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管封装头及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05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中管封装头及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头及节能灯,尤其涉及一种管中管封装头和具有该管中管封装头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
背景技术
在室内外公共场所的照明设备中,尤其是对于地铁和隧道等一些要求连续照明的场所,所使用的照明设备需要具有节能、高效及耐用等优点,以适应中国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求;而日光灯作为一种使用很普遍的照明设备,故需对其综合性能提高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中出现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它是日光灯的一种,由于该管中管节能灯具有节能、高效及耐用等优点,故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而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研发的目标之一。但是,现有的管中管节能灯的封装头却存在如下的不足请参阅图1至图3,现有的封装头400包括第一封装管410、第二封装管420及封装盖430,第一封装管410的前端具有呈同轴心设置的环形插槽411及圆形插孔412,且圆形插孔412与环形插槽411之间具有一供排线用的缺口 413,第一封装管410的后端与第二封装管420的前端插接固定形成供收容电子镇流器的电感组件451或控制线路组件452 的收容腔440,封装盖430盖于第二封装管420的后端并具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外插端子 431。其中,在使用有现有的封装头的管中管节能灯500的装配过程中,会使用到两个现有的封装头400,为了描述方便,分别命名为如图3所示的左封装头400和右封装头400。装配时,首先,将外管510的一端插于左封装头400的环形插槽411上,并用胶水将外管510固定在左封装头400的第一封装管410上,同时,将外管510的另一端插于右封装头400的环形插槽411上,并用胶水将外管510固定在右封装头400的第一封装管410上;其次,将电感组件451置于左封装头400的第一封装管410内,并使电感组件451的导线460依次穿过左封装头400的缺口 413、外管510及右封装头400的缺口 413而伸出外界中去,同时,将左封装头400的第二封装管420插于左封装头400的第一封装管410上,从而使电感组件 451收容于左封装头400的收容腔440内;其次,沿圆形插孔412的中心线方向(即图3中箭头A所指方向)将灯管520伸入外管510内,并使灯管520的一端穿过左封装头400的圆形插孔412且电性的插于电感组件451的插接端口上;接着,将电感组件451的伸出来的导线460与控制线路组件452连接后,将控制线路组件452置于右封装头400的第一封装管410上,并使置于右封装头400的第一封装管410上的控制线路组件452的插接端口插于灯管520的另一端,同时,将右封装头400的第二封装管420插于右封装头400的第一封装管410上,从而完成管中管节能灯500的装配过程。然而,上述的环形插槽411和圆形插孔412呈同轴心设置,使得插于圆形插孔412 上的灯管520和插于环形插槽411上的外管510呈同轴心设置,从而使得外管510与灯管 520之间形成的空间利用率极低;同时,由于插于环形插槽411上的外管510是通过胶水与第一封装管固定连接的,从而不便于灯管520的装拆;再者,使用现有的封装头400的管中管节能灯500在装拆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
4
因此,急需要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便于灯管装配并能简化管中管节能灯的装拆过程的管中管封装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便于灯管装配并能简化管中管节能灯的装拆过程的管中管封装头。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便于灯管装配并能简化装拆过程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中管封装头,适应于对管中管节能灯的外管和灯管的两端进行封装,其中,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包括封装盖、柱形的封装头本体及具有旋转体的灯管插座。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开设有收容腔,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还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轴心线方向朝外凸伸出一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插接壁,所述插接壁具有排线腔,所述排线腔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后端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插接壁的远离所述排线腔的一侧具有扣合部,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封装盖的前端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封装盖的后端具有外插端子;所述灯管插座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使所述旋转体的轴心偏离封装头本体的轴心,所述插接壁呈可拆卸的插于外管内,所述扣合部与外管相扣合固定,所述灯管插于所述旋转体内,旋转灯管使灯管与灯管插座电性接触。