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97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
背景技术
氙气放电光源是一种高效、高可靠性的新型照明光源。它是用氙气灯芯作为发光体,通过气体放电发光。具有光效高、功耗低、寿命长、抗振性能强等优点。氣气放电光源在启动瞬间有两万多伏的高压,常规的氙气放电光源采用铝反光膜进行光线的反射,为了防止启动时高压对铝反光膜放电,在镀铝反光膜时将玻锥内表面蝶体(俗称小碟)周围一公分的区域进行遮挡,不覆盖铝反光膜。但是这样不能完全防止启动时高压对铝反光膜放电,可靠性不高。另外,玻锥不全部镀铝反光膜,没有铝膜的位置就不能反射光线,会降低光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氙气放电光源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可靠性氙气放电光源。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包括玻锥1,其包括作为反射面的内表面以及供该反射面上的光通过的出光口 13,该反射面为抛物面,该反射面上设置有一层非金属反光膜2 ;玻屏3,其密封该出光口 13并与该玻锥I形成收容空间10 ;氙气灯芯4,其安装在该收容空间10内作为光源且位于该抛物面的焦点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还包括两个支杆6、两个电极引出线41、两个蝶体5、两个套筒7以及两个固定带8,两个套筒7分别套在氙气灯芯4的两端,每个固定带8的一端紧箍其中一个套筒7于氙气灯芯4上,每个固定带8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杆6,两个电极引出线41分别从氙气灯芯4的两端引出,两个电极引出线41分别缠绕并固定于两个支杆6,玻锥I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碟体5,两个支杆6分别安装在两个碟体5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玻锥I与玻屏3为火头封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固定带8与相应的套筒7焊接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固定带8与相应的支杆6焊接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电极引出线41与相应的支杆6焊接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支杆6分别与两个蝶体5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将玻屏3和玻锥I用火头封接在一起,使玻屏3和玻锥I内形成密闭的空间10,对氙气灯芯4起到保护作用,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2、反射面采用非金属反光膜2,提高光源的光效,增加光源的照明亮度;3、氙气灯芯4通过套筒7和固定带8牢固的焊接在支杆6上,能经受机载条件下高强度的振动要求;4、氙气灯芯4两端的电极引出线41不受力,提高了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玻锥1、非金属反光膜2、玻屏3、氣气灯芯4、碟体5、支杆6、套筒7、固定带8、电极引出线41、收容空间10、出光口 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
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的结构示意图。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包括玻锥1,其包括作为反射面的内表面以及供该反射面上的光通过的出光口 13,该反射面为抛物面;玻屏3,其密封出光口 13并与玻锥I形成收容空间10 ;氙气灯芯4,其安装在收容空间10内作为光源且位于该抛物面的焦点上,光线经过该抛物面反射后形成一束平行的光束;该反射面上设置有一层非金属反光膜2。非金属反光膜2的优势在于高压不会对其放电,提高了启动时可靠性;同时玻锥I内表面可以全部镀上非金属反光膜2,增加了反射面积;非金属反光膜2的反射率比铝反光膜的反射率高10%。这些都提高了光源的光效,增加了光源的照明亮度。玻锥I与玻屏3通过火头封接在一起,使玻锥I与玻屏3内形成密闭的收容空间10,对氙气灯芯4起到保护作用,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满足机载条件下使用要求。优选地,玻锥I与玻屏3采用同一型号的电真空玻璃。该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还包括收容在收容空间10内的两个支杆6、两个电极引出线41、两个蝶体(俗称小蝶)5两个套筒7以及两个固定带8。氙气灯芯4材料为石英玻璃,两个支杆6材料为镍,两个套筒7材料为镍,两个固定带8材料为不锈钢。为了使氙气灯芯4内的灯芯能经受高强度的振动,需将氙气灯芯4与支杆6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两个套筒7分别套在氙气灯芯4的两端,每个固定带8的一端紧箍其中一个套筒7于氙气灯芯4上,优选地,调整液氧火,头每个固定带8采用银铜丝(熔点700°C 750°C)作为焊料通过焊接而与相应的套筒7固定。每个固定带8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杆6,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固定带8采用银铜丝作为焊料通过焊接而与相应的支杆6固定。两个电极引出线41分别从氙气灯芯4的两端引出,两个电极引出线41分别缠绕并固定于两个支杆6,优选地,每个电极引出线41采用银铜丝作为焊料通过焊接而与相应的支杆6固定。玻锥I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蝶体5,两个支杆6分别安装在两个碟体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杆6分别与两个碟体5焊接固定,优选地,采用银铜丝作为焊料。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的优点在于[0031]1、将玻屏3和玻锥I用火头封接在一起,使玻屏3和玻锥I内形成密闭的空间10,对氙气灯芯4起到保护作用,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2、反射面采用非金属反光膜2,提高光源的光效,增加光源的照明亮度;3、氙气灯芯4通过套筒7和固定带8牢固的焊接在支杆6上,能经受机载条件下高强度的振动要求;4、氙气灯芯4两端的电极引出线41不受力,提高了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包括 玻锥(1),其包括作为反射面的内表面以及供该反射面上的光通过的出光口(13),该反射面为抛物面; 玻屏(3),其密封该出光口(13)并与该玻锥(I)形成收容空间(10); 氙气灯芯(4),其安装在该收容空间(10)内作为光源且位于该抛物面的焦点上; 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上设置有一层非金属反光膜(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还包括两个支杆(6)、两个电极引出线(41)、两个蝶体(5)、两个套筒(7)以及两个固定带(8),两个套筒(7)分别套在氙气灯芯(4)的两端,每个固定带(8)的一端紧箍其中一个套筒(7)于氙气灯芯(4)上,每个固定带(8)的另一端缠绕并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杆(6),两个电极引出线(41)分别从氙气灯芯(4)的两端引出,两个电极引出线(41)分别缠绕并固定于两个支杆(6 ),玻锥(I)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碟体(5 ),两个支杆(6 )分别安装在两个碟体(5 )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特征在于,玻锥(I)与玻屏(3)为火头封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带(8)与相应的套筒(7)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带(8)与相应的支杆(6)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极引出线(41)与相应的支杆(6)焊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杆(6)分别与两个蝶体(5)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包括玻锥1,其包括作为反射面的内表面以及供该反射面上的光通过的出光口13,该反射面为抛物面,该反射面上设置有一层非金属反光膜2;玻屏3,其密封该出光口13并与该玻锥1形成收容空间10;氙气灯芯4,其安装在该收容空间10内作为光源且位于该抛物面的焦点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高压不会对非金属反光膜2放电,提高了启动时可靠性;同时玻锥1内表面可以全部镀上非金属反光膜2,增加反射面积;非金属反光膜2的反射率比铝反光膜的反射率高10%,从而提高光源的光效,增加光源的照明亮度。
文档编号F21V7/22GK202884542SQ2012204584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吴华夏, 胡海城, 邱祚良, 毕竞, 张丽, 唐勇, 吴安娇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