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振投光灯,包括:灯壳,具有光源腔,光源腔的底部凸出设有固定台;反光罩,收容于光源腔内,反光罩的底部设有固定孔,并且反光罩的侧壁上设有灯座孔,固定台穿过固定孔;灯座,穿过灯座孔,并与灯壳固定连接;弹性支架,包括固定部、分别从固定部的两端延伸的两个弹性臂以及分别设于弹性臂的自由端的两个耳部,固定部固定于固定台上,两个弹性臂朝外凸出弯折延伸而共同拼接成一个夹持孔,两个耳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线性光源,一端固定于灯座内,另一端可夹持在夹持孔内;其中,线性光源夹持在夹持孔内的端部为自由端,两个弹性臂在线性光源受到外部振动力时而发生弹性形变。上述防振投光灯安装或拆卸光源较为方便、防振效果较好。
【专利说明】防振投光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光灯,特别涉及一种防振投光灯。
【【背景技术】】
[0002]投光灯,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又称聚光灯。通常,它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纪念碑、公园和花坛等。因此,几乎所有室外使用的大面积照明灯具都可看作投光灯。投光灯的出射光束角度有宽有窄,变化范围在0°~180°之间,其中光束特别窄的称为探照灯。
[0003]传统的投光灯通常采用大功率的线性光源,并且通常都是通过螺纹或卡紧结构装配在灯座上,当受到外界振动力时,该线性光源很容易受到影响而被振坏,因此,传统的投光灯的防振效果较差。并且,对于大功率的线性光源,因为尺寸较大,当进行维修时,更换光源较为困难。另外,即使目前出现少数具有防振效果的投光灯,但由于其采用了较为复杂的防振结构,在进行维修时,其安装或拆卸光源较为繁琐,有时候甚至将防振结构随线性光源一并拆卸下来。
【
【发明内容】
】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或拆卸光源较为方便、防振效果较好的防振投光灯。
[0005]一种防振投光灯,包括:
[0006]灯壳,具有光源腔,所述光源腔的底部凸出设有固定台;
[0007]反光罩,收容于所述光源腔内,所述反光罩的底部设有固定孔,并且所述反光罩的侧壁上设有灯座孔,所述固定台穿过所述固定孔;
[0008]灯座,穿过所述灯座孔,并与所述灯壳固定连接;
[0009]弹性支架,包括固定部、分别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延伸的两个弹性臂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的两个耳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台上,所述两个弹性臂朝外凸出弯折延伸而共同拼接成一个夹持孔,所述两个耳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及
[0010]线性光源,一端固定于所述灯座内,另一端可夹持在所述夹持孔内;
[0011]其中,所述线性光源夹持在所述夹持孔内的端部为自由端,所述两个弹性臂在所述线性光源受到外部振动力时而发生弹性形变。
[0012]相较于传统的投光灯,上述防振投光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3](I)当防振投光灯受到外部振动时,线性光源的自由端部分被弹性支架的两个弹性臂夹紧,弹性支架的两个弹性臂可弹性变形,来减弱线性光源的振动,即,当线性光源上下振动时,弹性臂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来减弱灯泡的振动;当线性光源前后振动时,因弹性支架仅末端固定,弹性支架的两个弹性臂可前后弹性变形,缓冲了线性光源前后方向的振动。因此,上述防振投光灯的防振效果较好。
[0014](2)当需要更换线性光源时,拆开弹性支架的两个耳部,然后撑开弹性支架的两个弹性臂,将线性光源从灯座上取下即可,无需将弹性支架等防振结构随线性光源一并拆卸下来,因此,上述防振投光灯更换光源较为方便。
[0015](3)上述防振投光灯的光源防振结构只要由弹性支架构成,该弹性支架可由一弹性件一体成型,因此,上述防振投光灯的光源防振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较低。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壳为半圆柱形的壳体结构,以使所述光源腔为半圆柱形,并且所述光源腔的出光口设于所述半圆柱形的壳体结构的矩形侧面上,所述线性光源平行于所述灯壳的轴向设置。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罩包括圆弧形的第一反射部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并呈半圆形的两个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及所述两个第二反射部分别紧贴所述光源腔的底壁及两个侧壁设置。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座孔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部上,所述灯座穿过所述灯壳的侧壁,并且所述灯座的尾端外露于所述灯壳外。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弹性臂分别通过两个弯折部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连接,所述两个弯折部与所述固定部共同形成一个U形结构,并且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形成一个夹角,所述夹角为钝角。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100度。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为圆弧形、C形或V形。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耳部各开设有一个通孔,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两个耳部的通孔与螺母螺合,而将所述两个耳部固定连接起来。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性光源为单端金卤灯、单端LED灯条或圆柱形灯泡。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灯壳的相对两侧可转动连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0026]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振投光灯的分解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的防振投光灯的弹性支架的分解图;
