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15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灯具,尤其是一种可借助散热风扇对电路板进行散热的灯具。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I所示,为中国台湾新型第M330426号《灯具散热结构》专利案,该专利案揭示有一种现有灯具7,该现有灯具7具有一散热座体71,该散热座体71设有相 对的一凹陷部711及一容置部712 ;该凹陷部711设有一电路板72及一发光二极管73 ;该容置部712内侧设有一散热风扇74,该容置部712外侧则结合可外接电源且电性连接该电路板72的一灯头75。其中该散热座体71另设有自外周面贯穿至该容置部712的数个散热孔76,该灯头75则设有自外周面贯穿至该容置部712的数个导风孔77 ;借此,当该散热风扇74运转时,可驱使外界气流自该数个导风孔77进入该容置部712,再通过各该散热孔76排出,以驱散该灯头75所产生的热能。前述现有灯具7于使用时,仅能够用以针对该灯头75进行散热,并无法直接对该电路板72表面所设置的数个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然而,当该现有灯具7实际运作过程中,该电路板72表面所设置的数个电子元件仍容易产生过热情形,导致该现有灯具7无法正常运作,甚至可能造成使用寿命的降低。再者,如为配合装潢的整体美观性需求,而必须将该现有灯具7呈内嵌隐藏设置时,受限于该现有灯具7的数个散热孔76及数个导风孔77皆形成于该散热座体71及该灯头75的外周壁,当该现有灯具7埋入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上方,仅保留该发光二极管73部分显露于天花板表面时,由于天花板上方与建筑物本身的水泥楼层板之间的空间一般为封闭,该封闭空间不易与外界气流循环,因此,将严重影响现有灯具7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进而产生积热问题,且降低该现有灯具7的使用寿命。再者,亦由于该现有灯具7的数个散热孔76及数个导风孔77皆形成于该散热座体71及该灯头75的外周壁,因此,容易影响该现有灯具7的外观完整性及美观性。请参照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新型第M408005号《具散热功能的筒灯座》专利案,该专利案揭示另一种现有灯具8,该现有灯具8具有一桶罩81,该桶罩81于下方形成数个孔洞811,且该桶罩8内部设置一风扇82,该风扇82用以通过该数个孔洞811导入及导出气流,用以避免该现有灯具8运作时产生高温。前述现有灯具8的桶罩81内部具有一电路板83,该电路板83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831,用以控制该灯具8的运作;然而,由于该数个电子元件831位于该桶罩81的内周壁及电路板83所形成的夹层之间,因此,造成该风扇82并无法直接对该电路板83表面所设置的数个电子元件831进行散热,该现有灯具8实际运作过程中,该数个电子元件831仍容易产生过热情形,容易导致该现有灯具8无法正常运作,并降低使用寿命。请参照图3所示,为中国台湾第201030280号《灯具》专利申请案,该专利申请案又揭示另一种现有灯具9,该现有灯具9具有一外壳91,该外壳91的外周壁设有数个进风孔911及数个出风孔912,且该外壳91内部设有一发光元件92,该发光元件92电性连接一电路板93,该电路板93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兀件931 ;该外壳91内部另设置一散热风扇94,该散热风扇94用以直接对该电路板93的电子元件931进行散热,以确保现有灯具9可以
正常运作。前述现有灯具9的散热风扇94虽可以直接对该电路板93的电子元件931进行散热;然而,由于该现有灯具9的外壳91的外周壁必须形成有数个进风孔911及数个出风孔912,同样会造成该外壳91外周壁无法维持完整性及美观性,并使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再者,如必须将该现有灯具9呈内嵌隐藏设置时,受限于该现有灯具9的数个进风孔911及数个出风孔912皆形成于该外壳91的外周壁,因此,当该现有灯具9埋入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上方,仅保留该发光二极管92部分显露于天花板表面时,同样会严重影响现有灯具9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进而降低该现有灯具9的使用寿命,故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乃在于同时解决上述各现有灯具所存在的问题,以提供一种灯具,该灯具可直接地对电路板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以确保灯具能够正常运作。本实用新型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使该灯具无须于灯罩外周面另行加工开设进风孔或出风孔,以有效降低灯具的结构复杂度,并便于加工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当该灯具呈内嵌隐藏式安装时,仍可供外界气流能够顺利进出该灯具,以提升整体散热效果,确保该灯具能够正常运作。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灯具至少包含一灯罩、一散热模组、一发光元件及一电路板。