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模块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299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触控模块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模块总成,特别是一种光学式的触控模块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平面显示器的制造成本显着地降低,平面显示器已逐渐成为家庭电视及计算机用屏幕的主流。此外,由于平面显示器较传统上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的电视更加轻、薄,因此在火车站、医院、便利商店或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都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平面显示器。平面显示器不但可用于信息的显示,还可用于广告的目的,其商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或平面显示器在功能上的要求日趋多样化,相关的科技研发、制造技术也日新月异。例如,触控屏幕(Touch Screen)的需求,可以让人们方便操作计算机、手机、音响、冰箱或其它电子设备;通过屏幕显示与屏幕按压操控的方式,人们就可以舍弃复杂的键盘、按键操作,透过屏幕清楚标示的图案与人性化的接口来同时达到显示与触控操作的目的。目前大尺寸触控屏幕(一般而言大于10. 1吋为大尺寸)逐渐以光学式触控来取代传统的电阻式及电容式触方式。然而,光学式的触控模块所需的组件较多,如果工厂生产在线的作业人员训练不良或精神不佳,常常容易在组装该触控模块时,发生错误安装的状况,导致重新组装的频率大幅提升,影响工时与成本。因此,如何将降低光学触控功能的显示器结构之工时与成本,使触控模块具有“防呆”的功能,这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使触控模块具有“防呆”的功能,用以降低工厂生产在线错误安装的机率,进而降低显示器结构的制造工时与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模块总成,该触控模块总成包括一个透明板、至少一个灯源模块及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上述灯源模块为长轴型结构,且可垂直轴向而射出光线,灯源模块射出的多条光线构成一个光投射面,上述光学传感器设置于灯源模块轴向端部之处,且可实时地拍摄光投射面周边的不透光物体,上述透明板平行于光投射面且邻接于灯源模块周边;该透明板的外表涂覆有至少一个涂色区块,该涂色区块具有颜色,灯源模块位于涂色区块周边而相对应设置。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当灯源模块与涂色区块接触邻靠时, 灯源模块与涂色区块相接而契合。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当灯源模块与涂色区块接触邻靠时, 灯源模块对齐涂色区块的外缘。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透明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对位结构,对位结构凸出或凹入透明板,上述涂色区块位于对位结构上,或位于对位结构周边。[0011]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灯源模块位于对位结构周边而相对应设置,当灯源模块与对位结构接触邻靠时,灯源模块与对位结构可相接而契合。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灯源模块与光学传感器固定相接。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对位结构的截面呈锯齿状或弧线状。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灯源模块包括有一个灯罩及一根导光条,灯罩包覆于导光条周边。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灯罩包括有至少一个耦合结构, 每一个耦合结构与一个对位结构相对应而可互相契合。在触控模块总成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耦合结构凸出或凹入灯罩。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模块总成,利用涂色区块或对位结构来防止工厂作业人员错误安装的状况,进而降低生产制造的工时与成本,具有“防呆”的功效,非常实用。