四修改例的漫射板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根据实施方式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将按以下顺序进行描述1.第一实施方式(荧光片)具有层间阻隔膜的分别涂覆的两层结构的实例2.第一修改例无层间阻隔膜的实例3.第二修改例使用相应于荧光体类型的粘合剂的实例4.第三修改例使用相应于荧光体类型的粘合剂的实例(无层间阻隔膜)5.第一至第三应用例包括荧光片的显示单元和照明装置的实例6.第二实施方式(漫射板)对上侧和下侧使用相同的粘合剂进行密封的三层层 压结构的实例7.第四修改例对上侧和下侧分别使用不同的粘合剂进行密封的二层层压结构 的实例第一实施方式荧光片IOA的结构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片IOA的截面结构。荧光片IOA中, 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密封在阻隔膜13A和13B(—对基材)之间。红色变换层 12是将部分蓝光变换为红光的色变换层,而绿色变换层11是将部分蓝光变换为绿光的色 变换层。即,荧光片IOA具有每一荧光体类型的各个层分离地(独立)存在的层压结构。本 实施方式中,将会描述由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构成的两层结构以作为实例。红色变换层12包含树脂层12b以及散布和包含在树脂层12b中的红色荧光体 12a。红色荧光体12a将作为激发光的例如蓝光色变换为红光。例如,红色荧光体12a为(Ca, Sr,Ba) S:Eu2+、(Ca, Sr,Ba)2Si5N8:Eu2+、CaAlSiN3 = Eu2+等。红色荧光体 12a 由粉末状粒 子构成。因此,红色荧光体12a通过作为粘合树脂的树脂层12b固定和保持在阻隔膜13B的 表面上。树脂层12b的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酚醛 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三聚氰胺树脂等油墨浆料(ink paste)粘合树脂。另外,用作粘合树脂 的粘合剂例如可使用下述实例,包括脲醛树脂系、三聚氰胺树脂系、酚醛树脂系、间苯二酚 树脂系、环氧树脂系、聚氨酯树脂系、聚酰亚胺系、聚苯并咪唑系、聚酯树脂系、醋酸乙酯树 脂系、聚乙烯醇缩醛系、聚乙烯醇系、氯乙烯树脂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醚丙烯酸酯系、聚 乙烯系、纤维素系、氯丁二烯橡胶系、丁腈橡胶系、SBR系、SIS系、多硫化物系、丁基橡胶系、 硅橡胶系、乙烯基苯酚、环氧酚醛、氯丁二烯酚醛、腈酚醛、尼龙环氧以及腈环氧。绿色变换层11包含树脂层lib以及散布和包含在树脂层lib中的绿色荧光体 Ila0绿色荧光体Ila将作为激发光的例如蓝光色变换为绿光。例如,绿色荧光体Ila为 SrGa2S4:Eu2+、Ca3Sc2Si3O12 = Ce3+等。与红色荧光体12a相同,绿色荧光体Ila也由粉末状粒 子构成。因此,绿色荧光体Ila通过作为粘合树脂的树脂层lib固定和保持在阻隔膜13A 的表面上。使用上述的树脂层12b中列出的树脂作为树脂层lib的材料。用于树脂层lib 的树脂与用于树脂层12b的树脂可相同或不同。然而,期望使用根据各色变换层中的荧光 体类型而选择的树脂,以下会详细描述。阻隔膜13A和13B为支撑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的基材片,并且用作红 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的保护层。阻隔膜13A和13B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例如聚碳酸 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苯乙烯(PS)、聚醚砜 (PES)以及环状无定形聚烯烃的热塑性树脂,以及例如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多官能团聚烯 烃、不饱和聚酯以及环氧树脂的透明树脂。阻隔膜13A和13B适宜使用诸如水蒸气透过率 约为0. 05g/m2/日至5g/m2/日(例如约0. lg/m2/日)的具有相对较低的阻隔性能的材料。 厚度例如为10 μ m至1000 μ m(包括两个端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在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之间设置阻隔膜 13C(层间阻隔膜)。阻隔膜13C的材料、厚度以及水蒸气透过率与阻隔膜13A和13B的相 同。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制作这样的荧光片IOA0即,首先,将红色荧光体12a混合在 含有粘合树脂的溶剂中,用得到的混合溶液涂覆或印刷阻隔膜13B的表面,之后干燥。从 而,在阻隔膜13B的表面上形成红色变换层12 (红色荧光体固定于其上)。同样地,将绿色 荧光体Ila混合在含有粘合树脂的溶剂中,用得到的混合溶液涂覆或印刷阻隔膜13A的表 面,之后干燥。从而,在阻隔膜13A的表面上形成绿色变换层11 (绿色荧光体固定于其上)。 通过使用粘合剂等将如上形成的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彼此结合在一起,并将阻 隔膜13C置于其间。在将粘合剂用作粘合树脂的情况下,使用粘合剂将各色荧光体固定于 各阻隔膜上,并且同时将各阻隔膜彼此结合在一起。此时,根据粘合剂的固化方法(例如热 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等)来进行固定和结合。从而,形成了荧光片10A。荧光片IOA的操作和效果本该实施方式中,在蓝光射入荧光片IOA的表面(例如荧光片IOA的阻隔膜13B 侧)的情况下,入射的蓝光依次通过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在光通过的过程中, 部分蓝光被色变换为红光并且部分蓝光被色变换为绿光,它们从阻隔膜13A侧射出。绿光和红光与未被色变换且通过荧光片IOA的蓝光混合,从而获得白光。将参考图2A和图2B来描述根据比较例1和2的荧光片100A和100B。如图2A所 示,比较例1的荧光片100A具有位于一对基材片102A和102B之间的色变换层101。在色 变换层101中,绿色荧光体IOla和红色荧光体IOlb混合并保持在树脂层IOlc中。