该灯罩内部形成一容室,该灯罩的一端设有连通该容室的一开口,另一端设置一电连接件,该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该灯罩的容室内,该散热模组与该灯罩的容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导风孔;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组;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及该发光元件,该电路板设有一布设表面,该布设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其中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及数个电子元件朝向该灯罩的开口,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或者,该电路板亦可以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该电路板于该第一端缘及第二端缘之间具有相对两布设表面,该两布设表面的其中至少一侧面设置有数个电子元件;其中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两布设表面均朝向该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结合该散热风扇的第一固定部。其中该散热风扇的第一固定部可为两个相对卡槽,该电路板的第二固定部可于该第二端缘形成两个凸块,该两凸块之间具有间距,该两凸块扣持于该二相对卡槽的外缘。所述灯罩的导流周面为环状导流周面,该环状导流周面自该开口朝该电连接件的方向为渐缩状。所述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具有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该散热风扇的入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出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入风孔。或者,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入风口可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出风孔。所述灯罩于该容室内部设置数个固定柱,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以数个固定元件固定于该数个固定柱。所述散热模组另包含一散热座,该发光兀件结合于该散热座的一侧面,该散热风扇则结合于该散热座的另一侧面,使该散热座位于该散热风扇及该发光兀件之间。所述导流通道包含有一气流转向通道,该气流转向通道为该导流通道与该散热风扇在轴向上对应的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气流转向通道。所述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底缘形成一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用以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径向进风孔及一轴向出风孔,或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径向出风孔及一轴向进风孔。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具有“封闭式外周壁结构”灯罩的技术概念,本实用新型灯具可进一步借助该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的设计,以供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可直接对该电路板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以确保灯具能够正常运作,进而达到提升灯具使用寿命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灯具在内嵌隐藏如装潢隔层的天花板等地点时,该导风孔F亦可配合裸露于该天花板表面;因此,使该导风孔F可顺利导入及导出气流,以提升整体散热效能,进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功效。

图I :第一种现有灯具的组合剖视图。图2 :第二种现有灯具的组合剖视图。图3 :第三种现有灯具的组合剖视图。图4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灯具的立体分解图。图5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灯具的组合剖视图。图6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灯具的立体分解图。图7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灯具的组合剖视图。图8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灯具的立体分解图。图9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灯具的组合剖视图。图10 :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导风孔为轴向进风孔及径向出风孔的组合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实用新型〕I灯罩11容室12开口 13固定柱14导流周面2散热模组21散热风扇211入风口212出风口 213第一固定部214径向延伸部22散热座3发光兀件4a、4b、4c电路板41布设表面42电子兀件43第一端缘44第二端缘45第二固定部5固定元件E电连接件F导风孔S导流通道SI气流转向通道7灯具71散热座体711凹陷部712容置部72电路板73发光二极管74散热风扇75灯头[0042]76散热孔77导风孔 8灯具 81桶罩811孔洞82风扇83电路板 831电子元件9灯具91外壳911进风孔912出风孔92发光元件93电路板 931电子元件 94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4及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具至少包含一灯罩I、一散热模组2、一发光元件3及一电路板4a。其中该灯罩I用以供该散热模组2及该电路板4a结合,使该散热模组2及该电路板4a容置于该灯罩I内部;该发光元件3结合该散热模组2 ;该·电路板4a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3。