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及其反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09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灯具及其反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光组件,应用于一灯具内以对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其包括至少两相互套接且可相对移动的反光镜,所述至少两个反光镜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各自反射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路径不同。本发明发光组件使灯具实现了多种组合配光的照明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灯具。
【专利说明】灯具及其反光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及其反光组件。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灯具的配光方式一般是利用灯具内唯一的反光镜来进行配光,从而使得传统灯具的配光方式比较单一,当用户需要多种配光方式时,需要采用多种灯具来实现多层配光方式,传统的灯具不能提供多种照射效果。传统灯具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及其反光组件,以实现多种配光方式。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光组件,应用于一灯具内以对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其包括至少两相互套接且可相对移动的反光镜,所述至少两个反光镜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各自反射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路径不同。
[0005]其中,所述反光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第三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连动管,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连动管,所述第二连动管套接在所述第一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三放光镜的底部设置一连动件,所述连动件套接在所述第二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三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至第三连动管可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可相对移动。
[0006]其中,所述反光组件还包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反光镜,所述支撑件包括一支撑座及一支撑盖,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支撑盖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二凹槽,当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盖结合时,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一供所述第一连动管、第二连动管及连接件穿过的第三通孔。
[0007]其中,所述第一连动管的末端设有一第一推手,所述第二连动管的末端设有一第二推手,所述连动件的末端设有一第三推手,所述第一至第三推手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移动。
[0008]其中,所述第一连动管的管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动管的管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0009]其中,所述连动件为第三连动管或连动杆。
[00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壳体、光源及一反光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及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反光组件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所述反光组件包括至少两相互套接且可相对移动的反光镜,所述至少两个反光镜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各自反射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路径不同。
[0011]其中,所述反光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第三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连动管,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连动管,所述第二连动管套接在所述第一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三放光镜的底部设置一连动件,所述连动件套接在所述第二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三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至第三连动管可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可相对移动。。
[0012]其中,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一至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定位所述第一连动管从而将所述第一反光镜定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连动管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定位于所述第一连动管内从而将所述第二反光镜定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动件通过所述第三固定件定位于所述第二连动管从而将所述第三反光镜定位于所述壳体内。
[001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一固定栓及一第一凸销,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第二凸销,所述第三固定件为一第三凸销,所述固定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连动管穿过,所述固定栓上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连动管穿过,所述固定栓的周壁上设有一第一锁合孔,所述第一凸销穿过所述第一锁合孔与所述第一连动管抵顶从而对所述第一连动管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连动管上设有一第二锁合孔,所述第二凸销穿过所述第二锁合孔与所述第二连动管抵顶从而对所述第二连动管进行定位,所述第二连动管上设有一第三锁合孔,所述第三凸销穿过所述第三锁合孔与所述连动件抵顶从而对所述连动件进行定位。
[0014]本发明一种反光组件,应用于一灯具内以对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其包括至少两相互套接且可相对移动的反光镜,所述至少两个反光镜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各自反射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路径不同,因此,本发明发光组件使所述灯具实现了多种组合配光的照明效果。
[0015]另外,所述支架及所述拉杆可以通过钢管弯折而成,结构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0017]图1是本发明灯具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0018]图2是图1的灯具组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壳体
10、光源20及反光组件30。
[0021]所述反光组件30包括反光镜组件31及支撑件32。所述支撑件32用于将所述反光镜组件31支撑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反光镜组件31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套接且可相对移动的反光镜。所述至少两个反光镜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各自反射的所述光源20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路径不同,从而使得所述灯具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
[002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镜组件31包括第一反光镜310、第二反光镜320及第三反光镜330。
[0023]所述第一反光镜310的底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310的底部还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连动管312。所述第一连动管312的管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连动管312的末端设有一第一推手,以推动所述第一连动管312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一连动管312靠近其末端处开设有一第一锁合孔。
[0024]所述第二反光镜320的底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反光镜320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连动管322。所述第二连动管322的管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动管322的末端设有一第二推手,以推动所述第二连动管322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二连动管322靠近其末端处开设有一第二锁合孔。
[0025]所述第三反光镜330的底部设置有一连动件332。所述第一连动件332的末端设有一第三推手,以推动所述连动件332进行前后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动件为连动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动件也可以为第三连动管。
[0026]所述支撑件32包括一支撑座33及一支撑盖34。所述支撑座33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支撑盖34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二凹槽。当所述支撑座30与所述支撑盖34结合时,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一供所述第一连动管312穿过的第三通孔。