[0028]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0]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防振投光灯100,包括灯壳110、反光罩120、灯座130、弹性支架140及线性光源150。反光罩120、弹性支架140及线性光源150均收容于灯壳110内。灯座130用于固定线性光源150。 线性光源150发出的部分光线通过反光罩120反射出去。
[0031]灯壳110具有光源腔111,光源腔111的底部凸出设有固定台113。具体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灯壳110为半圆柱形的壳体结构,以使光源腔111为半圆柱形。另外,光源腔111的出光口设于该半圆柱形的壳体结构的矩形侧面上。当然,在本发明中,灯壳110不限于为半圆柱形的壳体结构,也可为其他形状的壳体结果,例如,半球形、半椭圆形等。
[0032]反光罩120收容于光源腔111内。反光罩120的底部设有固定孔125,侧壁上设有灯座孔,灯壳110底部的固定台113穿过固定孔125,并突出在反光罩120的内表面外。
[0033]具体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反光罩120包括第一反射部121及两个第二反射部123,第一反射部121为圆弧形,即,第一反射部121通过一矩形薄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曲形成。两个第二反射部123分别与第一反射部121的相对两端连接,每个第二反射部123均呈半圆形的。第一反射部121及两个第二反射部123分别紧贴光源腔111的底壁及两个侧壁设置。由于第一反射部121及两个第二反射部123分别紧贴光源腔111的底壁及两个侧壁设置,以使反光罩120稳定地固定在灯壳110的收容腔的内壁上,避免防振投光灯100在受到外部的振动力时,反光罩120也跟随振动,从而影响防振投光灯100的投光效果。
[0034]需要说明的是,反光罩120可以与灯壳110分开形成,然后组装在一起,也可与灯壳110 —体成形,例如,在灯壳110的收容腔内壁形成一层反光层即可。
[0035]另外,反光罩120也不限于由第一反射部121及两个第二反射部123构成,也可为其他结构。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反光罩120可以由一张半圆形的铝箔材卷绕形成的圆锥形反射筒。
[0036]灯座130穿过反光罩120的灯座孔,并与灯壳110固定连接。具体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灯座孔设于反光罩120的其中一个第二反射部123上,灯座130穿过灯壳110的侧壁,并且灯座130的尾端外露于灯壳110外。
[003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灯壳110上开设有穿线孔,灯座130固定于灯壳110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并对应穿线孔设置。由于灯座130完全设于灯壳110的内部,从而对灯壳110进行封闭式的保护,避免外界灰尘杂物及污水污染灯座130,或者使灯座130短路。
[0038]请参阅图2及图3,弹性支架140包括固定部141、两个弹性臂143及两个耳部145。固定部141固定于固定台113上,具体的,固定部141通过螺钉、螺栓、焊接、粘结等方式固定于固定台113上。两个弹性臂143分别从固定部141的两端延伸,并相对设置。两个耳部145分别设于弹性臂143的自由端149。两个弹性臂143朝外凸出弯折延伸而共同拼接成一个夹持孔,两个耳部14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弹性臂143为圆弧形、C形、或V形。当需要安装线性光源150时,可将该两个耳部145分离开,并将两个弹性臂143撑开耳发生弹性形变,然后,将线性光源150的自由端155放置于两个弹性臂143之间,再将两个耳部145固定起来,此时,两个弹性臂143拼接成该夹持孔,线性光源150的自由端155收容于该夹持孔内。
[0039]具体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弹性臂143分别通过两个弯折部147与固定部141的两端连接,两个弯折部147与固定部141共同形成一个U形结构,并且弯折部147相对于固定部141形成一个夹角,夹角为钝角。优选地,该夹角为100度。两个耳部145各开设有一个通孔,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两个耳部145的通孔与螺母螺合,而将两个耳部145固定连接起来。[0040]线性光源150的一端固定于灯座130内,远离灯座130的一端为自由端155,自由端155可夹持在夹持孔内。两个弹性臂143在线性光源150受到外部振动力时而发生弹性形变。线性光源150为单端金卤灯、单端LED灯条或圆柱形灯泡。具体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线性光源150平行于灯壳110的轴向设置。由于线性光源150平行于灯壳110的轴向设置,使得线性光源150射与反光罩120的轴向也平行,从而使线性光源150发射的光线经过反光罩120较为均匀地射出。
[0041]防振投光灯100还包括U形支架160,U形支架160两端分别与灯壳110的相对两侧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灯壳110,使线性光源150的光线经过反光罩120反射后,投射到
预定位置。
[0042]组装防振投光灯100时,灯座130用螺钉等固定在灯壳110上,用螺钉将弹性支架140固定在灯壳110的固定台113上;然后用手撑开弹性支架140的两个耳部145,将灯泡的泡壳顶端塞入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之间,线性光源150有螺纹的一端插入灯座130内旋紧,然后用螺钉螺母等锁紧弹性支架140的两个耳部145。要更换线性光源150时,只需松开螺钉螺母即使弹性支架140的两个耳部145分开,用手撑开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旋松线性光源150,再更换即可。
