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电蚊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61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电蚊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蚊香,尤其是一种照明电蚊香。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会受到蚊虫的袭扰,被蚊虫叮咬后会起红包,有些人甚至出现严重不适应而局部皮肤过敏,痛痒难忍。为了消灭和防范蚊虫,人们通过点蚊香、喷除蚊剂等各种方法来消灭和防范蚊虫, 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化学成分中毒性较大,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并且传统的蚊香容易折断。因此,后来人们发明了电蚊香,用电加热的效果来对蚊香片进行加热,从而散发出驱蚊效果的味道。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电蚊香普遍功能单一,在夏天的夜晚,人们又不能轻易地查看蚊香片的使用情况,需要打开灯来更换,工序麻烦,还会打扰其他人的睡眠。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的电蚊香片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电蚊香,由壳体、加热槽和插头构成,加热槽内嵌在壳体表面,深度与电蚊香片厚度一致,插头位于壳体的下端,在壳体上还内嵌有一微型照明灯。优选的,上述加热槽为金属片,底部与插头用电路板连接。优选的,上述加热槽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栏。优选的,上述微型照明灯为LED灯珠。优选的,上述微型照明灯表面封盖有透明塑料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电蚊香在传统的电蚊香上内嵌有微型照明灯,利用照明灯来照亮整个电蚊香,人们可以随时查看电蚊香片的消耗情况又不致于因为亮度过大而影响人们的睡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壳体;2-加热槽;3-插头;4-固定栏;5-微型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照明电蚊香,整体上由壳体1、加热槽2和插头3构成,插头3位于壳体1的下端。从图中可以看出,加热槽2内嵌在壳体1表面,深度与电蚊香片厚度一致,加热槽2的形状一般为方形,与市面上的标准规格的电蚊香片一致,加热槽2为金属片,底部与插头3用电路板连接。在使用时,插头3插入电源,为加热槽2的金属片提供电能,金属片加热后对电蚊香片进行作用,让电蚊香片中的气味逐渐散开,从而持续地进行挥发。为了固定住电蚊香片,在加热槽2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栏4。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在壳体1上还内嵌有一微型照明灯5。微型照明灯5为 LED灯珠。为了保护灯珠,在微型照明灯5表面封盖有透明塑料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电蚊香在传统的电蚊香上内嵌有微型照明灯,利用照明灯来照亮整个电蚊香,人们可以随时查看电蚊香片的消耗情况又不致于因为亮度过大而影响人们的睡眠。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电蚊香,由壳体(1)、加热槽⑵和插头⑶构成,其特征在于加热槽⑵ 内嵌在壳体(1)表面,深度与电蚊香片厚度一致,插头C3)位于壳体(1)的下端,在壳体(1) 上还内嵌有一微型照明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电蚊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2)为金属片,底部与插头⑶用电路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电蚊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2)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栏⑷。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照明电蚊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照明灯(5)为LED 灯珠。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照明电蚊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照明灯(5)表面封盖有透明塑料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电蚊香,由壳体(1)、加热槽(2)和插头(3)构成,加热槽(2)内嵌在壳体(1)表面,深度与电蚊香片厚度一致,插头(3)位于壳体(1)的下端,在壳体(1)上还内嵌有一微型照明灯(5)。加热槽(2)为金属片,底部与插头(3)用电路板连接。加热槽(2)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栏(4)。微型照明灯(5)为LED灯珠。微型照明灯(5)表面封盖有透明塑料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电蚊香在传统的电蚊香上内嵌有微型照明灯,利用照明灯来照亮整个电蚊香,人们可以随时查看电蚊香片的消耗情况又不致于因为亮度过大而影响人们的睡眠。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104149SQ20112014377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林飞燕 申请人:林飞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