该灯罩I于内部形成一容室11,以供容置该散热模组2及该电路板4a ;且该灯罩I的一端设有一开口 12,该开口 12连通该容室11与该灯罩I外部,使气流可通过该开口 12进出该容室11。本实施例中,该灯罩I较佳于该容室11内部设置数个固定柱13,该数个固定柱13用以供该散热模组2及该电路板4a固定;又,该灯罩I远离于该开口 12的另一端凸伸一电连接件E,该电连接件E为各种能够电性连接外部电源的结构设计,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电力来源。又,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灯罩I于该开口 12与该电连接件E之间形成有封闭式外周壁结构(即为外周壁表面为无任何通孔的结构设计),该开口 12与该电连接件E之间形成有一导流周面14 ;另外,该导流周面14较佳为环状导流周面,该环状导流周面自该开口 12朝该电连接件E的方向可为渐缩状,借此,当该散热模组2导引气流通过该开口 12进入该容室11时,即可利用该环状导流周面14更为集中地对该电路板4a进行散热。该散热模组2设置于该灯罩I的容室11内且较佳位于该开口 12,如图5所示,该散热模组2与该灯罩I的容室1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导风孔F。本实施例中,该散热模组2包含一散热风扇21,该散热风扇21可以利用如螺丝等固定元件5锁固于该灯罩I的容室11内部的数个固定柱13,该散热风扇21具有用以导入及导出气流的一入风口 211及一出风口 212 (散热风扇21详细结构组成及运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容不赘述)。其中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该散热风扇21的入风口 211可朝向灯罩I的内部,该出风口 212可朝向灯罩I的外部,此时,该导风孔F作为“入风孔”,以供该散热风扇21导入气流进入该导风孔F且通过该入风口 211后,再通过该出风口 212导出至外部;或者,该散热风扇21的出风口 212亦可朝向灯罩I的内部,该入风口 211可朝向灯罩I的外部,此时,该导风孔F作为“出风孔”,以供该散热风扇21导入气流进入该入风口 211且通过该出风口212后,再通过该导风孔F导出至外部。该发光元件3结合该散热模组2,以便利用该散热模组2降低该发光元件3实际运作时的温度,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该电路板4a亦可利用如螺丝等固定元件5锁固于该灯罩I的容室11内部的数个固定柱13。该电路板4a可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E及该发光元件3,以提供该发光元件3运作时的主要电力来源;又,该电路板4a设有一布设表面41,该布设表面41设有数个电子元件42,该数个电子元件42用以控制该发光元件3的运作,且该布设表面41及数个电子元件42朝向该灯罩I的开口 12。又,如图5所不,该电路板4a的布设表面41与该灯罩I的导流周面14及该散热风扇21之间形成一导流通道S,该数个电子元件42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42可位于该导流通道S,当该散热风扇21通过该导风孔F导入或导出气流通过该导流通道S时,即可直接对该电路板4a的电子元件42进行散热;再者,该导流通道S包含有一气流转向通道SI,该气流转向通道SI为该导流通道S与该散热风扇21在轴向上对应的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42较佳进一步位于该气流转向通道SI,以更有效降低该电子元件42实际运作所产生的高温。本实用新型灯具实际使用时,可装设于如墙壁、天花板或其他欲进行照明等地点;举例而言,可将该灯具的灯罩I埋入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上方,仅保留该灯罩I的开口 12及该发光元件3裸露于天花板表面;另由于该散热模组2与该灯罩I的容室11的内周壁之 间形成有导风孔F,该导风孔F亦可相对裸露于天花板表面,当该散热模组2的散热风扇21作用时,即利用该导风孔F导入或导出气流,用以驱散该发光元件3所产生的热能。借助前揭的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灯罩I于该开口 12与该电连接件E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仅须利用该开口 12与该散热模组2两者之间的结构空间规划形成该导风孔F ;因此,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灯罩I于该开口 12与该电连接件E之间的外周壁无须另外加工开设任何进风孔或出风孔,可有效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以达到提升加工便利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并兼可维持灯具外观完整性及整体美观性。再者,更由于该电路板4a的数个电子元件42朝向该灯罩I的开口 12,使该数个电子元件42位于该电路板4a及该散热模组2之间,该数个电子元件42及该散热模组2的散热风扇21之间无其他构件,因此,该散热风扇21通过该导风孔F导入或导出气流进入该导流通道S以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直接对该电路板4a的电子元件42进行散热,以有效降低该电子元件42实际运作所产生的高温。另外,如本实用新型灯具在内嵌隐藏如装潢隔层的天花板等地点时,该导风孔F亦可配合裸露于该天花板表面;因此,使该导风孔F仍可顺利导入或导出气流,以提升整体散热效能,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6及图7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具,该第二实施例的灯具与第一实施例的所揭示的灯具同样包含一灯罩I、一散热模组2、一发光元件3及一电路板4b。