较佳地,所述收容腔的内壁开设有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一侧的本体插槽,所述旋转体具有与所述本体插槽相对应的灯管插槽,所述灯管插槽与所述本体插槽相连通,使得灯管沿垂直于插接壁伸出的方向穿过本体插槽并置于灯管插槽内,改变了现有的灯管只能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插入灯管插座上的方式,从而使得安装有本发明管中管封装头的管中管节能灯的灯管装拆更方便。较佳地,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还包括遮挡盖,所述遮挡盖具有与所述收容腔相对应的配合腔,所述遮挡盖的后端凸伸出与所述本体插槽配合插接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插于所述本体插槽上,则所述遮挡盖插入于外管内,所述遮挡盖盖设于插入于所述灯管插座上的灯管一侧。通过上述的遮挡盖,一方面能对灯管的两端进行遮挡,另一方面能对灯管进行支撑。较佳地,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还包括呈中空的外封装管,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外,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封装盖之间,对封装头本体与外管的连接处密封,防止外界粉尘等物质进行外管内,进而影响到灯管的照明效果。 具体地,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朝内凸伸出导向限位块,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还沿与插接壁伸出方向相交的方向朝内延伸出抵触凸台,所述抵触凸台分隔所述导向限位块为第一导向限位块和第二导向限位块,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封装盖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延伸出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时,则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封装头本体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一端,所述插接部插于所述外封装管内并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其中,通过第一导向限位块与第一导向槽的配合,第二导向限位块与第二导向槽的配合,以
5及抵触凸台,使得外封装管能快速地套于封装头本体和外管上的同时,封装盖也能快速地插于外封装管上,并使外封装管可靠的夹紧于封装头本体和封装盖之间,以对封装头本体与外管之间的连接处进行遮挡,同时,还使得封装头本体、外管、外封装管及封装盖之间的装配是极其简单的。较佳地,所述插接壁上开设有分隔孔,所述分隔孔分隔所述插接壁出一悬空且具有弹性的悬空部,所述扣合部凸设置于所述悬空部上。这样设置更便于对插入外管内的插接壁进行解扣,从而更便于封装头本体与外管之间的装拆。较佳地,所述插接壁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开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位于所述扣合部的外侧,使得插接壁与外管之间的装拆更方便。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包括灯管、电子镇流器、透光的外管及两管中管封装头,所述灯管及电子镇流器置于所述外管内。其中,所述述管中管封装头包括封装盖、柱形的封装头本体及具有旋转体的灯管插座,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开设有收容腔,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还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轴心线方向朝外凸伸出一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插接壁,所述插接壁具有排线腔,所述排线腔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后端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插接壁的远离所述排线腔的一侧具有扣合部,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封装盖的前端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封装盖的后端具有外插端子,所述灯管插座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使旋转体的轴心偏心封装头本体的轴心,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插于对应的所述插接壁外并使每一封装头本体封装外管的一端,且所述扣合部与所述外管相扣合固定,所述电子镇流器分别与灯管插座和外插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灯管的两端插于对应的所述旋转体内,旋转灯管使灯管与灯管插座电性接触。较佳地,所述收容腔的内壁开设有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一侧的本体插槽,所述旋转体具有与所述本体插槽相对应的灯管插槽,所述灯管插槽与所述本体插槽相连通,使得灯管沿垂直于插接壁伸出的方向穿过本体插槽并置于灯管插槽内,改变了现有的灯管只能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插入灯管插座上的方式,从而使得安装有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灯管装拆更方便。