为使熟悉该项技艺人士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之图式,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模块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模块总成的触控感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模块总成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标识说明1 显示器结构11 前框12:背板13 触控模块总成131、231、331、431、531、631 灯源模块1311、2311、3311、4311、5311 灯罩3311A、4311A、5311A 耦合结构1312 导光条132 光学传感器133、233、333、433、533、633 透明板1331、2331、3331、4331、5331、6331 对位结构1336、2336、3336、4336、5336、6336 涂色区块[0041]14:背光模块141 可见光灯源142 导光板143 反射膜片144 光学膜片15 液晶面板H1、H2、H3:手指P1、P2、P3 触控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模块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如图1 所示,一个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结构1,包括一个前框11、一个液晶面板15、一个触控模块总成13、一个背光模块14及一个背板12。其中,背光模块14由一个光学膜片144、一个导光板142、一个反射膜片143、一个可见光灯源141所组成。可见光灯源141用以发射出可见光的光线,使该光线向右投射至导光板142内部,然后通过导光板142将光线导引向上, 使光线依序经过光学膜片144后,进入该液晶面板15,以作为液晶面板15的背光源。因此人们从液晶面板15的外侧(即图1的上方)即可看见液晶面板15所显示的影像视频画面。 导光板142的目的在于导引光线,使射入的可见光光线均勻地由导光板142的上表面(即俗称的“出光面”)射出。光学膜片144可以是扩散膜或增亮膜。扩散膜的目的在于将光线均勻地扩散混光,增亮膜的目的在于将扩散混光后的光线收敛聚集,使其在出光视角上具有较佳的光强度。反射膜片143的目的在于将往下射出导光板142的残余光线再度反射回导光板142内,增加光线能量的回收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4的可见光灯源141设置于背光模块14的侧边,用以将光线投射至背光模块14的导光板142内部,因此俗称“侧边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还可以是“直下式”的。此外,前框11设置于液晶面板15上方外侧周边,触控模块总成13设置于前框11 与液晶面板15之间,背光模块14设置于液晶面板15异于触控模块总成13的一侧面,换言之,触控模块总成13位于液晶面板15的上面,背光模块14设置于液晶面板15的下面。背板12设置于背光模块14的反射膜片143外侧面(亦即显示器结构的最下方);如此,前框 11与背板12分别上下地将触控模块总成13、液晶面板15、背光模块14夹持、包覆并固定在内,用以保护显示器结构1内部的组件,避免分离、脱落。请再同时参阅图1的放大图与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模块总成13包括一个透明板133、一个光学传感器 132(如图1所示)及两个灯源模块131。灯源模块131由一个灯罩1311及一根导光条1312 所组成,灯罩1311围绕包覆于导光条1312轴向的侧边,因此,通过灯罩1311对光线的反射与导光条1312对光线的导引,即可使灯源模块131垂直轴向而以水平的方向射出光线。另外,为了改善现有制造安装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透明板133上设置防呆结构。透明板133 上面包括一个对位结构1331,对位结构1331上涂覆有一个涂色区块1336。涂色区块1336 具有颜色,灯源模块131位于对位结构1331与涂色区块1336周边,且对位结构1331、涂色区块1336同时与灯源模块131呈上下相对应。此外,对位结构1331、涂色区块1336与灯罩 1311的轮廓外形相似,均为长方形的结构。因此,当灯源模块131与对位结构1331、涂色区块1336接触邻靠时,灯源模块131即可与对位结构1331、涂色区块1336相接而契合;亦即将灯罩1311往下移动,即可使灯源模块131的灯罩1311与透明板133的对位结构1331互相契合而耦接,从而达到校准定位的目的。灯源模块131与对位结构1331上下互相对准耦接后,即如图2所示,灯罩1311的下缘可完全填满、补平对位结构1331,并将涂色区块1336 遮住。如此,导光条1312所射出的光线即可以完全平贴于透明板133的上表面,不会被其它结构所阻挡。在本实施例中,对位结构1331凹入该透明板133。涂色区块1336涂覆于对位结构1331上,且涂色区块1336可通过墨水、印刷、镀层等方式为之。这样,工厂作业人员在组装显示器结构1时,即可通过涂色区块1336的颜色显示而得知正确的组装位置,减少错误安装的机率,进而降低制造、组装的工时与成本。请再同时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模块总成的触控感测示意图。如图3所示,左上方的两个光学传感器132及两个灯源模块131依序相接,下方的光学传感器132则连接一灯源模块131。如图1所示,每个灯源模块131均为长轴型结构,且设置于前框11与透明板133之间。每个光学传感器132均设置于灯源模块131的轴向端部之处,且光学传感器132利用其一侧而与灯源模块131固定相接。另外,多个光学传感器132可分别视需求而设置于透明板133的两相对应之角落,或分别设置于透明板133的同一侧边之角落。透明板133邻接于灯源模块131的周边下方之处。如图3所示,左方与上方的两个灯源模块 131分别设置于透明板133垂直的两侧边,因此上侧边的灯源模块131其轴向呈左右方向设置,而其光线则垂直该轴向而朝下射出;左侧边的灯源模块131其轴向呈上下方向设置,而其光线则垂直该轴向而朝右射出;下方的灯源模块131则位于透明板133的下侧边,所以灯源模块131其轴向呈左右方向设置,而光线则垂直该轴向而朝上射出。故左侧边的灯源模块131所射出的光线会分别与上侧边、下侧边的灯源模块131射出的光线垂直。每个灯源模块131射出的多条光线会构成一个光投射面(未标号)。