然而, 诸如绿色荧光体IOla和红色荧光体IOlb的荧光体通常对水蒸气、氧气等表现脆弱。因此, 存在通过这对基材片102A和102B的诸如水蒸气的气体G使荧光体劣化的可能。因此,需要将色变换层101夹于高阻隔膜103A和103B之间,这些高阻隔膜具有如 图2B所示的根据比较例2的荧光片100B那样高的气体阻隔特性。高阻隔膜103A和103B 具有非常高的阻隔功能,水蒸气透过率为0.05g/m2/日以下。在这样的高阻隔膜103A和 103B中,多个由氧化硅(SiOx)、氧化铝(Al2O3)等构成的无机膜层叠于诸如PET的树脂膜上。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层叠无机膜和有机膜。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使用玻璃基板等。从而, 能够有效防止气体G的通过,并且能够抑制荧光体的劣化。但是,对于这样的高阻隔膜103A 和103B,其开发非常困难,材料成本高,且制造成本增加。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荧光体类型(红色荧光体12a和绿色荧光体Ila)的各 个层分离地存在。即,色变换层分为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并且其间设置有阻隔 膜103C。因此,与比较例1中将混合在同一层中的绿色荧光体IOla和红色荧光体IOlb通 过基材片102A和102B密封的情况相比,易于抑制荧光体的劣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色变换层分为含有红色荧光体12a的红色变换层12和 含有绿色荧光体Ila的绿色变换层11。从而,与之前的荧光体被混合在同一层中的情况相 比,易于抑制各荧光体的劣化。具体的,红色变换层12中,由阻隔膜13B抑制了水蒸气等从 阻隔膜13B(底面)侧进入,同时由阻隔膜13A和13C抑制了水蒸气等从阻隔膜13A(顶面) 侧进入。同样地,在绿色变换层11中,由阻隔膜13A抑制了水蒸气等从阻隔膜13A(顶面) 侧进入,由阻隔膜13B和13C抑制了水蒸气等从阻隔膜13B(底面)侧进入。这样,在使用广泛用于食物包装等的廉价阻隔膜(例如,氧化铝或硅石层叠于PET 或PEN上的膜)作为夹持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的阻隔膜13A至13C的同时,能 够抑制荧光体的劣化。因此,能够低成本地抑制荧光体的劣化。另外,通过抑制荧光体的劣 化,能够减小长时间使用后色度和亮度的变化。实施例1实际形成以下荧光片的试样(试样1至3),并且检验荧光体的劣化(色度变化)。 具体地,形成图3A所示的作为比较例1-1的试样1,以及图3B所示的作为比较例1-2的试 样2。如实施例1那样形成图3C所示的试样3。试样1相应于上述比较例2的结构,具有绿 色荧光体IOla和红色荧光体IOlb混合且包含于其内的色变换层101夹于高阻隔膜103A1 和103B1 (水蒸气透过率0. 01g/m2/日)之间的结构。试样2具有绿色荧光体IOla和红色 荧光体IOlb混合且包含于其内的色变换层101夹于低阻隔膜103A2和103B2(水蒸气透过 率0. lg/m2/日)之间的结构。试样3具有包含红色荧光体12a的红色变换层12和包含绿 色荧光体Ila的绿色变换层11夹于低阻隔膜13A1和13B1之间的结构,且在红色变换层12 和绿色变换层11之间设置低阻隔膜13C1。低阻隔膜13A1、13B1以及13C1的水蒸气透过率 均为0. lg/m2/日。试样1至3中,使用利用蓝光作为激发光的发射红光的荧光体来作为红 色荧光体,并且使用利用蓝光作为激发光的发射绿光的荧光体来作为绿色荧光体。在上述两种荧光体中,高温高湿下劣化较大。使用蓝光LED作为激发光源。试样1至3在60°C、 90% RH的环境下放置300小时,测量了从初始点的色度变化量(Au' ,ν')。结果如图4 所示。如图4所示,比较试样1和试样2,使用高阻隔膜的试样1中的色度变化小于使用 低阻隔膜的试样2的色度变化。同时,试样3(实施例1)中,尽管使用低阻隔膜,但色度变 化却被抑制到与使用高阻隔膜的试样1相同的程度。由以上结果可见,在各荧光体类型的 各个色变换层分离地存在,并且在各个层之间设置阻隔膜的情况下,在使用廉价的低阻隔 膜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荧光体的劣化。下面,将描述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第一至第三修改例)。与第一实施方式 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注,且适当省略其描述。第一修改例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修改例的荧光片IOB的截面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荧光片IOA相同,荧光片IOB具有在一对阻隔膜13Α和13Β之间的红色变换层12和 绿色变换层11构成的两层结构。本修改例的荧光片IO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片IOA 的不同在于,未在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之间设置阻隔膜(阻隔膜13C)。例如,可 以下述方式形成荧光片10Β。即,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在阻隔膜13Α的一面 上形成绿色变换层11并且在阻隔膜13Β的一面上形成红色变换层12之后,使红色变换层 12和绿色变换层11彼此相对地结合。如上所述,无须在红色变换层12和绿色变换层11之间设置阻隔膜(阻隔膜13C)。 即使不存在这样的阻隔膜,通过形成其中各荧光体类型的各个层分离地存在的层压结构, 也能够容易地抑制荧光体的劣化。在使用标准化发光光谱峰值为600以上的荧光体作为红 色荧光体12a、标准化发光光谱峰为500至600 (包括两个端值)的荧光体作为绿色荧光体 Ila的情况,例如,能够获得具有示出如图6所示的光谱的色度(0.20和0. 14)的白光。第二修改例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二修改例的荧光片IOC的截面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荧光片IOA相同,荧光片IOC具有位于一对阻隔膜13A和13B之间的包含红色荧光 体12a的红色变换层42和包含绿色荧光体Ila的绿色变换层41构成的两层结构。