[0043]灯泡防振结构的原理:当防振投光灯100受到外部振动时,线性光源150会随着振动,若无弹性支架140固定,此种悬臂梁固定结构的线性光源150很快就会振动破裂。加上弹性支架140之后,线性光源150的自由端155部分被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夹紧,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可弹性变形,来减弱线性光源150的振动。进一步地,因为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均与水平面成钝角,这样当线性光源150上下振动时,弹性臂143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来减弱灯泡的振动;当线性光源150前后振动时,因弹性支架140仅末端固定,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可前后弹性变形,缓冲了线性光源150前后方向的振动。
[0044]相较于传统的投光灯,上述防振投光灯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45](I)当防振投光灯100受到外部振动时,线性光源150的自由端155部分被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夹紧,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可弹性变形,来减弱线性光源150的振动,S卩,当线性光源150上下振动时,弹性臂143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来减弱灯泡的振动;当线性光源150前后振动时,因弹性支架140仅末端固定,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可前后弹性变形,缓冲了线性光源150前后方向的振动。因此,上述防振投光灯100的防振效果较好。
[0046](2)当需要更换线性光源150时,拆开弹性支架140的两个耳部145,然后撑开弹性支架140的两个弹性臂143,将线性光源150从灯座130上取下即可,无需将弹性支架140等防振结构随线性光源150 —并拆卸下来,因此,上述防振投光灯更换光源较为方便。
[0047](3)上述防振投光灯100的光源防振结构只要由弹性支架140构成,该弹性支架140可由一弹性件一体成型,因此,上述防振投光灯100的光源防振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较低。
[00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具有光源腔,所述光源腔的底部凸出设有固定台; 反光罩,收容于所述光源腔内,所述反光罩的底部设有固定孔,并且所述反光罩的侧壁上设有灯座孔,所述固定台穿过所述固定孔; 灯座,穿过所述灯座孔,并与所述灯壳固定连接; 弹性支架,包括固定部、分别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延伸的两个弹性臂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的两个耳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台上,所述两个弹性臂朝外凸出弯折延伸而共同拼接成一个夹持孔,所述两个耳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及 线性光源,一端固定于所述灯座内,另一端可夹持在所述夹持孔内; 其中,所述线性光源夹持在所述夹持孔内的端部为自由端,所述两个弹性臂在所述线性光源受到外部振动力时而发生弹性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为半圆柱形的壳体结构,以使所述光源腔为半圆柱形,并且所述光源腔的出光口设于所述半圆柱形的壳体结构的矩形侧面上,所述线性光源平行于所述灯壳的轴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包括圆弧形的第一反射部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并呈半圆形的两个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及所述两个第二反射部分别紧贴所述光源腔的底壁及两个侧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孔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反射部上,所述灯座穿过所述灯壳的侧壁,并且所述灯座的尾端外露于所述灯壳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臂分别通过两个弯折部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连接,所述两个弯折部与所述固定部共同形成一个U形结构,并且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形成一个夹角,所述夹角为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0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为圆弧形、C形或V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耳部各开设有一个通孔,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两个耳部的通孔与螺母螺合,而将所述两个耳部固定连接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光源为单端金卤灯、单端LED灯条或圆柱形灯泡。
10.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防振投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灯壳的相对两侧可转动连接。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3672584SQ20121036143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周明杰, 吴银娥 申请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