其中本实施例的灯罩I、散热模组2、发光元件3与第一实施例的灯罩I、散热模组2、发光元件3相同的结构特征容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具与第一实施例的灯具的差异在于该电路板4b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缘43及一第二端缘44,该电路板4b于该第一端缘43及第二端缘44之间为相对两个布设表面41,该两个布设表面41朝向该灯罩I的导流周面14,且该两个布设表面41的其中至少一侧面设置该数个电子元件42 ;又,该电路板4b的第一端缘43朝向该电连接件E,该电连接件E凸伸于该灯罩I远离于该开口 12的另一端,该第二端缘44则朝向该灯罩I的开口 12,使该相对两个布设表面41及数个电子元件42皆朝向该灯罩I的导流周面14。又,如图7所示,该电路板4b的相对两个布设表面41与该灯罩I的导流周面14及该散热风扇21之间亦形成一导流通道S,该导流通道S较佳包含有一气流转向通道SI,该气流转向通道SI为该导流通道S与该散热风扇21在轴向上对应的通道;借此,该数个电子元件42同样位于该导流通道S,较佳亦可位于该气流转向通道SI,以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中,该散热模组2另包含一散热座22,该散热座22为由导热材质制成且具有数个鳍片以提供导热功能的座体结构,借此,该发光元件3可结合于该散热座22的一侧面,该散热风扇21则结合于该散热座22的另一侧面,使该散热座22位于该散热风扇21及该发光元件3之间,借助该散热座22的热传导作用,再配合该散热风扇21,更可有效地提升该散热模组2对该发光元件3的散热效果。借助前揭的结构特征,本实施例的灯具同样可于该灯罩I的开口 12与该电连接件E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以达到维持灯具外观完整性及整体美观性,以及提升加工便利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又,更由于该电路板4b的数个电子元件42位于该散热模组2上方,因此,该散热风扇21通过该导风孔F导入或导出气流以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直接对该电路板4b的数个电子元件42进行散热,以有效降低该电子元件42实际运作所产生的高温,以达到提升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使用寿命的功效。再者,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电路板4a,本实施例的电路板4b的两个布设表面41皆朝向该灯罩I的导流周面14,使该电路板4b呈直立设置状态;因此,无论将该电子元件42设置于该电路板4b的任何一个布设表面41,该散热风扇21皆可有效的导引气流对该电子元件42进行散热,特别是在该灯罩I的内周壁形成有该环状导流周面14时,更可使该电子元件42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又当该电路板4b的相对两个布设表面41皆设布设电子元件42时,该散热风扇21导入或导出气流的过程中,该气流更可同时通过该电路板4b的两个布设表面41,借以更有效地驱散该电路板4b的电子元件42所产生的热能,以提供更佳的散热效果。请参照图8及图9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具,该第三实施例的灯具与第一实施例的所揭示的灯具同样包含一灯罩I、一散热模组2、一发光元件3及一电路板4c。其中本实施例的灯罩I、散热模组2、发光元件3与第一实施例的灯罩I、散热模组2、发光元件3相同的结构特征容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具与第一实施例的灯具的差异在于该电路板4c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缘43及一第二端缘44,该电路板4c于该第一端缘43及第二端缘44之间为相对两个布设表面41,该两个布设表面41朝向该灯罩I的内周壁,且该二布设表面41的其中至少一侧面设置该数个电子元件42。又,该电路板4c的第一端缘43朝向该电连接件E,该电连接件E凸伸于该灯罩I远离于该开口 12的另一端,该第二端缘44则朝向该灯罩I的开口 12,使该相对两个布设表面41及数个电子元件42皆朝向该灯罩I的导流周面14,且该数个电子元件42同样位于该导流通道S,较佳亦可位于该气流转向通道SI。另外,本实施例中,该散热模组2同样包含一散热座22,该发光兀件3可结合于该散热座22的一侧面,该散热风扇21则结合于该散热座22的另一侧面,使该散热座22位于该散热风扇21及该发光元件3之间,借助该散热座22以有效地提升该散热模组2对该发光元件3的散热效果。又,该散热风扇21周缘另设有数个一第一固定部213,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部213为两个相对卡槽,以供该电路板4c可以利用插扣方式与该散热风扇21呈可拆装的固定结构;该电路板4c则具有一第二固定部45,该第二固定部45结合该散热风扇21的第一固定部213,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4c的第二固定部45可于该第二端缘44形成二凸块,该二凸块之间具有间距,当该电路板4c与该散热风扇21的第一固定部213所形成的两个相对卡槽相互插接固定时,该二凸块可扣持于该两个相对卡槽的外缘,使该电路板4c与该散热风扇21之间形成更佳的扣持固定效果,并兼可防止该电路板4c横向位移(依图示方向为主)。另外,前述该第一固定部213及该第二固定部45可为各种可拆装结合的结构设计,如卡扣结构、螺接结构或黏合结构等。借助前揭的结构特征,本实施例的灯具同样可于该灯罩I的开口 12与该电连接件E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以达到维持灯具外观完整性及整体美观性,以及提升加工便利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功效。又,更由于该电路板4c的数个电子元件42位于该导流通道S,因此,该散热风扇21通过该导风孔F导入或导出气流以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直接对该电路板4c的电子元件42进行散热,以有效降低该电子元件42实际运作所产生的高温,达到提升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使用寿命的功效。 