但本修 改例的荧光片IOC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片IOA的不同在于,设置分别包含不同粘合 剂的粘合层41b和42b作为保持绿色变换层41和红色变换层42中的各荧光体的树脂层。S卩,本修改例中,尽管绿色变换层41包含绿色荧光体11a,但是绿色荧光体Ila由 粘合层41b固定并保持在阻隔膜13A的表面上。粘合层41b包含与绿色荧光体Ila相容的 且有效抑制绿色荧光体Ila的劣化(与绿色荧光体Ila相容)的粘合剂。同时,红色变换 层42包含红色荧光体12a。红色荧光体12a由粘合层42b固定并保持在阻隔膜13B的表 面上。粘合层42b包含有效抑制红色荧光体12a的劣化(与红色荧光体12a相容)的粘合 剂。粘合层41b和42b的材料的实例包括用作各荧光体的粘合树脂的粘合剂,例如脲 醛树脂系、三聚氰胺树脂系、酚醛树脂系、间苯二酚树脂系、环氧树脂系、聚氨酯树脂系、聚 酰亚胺系、聚苯并咪唑系、聚酯树脂系、醋酸乙酯树脂系、聚乙烯醇缩醛系、聚乙烯醇系、氯 乙烯树脂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醚丙烯酸酯系、聚乙烯系、纤维素系、氯丁二烯橡胶系、丁腈橡胶系、SBR系、SIS系、多硫化物系、丁基橡胶系、硅橡胶系、乙烯基苯酚、环氧酚醛、氯丁 二烯酚醛、腈酚醛、尼龙环氧以及腈环氧。然而,本修改例中,在粘合层41b和42b中使用根据荧光体类型而选择的粘合剂, 因此存在荧光体和粘合剂的相容组合以及荧光体和粘合剂的不相容组合。例如,在绿色变 换层41中,使用可有效抑制绿色荧光物质Ila的劣化的粘合剂(例如丙烯酸系粘合剂)作 为粘合层41b的材料。在红色变换层42中,使用可有效抑制红色荧光物质12a的劣化的粘 合剂(例如丁基橡胶粘合剂)作为粘合层42b的材料。丙烯酸系粘合剂和丁基橡胶粘合剂 可以为热固化型或紫外线固化型。作为用于粘合层41b和42b的粘合剂,可使用上述用作 粘合树脂的粘合剂,或者可使用其他类型的粘合剂。在后一情况下,除了前述粘合剂,还可 使用用作粘合树脂的其他树脂材料(图7中未示出),例如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 烯醇缩醛树脂、苯酚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三聚氰胺树脂等油墨浆料粘合树脂。为了检验根据上述荧光体和粘合剂的组合的劣化行为的差异,形成了试样。此时, 形成了两种类型的试样。其中一种通过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紫外线固化型)在PET膜上 印刷绿色荧光体(SrGaS4 = Eu)获得,另一种通过使用丁基橡胶粘合剂(热固化型)在PET膜 上印刷绿色荧光体(SrGaS4 = Eu)获得。将两种类型的试样放置在85°C、85% RH的环境下。 同样地,为红色荧光体(CaS:Eu)形成两种类型的试样,并且放置于相同的环境。这些试样 的亮度(初始亮度为1的情况下的相对亮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8A和图8B所示。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绿色荧光体Ila和红色荧光体12a中,使用丙烯酸系粘合 剂的情况下的劣化行为不同于使用丁基橡胶粘合剂的情况下的劣化行为。如图8A所示,在 绿色荧光体Ila中,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的情况下的亮度降低程度小于使用丁基橡胶粘合 剂的情况下的亮度降低程度,且发现荧光体的劣化被有效抑制。同时,如图8B所示,在红色 荧光体12a中,使用丁基橡胶粘合剂的情况下的亮度降低程度小于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的 情况下的亮度降低程度,且发现荧光体的劣化被有效抑制。其原因可能如下。在使用不相 容粘合剂的情况下,荧光体劣化并分解,因此周边环境的PH变为酸性和碱性。这样的环境 变化引起粘合剂的劣化,这又进一步加速了荧光体的劣化。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是其原因。 如上所述,通过抑制荧光体劣化的方式,发现了存在荧光体类型(绿色荧光体Ila和红色荧 光体12a)和粘合剂类型的合适的组合。这样,在该修改例中,通过关注存在荧光体和粘合剂的合适的组合的事实,在绿色 变换层41和红色变换层42构成的两层结构中,在绿色变换层41和红色变换层42中使用 不同的粘合剂。即,在绿色变换层41中,绿色荧光体Ila分散(包含)在丙烯酸系粘合剂 制成的粘合层41b中,而在红色变换层42中,红色荧光体12a分散(包含)在丁基橡胶粘 合剂制成的粘合层42b中。从而,减小了各荧光体类型的各劣化率之间的差异,即各颜色的 各劣化率之间的差异,且抑制了白光的色度随时间的变化。这样,荧光体的劣化能够比前述 第一实施方式得到更有效的抑制。第三修改例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三修改例的荧光片IOD的截面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荧光片IOA相同,荧光片IOD具有位于一对阻隔膜13A和13B之间的包含红色荧光 体12a的红色变换层42和包含绿色荧光体Ila的绿色变换层41构成的两层结构。另外, 与前述第二修改例相同,在绿色变换层41和红色变换层42中,设置了不同的粘合层41b和42b作为保持各荧光体的树脂层。然而,在本修改例中,与前述第二修改例的结构不同之处 在于绿色变换层41和红色变换层42之间未设置阻隔膜。如上,在绿色变换层41和红色变换层42之间未设置阻隔膜的结构中,在绿色变换 层41和红色变换层42中分别为粘合层41b和42b使用了相应于各荧光体的粘合剂。在 未设置层间阻隔膜的情况下,与设置了层间阻隔膜的情况相比,其阻隔性能较低。然而,通 过使用能够有效抑制每一荧光体类型的荧光体的劣化的粘合剂,能够补偿该阻隔性能的降 低。前述第二和第三修改例中,实际形成了荧光片试样(试样A和B),并检验荧光体的 劣化(色度变化)。试样A具有根据第二修改例的结构(包括阻隔膜13C)。试样B具有根 据第三修改例的结构(不包括阻隔膜13C)。然而,试样A和B中,使用利用蓝光作为激发光 的发射红光的荧光体来作为红色荧光体,使用利用蓝光作为激发光的发射绿光的荧光体来 作为绿色荧光体。对于上述两种荧光体中,使用了在高温高湿下其劣化较大的硫化物系荧 光体。使用蓝光LED作为激发光源。将试样A和B放置在60°C、90% RH的环境下,测量了 从初始点的色度变化量(Δ u' ,ν')。结果如图10所示。