较佳地,所述外管包括反光板及透光的灯罩,所述反光板的一侧具有弧形的反光部,所述反光板的另一侧具有贯通的容置腔,所述灯罩呈可拆卸的扣合于所述反光板的具有所述反光部的一侧上,且所述反光部与所述灯罩形成容纳腔,所述电子镇流器呈直条状且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灯管套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插接壁插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扣合部与所述反光板相扣合固定。通过由上述的反光板及灯罩组成的外管,且电子镇流器呈直条状,一方面能进一步地提高外管与灯管之间的空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便于电子镇流器在反光板内的安装,从而使得反光板、灯罩及电子镇流器之间的装拆更容易。具体地,如下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还包括反光片,所述反光片贴于所述反光部上,且所述反光板朝所述光反部处延伸出与所述反光片的两侧相接触固定的接触凸条。通过上述的反光片,提高灯管的照明效果;通过上述的接触凸条,使得反光片能可靠地贴于反光部上。同时,所述管中管封装头还包括遮挡盖和,所述遮挡盖具有与所述收容腔相对应的配合腔,所述遮挡盖的后端凸伸出与所述本体插槽配合插接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插于
6所述本体插槽上,则所述遮挡盖插入于所述外管的容纳腔内,所述遮挡盖盖设于插入于所述灯管插座上的灯管一侧。通过上述的遮挡盖,一方面能对灯管的两端进行遮挡,另一方面能对灯管进行支撑。接着,所述管中管封装头还包括呈中空的外封装管,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外,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封装盖之间,对封装头本体与外管的连接处密封,防止外界粉尘等物质进行外管内而影响到灯管的照明效果。具体地, 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朝内凸伸出导向限位块,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还沿与插接壁伸出方向相交的方向朝内延伸出抵触凸台,所述抵触凸台分隔所述导向限位块为第一导向限位块和第二导向限位块,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反光板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封装盖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延伸出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之间时,则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封装头本体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一端,所述插接部插于所述外封装管内并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其中,通过第一导向限位块与第一导向槽的配合,第二导向限位块与第二导向槽的配合,以及抵触凸台,使得外封装管能快速地套于封装头本体和反光板上的同时,封装盖也能快速地插于外封装管上,并使外封装管可靠的夹紧于封装头本体和封装盖之间,以便于封装头本体、外管、外封装管及封装盖之间的装配。再者,所述插接壁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开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位于所述扣合部的一侧,所述反光板的容置腔的内壁对应的凸伸出与所述第三导向槽配合的第三导向限位块,使得插接壁与反光板之间的装拆更方便。另,所述插接壁上开设有分隔孔,所述分隔孔分隔所述插接壁出一悬空且具有弹性的悬空部,所述扣合部凸设置于所述悬空部上,所述反光板开设有与所述扣合部相扣合的扣合孔,这样设置更便于对插入反光板内的插接壁进行解扣,从而更便于封装头本体与反光板之间的装拆。最后,所述反光板开设有第一扣合槽,所述灯罩对应的凸伸出与所述第一扣合槽相扣合的第一扣合条,使得灯罩能可拆卸的扣合于反光板上,以便于反光板与灯罩之间的装拆。较佳地,在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插端子为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呈伸出的安装在所述封装盖的后端上,使得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以插头的形成与外界电源支承插座电性连接。而在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插端子为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内置于所述封装盖内,且所述封装盖开设有供外界插头插于所述插座端子上的插接腔,使得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以插座的形式与外界插头电性插接即可,从而简化了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与外界的配合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封装头本体的收容腔使旋转体的轴心偏离封装头本体的轴心,使得安装在本发明管中管封装头上的灯管与外管呈偏心设置,从而提高了灯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利用效率;同时,封装头本体是通过插接壁与外管连接,并能过扣合部与外管扣合固定,故使得安装有本发明管中管封装头的管中管节能灯的装拆更易;再者,本
