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29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LED日光灯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指一种LED日光灯。背景技术
[0002]随着LED技术的广泛应用,LED日光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并开始投入商业使用, 现有的LED日光灯相对于以往的荧光灯管供电原理发生了变化,以前荧光灯管每个端盖的两个电极分别为火线和零线,现在的日光灯管同一端的两个导电端子为同一电极,可以接火线或者零线,整个灯管的两端分为市电的火线和零线,这是与以往荧光灯的不同之处。[0003]传统的LED日光灯如图14所示,包括灯管2及安装在灯管两端带插针的端盖4、6, 通常该LED日光灯还需要有一套带插座的灯罩与之配合使用,这种LED日光灯的结构限制了它的应用场所,使用很不方便,这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多的烦恼。[0004]另外,安装灯管时,安装者若未关闭电源,其中插座的两端中一端为火线,而另一端为地线,如果先将日光灯管一端接入到灯座的火线端时,则市电的电压通过灯管的另外一端电极上,倘若此时不慎碰到该端的电极,则市电电压加到安装者身体上,轻则身体有麻痹感,重则触电击伤,因此,在安装LED日光灯管时给安装者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0005]为了避免LED日光灯安装过程中的触电隐患,2009年下半年UL以及MET等国际安全认证机构要求在LED日光灯的一端接入火线(L),用手触摸另一端,不能有触电的危险。 这使得LED日光灯业界面临重新设计灯管结构的局面,随后开始逐渐出现了诸多防触电的日光灯结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43792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日光灯管,其技术方案是通过在端盖以及导电端子外包覆绝缘层来减少人们安装时触及导电端子的机会,同时可以减少端子短路引起的触电危险,但是灯管仍然是两端都会有电流通过,导电端子的端头仍然是外漏的,这种方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触电的隐患,只是减少了人为触电的几率,因此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灯管触电的安全隐患。[0006]因此,人们急需有一种能够彻底消除触电隐患、结构简单以及安装方便的LED日光灯。
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彻底消除触电隐患、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LED日光灯。[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日光灯,包括灯管以及安装在灯管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为导电端,在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电源插口,所述第一电源插口与所述灯管内的LED电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匹配的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入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电连接。[0009]较佳的,所述第二端盖为密封端,所述第二端盖将灯管的另一端密封,实现单端导电LED日光灯,能够彻底消除在安装过程中的触电隐患。[0010]作为替换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端盖也可以不采用密封形式,而同样的与第一端盖那样,设置有第二电源插口,所述第二电源插口与所述灯管内的LED电连接,还包括第二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包括第二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与所述第二电源插口匹配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插入所述第二电源插口内并与所述第二电源插口电连接,实现双端导电的LED日光灯,由于灯管的导电端的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口内,消除了触 H1^ 急)1^1 ο[0011]作为第一插头与第一电源插口之间的配合的较佳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内设置有两根电源插针,在所述第一插头内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插针匹配的两个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以金属弹片围成的、内部为空心的圆环形导电弹片,所述第一插头插入在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内时,所述第一电源插口的插针对应插入在所述导电弹片内。优选地, 所述导电弹片的中部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垂直于所述第一端盖的轴线设置,即在第一端盖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源插口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端盖的端面上。同样地,第二端盖上第二电源插口的设置也可以位于第二端盖的侧面或端面上。[0013]为简化说明,下面仅就日光灯一侧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头相连接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插头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或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插头为一整体。[0015]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灯管的Y型支架,所述Y型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或所述Y型支架与所述第一底座为一体设置。[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插口为嵌入式公端子或者母端子。[0017]优选地,在灯管的第二端盖处还套置有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灯管匹配的夹持部以及设置在夹持部下方的固定基座。[0018]优选地,所述夹持部是一具有缺口的环形夹持件。[0019]所述灯管包括长条状的散热型材、固定在散热型材基板上的电路板、阵列在电路板上的多颗LED以及位于LED上方固定在散热型材上的出光罩。[0020]在所述散热型材内还设置有恒流电源,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插口电连接,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0021]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22]本实用新型灯管的导电端的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口内,消除了触电隐患,另一端或是同样方式插入插头,或是采用密封端盖,真正意义上实现单端导电功能,因此能够彻底消除在安装过程中的触电隐患,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24]图2为图1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盖的分解示意图;[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0029]图7为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A-A的剖视图;[0030]图8为图7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31]图9为电源插口设在端盖侧面的单端导电的示意图;[0032]图10为电源插口设在端盖侧面的双端导电的示意图;[0033]图11为电源插口设在端盖端面的单端导电的示意图;[0034]图12为电源插口设在端盖端面的双端导电的示意图;[0035]图13为传统LED日光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6]参照附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LED日光灯包括灯管40以及安装在灯管40两端的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16,所述第一端盖20为导电端,在第一端盖20上设置有第一电源插口 22,在所述第一电源插口 22内设置有两根电源插针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电源插口 22内的两根电源插针沈与灯管40内的LED13电连接。