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13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透明灯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跑道路灯的透明灯罩。
背景技术
目前,照明行业中灯罩的作用主要是为提高光源的利用率。现有灯罩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金属、塑料或者油漆涂料等制成,另一类是玻璃镜面。这两类灯罩存在的问题是前者反光效果不佳,不利于光源的充分利用;后者虽然能够提高光源的利用率,但是在加强反射光的同时也加强了反射眩光,严重损害睫状肌和视觉神经,加重了视觉疲劳和对眼睛的伤害。为了提供更好的照明品质,在照明设备上加入防眩光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是在灯源结构上进行改良,例如防眩网;第二种是在灯罩上贴一层或者多层光学膜, 例如反射型滤光片,它是在滤光片上下两面各加入光传输光学膜,使得每一束光线均勻传输至整片滤光片。前者对灯源结构采取防眩网的方法,灯源处温度较高,从而导致对防眩网的材质有抗高温要求,而且防眩效果不佳。后者利用贴光学膜的方法来改善灯源,其主要缺陷是粘帖光学膜时必须使用特殊机具,粘帖不当容易出现接合面有气泡或褶皱,防眩结构复杂,同时,灯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接合面可能会因为温度变化或材质老化而产生气泡或褶皱,防眩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灯罩防眩效果不佳的缺陷, 提供一种透明灯罩,能够很好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明灯罩,包括顶盖、以及与所述顶盖连接的筒状外罩,所述透明灯罩包括配光部和防眩部;所述防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筒状外罩的内壁上的至少两个第一防眩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顶盖内壁上的第二防眩部;所述配光部与所述第一防眩部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筒状外罩上。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筒状外罩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防眩部、以及两个所述配光部;两个所述第一防眩部呈对顶角设置。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眩部的对顶角的角度为60° 90°。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眩部为横向、竖向、和/或斜向设置的防眩筋。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眩部的防眩筋横截面呈三角形、圆弧形或者不规整形状。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眩部为横向、竖向、和/或斜向设置的防眩槽。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眩部的防眩槽横截面呈三角形、圆弧形或者不规整形状。
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二防眩部为多条同心分布的圆环防眩筋,相邻所述圆环防眩筋之间的间隔为0. 05-0. 2cm,防眩筋的中心凸起高度为0. 05-0. 3cm。,。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二防眩部为多条同心分布的圆环防眩槽,相邻所述圆环防眩槽之间的间隔为0. 05-0. 2cm,防眩槽的中心凹陷高度为0. 05-0. 3cm。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眩部和/或所述第二防眩部的表层设置有磨砂层。本发明一种透明灯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眩部和/或所述第二防眩部为磨砂层。本发明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透明灯罩的顶盖设置第二防眩部,在筒状外罩上设置第一防眩部,通过防眩部对光源产生的光线的漫反射,让一部分来自光源的光线改变入射角度,从而减小眩光对人眼的刺激。同时,经过防眩部漫反射后产生的均勻光线与光源本身的光线混合在一起,能够起到加强光源亮度的效果,两类光线混合后从筒状外罩的配光部射出提供照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透明灯罩实施例一的仰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透明灯罩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透明灯罩实施例一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透明灯罩实施例一的第一防眩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透明灯罩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透明灯罩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该透明灯罩,包括顶盖4、以及与顶盖 4连接的中空的筒状外罩3,透明灯罩包括配光部2和防眩部。防眩部包括沿筒状外罩3的内壁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防眩部6、以及设置在顶盖4内壁上的第二防眩部5 ;配光部2设置在筒状外罩3内壁上,第一防眩部6与配光部2间隔设置。第二防眩部5设置在顶盖4上,第二防眩部5的第一种结构为多条同心分布的圆环防眩筋,如图5所示。防眩筋是沿顶盖4内壁向光源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设置,顶盖4上的相邻防眩筋之间的间隙为0. 05-0. 2cm,防眩筋的中心凸起高度为0. 05-0. 3cm,相邻防眩筋之间的间隙可供光源光线透过。可以理解的,该防眩筋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圆弧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的,第二防眩部5的多条防眩筋可以为上述防眩筋的一种,或者几种不同截面形状防眩筋的组合。第二防眩部5的第二种结构为多条同心分布的圆环防眩槽,防眩槽是沿顶盖4内壁向光源方向相同的方向凹陷设置,相邻防眩槽之间的间隙为0. 05-0. 2cm,防眩槽的中心凹陷高度为0. 05-0. 3cm,相邻防眩槽之间的间隙可供光源光线透过。可以理解的,该防眩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圆弧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的,第二防眩部5的多条防眩槽可以为上述防眩槽的一种,或者几种不同截面形状防眩槽的组合。可以理解的,顶盖4上的第二防眩部5可以同时设置成防眩槽和防眩筋。防眩槽和防眩筋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成其他规律设置,相邻的防眩槽和防眩筋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该间隙可供光源光线透过,间隙大小为0. 05-0. 2cm。第二防眩部5的第三种结构为设置在顶盖4内壁表层的磨砂层,磨砂层对光源产生漫反射,能够很好地消除眩光。