7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是通过灯管插座与灯管电性连接的,且灯管插座收容于封装头本体的收容腔内,故使得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的装拆更加简便。而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由于具有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故使得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空间利用率高,还能简化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装拆过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是现有的封装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安装有现有的封装头的管中管节能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的灯管和外管装配在管中管封装头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所示的管中管封装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分解图。
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中所示的管中管封装头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所示的装配在一起的反光板和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装配在一起的反光板和灯罩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反光板承载有反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与外界插头插接并与外界安装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
一步说明。请参阅图4至图9,图4至图9展示了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包括灯管210、电子镇流器220、 透光的外管230及两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100。所述灯管210及电子镇流器220置于所述外管230内。而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100包括封装盖20、柱形的封装头本体10及具有旋转体31的灯管插座30。所述封装头本体10的前端开设有收容腔11,且封装头本体10的前端还沿所述封装头本体10的轴心线方向(即是图8中箭头B所指的方向)朝外凸伸出一位于所述收容腔11外的插接壁13,该插接壁13具有排线腔13a,排线腔13a贯穿封装头本体10的前端和后端,且排线腔13a与收容腔11连通,同时,插接壁13的远离排线腔13a 的一侧具有扣合部13b ;封装头本体10的后端与封装盖20的前端呈可拆卸的连接,封装盖 20的后端具有外插端子,在本实施例中,该外插端子为插头端子21a,插头端子21a呈伸出的安装在封装盖20的后端上,以使得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100以插头的形成与外界电源支承插座电性连接。而所述灯管插座30收容于收容腔11内并使旋转体31的轴心偏离封装头本体10的轴心,所述外管230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插于对应的所述插接壁13外并使每一封装头本体10封装外管230的一端,且所述扣合部13b与所述外管230 相扣合固定。所述电子镇流器220分别与灯管插座30和外插端子(即是本实施例中的插头端子21a)电性连接。当灯管210的两端插于对应的旋转体31内时(如图5中,灯管210 的左端插入左端的旋转体31内,灯管210的右端插入右端的旋转体31内),旋转灯管210 使灯管210与灯管插座30电性接触,以满足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100的导电要求。其中,为了改变现有的灯管插于灯管插座30上的方式,故上述提到的收容腔11的内壁开设有贯穿封装头本体10 —侧的本体插槽12,旋转体31具有与本体插槽12相对应的灯管插槽31a,且灯管插座30对应的部位开有开口 32,该开口中32使灯管插槽31a与本体插槽12相连通,从而使得灯管210沿垂直于插接壁13伸出的方向(即图5中灯管210附近箭头所指的方向)穿过本体插槽12和开口 32并置于灯管插槽31a内,改变了现有的灯管只能沿插接壁13伸出的方向插入灯管插座30上的方式,从而使得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100的灯管210装拆更方便。具体地,如下请参阅图11至图13,上述提到的外管230包括反光板231及透光的灯罩232。反光板231呈弧形,弧形的反光板231的一侧具有弧形的反光部231a,反光板231的另一侧具有贯通的容置腔231b,灯罩232呈弧形并由具弹性的PC材料(即是聚碳酸酯)制作而成的,且该灯罩232可拆卸的扣合于反光板231的具有反光部231a的一侧上,且反光部231a 与灯罩232形成容纳腔233。上述提到的电子镇流器220呈直条状,其外面套有绝缘套(图中未示),套有绝缘套的电子镇流器220收容于容置腔231b内;上述提到的灯管210套于容纳腔233内。上述提到的插接壁13插于容置腔231b内,且扣合部1 与反光板231相扣合固定。