将上述灯源模块131设置于透明板133的上侧边、下侧边与左侧边,则上、下侧边的灯源模块131的光投射面为上下方向的投射,左侧边的灯源模块131其光投射面由左往右投射。而且上、下侧边、左侧边的灯源模块131所射出的多条光线均与透明板133平行;换言之,上述光投射面与透明板133互相平行。在较佳实施例中,灯源模块131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射红外线anfrared)频段的不可见光,使不可见光垂直灯源模块131的轴向射出。透明板133 的材质可为玻璃、压克力、塑料、树脂或其它透明材质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其它实施例中,灯源模块131也可以通过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来射出光线。如图1所示,光学传感器132设置于前框11内部的透明板133角落处,用以实时地拍摄光投射面周边的不透光物体。一般而言,如图3所示,当人们使用显示器结构1时,通常通过人的手指HI、H2、H3来达到触控目的,因此,本实施例的不透光物体为人的手指HI、 H2、H3,手指H1、H2、H3所按压的位置分别为触控点P1、P2、P3。通过光学感测的方式,即可用以侦测人的手指H1、H2、H3的位置,进而得到触控点P1、P2、P3的位移变化、速度变化,并用以控制、操作其它电子设备(未绘示)的软件或硬件;在此,感测的原理为a.利用光学传感器132实时地拍摄透明板133周边的光投射面,b.人的手指H1、H2、H3因为不可透光
6性而产生光线阻断的遮断效应,以及c.两灯源模块131的光线投射方向互相垂直;所以,即可由光学传感器132侦测得到触控点P1、P2、P3其相对应的纵坐标与横坐标。因此,不论手指HI、H2、H3移到透明板133上的任何一位置,均可被侦测到。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实施例。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位结构2331为方形柱状结构,且凸出于透明板 233的上表面,涂色区块2336涂覆于对位结构2331的上面,因此工厂的组装作业人员即可通过涂色区块2336的颜色辨识,正确地将灯源模块231安装设置于对位结构2331、涂色区块2336的左边,使灯罩2311的下缘对齐对位结构2331,从而达到校准定位的目的。另外, 灯罩2311的下缘对齐对位结构2331的上表面,可使灯源模块231所射出的光线不会被其它结构所阻挡。请同时参阅图5与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模块总成之俯视图。如图5与图6所示,透明板333上方的对位结构3331为两个凸出的圆弧点状结构;在上述对位结构3331的左右两边分别各设置有一个长条状的涂色区块3336,因此,两个涂色区块3336位于对位结构3331 的周边。灯罩3311的下侧面则包括有两个圆柱状的耦合结构3311A,每个耦合结构3311A 均凹入灯罩3311,且分别与一个对位结构3331相对应而可互相契合。如此,工厂的组装人员通过两个涂色区块3336的颜色辩识,将灯源模块331往下移动时,即可使每个对位结构 3331即可进入一个耦合结构3311A之内而互相契合、连接。当契合、连接之后,灯源模块331 与两个涂色区块3336互相接触邻靠于涂色区块3336的周边外缘处。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 如图7所示,对位结构4331位于透明板433的上面,且其截面呈锯齿状。在多个对位结构 4331的左右两边分别各设置有一个长条状的涂色区块4336,因此两个涂色区块4336分别与对位结构4331紧密相邻。灯源模块431的灯罩4311下方包括有多个耦合结构4311A,多个耦合结构4311A的外形轮廓与上述对位结构4331相似、对应且可互相契合,因此工厂的作业人员亦可通过锯齿状的对位结构4331与耦合结构4311A来实施校准安装。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述位结构5331亦位于透明板533的上面,且其截面呈弧线的波浪状,涂色区块 5336则涂布于对位结构5331上。灯源模块531的灯罩5311下方则包括有多个耦合结构 5311A,多个耦合结构5311A的外形轮廓亦与上述对位结构5331相似、对应且可互相契合。请参阅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灯源模块与透明板的结合示意图。如图9所示,对位结构6331凸出于透明板633的上表面,一个涂色区块6336涂覆于对位结构 6331之上,另一个涂色区块6336则涂覆于对位结构6331右边的透明板633上方;如此,工厂的组装作业人员即可通过两个涂色区块6336的颜色辩识,而将灯源模块631安装设置于对位结构6331的右边,使灯源模块631与对位结构6331紧密对齐相接,从而达到校准定位的目的。涂色区块的颜色与对位结构的凹凸结构,目的均在于定位、辅助安装。在较佳实施例中,涂色区块与对位结构互相独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模块总成可以仅在透明板上涂覆涂色区块,或仅设置对位结构;亦即“涂色区块“与“对位结构“是互相独立的结构, 并不冲突,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设置。如此,涂色区块或对位结构两者均可达到防呆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模块总成及其使用的显示器结构,利用涂色区块或对位结构来防止工厂作业人员错误安装的状况,进而降低生产制造的工时与成本,具有“防呆”的功效,非常实用。