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感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发射红外线对照明区域内的目标进行主动感应,以便有效控制照明灯的开闭状态、达到节能目的的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室、停车场、楼梯等公共场所常采用声控或光控方式控制照明灯的开关,其中声控方式带来了不必要的噪声,光控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注目,如中国专利ZL200520118497. 3公布了一种感应式LED灯、中国专利ZL200620014274. 7公布了一种太阳能热释电感应控制LED灯、中国专利ZL200720036738. 9公布了一种红外光控LED感应照明灯,这些技术中均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有无目标进入照明区,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的是人体发出的热量,属于被动感应方式,且人的体质、健康状况、环境温度、季节等因素均影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此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车辆不敏感,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光控照明灯不适于停车场等场合的应用。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该装置采用主动感应环节,有效探测进入照明区的人员、车辆,达到及时开启照明灯进行照明、节约能源的目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包括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面板及保护罩;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安装在所述面板的正面上;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面板上;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安装有智能主动感应装置控制的照明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及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的布置方式,将待照明区域细分为七个区域,每个区域均有一只红外发射器进行主动探测,能够准确无误地感应到过往人员、车辆;根据照明区域的形状和大小,通过调节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中各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的安装位置及红外线发射方向,即可方便地改变探测范围,达到更好的探测效果,适应不同场合(如停车场等较开放区域,或走廊等狭长区域)的照明需要;由二极管构成的感应装置具有功耗低、准确度高、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不产生噪声,可广泛用于停车场、楼道、走廊、橱柜等室内与室外场所。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I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左视图结构图;图3是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相对其安装平面的红外线发射方向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包括所述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包括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I、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2、面板3及保护罩4 ;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安装在所述面板的正面上;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面板上;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安装有智能主动感应装置控制的照明灯。上述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由七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组成;其中,一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中心,其余六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等距离设置在面板中心 二极管红外发射器11的周围。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停车场等较开放区域使用。中心二极管红外发射器11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与面板3垂直,设置在面板外围的六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的红外线发射方向分布在一个圆锥面上。相对于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的安装平面而言,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的红外线发射方向如图3所示。上述所述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由七只二极管红外接收器组成;所述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和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采用混合布置方式,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中的每只二极管红外接收器均布置在紧邻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中的每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的位置。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中任一只发射的红外信号经人员、车辆反射后,可以由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中的任意一只二极管红外接收器接收。上述保护罩装在面板上,并罩在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及所述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上。保护罩由玻璃材料制成,外表面光滑,根据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的布置方式将内表面相应分为七个区域,每个区域均相当于一个透镜,对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发射的红外线起到发散作用,从而扩大所述二级管红外发射器阵列的探测范围。利用上述面板的通孔可方便安装各种照明灯,在本实施例中安装LED照明灯,LED照明灯包括LED照明光源51、散热器52、控制电路53 ;其中,LED照明光源安装在面板的正面,散热器镶嵌在面板上设置的通孔中,控制电路安装在面板的背面。若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中的任一只二极管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表明照明区域内有人员或车辆,控制电路应将LED照明灯置为开启状态;若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控制电路应及时关闭LED照明灯。实施例2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除面板中心二极管红外发射器11之外,其余六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分为两组,分布在以中心二极管红外发射器11为圆心的圆周上,每组内的三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之间等间距布置,且间距较小,而两组之间的间距较大,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走廊等狭长区域内使用。其余与第一实施例雷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包括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面板及保护罩;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安装在所述面板的正面上;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面板上;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安装有智能主动感应装置控制的照明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由七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组成;其中,一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中心,其余六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等距离设置在面板中心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由七只二极管红外接收器组成;所述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和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采用混合布置方式,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中的每只二极管红外接收器均布置在紧邻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中的每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装在面板上,并罩在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及所述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照明灯开关的智能主动感应装置,所述智能主动感应装置包括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面板及保护罩;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安装在所述面板的正面上;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面板上;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安装有智能主动感应装置控制的照明灯。所述二极管红外接收器阵列和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采用混合布置方式,所述二极管红外发射器阵列中各发射器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待照明区域细分为子区域,每个区域均由一只二极管红外发射器进行主动探测,实现对过往人员、车辆的准确有效感应,适于地下室、停车场、楼梯等室内与室外场所的使用。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660497SQ20122024393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黄孟杰, 胡群建, 胡君 申请人:东莞市捷和光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