该LED日光灯还包括第一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包括第一底座17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17上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 22匹配的第一插头30,所述第一插头30插入所述第一电源插口 22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 2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16为密封端,所述第二端盖 16将灯管40的另一端密封,本实施例可实现一端绝缘一端导电,真正意义上实现单端导电功能,因此能够彻底消除在安装过程中的触电隐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插口 22垂直于所述第一端盖20的轴线设置。[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插口 22为嵌入式公端子,对应所述第一插头30为嵌入式母端子;作为可替换实施例,也可以将上述第一电源插口 22设置成嵌入式母端子,而对应所述第一插头30为嵌入式公端子。[0038]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插头30内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插针沈匹配的两个通孔36,在所述通孔36内设置有以金属弹片围成的、内部为空心的圆环形导电弹片34,所述导电弹片34的中部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所述导电弹片34连接外部电源导线50,所述导电弹片34通过一扣盖32固定在所述插头30的通孔36内,所述插头30插入在所述电源插口 22内时,所述电源插口 22的插针沈对应插入在所述导电弹片34内,如图8所示。[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头30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17上;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底座17与所述第一插头30为一整体。[0040]在所述第一端盖20处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灯管40的Y型支架18,所述Y型支架18与所述第一底座17 —体设置,如图2所示;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Y型支架18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17上。[0041]再一种实施方案,所述Y型支架18与所述第一底座17以及第一插头30—体设置, 如图8所示。[0042]参照图1和图6所示,为了使灯管40能达到平衡,靠近灯管40的第二端盖16处还套置有一固定支架60,固定支架60包括与灯管40外形相匹配的夹持部以及设置在夹持部下方的固定基座62,所述夹持部是一具有缺口的环形夹持件61,如图1所示。所述灯管 40包括长条状的散热型材10、固定在散热型材10基板上的电路板12、阵列在电路板12上的多颗LED13以及位于LED13上方固定在散热型材10上的出光罩14。在所述散热型材10内还设置有恒流电源38,如图7所示,所述恒流电源38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插口 22电连接,所述恒流电流38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路板12电连接。请参阅图9至12,图9为第一电源插口 22设在端盖侧面的单端导电的日光灯示意图,在第一端盖20上设置第一电源插口 22,作为第一电源连接器的替换实施方式,第一插头设置于Y型支架18上,本实施例中形变为从Y型支架18上伸出的与第一电源插口 22匹配的导电端子19。[0043]图10为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16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电源插口 22和第二电源插口 M的双端导电的日光灯示意图。[0044]如图11,在第一端盖20的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电源插口 22,本实施例中,灯管的支架不采用Y型支架18,而是采用与灯管第一端盖20形状相匹配的盖型支架18’,第一插头在本实施例中形变为从盖型支架18’中伸出的与第一电源插口 22匹配的导电端子19, 第二端盖为不带导电端子的密封端。[0045]图12为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16的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电源插口 22和第二电源插口 M的双端导电的日光灯示意图。[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灯管以及安装在灯管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在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电源插口,所述第一电源插口与所述灯管内的LED电连接,该日光灯还包括第一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匹配的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入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为密封端,所述第二端盖将灯管的另一端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电源插口,所述第二电源插口与所述灯管内的LED电连接,该日光灯还包括第二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源插口匹配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插入所述第二电源插口内并与所述第二电源插口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垂直于所述第一端盖的轴线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设置于第一端盖的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头相连接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插头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或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插头为一整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灯管的Y型支架,所述Y型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或所述Y型支架与所述第一底座为一体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为嵌入式公端子或者母端子。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在灯管的第二端盖处还套置有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灯管匹配的夹持部以及设置在夹持部下方的固定基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是一具有缺口的环形夹持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内设置有两根电源插针,在所述第一插头内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插针匹配的两个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以金属弹片围成的、内部为空心的圆环形导电弹片,所述第一插头插入在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内时,所述第一电源插口的插针对应插入在所述导电弹片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LED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的中部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日光灯,包括灯管以及安装在灯管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为导电端,在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电源插口,所述第一电源插口与所述灯管内的LED电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匹配的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入所述第一电源插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灯管的导电端的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口内,消除了触电隐患,另一端或是同样方式插入插头,或是采用密封端盖,真正意义上实现单端导电功能,因此能够彻底消除在安装过程中的触电隐患,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281056SQ20112003844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0日
发明者樊邦扬 申请人:鹤山市银雨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