如图10所示,特别地,在具有阻 隔膜13C的第二修改例的荧光片IOC中,即使经过500小时后也几乎没有表现出色度变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和前述第一至第三修改例中,已经描述了包含红色荧光体的 红色变换层和包含绿色荧光体的绿色变换层构成的两层结构作为实例。然而,也可使用三 层以上构成的层压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两种荧光体,分别包含各荧光体的两种色变 换层可交替层叠;或者通过使用三种荧光体,可层叠三种以上的色变换层。第一应用例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前述荧光片IOA至IOD的应用例(第一应用例)的显 示单元1的截面结构。然而,将以荧光片IOA作为代表给出描述。显示单元1例如为液晶 显示器。显示单元1包括显示面板26以及作为背光以照明显示面板26的光源21。显示单 元1在显示面板26和光源21之间依次包括荧光片10Α、漫射板22、漫射膜23、透镜膜24、 反射型偏光膜25。在光源21中,多个LED 21a配置在基板20上。荧光片IOA配置在光源部21的发 光侧。LED 21a例如为蓝色发光二极管。漫射板22和漫射膜23漫射(扩散)入射光以使强度分布均一化。用于漫射板 22的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 乙烯、聚醚砜以及环状无定形聚烯烃的热塑性树脂,以及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多官能团聚烯 烃、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特别地,期望使用因蓝色发光二极管或近紫外二极管而引起的 劣化轻微的材料。漫射板22的厚度例如约为Imm至3mm(包括两个端值)。透镜膜24例 如具有多个棱镜状(三角柱状)的突起在同一平面内呈直线排列的结构。透镜膜24具有 会聚例如在正面方向上入射的光的作用。反射型偏光膜25透射一种偏振光并向下方(光 源部21侧)反射另一种偏振光以有助于再利用光。设置反射型偏光膜25以提高光利用效 率。在显示面板26中,液晶层被密封在其上形成有例如TFT (薄膜晶体管)、各种驱动 电路、像素电极等的驱动基板以及其上形成有滤色片、对向电极等的对向基板之间(未示 出所有元件)。各偏光板(未示出)结合至显示面板26的光入射侧和光出射侧。
在显示单元1中,LED 21a发射的蓝光通过荧光片10A。此时,如上所述,进入荧光 片IOA的蓝光色变换为红光和绿光,并最终作为白光从荧光片IOA出射。从荧光片IOA出 射的白光依次通过漫射板22、漫射膜23、透镜膜24、反射型偏光膜25,并照明显示面板26。 在显示面板26中基于图像数据调制照明光,从而进行图像显示。如上所述,通过使用荧光 片IOA将光源部21发出的蓝光变换成白光,能够减小照明光的色度变化和亮度变化。在前述的第一应用例中,荧光片IOA被直接设置在光源部21之上。然而,荧光片 IOA的配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图12中示出的显示单元2,也可以采用荧光片IOA 设置在漫射板22和漫射膜23之间的结构。第二应用例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前述荧光片IOA至IOD的应用例(第二应用例)的照 明装置(照明装置3)的截面结构。然而,将以荧光片IOA作为代表给出描述。照明装置3 例如为白光LED。在照明装置3中,荧光片IOA直接配置在二极管芯片30的上方。二极管 芯片30为发射蓝光的发光元件,其通过配线接头31电连接至阴极架32a和阳极架32b。二 极管芯片30和荧光片IOA由封装盖33进行气密密封。在照明装置3中,二极管芯片30发射的蓝光在荧光片IOA中进行色变换,并作为 白光出射至外部。如上所述,荧光片IOA可直接配置在二极管芯片30的上方。从而,能够 形成色度变化小且亮度变化小的白光LED。第三应用例图14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前述荧光片IOA至IOD的应用例(第三应用例)的照 明装置(照明装置4)的截面结构。然而,将以荧光片IOA作为代表给出描述。照明装置4 例如用作液晶显示器等的背光。例如,蓝光LED 35配置在楔形导光板34的侧面上。导光板 34的形状不限于楔形,也可为平行板状。同前述第一应用例的漫射板22的材料一样,导光 板34的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 苯乙烯、聚醚砜以及环状无定形聚烯烃的热塑性树脂,以及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多官能团聚 烯烃、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为了提取光,对导光板34的反射面Sl进行例如沟槽处理、 打点处理等。荧光片IOA设置在导光板34的光出射面S2上。在照明装置4中,从蓝光LED 35进入导光板34的蓝光被全反射并传播通过导光 板34,之后,对反射面Sl提供的处理使得全反射条件遭破坏,从而蓝光从光出射面S2出射。 导光板34出射的蓝光在荧光片IOA中进行色变换。从而,能够获得色度变化等较小的白光。在前述第三应用例中,描述了荧光片IOA设置在导光板34的光出射面S2上的实 例。然而,例如,如图14B所示,荧光片IOA也可与导光板34的反射面Sl结合。在这种情 况下,当在导光板34中传播的蓝光的全反射条件在反射面Sl中遭破坏时,蓝光通过荧光片 IOA并进行色变换。从而,能够获得色度变化等较小的白光。第二实施方式漫射板50A的结构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漫射板(漫射板50A)的截面结构。漫 射板50A被密封为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以及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层叠在阻隔膜53A和 53B (—对基材)之间的状态。红色变换漫射板52用作将部分蓝光变换为红光的色变换层, 并具有漫射作用以均勻地漫射(分散)入射光。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用作将部分蓝