具体地,实现灯罩232可拆卸的扣合于反光板231上的方式是反光板231开设有第一扣合槽231f,灯罩232对应的凸伸出与第一扣合槽231f相扣合的第一扣合条23加, 通过第一扣合槽231f与第一扣合条23 的配合,使得灯罩232能可拆卸的扣合于反光板 231上,以便于反光板231与灯罩232之间的装拆。其中,通过由上述的反光板231及灯罩 232组成的外管230,且电子镇流器220呈直条状,一方面能进一步地提高外管230与灯管 210之间的空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便于电子镇流器220在反光板231内的安装,从而使得反光板231、灯罩232及电子镇流器220之间的装拆更容易。更具体地,如下在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100还包括反光片M0,该反光片240贴于反光部231a上,且反光板231朝光反部231a处延伸出与反光片MO的两侧相接触固定的接触凸条231c,该接触凸条231c使得反光片240能可靠地贴于反光部231a上,而反光片240却能进一步地提高灯管210的照明效果。同时,上述提到的管中管封装头100还包括遮挡盖40,该遮挡盖40具有与收容腔 11相对应的配合腔41,遮挡盖40的后端凸伸出与本体插槽12配合插接的插接块42,该插接块42插于本体插槽12上,则遮挡盖40插入于外管230的容纳腔233内,遮挡盖40盖设于插入于灯管插座30上的灯管210 —侧,状态如图6所示。其中,该遮挡盖40也开设有与接触凸条231c配合的第四导向槽43,以使得插于外管230内的遮挡盖40能固定在反光板 231上,同时,该遮挡盖40 —方面能对灯管210的两端进行遮挡,另一方面能对灯管210进行支撑。
9
再者,上述提到的管中管封装头100还包括呈中空的外封装管50,该外封装管50 呈圆柱形并套于封装头本体10和外管230外,此时的外封装管50被夹紧于封装头本体10 和封装盖20之间,目的是对封装头本体10与外管230的连接处密封,以防止外界粉尘等物质进行外管230内而影响到灯管210的照明效果。具体地,外封装管50的内壁沿插接壁13 伸出的方向朝内凸伸出导向限位块,外封装管50的内壁还沿与插接壁13伸出方向相交的方向朝内延伸出抵触凸台53,该抵触凸台53分隔导向限位块为第一导向限位块51和第二导向限位块52 ;封装头本体10和反光板231均开设有与第一导向限位块51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250 ;封装盖20沿插接壁13伸出的方向延伸出插接部22,该插接部22开设有与第二导向限位块52配合的第二导向槽22a。当外封装管50套于封装头本体10和外管230, 且外封装管50被夹紧于封装头本体10和外管230之间时,则第一导向限位块51插于第一导向槽250内,封装头本体10抵触于抵触凸台53的一端,插接部22插于外封装管50内并抵触于抵触凸台53的另一端,第二导向限位块52插于第二导向槽22a内。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限位块52与第一导向限位块51呈借位设置,以便于封装盖20的安装;为了使得外封装管50能更可靠地夹紧于封装盖20和封装头本体10之间,故可在封装头本体10 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柱14,该安装柱14内设置有内螺纹,而在封装盖20上开设有安装孔24, 并借助螺钉,使螺钉穿过安装孔M并与安装柱14螺纹连接,使封装盖20把外封装管50能更可靠的夹紧于封装头体体10和其自身之间。通过第一导向限位块51与第一导向槽250 的配合,第二导向限位块52与第二导向槽22a的配合,以及抵触凸台53,使得外封装管50 能快速地套于封装头本体10和反光板231上的同时,封装盖20也能快速地插于外封装管 50上,并使外封装管50可靠的夹紧于封装头本体10和封装盖20之间,以便于封装头本体 10、外管230、外封装管50及封装盖20之间的装配。另,上述提到的插接壁13沿插接壁13伸出的方向开设有第三导向槽13e,该第三导向槽1 位于扣合部13b的一侧,而反光板231的容置腔231b的内壁对应的凸伸出与第三导向槽13e配合的第三导向限位块231d,以使得插接壁13与反光板231之间的装拆更方便,其中,为了第三导向限位块231d和第一导向槽250的加工工艺,可以利用在反光板 231冲压出第一导向槽250,但同时,反光板231被冲压出第一导向槽250的部位却往容置腔231b内凸伸出第三导向限位块231d,目的能节省成本。同时,上述提到的插接壁13上开设有分隔孔13c,该分隔孔13c分隔插接壁13出一悬空且具有弹性的悬空部13d,上述提到的扣合部13b凸设置于悬空部13d上,反光板231开设有与扣合部1 相扣合的扣合孔 231e,这样设置更便于对插入反光板231内的插接壁13进行解扣,从而更便于封装头本体 10与反光板231之间的装拆。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扣合部1 沿插接壁13伸出的方向呈倾斜设置,该扣合部1 的上端是靠近封装头本体10,而扣合部1 的下端是远离封装头本体10,目的便于插接壁13插于反光板231内,且能防止插入于反光板231内的插接壁 13在自然状态下脱落。请参阅图10,图10展示了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 管中管封装头10(Τ与管中管封装头100的结构基本相同的,区别点仅在于管中管封装头 100-的封装盖2(Τ上的外插端子与管中管封装头100的封装盖20上外插端子不同,其余都是相同,现在就管中管封装头10(Τ的封装盖2(Τ上的外插端子不同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外插端子为插座端子(图中未示),该插座端子内置于封装盖2(Τ内,且封装盖2(Τ开设