[0027]所述壳体10用于容置所述光源20及所述反光组件30。所述壳体10包括前盖12、本体14及后盖16。所述后盖16上设置有一通孔162。所述通孔162对应所述伸缩孔以供所述第一连动管312、第二连动管322及所述连动杆332穿出。
[0028]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一至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以定位所述第一连动管312从而将所述第一反光镜310定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二连动管32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70定位于所述第一连动管312内从而将所述第二反光镜320定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连动件332通过所述第三固定件80定位于所述第二连动管322内从而将所述第三反光镜330定位于所述壳体10内。
[0029]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一固定栓40及一第一凸销60。所述第二固定件70为一第二凸销。所述第三固定件80为一第三凸销。所述固定栓40固定于所述壳体10的后盖16上。所述固定栓40上设有一通孔41。所述通孔41对应所述通孔162以使所述第一连动管312、所述第二连动管322及所述连动件332穿过。所述固定栓40的周壁上设有一第三锁合孔42。所述第一凸销60穿过所述第三锁合孔42与所述第一连动管312抵顶从而对所述第一连动管312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固定件70穿过所述第一连动管312上的第一锁合孔与所述第二连动管322抵顶从而对所述第二连动管322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固定件80穿过所述第二连动管322上的第二锁合孔与所述连动件332抵顶从而对所述连动件332进行定位。
[0030]请继续参阅图2,组装时,将所述后盖16扣合于所述本体14上。将所述第一反光镜310的第一连动管312穿过所述支撑件32的第三通孔、所述后盖16的通孔162及所述固定栓40上的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凸销60穿过所述固定栓40上的第一锁合孔与所述第一连动管312抵顶从而将所述第一反光镜310定位在所述壳体10内。将所述第二反光镜320的第二连动管322穿过所述第一反光镜310的第一连动管312。所述第二反光镜320的第二连动管322的末端从所述第一反光镜310的第一连动管312内穿出。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70穿过所述第一连动管312上的第一锁合孔与所述第二反光镜320的第二连动管322进行抵顶从而将所述第二反光镜320定位在所述壳体10内。将所述第三反光镜330的连动杆332穿过所述第二反光镜320的第二连动管322。所述第三反光镜330的连动杆332的末端从所述第二反光镜320的第二连动管322内穿出。通过所述第三固定件80穿过所述第二连动管322上的第二锁合孔与所述第三反光镜330的连动杆进行抵顶从而将所述第三反光镜定位在所述壳体10内。将所述光源20置于所述壳体10的本体14内,扣合所述前盖12。
[0031]通过移动所述第一、第二连动管312、322及所述连动件332可以调节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在所述壳体10内的位置。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在所述壳体10内的位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分别单独对所述光源2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也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同时共同对所述光源2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至第三推手的作用是方便推动所述第一连动管312、所述第二连动管322及所述连动杆332在所述壳体10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至第三推手可以省略。
[0032]由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所述光源20发出的光分别经过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反射后的光线路径不同或同时经过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反射后的光线路径不同,从而实现了多层配光的照明效果。通过松动所述第一凸销60、第二及第三固定件70及80,并使得所述第一、第二连动管312、322及连动杆332在所述壳体10内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310-330之间的距离或间隙或者与所述光源2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了所述灯具100对所述光源20发出光的反射路径。因此,本发明灯具实现了多种组合配光的照明效果。
[0033]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光组件,应用于一灯具内以对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其包括至少两相互套接且可相对移动的反光镜,所述至少两个反光镜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各自反射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路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第三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连动管,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连动管,所述第二连动管套接在所述第一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三放光镜的底部设置一连动件,所述连动件套接在所述第二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三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至第三连动管可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可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还包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反光镜,所述支撑件包括一支撑座及一支撑盖,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支撑盖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二凹槽,当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盖结合时,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一供所述第一连动管、第二连动管及连接件穿过的第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管的末端设有一第一推手,所述第二连动管的末端设有一第二推手,所述连动件的末端设有一第三推手,所述第一至第三推手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管的管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动管的管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为第三连动管或连动杆。
7.一种灯具,包括壳体、光源及一反光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及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反光组件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所述反光组件包括至少两相互套接且可相对移动的反光镜,·所述至少两个反光镜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各自反射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反射路径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第三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连动管,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底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连动管,所述第二连动管套接在所述第一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三放光镜的底部设置一连动件,所述连动件套接在所述第二连动管内使得所述第三反光镜套接于所述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至第三连动管可相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光镜可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一至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定位所述第一连动管从而将所述第一反光镜定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连动管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定位于所述第一连动管内从而将所述第二反光镜定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动件通过所述第三固定件定位于所述第二连动管从而将所述第三反光镜定位于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一固定栓及一第一凸销,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第二凸销,所述第三固定件为一第三凸销,所述固定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连动管穿过,所述固定栓上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连动管穿过,所述固定栓的周壁上设有一第一锁合孔,所述第一凸销穿过所述第一锁合孔与所述第一连动管抵顶从而对所述第一连动管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连动管上设有一第二锁合孔,所述第二凸销穿过所述第二锁合孔与所述第二连动管抵顶从而对所述第二连动管进行定位,所述第二连动管上设有一第三锁合孔,所述第三凸销穿过所述第三锁合孔与所 述连动件抵顶从而对所述连动件进行定位。
【文档编号】F21V14/04GK103574329SQ20121027166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周明杰, 李鹏飞 申请人: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