再者,相较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电路板4a、4b,本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主要特点在于利用该散热风扇21的第一固定部213与该电路板4c的第二固定部45能够相互固定的结构设计,该电路板4c可直接组装于该散热风扇21,故本实用新型灯具于实际组装时,可以事先完成该散热风扇21及该电路板4c的组装,再将该散热风扇21连同该电路板4c组装于该灯罩I内部,因此,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电性连接作业的组装便利性。借助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灯具的结构设计概念,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灯罩I与该散热模组2之间,更可将该导风孔F的设计,进一步规划形成“轴向进风及轴向出风”、“径向进风及径向出风”、“轴向进风及径向出风(或径向进风及轴向出风)”等数种实施态样。举例而言,如图5、7、9所示的实施例,皆为“轴向进风及轴向出风”的导风孔F设计;或者,如图10所示,揭示该散热模组2包含一散热风扇21,该散热风扇21底缘形成一径向延伸部214,该径向延伸部214用以将该导风孔F区隔出一径向进风孔及一轴向出风孔;又,相较于“轴向进风及轴向出风”的实施态样,如图10所示的“轴向进风及径向出风(或径向进风及轴向出风)”的实施态样,更能有效地避免在进风及出风的过程中产生扰流现象。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灯具确可达到如下所述的诸多功效本实用新型灯具可在该灯罩I的开口 12与该电连接件E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使该灯具无须于该灯罩I外周面另行加工开设进风孔或出风孔,以降低灯具的结构复杂度,并兼可达到维持其外观完整性及整体美观性等功效。基于上述具有“封闭式外周壁结构”灯罩I的技术概念,本实用新型灯具可进一步借助该电路板4a、4b、4c的电子元件42位于该导流通道S的设计,以供该散热模组2的散热风扇21可直接对该电路板4a、4b、4c的电子元件42进行散热,以确保灯具能够正常运作,进而达到提升灯具使用寿命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灯具在内嵌隐藏如装潢隔层的天花板等地点时,该导风孔F亦可配合裸露于该天花板表面;因此,使该导风孔F可顺利导入及导出气流,以提升整体散热效能,进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灯具,其特征包含 一个灯罩,该灯罩内部形成一个容室,该灯罩的一端设有连通该容室的一个开口,另一端设置一个电连接件,该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 一个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个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该灯罩的容室内,该散热模组与该灯罩的容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导风孔; 一个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组;及 一个电路板,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及该发光元件,该电路板设有一个布设表面,该布设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 其中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及数个电子元件朝向该灯罩的开口,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个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为环状导流周面,该环状导流周面自该开口朝该电连接件的方向为渐缩状。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具有一个入风口及一个出风口,该散热风扇的入风口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出风口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入风孔。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具有一个入风口及一个出风口,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入风口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出风孔。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通道包含有一个气流转向通道,该气流转向通道为该导流通道与该散热风扇在轴向上对应的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气流转向通道。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罩于该容室内部设置数个固定柱,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及该电路板以数个固定元件固定于该数个固定柱。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另包含一个散热座,该发光元件结合于该散热座的一侧面,该散热风扇则结合于该散热座的另一侧面,使该散热座位于该散热风扇及该发光元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底缘形成一个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用以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个径向进风孔及一个轴向出风孔,或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个径向出风孔及一个轴向进风孔。