14光变换为绿光的色变换层,并具有漫射作用以均勻地漫射入射光。即,如同前述第一实施方 式那样,漫射板50A具有其中各荧光体类型的各个层分离地存在的层压结构。在以下描述 中,对于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片IOA的元件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注, 且适当省略其描述。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以及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是本发明的“色变 换层”的具体实例。然而,本实施方式中,红色荧光体12a包含于红色变换漫射板52中,并且绿色荧光 体Ila包含于绿色变换漫射板5IA和5IB中。形成了设置绿色变换漫射板5IA和5IB以夹 持红色变换漫射板52的三层层压结构。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以分散状态包含红色荧光体12a。在形成红色变换漫射板52 的过程中,红色荧光体12a被混入作为其基材的树脂材料。从而,红色荧光体12a分散并保 持在红色变换漫射板52中。同样的,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各自以分散状态包含绿色荧光体11a。在形成 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的过程中,绿色荧光体Ila分散并保持在绿色变换漫射板51A 和51B中。阻隔膜53A和53B为密封和保护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以及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 51B的保护片。阻隔膜53A和53B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同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阻隔膜13A和 13B的材料相同的透明树脂。适宜使用诸如水蒸气透过率约为0. 05g/m2/日至5g/m2/日的 具有相对较低的阻隔性能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粘合层54设置为覆盖由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以及绿色变换漫射 板51A和51B构成的层压结构的顶面和底面。粘合层54用以密封阻隔膜53A和53B之间 的层压结构。粘合层54的材料的实例包括脲醛树脂系、三聚氰胺树脂系、酚醛树脂系、间 苯二酚树脂系、环氧树脂系、聚氨酯树脂系、聚酰亚胺系、聚苯并咪唑系、聚酯树脂系、醋酸 乙酯树脂系、聚乙烯醇缩醛系、聚乙烯醇系、氯乙烯树脂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醚丙烯酸酯 系、聚乙烯系、纤维素系、氯丁二烯橡胶系、丁腈橡胶系、SBR系、SIS系、多硫化物系、丁基橡 胶系、硅橡胶系、乙烯基苯酚、环氧酚醛、氯丁二烯酚醛、腈酚醛、尼龙环氧以及腈环氧。根据 实施方式,粘合层54的阻隔膜53A侧上的一半以及粘合层54的阻隔膜53B侧上的一半分 别对应于“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然而,同前述第二修改例中那样,期望选择能够有效抑制各荧光体类型的荧光体 的劣化的粘合剂(相容粘合剂)作为粘合层54的材料。具体的,绿色荧光体Ila和丙烯酸系粘合剂的组合、以及红色荧光体12a和丁基橡 胶粘合剂的组合均为适合的。更具体地,选择与配置在层压结构的最外侧(阻隔膜53A侧 和阻隔膜53B侧)的荧光体相容的粘合剂,换言之,与邻接于粘合层54的漫射板中包含的 荧光体相容的粘合剂。例如,包含绿色荧光体Ila的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配置在最 外侧。从而,期望使用与绿色荧光体Ila相容的粘合剂,即丙烯酸系粘合剂。漫射板50A的操作和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蓝光进入漫射板50A的表面(例如阻隔膜53B侧)的情况下, 入射的蓝光依次通过绿色变换漫射板51B、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以及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在 光通过的过程中,部分蓝光被色变换为红光并且部分蓝光被色变换为绿光,它们从阻隔膜 53侧出射。绿光和红光与未进行色变换且已通过的蓝光混合,从而获得白光。
以下将参考附图16描述根据比较例3的漫射板104。漫射板104具有位于一对高 阻隔膜106A和106B之间的色变换漫射板105。绿色荧光体IOla和红色荧光体IOlb被混 合且包含在色变换漫射板105中。色变换漫射板105密封在高阻隔膜106A和106B之间, 并且其间设置有粘合层107。即,因为绿色荧光体IOla和红色荧光体IOlb混合在比较例3 的漫射板104中,所以粘合层107的材料无法如上所述的那样根据荧光体和粘合剂的合适 的组合来进行选择。因此,绿色荧光体IOla的劣化率不同于红色荧光体IOlb的劣化率。结 果,在一些情况下,白色的色度随时间的变化增大。因此,在漫射板104中,为了抑制荧光体 的劣化,需要使用水蒸气透过率约为0. 01g/m2/日以下的高价的高阻隔膜106A和106B。同时,本实施方式具有其中各荧光体类型(红色荧光体12a和绿色荧光体lib)的 各个层分离地存在的层压结构,并且红色变换漫射板52夹于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之 间。通过采用这样的层压结构,能够选择与配置在最外侧的易受水蒸气等影响的荧光体相 容的粘合剂。另外,层压结构内部的层(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从上方和下方被夹于其他漫 射板(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之间。因此,其变得不易受水蒸气影响,从而荧光体不 易劣化。由此,减小了各荧光类型的各劣化率之间的差异,即各种颜色的各劣化率之间的差 异,并且抑制了白光的色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具有由包含红色荧光体12a的红色变换漫射板52以及包含 绿色荧光体Ila的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构成的层压结构。因此,通过利用荧光体和 粘合剂的组合的效果,易于抑制荧光体的劣化。从而,在使用广泛用于例如食物包装等的廉 价材料(PET、PEN等)作为夹持层压结构的阻隔膜53A和53B的同时,能够抑制荧光体的劣 化。由此,能够低成本地抑制荧光体的劣化。