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350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内的LED照明灯。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内灯比如阅读灯、顶灯等照明灯的发光源普遍采用传统的白炽灯,这种灯在使用过程中能耗高、寿命短,如果在夏天长时间使用时灯泡发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车内温度升高。灯的控制开关也只有亮或不亮两种状态,不能满足人们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对车内光线的不同需求。
公开日为2011年08月17日、公开号为CN 20193207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汽车车内照明装置的技术方案,它增加了仪表台灯、后尾灯、前侧门灯和后侧门灯,解决了汽车车内灯光布置不足,灯光位置设计不全面存在车内照明死角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无助于解决诸如阅读灯、顶灯、行李箱灯以及新增车内灯都存在能 耗高、发热量大、寿命短、亮度不能调节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车内灯能耗高、发热量大、寿命短以及无亮度调节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包括电位器、LED光源部和电路板,电位器连接成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LED光源部的正极,LED光源部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LED光源部以及电位器引线焊接在电路板上。在这里,使用LED光源(灯)取代车内的阅读灯、顶灯等照明灯中的白炽灯,充分发挥LED灯亮度高、寿命长、功耗小、发热量少的优越性。同时由于LED灯能耗小使用电位器就能够调节其亮度,电路结构简单。因此,本技术方案既解决了传统车内灯能耗高、发热量大、寿命短等问题,也能够根据需要对灯的亮度使用电位器上的旋钮方便地进行调节。电路板为PCB (印刷电路板),PCB形状根据车内灯壳体内的空间设计,安装也非常方便。作为优选,LED光源部包括两个并联的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的正极连接可变电阻器,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的负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直流电源负极。根据发光二级管的耐压和所需照度,将LED光源部分成两个独立光源,这两个独立光源并联运行,既满足了发光二级管的耐压和LED灯照度需求,也增加了 LED灯的工作可靠性,一路发生故障后另一路仍可工作。作为优选,在LED光源部还连接有保护二极管,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LED光源部的正极,保护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在LED光源部的正、负极进线处反向连接一个瞬变抑制二极管,用来吸收电源过来的瞬间突变高电压或浪涌电流,以保护LED不被击穿损坏;同时当直流电源正负极接反时,电流直接通过保护二极管,以保护LED不被反向击穿。[0007]作为优选,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由4个5050贴片发光二级管串联构成,串联后的正向压降与所连接的直流电源电压相同,第一个5050贴片发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可变电阻器(电位器),第四个5050贴片发光二级管的负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谓发光二极管串联电路是若干个不同的发光二极管正与负极连接,一个接一个串联,首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是发光二极管串联电路的正极端,末尾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是发光二极管串联电路的负极端。本方案中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由4个50mm*50mm、功率O. 2W、正向压降3. 0-3. 2V的白光贴片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串联电路的正极通过电位器(可变电阻器)连接到12V直流电源的正极,串联电路的负极通过一个限流电阻连接到12V直流电源的负极。传统的车内灯泡的功率是5W,本技术方案采用8个5050贴片LED做光源,功率仅为I. 5W左右,但亮度比5W白炽灯高。 作为优选,电位器是带有开关的电位器,开关连接在可变电阻器与直流电源正极之间。使用带有开关的电位器来控制LED光源的开闭和亮度调节。顺时针旋转电位器旋钮时,开关接通,此时电位器的阻值最大,LED光源的亮度在最低状态,再顺时针旋转电位器,LED光源的亮度由暗逐渐变亮,直到最亮;逆时针旋转电位器旋钮,电位器阻值由小变大,LED光源由亮变暗,直至开关断开电源。通过以上操作达到车内对灯光亮暗的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既解决了传统车内灯能耗高、发热量大、寿命短等问题,也能够根据需要对车内灯的亮度使用电位器进行调节,满足了对车内灯光亮暗的不同需求,电路简单安全可靠,使用非常方便,可广泛用于车内的诸如阅读灯、顶灯、行李箱灯等照明灯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中1是电位器,2是带开关的电位器,3是LED光源部,K是电位器开关,D1-D8是发光二级管,R1-R2是限流电阻,D9是保护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电位器I连接成可变电阻,之后与电位器开关K串联成为带开关的电位器2,电位器开关K与可变电阻的连接方式为顺时针旋转电位器旋钮使开关K接通时,可变电阻器的阻值最大;发光二级管Dl至D4串联连接再串接限流电阻R2组成第一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发光二级管D5至D8串联连接再串接限流电阻Rl组成第二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第一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和第二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并联构成LED光源部3 ;带开关的电位器2连接关系为a线连接12V直流电源正极,b线连接LED光源部3的正极,LED光源部3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保护二极管D9连接关系为负极连接在带开关的电位器2的b线,正极连接到直流电源负极;带开关的电位器2的a线、b线、以及发光二极管Dl至D8、直流电源线和保护二极管D9都焊接在一块PCB上。[0018]发光二级管Dl至D8采用5050贴片式白光LED,带开关的电位器2为1K/1W,限流电阻Rl和R2均为1/0. 5W,保护二极管D9采用P6KE15CA瞬态抑制二极管。需要开启LED照明时,顺时针旋转电位器旋钮,开关K接通,LED光源的亮度在最低状态,再继续顺时针旋转电位器旋钮,LED光源的亮度由暗逐渐变亮,直到最亮;逆时针旋转电位器旋钮,LED光源由亮变暗,直至开关K断开电源。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征既解决了传统车内灯能耗高、发热量大、寿命短等 问题,也能够根据需要对车内灯的亮度使用电位器进行调节,满足了对车内灯光亮暗的不同需求,电路安全可靠,使用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位器、LED光源部和电路板,所述电位器连接成可变电阻器,所述可变电阻器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LED光源部的正极,所述LED光源部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LED光源部以及电位器引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部包括两个并联的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所述的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的正极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的负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直流电源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D光源部还连接有保护二极管,所述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LED光源部的正极,保护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由4个5050贴片发光二级管串联构成,串联后的正向压降与所连接的直流电源电压相同,第一个5050贴片发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第四个5050贴片发光二级管的负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直流电源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是带有开关的电位器,所述开关连接在可变电阻器与直流电源正极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车内LED灯,它既解决了传统车内灯能耗高、发热量大、寿命短等问题,也能够根据需要对车内灯的亮度使用电位器进行调节,满足了对车内灯光亮暗的不同需求,电路简单安全可靠,使用非常方便,它包括电位器、LED光源部和电路板,电位器连接成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LED光源部的正极,LED光源部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LED光源部以及电位器引线焊接在电路板上。
文档编号F21V23/02GK202791735SQ20122047515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世界, 吴成明, 王志海, 朱小超, 李纯,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