9.一种灯具,其特征包含 一个灯罩,该灯罩内部形成一个容室,该灯罩的一端设有连通该容室的一个开口,另一端设置一个电连接件,该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 一个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个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该灯罩的容室内,该散热模组与该灯罩的容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导风孔; 一个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组 '及 一个电路板,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及该发光元件,该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端缘及一个第二端缘,该电路板于该第一端缘及第二端缘之间具有相对两个布设表面,该两个布设表面的其中至少一侧面设置数个电子元件;其中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两个布设表面均朝向该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个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导流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风扇周缘设有第一固定部,该电路板设有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结合该散热风扇的第一固定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风扇的第一固定部为两个相对卡槽,该电路板的第二固定部于该第二端缘形成两个凸块,该两个凸块之间具有间距,该两个凸块扣持于该两个相对卡槽的外缘。
12.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为环状导流周面,该环状导流周面自该开口朝该电连接件的方向为渐缩状。
13.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具有一个入风口及一个出风口,该散热风扇的入风口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出风口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入风孔。
14.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具有一个入风口及一个出风口,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朝向灯罩的内部,该入风口朝向灯罩的外部,该导风孔作为出风孔。
15.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罩于该容室内部设置数个固定柱,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以数个固定元件固定于该数个固定柱。
16.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另包含一个散热座,该发光元件结合于该散热座的一侧面,该散热风扇则结合于该散热座的另一侧面,使该散热座位于该散热风扇及该发光元件之间。
17.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通道包含有一个气流转向通道,该气流转向通道为该导流通道与该散热风扇在轴向上对应的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气流转向通道。
18.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的散热风扇底缘形成一个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用以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个径向进风孔及一个轴向出风孔,或将该导风孔区隔出一个径向出风孔及一个轴向进风孔。
专利摘要一种灯具,至少包含一灯罩、一散热模组、一发光元件及一电路板。该灯罩内部形成一容室,该灯罩的一端设有连通该容室的一开口,另一端设置一电连接件,该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封闭式外周壁结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该灯罩的容室内,该散热模组与该灯罩的容室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导风孔;该发光元件结合该散热模组;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及该发光元件,该电路板设有一布设表面,该布设表面设有数个电子元件,该灯罩的开口与该电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导流周面,该电路板的布设表面与该灯罩的导流周面及该散热风扇之间形成一个导流通道,该数个电子元件的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该灯罩内部所形成的导流通道内。
文档编号F21S8/04GK202629847SQ2012201649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洪银树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