另外,通过抑制荧光体的劣化,能够减小长时 间使用后的色度变化和亮度变化。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包含红色荧光体的漫射板夹持于包含绿色荧 光体的两个漫射板之间的三层层压结构的具体实例。然而,漫射板的层压结构不限于此。例 如,可采用交替层叠n(n为5以上的奇数)层以上的两种漫射板的结构。在荧光体类型的 数目为2的情况下,包含各荧光体的各个漫射板交替层叠,若层数为奇数,则最外侧的两层 为包含相同类型的荧光体的漫射板。从而,以与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方式,选择与前 述两层的荧光体相容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层54。此外,可采用包含绿色荧光体的漫射板夹持于包含红色荧光体的两个漫射板之间 的三层层压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包含红色荧光体的漫射板邻接于粘合层54。因此,可选择 诸如丁基橡胶粘合剂的与红色荧光体相容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层54的材料。以下,将描述前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修改例(第四修改例)。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和 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注,且适当省略其描述。第四修改例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四修改例的漫射板50B的截面结构。漫射板50B被 密封为红色变换漫射板56和绿色变换漫射板55层叠于阻隔膜53A和53B之间的状态。红 色变换漫射板56具有与前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红色变换漫射板52相同的色变换功能和漫射 功能。绿色变换漫射板55具有与前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绿色变换漫射板51A和51B相同的 色变换功能和漫射功能。即,与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同,漫射板50B具有其中各荧 光体类型的各个层分离地存在的层压结构。然而,本修改例的层压结构为由红色变换漫射板56和绿色变换漫射板55构成的两层结构。绿色变换漫射板55配置在阻隔膜53A侧,并 且红色变换漫射板56配置在阻隔膜53B侧。另外,粘合层57 (第一粘合层)设置在阻隔膜 53A侧,并且粘合层58 (第二粘合层)设置在阻隔膜53B侧。对于粘合层57和58使用不同 的粘合剂。粘合层57和58用以密封阻隔膜53A和53B之间的层压结构。粘合层57和58的 材料的实例包括脲醛树脂系、三聚氰胺树脂系、酚醛树脂系、间苯二酚树脂系、环氧树脂系、 聚氨酯树脂系、聚酰亚胺系、聚苯并咪唑系、聚酯树脂系、醋酸乙酯树脂系、聚乙烯醇缩醛 系、聚乙烯醇系、氯乙烯树脂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醚丙烯酸酯系、聚乙烯系、纤维素系、氯 丁二烯橡胶系、丁腈橡胶系、SBR系、SIS系、多硫化物系、丁基橡胶系、硅橡胶系、乙烯基苯 酚、环氧酚醛、氯丁二烯酚醛、腈酚醛、尼龙环氧以及腈环氧。同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期 望选择与包含于邻接的漫射板中的荧光体相容的粘合剂。具体的,期望使用丙烯酸系粘合 剂作为粘合层57,并且期望使用丁基橡胶粘合剂作为粘合层58。本修改例中,层压结构可为由红色变换漫射板56和绿色变换漫射板55构成的两 层结构。在这种情况,通过在阻隔膜53A和53B的各侧上设置由不同粘合剂制成的粘合层 57和58,能够获得同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前述第四修改例中,已经描述了其中层叠了包含红色荧光体的漫射板以及包含绿 色荧光体的漫射板的两层层压结构的具体实例。然而,漫射板的层压结构不限于此。例如, 可采用其中交替层叠m(m为4以上的偶数)层以上的两种漫射板的结构。在荧光体类型的 数目为2,并且包含各荧光体的各个漫射板交替层叠的情况下,如果层数为偶数,则最外侧 的两层为包含不同类型的荧光体的漫射板。从而,以与前述第四修改例中相同的方式,在阻 隔膜53A和53B的各侧上设置由不同粘合剂制成的粘合层57和58,并且分别选择与各荧光 体相容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层57和58。另外,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和第四修改例中,已经描述了其中两种类型的荧光体 包含于彼此不同的各个漫射板、且两种类型的漫射板交替层叠的结构的具体实例。然而,漫 射板无须交替层叠,且荧光体类型的数目不限于2。尽管以上已经参照实施方式和修改例描述了本申请,但本申请不限于前述实施方 式等,而可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以使用蓝光作为激发光的红色荧光 体和绿色荧光体的情况作为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荧光体。例如,可 使用(Y,Gd)3(Al, Ga)5012:Ce3+(通常称为 YAG:Ce3+)、α-SiAlON:Eu2+等作为黄色变换荧光 体。另外,可使用(Ca,Sr,Ba)2Si04:Eu2+等作为黄色或绿色变换荧光体。另外,使用的荧光 体的数量可为3以上。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描述了蓝光LED作为激发光源的实例。但光源不限 于此,也可使用发射在相对较短的波长区域中的颜色的光的光源,例如近紫外LED。在这种 情况下,可使用(Ca,Sr,Ba)2Si04:Eu2+、BAM:Eu2+、Mn2+、α-SiA10N:Eu2+等作为绿色变换或 黄色变换荧光体。可使用 Y2O2S:Eu3+、La2O2S:Eu3+、(Ca, Sr, Ba)2Si5N8:Eu2+、CaAlSiN3:Eu2+、 LiEuff2O8, Ca (Eu, La)4Si3013、Eu2W2O9 系、(La, Eu)2W3012、(Ca, Sr, Ba) 3MgSi208: Eu2+、Mn2+、 CaTi03:Pr3+、Bi3+等作为红色变换荧光体。