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隔离型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97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隔离型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源隔离型LED灯具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隔离型LED灯具。
技术背景[0002]LED照明技术不仅节能、环保,还具有寿命长、体积小、安全、光色丰富、易控制等特点。LED照明是为数不多的逐渐地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不仅仅带来了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场照明光源的革命,而且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对发展低碳经济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厂商都极力开发LED照明相关的应用产品。[0003]但是,LED灯存在一个很大的散热难题。散热问题一直是LED灯在照明应用中的瓶颈,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LED对散热技术要求较高,当散热器的效果不良时LED灯芯片的温度急剧上升,会很快产生光衰,甚至损坏LED芯片。LED芯片的热流密度越高芯片的温度上升越快,只有解决LED的散热技术,最大限度的延缓LED的光衰,才能体现出寿命长的优势,使得LED在室内外照明的大面积应用变得现实。[0004]当前LED灯或模块的散热大多采用压铸型和型材太阳花散热器或采用铝锭数控机床加工散热器和热管技术。这种压铸型散热器散热效果差,体积也较大。太阳花结构散热器的几何形状已固定,翅片密度小,不易散热,翅片里易积灰尘。[0005]现有LED灯具上的驱动电源装在散热器里面,没有做好绝缘和绝热结构措施,而引起LED驱动电源本身的热量增加了,该电源的使用寿命就减小了。同时又产生散热器的温升的提高,导致LED灯的温度升高而产生严重的光衰。发明内容[0006]为解决LED驱动电源的散热问题和散热器的电绝缘和隔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隔离型LED灯。[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金属灯头、绝缘外壳、LED 电源板、隔热板、传热板、交叉型散热器和LED铝基板。组成半导体照明的LED灯具时,将固定有LED灯的LED铝基板,用螺栓固定于传热板的铝基板固定孔上面。[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在传热板的上面和周围设置有肋片、导热片和散热片, 在交叉型散热器上面放置有隔热板,并用该隔热板隔离了 LED电源板。[0009]在传热板上的肋片设置在2个导热片之间,肋片与翅片有平行的或不平行的排列;散热片与肋片不平行排列,但与翅片之间有平行的或不平行的排列。[0010]还有在传热板的肋片和翅片的侧面形状是从上边宽开始往下变窄;散热片的侧面形状是从上边窄开始往下变宽,以此构成交叉型散热器形状。[0011]LED电源板被金属灯头、绝缘外壳和隔热板包围,绝缘外壳的固定孔与隔热板,用螺丝或卡口相连接。[0012]在隔热板下面连接的若干个悬空柱子放置于交叉型散热器的上面,并用螺栓固定于螺丝孔上面;在隔热板下面连接的引线管截面,通过传热板上开有的电线孔,与LED铝基板的平面应平齐,并由灯罩来密封传热板。[0013]还有LED电源板与金属灯头电连接,LED电源板的直流输出电线,经过与隔热板底面相连接的引线管和传热板的电线孔,与LED铝基板电连接;LED电源板的热量通过绝缘外壳上的散热口或金属灯头散发出去。[0014]LED灯具在实际应用时灯具的规格品种很多,所以将交叉型散热器的外边形状尺寸可以改变,以便不同规格的灯具可选用合适的形状,提高散热效果。[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传热板与交叉型散热器紧密连接,减小了传热板的热阻,将LED铝基板的热量通过传热板很快传导给肋片、翅片和散热片,并与周围空气进行对流散热,因而降低LED灯产生的温升。在交叉型散热器的上面设置有隔热板,由此 LED电源板与散热器热隔离而互不影响,保证灯具的安全性能,并降低LED电源板的温度, 延长电子元器件寿命,特别是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其工作可靠性,适合于楼道和地下车库等有灰尘,环境温度较高,高空而维修困难的场合使用。[0016]由于用引线管把电源线与散热器等金属隔离,因此安装灯具时不存在触电的忧虑和使用中的触电现象,并适合于高电压LED应用灯具的电绝缘和热隔离。[0017]其次优点是,该交叉型散热器结构紧凑,采用导热性好的铝材质,以压铸工艺作成一体,减小加工成本。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0019]图2是图1实施例的交叉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3是图2交叉型散热器的结构俯视图。[0021]图4是图2交叉型散热器的结构仰视图。[0022]图5是图4的B-B向剖视图。[0023]图6是图4的A-A向剖视图。[0024]图中1.金属灯头,2.绝缘外壳,201.散热口,202.固定孔,3. LED电源板,4.隔热板,401.悬空柱子,402.引线管,5.肋片,501.螺丝孔,6.传热板,601.铝基板固定孔, 602.电线孔,7. LED铝基板,8.灯罩,9.交叉型散热器,10.导热片,1001.