10有供外界插头300插于插座端子上的插接腔21b,使得安装有该实施例管中管封装头10(Τ 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T (见图14)以插座的形式与外界插头300电性插接即可, 从而简化了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与外界的配合关系。请参阅图14,图14展示了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的区别点在于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100、10(Τ,且本发明管中管封装头100与管中管封装头10(Τ的区别点已作描述,故在此不再详述。而在本发明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Τ上选择管中管封装头10(Τ的好处在于,使得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Τ (见图14)以插座的形式与外界插头300电性插接即可,从而简化了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与外界的配合关系。其中,为了便于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与外界的固定,故选择一固定夹310,该固定夹310的一端是夹持于反光板231上,固定夹310的另一端与外界物件固定。为了便于固定夹310对反光板231的可靠夹持,故将反光板231上的第一导向槽 250设计成一通槽,该通槽是沿反光板231的中心线方向贯穿反光板231。结合图8,对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的装配过程进行描述装配时,先将灯管插座 30沿着箭头B所指的相反方向收容于封装头本体10的收容腔11内;接着,使外封装管50 的第一导向限位块51对正封装头本体10上的第一导向槽250,并沿着箭头B所指的方向使外封装管50插于封装头本体10上;然后,使封装盖20的第二导向槽2 对正于外封装管 50的第二导向限位块52,并沿着箭头B所指的方向使封装盖20插于外封装管50上,并通过螺钉使封装盖20固定在封装头本体10上,从而使外封装管50被夹紧于封装盖20和封装头本体10上;最后,使遮挡盖40的插接块42对正封装头本体10的本体插槽12,并沿箭头B所指的方向,使遮挡盖40插于封装头本体10上。结合4至图9,以及图11至图13,对本发明较优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的装配过程进行描述装配时,先将直条状的电子镇流器220容置于反光板231的容置腔 231b内,并使电子镇流器220的与外界电性连接的导线引出去反光板231的两端去;其次, 将引出去的导线分别与灯管插座30和封装盖20的插头端子21a电性连接;然后,将收容有灯管插座30的封装头本体10通过插接壁13插于反光板231的容置腔231b内,并使扣合部13b与反光板231的扣合孔231e相扣合固定,此时的灯管插座30与反光板231相抵触而限制灯管插座30往插接壁13伸出的方向串动,但灯管插座30上旋转件31是位于反光板231的外面的,目的防止反光板231阻止旋转件31的转动;接着,将反光片240贴于反光板231的反光部231a上,并在反光板231的接触凸条231c的限制下使反光片240能便可靠地贴于反光部231a上,同时,沿垂直于插接壁13伸出的方向使灯管210的接电端子依次穿过本体插槽12和开口中32进而置于灯管插槽31a内,并对置于灯管插槽31a内的灯管210进行旋转一角度,使得灯管210与灯管插座30进行电性接触;然后,使遮挡盖40的插接块42对正于封装头本体10的本体插槽12,并使遮挡盖40的插接块42插于本体插槽 12内,同时,还使遮挡盖40的第四导向槽43与接触凸条231c配合,从而使遮挡盖40盖于插于灯管插座30上的灯管210的一侧上;再次,借助灯罩232的第一扣合条23 和反光板 231的第一扣合槽231f的配合,把灯罩232扣合于反光板231上,形成具有容纳腔233的外管230,此时的遮挡盖40位于容纳腔233内;又次,将外封装管50的第一导向限位块51对正封装头本体10和反光板231的第一导向槽250后,并使外封装管50借助第一导向限位块51和第一导向槽250的配合导向,使外封装管50套于封装头本体10和外管230上,直到封装头本体10抵触于外封装管50的抵触凸台53的一侧为止,而外封装管50套于外管 230上的距离最好是使外封装管50前端与遮挡盖40的前端对齐,目的在防止粉尘进行外管 230内的同时,还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标准;最后,使封装盖20的第二导向槽2 对正于外封装管50的第二导向限位块52后,并使封装盖20插于外封装管50内,直接抵触于抵触凸台53的另一侧为止,并借助螺钉将于外封装管50内的封装盖20与封装头本体10相固定, 从而使外封装管50夹紧于封装盖20和封装头本体10之间。其中,由于管中管节能灯10(Τ 具有与管中管节能灯100相同的结构,故管中管节能灯10(Τ与管中管节能灯100的装配过程是一样的,故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的封装头本体10的收容腔11使旋转体31的轴心偏离封装头本体10的轴心,使得安装在本发明管中管封装头100、10(Τ上的灯管210与外管230呈偏心设置(如图 6所示),从而提高了灯管210与外管230之间的空间利用效率,为直条状的电子镇流器220 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封装头本体10是通过插接壁13与外管230连接,并能过扣合部1 与外管230扣合固定,故使得安装有本发明管中管封装头100、10(Τ的管中管节能灯的装拆更易;再者,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100、10(Τ是通过灯管插座30与灯管210电性连接的,且灯管插座30收容于封装头本体10的收容腔11内,故使得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 IOOUOO-的装拆更加简便。另,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20(Τ由于具有本发明的管中管封装头100、10(Τ,故使得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20(Τ的空间利用率高,还能简化本发明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200、20(Τ的装拆过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1权利要求