可使用 BAM:Eu2+、(Ca,Sr,Ba) 5(PO4) 3C1 Eu2+等作 为蓝色变换荧光体。然而,从发光效率和抗气候性的方面来看,优选使用蓝色发光二极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此处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各种变形和修改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形和修改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不减少其欲达到的优点的 情况下进行。因此,应认为这些变形和修改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荧光片,具有层压结构,其包括第一阻隔材料;第一色变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材料上,所述第一色变换层包括散布于第一树脂层中的第一色荧光体;第二色变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变换层上,所述第二色变换层包括散布于第二树脂层中的第二色荧光体;第二阻隔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变换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变换层和所述第二色变换层 之间的第三阻隔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片,其中,所述第一阻隔材料和所述第二阻隔材料具有 0. 05g/m2/日至5g/m2/日的水蒸气透过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片,其中,所述第一阻隔材料和所述第二阻隔材料包括 从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树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 酯、聚苯乙烯、聚醚砜、环状无定形聚烯烃、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多官能团聚烯烃、不饱和聚 酯以及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片,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一色荧光体 的劣化的第一粘合剂,并且所述第二树脂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二色荧光体的劣化的第二粘合 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片,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片,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为丙烯酸系粘合剂,并且所述 第二粘合剂为丁基橡胶粘合剂。
8.一种显示单元,包括 显示面板;光源;以及荧光片,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穿过所述荧光片以照明所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荧光片具有层压结构,包括 第一阻隔材料;第一色变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材料上,所述第一色变换层包括散布于第一树脂 层中的第一色荧光体;第二色变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变换层上,所述第二色变换层包括散布于第二树脂 层中的第二色荧光体;第二阻隔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变换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荧光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变换层 和所述第二色变换层之间的第三阻隔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阻隔材料和所述第二阻隔材料具 有0. 05g/m2/日至5g/m2/日的水蒸气透过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一色荧光 体的劣化的第一粘合剂,并且所述第二树脂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二色荧光体的劣化的第二粘 合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包括配置在基板的发光侧上的多 个发光二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包括配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处的发光二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荧光片将所述光源发射的非白光变换 为白光,以照明所述显示面板。
16.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光源;以及荧光片,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穿过所述荧光片, 其中,所述荧光片具有层压结构,该层压结构包括 第一阻隔材料;第一色变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材料上,所述第一色变换层包括散布于第一树脂 层中的第一色荧光体;第二色变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变换层上,所述第二色变换层包括散布于第二树脂 层中的第二色荧光体;第二阻隔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色变换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荧光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变 换层和所述第二色变换层之间的第三阻隔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阻隔材料和所述第二阻隔材料 具有0. 