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278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电筒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部,照明;加热分部,照明大类,照明装置或其系统的功能特征或零部件;不包含在其他类 目中的照明装置和其他物品的结构组合物小类,转套或转架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 及一种手电筒支架结构的改进。
技术背景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作为转套或转架的技术对手电筒支架做出了很有成效的 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7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汪冉乐申报的,授 权公告号为CN201093189Y,中国专利号(ZL)为=200720088182. 8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支 架手电筒》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作为转套或转架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 价值的发明创造,它有效的解决了手电筒需要用手拿着的问题,但是,还有许多不足它无法解决使手电筒的光线以不同角度照射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并且能使手电筒的光线以 不同角度照射的一种手电筒支架。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 夹体,夹体由上板和下板组成,下板上设置有螺杆,其结构要点夹体上设置有第一竖轴,第 一竖轴与第一凹形体相连,第一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一横轴,第一横轴上的第二竖轴与第二 凹形体相连,第二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二横轴,第二横轴上的第三竖轴与第三凹形体相连,第 三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三横轴,第三横轴上的第四竖轴同套筒侧方的轴套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夹体由上板和下板组成,下板上设置有螺杆,夹体上设置有第一竖 轴,第一竖轴与第一凹形体相连,第一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一横轴,第一横轴上的第二竖轴与 第二凹形体相连,第二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二横轴,第二横轴上的第三竖轴与第三凹形体相 连,第三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三横轴,第三横轴上的第四竖轴同套筒侧方的轴套相连;其主要 构件均为相同的重复构件,并且构件少,所以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2、能使手电筒的光线以不同角度照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竖轴、第二竖轴、第三竖轴、第四竖轴、第一横轴、第二横轴 和第三横轴均能自由转动;所以通过转动这些部件,可以使手电筒的光线以任何角度照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3[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夹体3,夹体3由上板4和下板2组成,下板2上设置有螺杆1,夹 体3上设置有第一竖轴11,第一竖轴11与第一凹形体13相连,第一凹形体13内设置有第 一横轴12,第一横轴12上的第二竖轴21与第二凹形体23相连,第二凹形体23内设置有第 二横轴22,第二横轴22上的第三竖轴31与第三凹形体33相连,第三凹形体33内设置有第 三横轴32,第三横轴32上的第四竖轴41同套筒43侧方的轴套42相连。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使用时,首先将手电筒50伸入套筒43中,再将夹体3夹于板状物体上(未图示); 板状物体插入上板4和下板2之间,通过旋转螺杆1将夹体3同板状物体固定;固定好后,可通过第一竖轴11、第二竖轴21、第三竖轴31、第四竖轴41、第一横轴 12、第二横轴22和第三横轴32,调整手电筒照射的方向。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 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 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手电筒支架,包括夹体(3),夹体(3)由上板(4)和下板(2)组成,下板(2)上设置有螺杆(1),其特征在于夹体(3)上设置有第一竖轴(11),第一竖轴(11)与第一凹形体(13)相连,第一凹形体(13)内设置有第一横轴(12),第一横轴(12)上的第二竖轴(21)与第二凹形体(23)相连,第二凹形体(23)内设置有第二横轴(22),第二横轴(22)上的第三竖轴(31)与第三凹形体(33)相连,第三凹形体(33)内设置有第三横轴(32),第三横轴(32)上的第四竖轴(41)同套筒(43)侧方的轴套(42)相连。
专利摘要手电筒支架是涉及一种手电筒支架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并且能使手电筒的光线以不同角度照射的一种手电筒支架。本实用新型包括夹体,夹体由上板和下板组成,下板上设置有螺杆,其结构要点夹体上设置有第一竖轴,第一竖轴与第一凹形体相连,第一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一横轴,第一横轴上的第二竖轴与第二凹形体相连,第二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二横轴,第二横轴上的第三竖轴与第三凹形体相连,第三凹形体内设置有第三横轴,第三横轴上的第四竖轴同套筒侧方的轴套相连。
文档编号F21V21/30GK201731452SQ20102026719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安文翰 申请人:安文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