1.一种管中管封装头,适应于对管中管节能灯的外管和灯管的两端进行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中管封装头包括封装盖、柱形的封装头本体及具有旋转体的灯管插座,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开设有收容腔,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还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轴心线方向朝外凸伸出一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插接壁,所述插接壁具有排线腔,所述排线腔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后端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插接壁的远离所述排线腔的一侧具有扣合部,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封装盖的前端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封装盖的后端具有外插端子,所述灯管插座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使所述旋转体的轴心偏离封装头本体的轴心,所述插接壁呈可拆卸的插于外管内,所述扣合部与外管相扣合固定,所述灯管插于所述旋转体内,旋转灯管使灯管与灯管插座电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中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开设有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一侧的本体插槽,所述旋转体具有与所述本体插槽相对应的灯管插槽,所述灯管插槽与所述本体插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中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盖和呈中空的外封装管,所述遮挡盖具有与所述收容腔相对应的配合腔,所述遮挡盖的后端凸伸出与所述本体插槽配合插接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插于所述本体插槽上,则所述遮挡盖插入于外管内,所述遮挡盖盖设于插入于所述灯管插座上的灯管一侧,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外,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封装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中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朝内凸伸出导向限位块,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还沿与插接壁伸出方向相交的方向朝内延伸出抵触凸台,所述抵触凸台分隔所述导向限位块为第一导向限位块和第二导向限位块,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封装盖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延伸出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时,则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封装头本体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一端,所述插接部插于所述外封装管内并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中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壁上开设有分隔孔,所述分隔孔分隔所述插接壁出一悬空且具有弹性的悬空部,所述扣合部凸设置于所述悬空部上,且所述插接壁还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开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位于所述扣合部的外侧。
6.一种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包括灯管、电子镇流器、透光的外管及两管中管封装头,所述灯管及电子镇流器置于所述外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述管中管封装头包括封装盖、柱形的封装头本体及具有旋转体的灯管插座,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开设有收容腔,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端还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轴心线方向朝外凸伸出一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插接壁,所述插接壁具有排线腔,所述排线腔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前后端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插接壁的远离所述排线腔的一侧具有扣合部,所述封装头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封装盖的前端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