05g/m2/日至5g/m2/日的水蒸气透过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一色荧 光体的劣化的第一粘合剂,并且所述第二树脂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二色荧光体的劣化的第二 粘合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芯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荧光片配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 的上方。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装置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配置在基板的发光侧上的 多个发光二极管。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配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处的发光二极管。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荧光片将所述光源发射的非白光变 换为白光。
27.一种漫射板,包括 第一阻隔材料; 第二阻隔材料;层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材料和所述第二阻隔材料之间,所述层压结构包括第 一色变换漫射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变换漫射板上的第二色变换漫射板;第一粘合层,设置在所述层压结构的顶面上,以将所述层压结构密封至所述第一阻隔 材料;以及第二粘合层,设置在所述层压结构的底面上,以将所述层压结构密封至所述第二阻隔 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包括散布于其内的第一色荧光体,并且所述第二色变换 漫射板包括散布于其内的第二色荧光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漫射板,其中,所述层压结构还包括其内散布有所述第一 色荧光体的第三色变换漫射板,其中,所述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和所述第三色变换漫射板设 置在所述第二色变换漫射板的相反侧上,从而在所述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和所述第三色变换 漫射板之间夹持所述第二色变换漫射板。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漫射板,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层包括抑 制所述第一色荧光体的劣化的粘合剂。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漫射板,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一色荧光 体的劣化的第一粘合剂,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层包括抑制所述第二色荧光体的劣化的第二粘 合剂。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漫射板,其中,所述第一阻隔材料和所述第二阻隔材料具 有0. 05g/m2/日至5g/m2/日的水蒸气透过率。
32.一种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面板;光源;以及漫射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穿过所述漫射板以照明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漫射板包括第一阻隔材料;第二阻隔材料;层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材料和所述第二阻隔材料之间,所述层压结构包括第 一色变换漫射板和第二色变换漫射板;第一粘合层,设置在所述层压结构的顶面上,以将所述层压结构密封至所述第一阻隔 材料;以及第二粘合层,设置在所述层压结构的底面上,以将所述层压结构密封至所述第二阻隔 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包括散布于其内的第一色荧光体,并且所述第二色变换 漫射板包括散布于其内的第二色荧光体。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层压结构还包括其内散布有第一色 荧光体的第三色变换漫射板,其中,所述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和所述第三色变换漫射板设置 在所述第二色变换漫射板的相反侧上,从而在所述第一色变换漫射板和所述第三色变换漫 射板之间夹持所述第二色变换漫射板。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包括配置在基板的发光侧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漫射板将所述光源发射的非白光变 换为白光,以照明所述显示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片,其具有层压结构,包括第一阻隔材料、第一色变换层、第二色变换层以及第二阻隔层,并提供了一种显示单元以及一种包括显示单元的照明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漫射板以及一种包括漫射板的显示单元。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1943374SQ20101021702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伊藤靖, 加濑川亮, 名田直司, 塚原翼, 大岛宜浩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