翅片,1002.翅片, 11.导热片,1101.翅片,1102.翅片,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6]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LED灯具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一个很大的散热难题,并在LED灯具上的LED驱动电源装在散热器里面而电子元器件受到了发热影响及电绝缘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隔离型LED灯具,该LED灯具的散热和隔热装置采取了合理的结构措施,电绝缘和绝热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0027]由图1 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灯头1、绝缘外壳2、LED电源板3、隔热板 4、传热板6、交叉式散热器9和LED铝基板7。实现半导体照明LED灯具时,在LED铝基板 7上先焊上选好的LED灯,然后在传热板6的底面上涂覆导热硅脂,把LED铝基板7放在导热硅脂上面,用螺栓固定于铝基板固定孔601上面,以此工艺要减小接触热阻,使LED铝基板7的热量便于迅速传到传热板6上。在传热板6的上面和周围设置有肋片5、导热片10 和散热片12,以便与周围空气进行对流散热。[0028]在传热板6上的肋片5设置在2个导热片之间,肋片5与翅片1001、1002、1101和 1102之间有平行的或不平行的排列;散热片12与肋片5不平行排列,但与翅片1001、1002、 1101和1102之间有平行的或不平行的排列。[0029]还有在传热板6上的肋片5和翅片1001、1002、1101和1102的侧面形状是从上边宽开始往下变窄;散热片12的侧面形状是从上边窄开始往下变宽,以此构成交叉型散热器形状。[0030]LED电源板3与金属灯头1电连接,LED电源板3的直流输出电线,经过隔热板4 底面连接的引线管402和电线孔602,与LED铝基板7电连接;另LED电源板3的热量通过绝缘外壳2上设置有的散热口 201或金属灯头1散发出去。[0031]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金属灯头1、绝缘外壳2和隔热板4包围LED电源板3,并利用绝缘外壳2的固定孔202与隔热板4以螺丝或卡口相连接。在隔热板4下面连接的若干个悬空柱子401放置于交叉型散热器9的上面,并用螺栓固定于螺丝孔501上面;在隔热板4 下面连接的引线管402截面,通过传热板6上开有的电线孔602,与LED铝基板7的平面应平齐,并由灯罩8来密封传热板6,以免防止灰尘着落,同时解决了 LED灯发光时的眩光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隔离型LED灯具,包括金属灯头、绝缘外壳、LED电源板、隔热板、传热板、交叉型散热器和LED铝基板,组成LED灯具时,将固定有LED灯的LED铝基板,用螺栓固定于传热板的铝基板固定孔上面,其特征是在传热板的上面和周围设置有肋片、导热片和散热片,在交叉型散热器上面放置有隔热板,并用该隔热板隔离了 LED电源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隔离型LED灯具,其特征是在传热板上的肋片设置在2 个导热片之间,肋片与翅片之间有平行的或不平行的排列;散热片与肋片不平行排列,但与翅片之间有平行的或不平行的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隔离型LED灯具,其特征是在传热板上的肋片和翅片的侧面形状是从上边宽开始往下变窄;散热片的侧面形状是从上边窄开始往下变宽,以此构成交叉型散热器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隔离型LED灯具,其特征是LED电源板被金属灯头、绝缘外壳和隔热板包围,绝缘外壳的固定孔与隔热板,用螺丝或卡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隔离型LED灯具,其特征是在隔热板下面连接的若干个悬空柱子放置于交叉型散热器的上面,并用螺栓固定于螺丝孔上面;在隔热板下面连接的引线管截面,通过传热板上开有的电线孔,与LED铝基板的平面应平齐,并由灯罩来密封传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隔离型LED灯具,其特征是LED电源板与金属灯头电连接,LED电源板的直流输出电线,经过与隔热板底面相连接的引线管和传热板的电线孔,与 LED铝基板电连接;LED电源板的热量通过绝缘外壳上的散热口或金属灯头散发出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隔离型LED灯具,包括金属灯头、绝缘外壳、LED电源板、隔热板、传热板、交叉型散热器和LED铝基板。组成LED灯具时,将固定有LED灯的LED铝基板,用螺栓固定于传热板的铝基板固定孔上面。在传热板的上面和周围设置有肋片、导热片和散热片,在交叉型散热器上面放置有隔热板,并用该隔热板隔离了LED电源板。优点是,LED电源板与交叉型散热器热隔离而降低了LED电源板的温度,保证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并适合于楼道和地下车库等有灰尘,环境温度较高,高空而维修困难的场地使用。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302936SQ2011204473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9日
发明者金松山 申请人:金松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