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所揭露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其所作之更动与润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之范畴,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模块总成(13),包括一个透明板(133、233、333、433、533、633)、至少一个灯源模块(131、231、331、431、531、631)及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132),所述灯源模块(131、 231、331、431、531、631)为长轴型结构,可垂直轴向而射出光线,所述灯源模块(131、231、 331、431、531、631)射出的多条光线构成一个光投射面,所述光学传感器(132)设置于所述灯源模块(131、231、331、431、531、631)轴向端部之处,实时地拍摄所述光投射面周边的不透光物体,所述透明板(133、233、333、433、533、633)平行于所述光投射面且邻接于所述灯源模块(131、231、331、431、531、631)周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133、233、333、433、533、633)的外表涂覆有至少一个涂色区块(1336),所述涂色区块(1336、2336、3336、4336、5336、6336)具有颜色,所述灯源模块(131、231、331、 431、531、631)位于所述涂色区块(1336、2336、3336、4336、5336、6336)周边而相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当所述灯源模块(131、531)与所述涂色区块(1336、5336)接触邻靠时,所述灯源模块(131、531)与所述涂色区块(1336、5336)相接而契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当所述灯源模块(231、331、431、631)与所述涂色区块(2336、3336、4336、6336)接触邻靠时,所述灯源模块(231、331、431、631)对齐所述涂色区块(2336、3336、4336、6336)的外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所述透明板(133、233、333、433、533、 633)还包括至少一个对位结构(1331、2331、3331、4331、5331、6331),所述对位结构(1331、 2331、3331、4331、5331、6331)凸出或凹入所述透明板(133、233、333、433、533、633),所述涂色区块(1331、2331、3331、4331、5331、6331)位于所述对位结构(1331、2331、5331、6331) 上,或位于所述对位结构(3331、4331)周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所述灯源模块(131)位于所述对位结构 (1331)周边而相对应设置,当所述灯源模块(131)与所述对位结构(1331)接触邻靠时,所述灯源模块(131)与所述对位结构(1331)可相接而契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所述灯源模块(131、233、333、433、533、 633)与所述光学传感器(132)固定相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所述对位结构(4331、5331)的截面呈锯齿状或弧线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所述灯源模块(131、231、331、431、531、 631)包括有一个灯罩(1311、2311、3311、4311、5311)及一根导光条(1312),所述灯罩 (1311、2311、3311、4311、5311)包覆于所述导光条(1312)周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所述灯罩(3311、4311、5311)包括有至少一个耦合结构(3311A、4311A、5311A),每一个所述耦合结构(3311A、4311A、5311A)与一个所述对位结构(3331、4311、5311)相对应而可互相契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模块总成,其中,所述耦合结构(3311A)凸出或凹入所述灯罩(3311)。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模块总成(13),包括透明板(133)、至少一个灯源模块(131)及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132)。灯源模块为长轴型结构,可垂直轴向而射出光线,射出的多条光线构成光投射面。光学传感器(132)设置于灯源模块轴向端部之处。透明板平行于光投射面且邻接于灯源模块周边。透明板的外表涂覆有至少一个具有颜色的涂色区块(1336)。灯源模块位于涂色区块周边而相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涂色区块或对位结构来防止工厂作业人员错误安装的状况,具有“防呆”功效。
文档编号F21V13/00GK202049309SQ2011201224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吴季庭, 廖尤仲, 林心薇, 郑惟仁 申请人: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