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顶盖4的防眩筋和/或防眩槽的表层设置磨砂层,光源产生的光线首先经过磨砂层,经过漫反射光源光线被消除眩光,进一步经过防眩筋和/或防眩槽,通过防眩筋和/或防眩槽的粗糙面再一次消除眩光。经过两次眩光消除过程,眩光消除更好彻底。而且,第一次漫反射后光线的角度与第二次漫反射后光线的角度不同,两次漫反射后产生的不同角度的光线与光源光线进行混合,能够很好地加强光源光线的亮度。如图1所示,筒状外罩3内壁上包括两个第一防眩部6,第一防眩部6与配光部2 间隔分布设置。两个防眩部成对顶角设置,该对顶角的角度为60° 90°。可以理解的,筒状外罩3内壁上第一防眩部6可以为三个及三个以上,根据实际配光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多个第一防眩部6与多个配光部2之间间隔设置。第一防眩部6的第一种结构为横向、竖向、和/或斜向设置的防眩筋,如图1 3 所示,该防眩筋竖向相邻设置,相邻的防眩筋之间紧密连接,光源光线不能直接透过防眩筋。防眩筋是沿筒状外罩3内壁向光源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设置,防眩筋的中心凸起高度为 0. 05-0. 3cm。进一步的,为了加强第一防眩部6的漫反射,第一防眩部6的防眩筋截面呈三角形,多条防眩筋紧密相邻形成齿状的防眩筋面,光源光线照射到齿状的防眩筋面上时,会产生各种角度的漫反射光线。第一防眩部6的第二种结构如图4所示,与第一防眩部6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防眩筋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光源光线照射到弧形的防眩筋上,在防眩筋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可以理解的,该防眩筋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圆弧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的,第一防眩部6的多条防眩筋可以为上述防眩筋的一种,或者几种不同截面形状防眩筋的组合。第一防眩部6的第三种结构也可以为横向、竖向、和/或斜向设置的防眩槽7,如图5所示,该防眩槽7竖向设置,相邻防眩槽之间紧密连接,光源光线不能直接透过防眩槽 7。防眩槽是沿筒状外罩3内壁向光源方向相同的方向凹陷设置,防眩槽的中心凹陷高度为 0. 05-0. 3cm。进一步的,为了加强第一防眩部6的漫反射,第一防眩部6的防眩槽7截面呈三角形,多条防眩槽7紧密相邻形成齿状的防眩槽面,光源光线照射到锯齿状的防眩槽面上时, 会产生各种角度的漫反射光线。可以理解的,该防眩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圆弧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的,第一防眩部6的多条防眩槽可以为上述防眩槽的一种,或者几种不同截面形状防眩槽的组合。第一防眩部6的第四种结构为设置在筒状外罩3的内壁表层上的磨砂层8,如图6所示,磨砂层8间隔设置筒状外罩3上。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筒状外罩3的防眩筋和/或防眩槽的表层设置磨砂层,光源产生的光线首先经过磨砂层,经过漫反射光源光线被消除眩光,进一步经过防眩筋和/或防眩槽,通过防眩筋和/或防眩槽的粗糙面再一次消除眩光。经过两次眩光消除过程,眩光消除更好彻底;而且第一次漫反射后光线的角度与第二次漫反射后光线的角度不同,两次漫反射后产生的不同角度的光线与光源光线进行混合,能够很好地加强光源光线的亮度。第一防眩部6可以为防眩筋、防眩槽、和/或磨砂层,同样的,第二防眩部5可以为防眩筋、防眩槽、和/或磨砂层,第一防眩部6和第二防眩部5的类型可以自由组合。如图 1 4所示,实施例一中,第一防眩部6和第二防眩部5均为防眩筋;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中,第一防眩部6为防眩槽7,第二防眩部5均为防眩筋;如图6所示,第一防眩部6为磨砂层8,第二防眩部5均为防眩筋。本发明通过在透明灯罩的顶盖4设置第二防眩部5,在筒状外罩3上设置第一防眩部6,通过防眩部对光源产生的光线的漫反射,让一部分来自光源的光线改变入射角度,从而减小眩光对人眼的刺激。同时,经过防眩部漫反射后产生的均勻光线与光源本身的光线混合在一起,能够起到加强光源亮度的效果,两类光线混合后从筒状外罩3的配光部2射出提供照明。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明灯罩,包括顶盖、以及与所述顶盖连接的筒状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灯罩包括配光部和防眩部;所述防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筒状外罩的内壁上的至少两个第一防眩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顶盖内壁上的第二防眩部;所述配光部与所述第一防眩部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筒状外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外罩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防眩部、以及两个所述配光部;两个所述第一防眩部呈对顶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部的对顶角的角度为 60° 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部为横向、竖向、和/或斜向设置的防眩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部的防眩筋横截面呈三角形、圆弧形或者不规整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部为横向、竖向、和/或斜向设置的防眩槽,所述第一防眩部的防眩槽横截面呈三角形、圆弧形或者不规整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眩部为多条同心分布的圆环防眩筋,相邻所述圆环防眩筋之间的间隔为0. 05-0. 2cm,防眩筋的中心凸起高度为 0. 05-0. 3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眩部为多条同心分布的圆环防眩槽,相邻所述圆环防眩槽之间的间隔为0. 05-0. 2cm,防眩槽的中心凹陷高度为 0. 05-0. 3c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部和/或所述第二防眩部的表层设置有磨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部和/或所述第二防眩部为磨砂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灯罩,包括顶盖、以及与顶盖连接的筒状外罩,筒状外罩包括配光部和防眩部;防眩部包括设置在筒状外罩的内壁上的至少两个第一防眩部、以及设置在顶盖内壁上的第二防眩部。本发明通过在透明灯罩的顶盖设置第二防眩部,在筒状外罩上设置第一防眩部,通过防眩部对光源产生的光线的漫反射,让一部分来自光源的光线改变入射角度,从而减小眩光对人眼的刺激。同时,经过防眩部漫反射后产生的均匀光线与光源本身的光线混合在一起,能够起到加强光源亮度的效果,两类光线混合后从筒状外罩的配光部射出提供照明。
文档编号F21V3/04GK102486288SQ20101057508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周明杰, 王涛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