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04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光源产品,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
背景技术
宇航员由舱内活动到舱外行走,必须穿上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为宇航员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舱外服照明灯安装在防护头盔外表面两侧,在阴影区提供如下两种模式的照明1、提供宇航员手臂活动区及胸前控制台的照明;2、提供摄像、照相光照区的照明。系统要求舱外服照明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亮度均勻,能在两种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而且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的情况进行调节,还要能承受高强度振动冲击、热循环、热真空及真空辐射等太空环境。这就对舱外服照明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传统舱外航天服照明灯采用白炽灯作为发光光源,其主要缺点是功耗大,此外,白炽灯光照区有暗斑,而且亮度不均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耗低的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包括主体框架、光源组件和电缆线,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内通过电缆线与电源相连接,光源组件、电缆线连接端通过胶粘剂灌封在主体框架内,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设在发光二极管前端的透镜。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一限流电阻串接,所述限流电阻与一转换调光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转换调光开关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转换调光开关的输入端通过电缆线与电源相连接,转换调光开关的调节端连接调光按钮。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前盖板,在所述前盖板的内侧设有玻片。所述玻片为防紫外辐射的石英玻璃。所述主体框架内设有两组所述光源组件。所述主体框架与连接件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明灯的发光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功耗低的优点,发光二极管并与转换调光开关相连接,通过调光按钮,能在不同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而且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的情况进行调节;而且在发光二极管的前端还设有透镜,能控制光照范围,提高光斑的均勻性;主体框架采用抗热真空及真空辐射能力强的材料,并用胶粘剂进行光源组件粘接灌封;该舱外航天服照明灯能承受高强度振动冲击、热循环、热真空及真空辐射等太空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连接件;2、后盖板;3、主体框架;4、前盖板;5、玻片;6、 电缆线;7、透镜;8、发光二极管;9、转换调光开关;10、调光按钮;11、限流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包括主体框架3、光源组件和电缆线6,光源组件包括作为发光光源的发光二极管8以及设在发光二极管8前端的透镜7,发光二极管8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优点,设置在发光二极管8前端的专用透镜7能控制发光二极管8的光照范围,并提高光斑的均勻性;该发光二极管8与一限流电阻11串接,能有效防止瞬间大电流对发光二极管8的冲击,限流电阻11与转换调光开关9 的输出端相连接,转换调光开关9的输出端并与发光二极管8相连接,该转换调光开关9的输入端通过电缆线6与电源相连接,其调节端连接调光按钮10,通过调节调光按钮10,能在不同模式之间进行转换,可根据环境光的情况调节发光二极管8的光照亮度。主体框架3上设有前盖板4和后盖板2,并与连接件1相连接,在其前盖板4的内侧设有玻片5,光束透过玻片5射出。玻片5采用防紫外辐射的石英玻璃,不仅防止真空辐射同时提高了抗振性能。两组光源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3内通过电缆线6与电源相连接,电缆线6从主体框架3侧面的出线孔引出,光源组件、电缆线6连接端通过胶粘剂灌封在主体框架3内,主体框架3并采用抗热真空及真空辐射能力强的材料,使产品能承受高强度振动冲击、热循环、热真空及真空辐射等太空环境。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包括主体框架(3)、光源组件和电缆线(6),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3)内通过电缆线(6)与电源相连接,光源组件、电缆线(6)连接端通过胶粘剂灌封在主体框架(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设在发光二极管(8)前端的透镜(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 ⑶与一限流电阻(11)串接,所述限流电阻(11)与一转换调光开关(9)的输出端连接,转换调光开关(9)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8)连接,转换调光开关(9)的输入端通过电缆线(6)与所述电源相连接,转换调光开关(9)的调节端连接一调光按钮(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3)上设有前盖板G),在所述前盖板(4)的内侧设有玻片(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5)为防紫外辐射的石英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3)内设有两组所述光源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3)与连接件(1)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舱外航天服照明灯,包括主体框架、光源组件和电缆线,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内通过电缆线与电源相连接,光源组件、电缆线连接端通过胶粘剂灌封在主体框架内,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优点,发光二极管并与转换调光开关相连接,通过调光按钮,能在不同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而且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的情况进行调节;主体框架采用抗热真空及真空辐射能力强的材料,并用胶粘剂进行光源组件粘接灌封;该舱外航天服照明灯能承受高强度振动冲击、热循环、热真空及真空辐射等太空环境。
文档编号F21V23/02GK202024296SQ20112006075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0日
发明者刘劲松, 刘娟, 吴华夏, 毕竞, 胡海城, 邱祚良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