封装盖的后端具有外插端子,所述灯管插座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使旋转体的轴心偏离封装头本体的轴心,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插于对应的所述插接壁外并使每一封装头本体封装外管的一端,且所述扣合部与所述外管相扣合固定,所述电子镇流器分别与灯管插座和外插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灯管的两端插于对应的所述旋转体内,旋转灯管使灯管与灯管插座电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开设有贯穿所述封装头本体一侧的本体插槽,所述旋转体具有与所述本体插槽对应的灯管插槽,所述灯管插槽与所述本体插槽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反光板及透光的灯罩,所述反光板的一侧具有弧形的反光部,所述反光板的另一侧具有贯通的容置腔,所述灯罩呈可拆卸的扣合于所述反光板的具有所述反光部的一侧上,且所述反光部与所述灯罩形成容纳腔,所述电子镇流器呈直条状且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灯管套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插接壁插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扣合部与所述反光板相扣合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片,所述反光片贴于所述反光部上,且所述反光板朝所述光反部处延伸出与所述反光片的两侧相接触固定的接触凸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中管封装头还包括遮挡盖和呈中空的外封装管,所述遮挡盖具有与所述收容腔相对应的配合腔,所述遮挡盖的后端凸伸出与所述本体插槽配合插接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插于所述本体插槽上,则所述遮挡盖插入于所述外管的容纳腔内,所述遮挡盖盖设于插入于所述灯管插座上的灯管一侧,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外,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封装盖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朝内凸伸出导向限位块,所述外封装管的内壁还沿与插接壁伸出方向相交的方向朝内延伸出抵触凸台,所述抵触凸台分隔所述导向限位块为第一导向限位块和第二导向限位块,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反光板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封装盖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延伸出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外封装管套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且所述外封装管夹紧于所述封装头本体和外管之间时,则所述第一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封装头本体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一端,所述插接部插于所述外封装管内并抵触于所述抵触凸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向限位块插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壁沿插接壁伸出的方向开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位于所述扣合部的一侧,所述反光板的容置腔的内壁对应的凸伸出与所述第三导向槽配合的第三导向限位块。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壁上开设有分隔孔,所述分隔孔分隔所述插接壁出一悬空且具有弹性的悬空部,所述扣合部凸设置于所述悬空部上,所述反光板开设有与所述扣合部相扣合的扣合孔。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开设有第一扣合槽,所述灯罩对应的凸伸出与所述第一扣合槽相扣合的第一扣合条。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装拆的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端子与外界端子为插头与插座的配合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中管封装头,管中管封装头包括封装盖、封装头本体及具有旋转体的灯管插座。封装头本体前端开设有收容腔,封装头本体的前端还凸伸出位于收容腔内并具有排线腔的插接壁,排线腔贯穿封装头本体的前后端并与收容腔连通,插接壁的远离排线腔的一端还具有扣合部,封装头本体的后端与封装盖的前端呈可拆卸的连接,封装盖的后端具有外插端子,灯管插座收容于收容腔并使旋转体的轴心偏离封装头本体的轴心,插接壁插于外管内,扣合部与外管相扣合固定,灯管插于旋转体内,旋转灯管使灯管与灯管插座电性接触,使安装有本发明管中管封装头的管中管节能灯的整体装拆简单容易和空间利用率高。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2436988SQ20111032157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彭俊忠 申请人:彭俊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